感受自动时代纯正蔡司的魅力: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T*FE35mmF1.4ZA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种类繁多的变焦镜头,定焦镜头更受职业摄影师和高阶摄影爱好者欢迎。3月4日,索尼正式推出FE系列的“镜皇”——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这是目前光圈最大的全画幅E卡口自动镜头,配备了9叶片圆形光圈,能够营造出更加柔和的背景虚化效果;8组12片光学结构,含3片非球面镜片,其中包含1枚高精度“AA”(高级非球面镜片)镜片,最近对焦距离0.3米;T*镀膜能有效控制眩光和鬼影,以上这些先进的光学技术,保证了从边缘到画面中央的清晰度,光圈全开时锐利度表现也令人惊叹。该镜头也具备防尘防滴溅特性,DDSSM(直驱超声波马达)配合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II的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系统使用时,对焦十分迅速,快得好似“眼到之处即合焦”,且安静得让人感觉不到镜头在工作。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该镜头的身材了。镜头尺寸79×112毫米,滤镜口径72毫
  米,重630克,相比ZE Distagon T* 35mm F1.4体积略大,但手感更为扎实。虽然体积大,配合A7II使用时,持握感十分均衡,即使长时间持握使用也丝毫不会感觉手指疲惫僵硬。全金属镜身质感十足,给人一种拿在手中就想拍摄的冲动。转动宽大的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时,能使拍摄者迅速体会追求极致画质的贪求感。
  镜身上光圈环的设计不仅令该镜头的“颜值”爆棚,更增强了实用性,摄影师不必通过液晶屏即可随意调节光圈,在举起相机拍摄的瞬间精准设置光圈值,提供更为快捷的操作感。得利于索尼在视频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在镜筒一侧备有光圈模式开关,可在无级光圈与挡位光圈之间自由切换,无级光圈更加适合摄像拍摄需求,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可实现平稳柔和的光圈变换。由于对焦十分安静,在拍摄视频时也可以有效减少被录进视频中的对焦声。
  该镜头从中心到边缘的画面解像力令人惊叹。镜头的色彩表现秉承“老蔡”一贯风格:远观似油画的厚重,近看如丝绢般细腻。
  另外,在画面反差而营造的强烈的立体感、氛围感比其他FE镜头更胜一筹。至于光圈全开下的四角失光和高反差下的紫边问题则可以通过升级相机机身固件来解决。事实上,蔡司镜头绝对不是靠实验室数据就能读懂的镜头,实际使用后才能深切品味到镜头的魅力。
  拿到实物前,我们就对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充满期待,因为所有数据都表明,这是一只能够实现“在弱光下全开光圈高质量完成人像街拍”这一高难度拍摄类型的“武器”。而实测效果也着实没有另我们失望:我们分别选择了夜间时尚商圈和地下车库两个典型的弱光场景。
  在第一场景中,商业街精美霓虹灯形成的绚丽点光源远景,在f/1.4超大光圈配合9枚光圈叶片带来的细腻焦外成像中融化成一片柔美的五彩橄榄形光斑,让整个人像环境氛围如梦似幻;而具备了三枚非球面镜片这样先进的顶级光学透镜配置设计,让当天晚上“全程F1.4全开”这样苛刻的实操挑战下,成像依然在景深范围之内获得了良好清晰度。
  场景二中,该镜头充分展现了35mm焦距作为“全能焦段”在“单一焦距构图变化”方面应对能力,从横构图半身像到纵构图全身像,它都能通过适当改变物距而轻松驾驭。f/1.4大光圈在35mm恰到好处的透视拉伸趋势的帮助下,再次发挥了“空气切割机”一般的“空间营造能力”,在景别元素并不丰富的车库中呈现了分明的透视层次感。而在与低压汞灯光源形成明显逆光位的情形下,蔡司T*镀膜有效地发挥了针对眩光及鬼影的抑制作用,让画面的暗部表现纯净自然。
  用35mm镜头拍摄的照片视角自然,接近人们双眼看到的视角,没有广角的透视夸张,也没有长焦的空洞虚化,既能在凸显被摄主体的同时交代被摄对象所在的环境,又能弱化画面中的杂乱物体,因此也被称为“人文镜头”,很多著名的街头摄影师和战地摄影师都在使用这一焦段进行拍摄。
  另外颇为好玩的是,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配合具备五轴防抖的A7II一起使用时,“进可攻”拍摄景物小品,“退可守”拍摄自然风光。蔡司独特的色彩表现和散景效果会让人深陷摄影的乐趣而无法自拔。
  在上手这只镜头之前,我们不认为哪一只镜头是可以真正做到“高合焦成功率全开光圈”工作的。而从今天开始,这种观点被索尼全画幅微单TM镜头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改变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只给您的索尼全画幅微单TM相机配一只镜头的话,那只有它了。
其他文献
如果你是一名宝丽来铁杆粉丝,相信对TIP(The Imposs-ible Project)相纸一定不会陌生。这些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复刻生产的宝丽来相纸是当下唯一在产的宝丽来规格撕拉相纸。自2010年复产以来,这个团队已经生产了多款相纸,让大量的宝丽来相机重生。但第一代产品依然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画质不够好、显影时间太长、质感没有过去宝丽来相纸那么丰富等。而TIP推出的新一代2.0相纸则有了很
