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指引人们走向正途,因此小学的品德教学意义重大。小学品德教育课程的生活化能够将生活带到课堂里来,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使得小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更生动、具体。课堂的情境再现,使得小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感悟道德。从而让小学生在道德的理解、感知、行动上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品德 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6-0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没有思考的,只是他们的思考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以此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小学生在获取知识时,首先通过老师的传授,再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得出新的思维模式。所以,在品德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生活和教学的联系,不仅使教学生动、具体,开拓学生思维,而且方便小学生接受,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一、强化感悟
  道德是从生活中体现出来,人的存在若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这个社会将变得可怕。培养小学生对感情的认知、理解、行为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的养成,这个过程应该循序渐进,使正确的道德观念慢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品德的养成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应该为小学生模拟一个生活情境,以便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中进行认知和感悟,强化其道德体验。在品德教学中,应该让品德回到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准则。真实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在课堂和生活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在道德的建立和发展上更加全面。比如,培养小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上课以前,老师布置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小动物、小植物的任务,并记住它们的外形特点。在教学开始后,老师让小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或是小植物,并描述它们的外形,讲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在讲述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小动物、小植物的喜爱,这时老师加以引导,教学生在热爱小动物、小植物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使真实的生活感悟得到升华。
  二、形象认知
  小学的品德课程更讲究全面性、完善性,课堂是生活的反映。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老师会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使学生对事物获得形象的认知。图片的教学不适宜脱离生活,选取的图片要能够反映生活。以身边的生活为材料,使用图形、文字结合的办法进行情景再现,将教学材料运用得更具有创造性。运用图片复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再加以创造,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立体、认知更加形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加以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可以通过播放公共设施自白的短片来进行教育,在短片中,公共设施泪流满面,诉说着自己不被人们爱护的遭遇,再把镜头切换到被损坏的护栏、被践踏的座椅、被划花的墙壁等等,最后以它们呼吁人们要爱护公共设施为剧终。学生通过这个短片能够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老师再通过提问学生“怎样爱护公共设施”来激发他们的思考,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和总结。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许容易使人忽视,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引进这些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回忆其生活中的场景并知道今后应该如何去做。通过看短片的形式给学生心理的情感造成冲击,建立起学生对公共设施的道德认知,老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将内在情绪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实现道德认知和行为的结合发展。
  三、重视合作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导致他们在合作的认知上不够全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合作内容,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合作的重要性,还要列举出没有合作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该引进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可以结合本班级的接力比赛进行教课。让学生对这场比赛的结果说出各自的看法,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能够积极活跃地加入其中。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场比赛输了或是赢了的原因,得出合作的重要性,老师这时就告诉学生要懂得团结、相互配合,凭一己之力是无法获胜的,每个人都是团体的一个成员,也是主人,要积极参加整个集体的活动,并与各个成员相互配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
  四、感受生活
  小学品德教育与生活相互结合,能够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体会,达到自我完善与进步的目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使得自身对于家庭、社会的道德感知不够到位,为了使课堂更加生活化,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情感,可以用情境再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品德教学教会学生积极、正确的道德情感,从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转化成为有道德的行为。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使生活情景再现。小品的内容可以模拟待人接物、有人摔倒、有人乱扔垃圾等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在待人接物的小品表演之前,老师让学生讨论在待人接物中应该注意哪些礼节,之后再给出正确的做法,最后让学生表演。表演结束以后,让其他人进行评论,给出自己的建议。在小品的表演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真实地感受了生活,而且也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礼节。浓重的生活气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乐于思考,从而提高道德认知。
  结束语
  道德源于生活,故在完成小学的品德教育后,也应当回到生活中去,这就需要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予以指引、教导。使得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促使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巍崴.小学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
  [2]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
  [3]李学兰.让品德之花在生活中绽放——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界,2013(13).
  [4]周玉梅.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4(1).
其他文献
【摘要】从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程度来看,中学语文课堂教育已经逐渐向信息化应用转型。简单的多媒体教室具备计算机、投影仪和交互式白板等内容,也有“学生机+教室机”的广播模式,无论何种多媒体模式,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尤其是针对中学语文的教学特点。本文将探索多媒体教室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 多媒体教室 信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尤为重要。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素描,探索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并对其相关的策略和分析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3-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极其的重要。随着新
一、教学背景分析及处理(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选自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朱力宇和张伟主编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章第一课时的内容:遵守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从生活化的教学思路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讨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5-02  引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们往往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要激发学生真正的讨论,使讨论更优化、更有效,却并不容易做到。现结合自己对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启蒙运动的课堂操作,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讨论 有效性 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研的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及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从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导向教育。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企业文化等方面引导、实施和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素质 提升 必要性 途径方法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职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松原市石油化工行业人才需求及其培养途径
【摘要】作为专职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因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3年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题研究,同时在课中、课后不断地实践、尝试、反思、积累,形成了教材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家乡、祖国、世界)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材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在我国的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工程地质勘察中不得不引起我们得重视.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作为研究地下水的重要工作,是水文地质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互联网宽带的迅速发展对娱乐业和传媒业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增长点,正成为当前各互联网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技术开发商等研究和实施的热点。网络视频服务系统是整个互联网宽带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以课程的形式在全国中职学校推行教学近四年,在实践中出现教材内容更新不快、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作者以开展全市中职学生时事政策学习竞赛来规范学科教学、促进教师自我提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一定的成效,提高了中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 形势与政策教育 竞赛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