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段的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琐屑的班务管理,似乎一直都在应试教育庞大的阴影下做着不断地适应与反抗。我曾不断的问自己,我体验到了多少教育幸福?到底去哪里找寻教育的幸福感?笔者认为,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教育幸福 幸福感 师生关系 课堂 专业成长 淡泊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而我认为,教育幸福,是爱与被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及教学相长。回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段的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琐屑的班务管理,似乎每一个教师都在应试教育庞大的阴影下做着不断地适应与反抗。我曾不断的问自己,我有多少教育幸福?到底去哪里找寻教育的幸福感?结合自己的实际与思索,浅谈几点。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其最基本的服务对象。教师的幸福感要先从学生堆里找寻。中国的师生关系历经了很多的变革,从古代的师道尊严发展到今天,提倡的是一种更为健康科学的新型师生关系。上海建平集团的校长冯恩洪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中提到:当老师要做到像与不像。像老师是良师,不像老师是学生的益友。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幸福感采从和谐中源源不断而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首先,要有正确的育人观和评价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要相信“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发展好学生的强势智慧。而不是仅仅盯住成绩,片面的评价学生。这样,势必会激化师生之间的茅盾。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给教师的幸福生活带来大的威胁。
其次,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魅力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读书、团结协作、兴趣广泛等都有助于生成健康的人格,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二、让课堂变成百花园
授课是教师的主导业务,只有不断地钻研教育教学业务,遵循教育规律,推陈出新,经营好每一节课,才能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又能够大大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教育的幸福感,要到精彩的课堂里找寻。笔者先引述一段自己博客里的教育叙事。
“我站上讲台,台下的学生却先是瞅着我,然后哈哈大笑。我知道,他们在笑我的鼻子。因昨晚不小心,头撞玻璃门上,鼻子发青了。我一时语塞,只得改变策略。‘好吧,这节课,我们写想象作文,题目是《老师碰壁》……孩子们一边写一边读。那节课,我竟然听到了很多优秀的作文。更想不到,我的鼻子,竟然也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清楚记得,课后我是哼着歌儿回到办公室,体验到了巨大的喜悦与成就感。我想,试着改变一下,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或许会有更大的收效。”
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主人,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我们的课堂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教师也因此具有了无穷的吸引力。或许,是一个精彩的课堂设计;或许,是一个漂亮的板书;或许,是一句幽默的调侃……都会让课堂亮丽起来,让孩子们的思维绽放开来,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成了百花园。这样坚持去做的时候,自然,会收获一园的馨香与幸福。
三、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如果使一个多年从事繁琐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不感到厌倦,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他走上教学研究这条道路。”的确,教师的工作过于的琐碎与平淡,如果不能走上专业成长发展的道路,职业倦怠是必然的,幸福感丧失也是必然的。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对自己的科学定位。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
只有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享受教育,才能获得教育幸福。笔者认为专业发展的两条途径,一是知识的补充,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建平集团冯教授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了三十年。他厚重的知识积累,使他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到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他掌握了教育的真谛,创造了建平的辉煌成绩。二是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养成勤动脑勤反思的习惯。多写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多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想问题,总结规律。一个会反思,会读书的老师,是一个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老师,也是一个能享受教育幸福的老师。
四、淡泊之心让师爱飞扬
教育幸福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幸福,他不是与人攀比创造了多少金钱财富,也不是与人比较权力的大小。记得在一位老教师的生日会上,来了很多老教师的学生,有市长,有老总,有警察,有律师,还有教师……学生中的教师看着自己白发苍苍的老师围在一群中年人之间,不亦乐乎。忽然之间,他找到了教师的幸福感,那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一种幸福,那就是“桃李满天下”的幸福!
要想拥有这纯粹的幸福感,必须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还要有一种民族发展的深厚的责任感。当教师拥有了这一心一感,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幸福真的就近在眼前了。他会更加热爱工作,讲台上下的一点一滴,都是神圣;他会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位家长,团结每位同事;他会更加积极追求,拼搏人生,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明亮;他会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成长路上的花开花落!