期刊
来自美国的评委弗兰克·福韦尔(Frank Folwell)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今日美国”(USA Today)网站的前副总编辑,主管网站图片和图形部。他是网络编辑室使用电子和数码技术的先驱人物,曾率领团队就一系列国际重大话题讲行策划报道。近年来,弗兰克在广东及福建的高校担任客座讲师,这也使得他相比其他远道而来的外国评委,对中国有更深的感情与理解。  你认为华赛和其他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
期刊
露西(Lucie de Barbuat)和西蒙(Simon Lindbergh),既是一对影像艺术家搭档,也是一对情侣。近年来,他们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赢得不少国际奖项。33岁的露西来自法国,毕业于巴黎高等工艺美术学院;28岁的西蒙来自德国,给不少摄影师当过助手。两人在巴黎相识,从2004年开始共同用影像观察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和家庭生活,创作穿梭于虚实世界之间,以摄影、视频和装置来探讨时间
期刊
走进李舸《初心》展厅,有三点与其他摄影展不同:一是这里没有灯,展场依赖烛光和作品两边安放的马灯照明;二是走进展场的观众每人会收到一支蜡烛,用来照亮作品细细端详;三是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人民日报社摄影部主任的李舸在展览现场同时表演行为艺术,认真用毛笔书写作品。  目前,《初心》作品包含李舸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三次前往台湾佛光山拍摄的成果。这次展览让摄影界看到李舸正努力在报道摄影外寻
期刊
3月25日,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4)在成都举行,由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欧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新闻摄影界专家担任比赛评委。本次华赛共收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交的3万多幅作品。最终,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获得本届比赛8个大项、16个类别的68个奖项。盖蒂图片社美国摄影师约翰·摩尔的组照作品《埃博拉席卷利比里亚首都》中的一张单幅照片《蓝色房间》最
期刊
劳拉和黛米安,这一对新人的私人婚礼定在苏格兰云雾岛上。  婚礼那一天清晨,劳拉发动自己的老爷赛车AustinHealey  3000,载上他的新娘,沿着荒野上的公路开到码头。一艘小游船带着一对新人,在雾蒙蒙的雨中击破劲浪驶向对岸的小岛。从他们起床,吃饭,熨衣服,写贺卡开始,这一切所有的微小细节,都成为故事的片段被随行的摄影师迪伦和乔安娜(Dylan and Joanna)收入镜头。  水汽弥漫,白
期刊
遥远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几乎是世界的尽头。巴塔哥尼亚地区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小部分属于智利,西抵安第斯山脉,北滨科罗拉多河,东临大西洋,南濒麦哲伦海峡;海峡南面的火地岛分别隶属于阿根廷和智利,通常也划入巴塔哥尼亚的范围内。这片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草原、沙漠、湖泊、冰川组成,它的边界直抵南纬51度,大地上常年刮着时速超过110公里的狂风。  在一天之内,我由阿根廷北部热带雨
期刊
在空中,摄影人面临两大影响拍摄的问题:一是与地心引力对抗所带来的身心考验,其二是与地面不同的自然条件。空中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殊性?该如何合理利用空中的自然条件?作者在这期专栏中为大家介绍了大气透视、高空视变和由此带来的视觉差异、光轴映区等概念和特点,并以实例说明高空拍摄如何运用好线条来构图。朋友们可以结合我们在第三期文章中提到的光线变化、波光饰性、天地线的运用等航空摄影技法对照理解。  如何认知大
期刊
做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就容易左右摇摆,机会主义弄不好就立刻变成投机主义。  有时候,我觉得摄影是我的工具,是观看世界的好借口,有时候又会突然沮丧地发现,自己只是摄影的工具,一个活动的人肉三脚架。对摄影的忠诚与不敬,对它未来的信心与疑虑也这样随时随地交替占据内心。  比如,那些我所崇敬的摄影大师,我时常非常地气愤——“你,你,你们太不像话了”。不像话是因为他们凭什么早生百十年。在那个黄金时代,摄
期刊
这是一对荷兰夫妇,卷发的莫里斯·舍尔滕(Maurice Scheltens)和金发爱系领带的丽斯贝特·阿伯纳斯(Liesbeth Abbenes)。2002年,两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把符号“&”放在彼此的姓氏之间,从此以Scheltens&Abbenes的组合进行创作。这对喜欢离群索居的摄影师伴侣,不仅成为荷兰静物摄影领域的独特标杆,更是被各路时尚大牌青睐的红人。  艺术家混搭时尚红人  197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