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反复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媒体到普通民众都在讨论着大气的状况。本项目通过江苏省镇江市对雾霾问题治理的实证调研分析,以小见大,从法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来阐释对雾霾问题治理的研究。为其他地区的雾霾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镇江;实证调研分析
镇江古称“润州”,是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镇江香醋也是备受喜爱远销国内外。镇江经济发展迅速,但粗放式发展同时也给镇江带来了环境问题。镇江有关部门分析,镇江雾霾出现的原因一是是受北方弱冷空气影响,镇江市天空云层较低,不利于烟气扩散;二是城市周边秸秆焚烧形成的烟雾与空气中水汽凝结沉降。
1.我国的雾霾天气的产生原因
1.1什么是雾霾
从气象方面来说,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大家在之前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当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其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造成大气的能见度下降,这种现象就是雾。霾是近两年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的。当空气中出现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形成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漫天浑浊的现象。
1.2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国民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影响更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表示,PM2.5不仅会致肺癌,还会对心肺造成整体损害。而且雾霾还会导致空气能见度减低,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
1.3雾霾的来源
雾霾天气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就自然因素的方面来说,全球持续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多,有利于形成雾霾。2013年全国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跟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人为因素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13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仍保持在70%左右的较高水平。此外,在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燃放,城市郊区、农村秋收的秸秆焚烧,南方一些地区的烟熏腊肉的制作,冬天大量市民的劣质散煤的燃烧都会加剧大气污染。
2.镇江市雾霾天气的防治措施及成果
在立法方面,2014年镇江市出台了《镇江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为雾霾天气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行政上包括成立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市大气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和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实行严格责任追究,统筹区域环境整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等一系列措施。
3.国内外典型的治理城市雾霾的经验
3.1国际上以英国为例
作为老牌工业大国,英国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由于“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人决心大力整治环境,在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同一时期,清洁空气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到1960年,伦敦的S0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20.9%、43.6%,治理大气污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期间伦敦建设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成为发达国家治污的成功案例。
3.2国内以北京APEC会议期间为例
APEC会议期间,在北京有一种蓝被叫做APEC蓝。统计显示,11月1日至12日,北京空气质量一级4天、二級7天、三级1天,北京PM2.5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以上。北京APEC会议期间出现的天空澄清高远的景象被誉为“APEC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基于领导重视、严格执法以及管理措施得当。
4.中国治理雾霾的要求
4.1立法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列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方略。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要有法可依。实现依法治霾,立法工作必须走在前列。立法要与时俱进,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应该尽快出台,让各级环保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行政方面
治理雾霾关键靠管理。对雾霾的治理中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大展身手。首先是严格执法。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一个高素质,严厉的执法队伍建设是雾霾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在能源结构上,积极鼓励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天然气,电能的开发与利用,对煤炭要进行出售前洗煤。再次,改变官员的考核机制。倡导绿色GDP,不唯GDP论。将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官员考核之中。再者,加强对雾霾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利用科技产品,科学研究,来对雾霾的治理做出贡献。最后,注重联防联治。
4.3司法方面
在过去的14年中关于应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司法案例为零。一方面显示了人们的环保理念不足,同时也反应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普及度不高。在以后的雾霾防治中,应赋予检察院应依法行使公益诉讼权利。让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类公益诉讼。
法院应积极高效处理各类关于大气污染的诉讼,坚持司法独立,公正司法。积极加强对民众,企业的相关法律普及,让人们真正做到习主席讲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经济。用法律治理雾霾。
5.结语
城市雾霾的治理是一个大工程,要各个国家机关,各个企业,乃至我们各个公民参与进来,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在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实现了雾霾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治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成功建设,才能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才能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变成现实。
关键词:经济发展;镇江;实证调研分析
镇江古称“润州”,是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镇江香醋也是备受喜爱远销国内外。镇江经济发展迅速,但粗放式发展同时也给镇江带来了环境问题。镇江有关部门分析,镇江雾霾出现的原因一是是受北方弱冷空气影响,镇江市天空云层较低,不利于烟气扩散;二是城市周边秸秆焚烧形成的烟雾与空气中水汽凝结沉降。
1.我国的雾霾天气的产生原因
1.1什么是雾霾
从气象方面来说,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大家在之前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当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其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造成大气的能见度下降,这种现象就是雾。霾是近两年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的。当空气中出现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形成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漫天浑浊的现象。
1.2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国民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影响更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表示,PM2.5不仅会致肺癌,还会对心肺造成整体损害。而且雾霾还会导致空气能见度减低,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
1.3雾霾的来源
雾霾天气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就自然因素的方面来说,全球持续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多,有利于形成雾霾。2013年全国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跟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人为因素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13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仍保持在70%左右的较高水平。此外,在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燃放,城市郊区、农村秋收的秸秆焚烧,南方一些地区的烟熏腊肉的制作,冬天大量市民的劣质散煤的燃烧都会加剧大气污染。
2.镇江市雾霾天气的防治措施及成果
在立法方面,2014年镇江市出台了《镇江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为雾霾天气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行政上包括成立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市大气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和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实行严格责任追究,统筹区域环境整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等一系列措施。
3.国内外典型的治理城市雾霾的经验
3.1国际上以英国为例
作为老牌工业大国,英国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由于“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人决心大力整治环境,在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同一时期,清洁空气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到1960年,伦敦的S0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20.9%、43.6%,治理大气污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期间伦敦建设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成为发达国家治污的成功案例。
3.2国内以北京APEC会议期间为例
APEC会议期间,在北京有一种蓝被叫做APEC蓝。统计显示,11月1日至12日,北京空气质量一级4天、二級7天、三级1天,北京PM2.5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以上。北京APEC会议期间出现的天空澄清高远的景象被誉为“APEC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基于领导重视、严格执法以及管理措施得当。
4.中国治理雾霾的要求
4.1立法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列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方略。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要有法可依。实现依法治霾,立法工作必须走在前列。立法要与时俱进,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应该尽快出台,让各级环保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行政方面
治理雾霾关键靠管理。对雾霾的治理中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大展身手。首先是严格执法。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一个高素质,严厉的执法队伍建设是雾霾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在能源结构上,积极鼓励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天然气,电能的开发与利用,对煤炭要进行出售前洗煤。再次,改变官员的考核机制。倡导绿色GDP,不唯GDP论。将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官员考核之中。再者,加强对雾霾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利用科技产品,科学研究,来对雾霾的治理做出贡献。最后,注重联防联治。
4.3司法方面
在过去的14年中关于应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司法案例为零。一方面显示了人们的环保理念不足,同时也反应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普及度不高。在以后的雾霾防治中,应赋予检察院应依法行使公益诉讼权利。让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类公益诉讼。
法院应积极高效处理各类关于大气污染的诉讼,坚持司法独立,公正司法。积极加强对民众,企业的相关法律普及,让人们真正做到习主席讲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经济。用法律治理雾霾。
5.结语
城市雾霾的治理是一个大工程,要各个国家机关,各个企业,乃至我们各个公民参与进来,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在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实现了雾霾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治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成功建设,才能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才能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