当然,教师幸福感的找寻并不单单是笔者提到的这几点,这是一个越来越复杂亦值得深究的话题,也是需要社会等诸多方面帮助解决的问题。当外部的大环境改变不了的时候,笔者还是建议同仁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状态,积极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幸福,那将是更积极,更坚强的幸福。
关键词:教育幸福 幸福感 师生关系 课堂 专业成长 淡泊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而我认为,教育幸福,是爱与被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及教学相长。回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段的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琐屑的班务管理,似乎每一个教师都在应试教育庞大的阴影下做着不断地适应与反抗。我曾不断的问自己,我有多少教育幸福?到底去哪里找寻教育的幸福感?结合自己的实际与思索,浅谈几点。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其最基本的服务对象。教师的幸福感要先从学生堆里找寻。中国的师生关系历经了很多的变革,从古代的师道尊严发展到今天,提倡的是一种更为健康科学的新型师生关系。上海建平集团的校长冯恩洪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中提到:当老师要做到像与不像。像老师是良师,不像老师是学生的益友。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幸福感采从和谐中源源不断而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首先,要有正确的育人观和评价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要相信“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发展好学生的强势智慧。而不是仅仅盯住成绩,片面的评价学生。这样,势必会激化师生之间的茅盾。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给教师的幸福生活带来大的威胁。
其次,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魅力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读书、团结协作、兴趣广泛等都有助于生成健康的人格,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二、让课堂变成百花园
授课是教师的主导业务,只有不断地钻研教育教学业务,遵循教育规律,推陈出新,经营好每一节课,才能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又能够大大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教育的幸福感,要到精彩的课堂里找寻。笔者先引述一段自己博客里的教育叙事。
“我站上讲台,台下的学生却先是瞅着我,然后哈哈大笑。我知道,他们在笑我的鼻子。因昨晚不小心,头撞玻璃门上,鼻子发青了。我一时语塞,只得改变策略。‘好吧,这节课,我们写想象作文,题目是《老师碰壁》……孩子们一边写一边读。那节课,我竟然听到了很多优秀的作文。更想不到,我的鼻子,竟然也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清楚记得,课后我是哼着歌儿回到办公室,体验到了巨大的喜悦与成就感。我想,试着改变一下,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或许会有更大的收效。”
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主人,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我们的课堂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教师也因此具有了无穷的吸引力。或许,是一个精彩的课堂设计;或许,是一个漂亮的板书;或许,是一句幽默的调侃……都会让课堂亮丽起来,让孩子们的思维绽放开来,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成了百花园。这样坚持去做的时候,自然,会收获一园的馨香与幸福。
三、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如果使一个多年从事繁琐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不感到厌倦,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他走上教学研究这条道路。”的确,教师的工作过于的琐碎与平淡,如果不能走上专业成长发展的道路,职业倦怠是必然的,幸福感丧失也是必然的。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对自己的科学定位。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
只有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享受教育,才能获得教育幸福。笔者认为专业发展的两条途径,一是知识的补充,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建平集团冯教授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了三十年。他厚重的知识积累,使他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到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他掌握了教育的真谛,创造了建平的辉煌成绩。二是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养成勤动脑勤反思的习惯。多写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多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想问题,总结规律。一个会反思,会读书的老师,是一个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老师,也是一个能享受教育幸福的老师。
四、淡泊之心让师爱飞扬
教育幸福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幸福,他不是与人攀比创造了多少金钱财富,也不是与人比较权力的大小。记得在一位老教师的生日会上,来了很多老教师的学生,有市长,有老总,有警察,有律师,还有教师……学生中的教师看着自己白发苍苍的老师围在一群中年人之间,不亦乐乎。忽然之间,他找到了教师的幸福感,那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一种幸福,那就是“桃李满天下”的幸福!
要想拥有这纯粹的幸福感,必须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还要有一种民族发展的深厚的责任感。当教师拥有了这一心一感,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幸福真的就近在眼前了。他会更加热爱工作,讲台上下的一点一滴,都是神圣;他会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位家长,团结每位同事;他会更加积极追求,拼搏人生,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明亮;他会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成长路上的花开花落!
当然,教师幸福感的找寻并不单单是笔者提到的这几点,这是一个越来越复杂亦值得深究的话题,也是需要社会等诸多方面帮助解决的问题。当外部的大环境改变不了的时候,笔者还是建议同仁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状态,积极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幸福,那将是更积极,更坚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