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展开学生感悟的翅膀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课题,历来被语文教学工作者所重视,新课程更离不开学生的感悟能力,也对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那么如何让学生加深对语文材料的体验,从中受到启迪,享受乐趣,真正展开感悟的翅膀,在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是当今课程改革语文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 感悟能力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更加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感悟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教师在教学时,要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语文的艺术世界,摄取当中的精华,让他们感悟的翅膀得以舒展,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由飞翔,引亢高歌?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课前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使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心底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内驱力,这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以每篇文章的导入总是要深思熟虑,力求做到引人入胜。采用的主要方法有:1、故事导入: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这样导入:池塘里有几只可爱的小蝌蚪,有一天正当他们游得欢的时候,突然看见小鲤鱼的妈妈正在教他们捕食,因此蝌蚪也希望有妈妈教教他们,于是他们就去找妈妈了,你愿意陪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吗?学生听了自然乐于去帮助小蝌蚪。2、设疑导入:如教学《骄傲的孔雀》出示变成落汤鸡的孔雀图片时问学生:美丽的孔雀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自然想弄清事情的真相。3、情景导入:如教学《春雨》:一天早上,大家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春雨姑娘悄悄地来了,你发现她是什么样子的吗?因为学生亲临其境,感受自然很深,当然急于将自己的感受体验告诉大家。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想学生进入感悟天地,必须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感兴趣,才能使学生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学生反复诵读
  
  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都应该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为中介环节。读是“感”的前提,无“感”何以能悟呢?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展开对话,才能使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中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得为文之道。反复的诵读并不是胡乱地傻读书,而是有层次的,层层推进,使感悟逐步提高。课文是融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我们不能把这个整体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中,布置学生初读课文时,不可以急于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理解,应让学生整体感知,做到“胸中有文”。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读课文也有个消化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腾出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学生的个性和灵感才能得到飞扬,学生通过咀嚼,才能真正地感受其中美味。这种思考与想象、联想是分不开的,例如教学《咏柳》时,当学生读完了整首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我问:要是你是贺知章驻足河边,看见柳条那么多,又那么可爱,你想对她说什么?生1:柳树,你实在是太美了,真让人百看不厌!生2:柳树呀,你的柳条真多呀,真是客似云来!生3:柳树呀,你太惹人喜爱了,真让人流连忘返!学生的感悟真是出乎意料,这是他们最珍贵的财富,是感悟的精粹。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感悟,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就要有丰富的实践积累。感悟与实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洞察力,为学生创造条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感受春雨》、《放风筝》、《吹泡泡》、《削苹果,孝敬长辈》等等。活动举行后必定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写下来,生活是感性的,也是真实的,久而久之,学生感受能力就会不断地增强,感悟自然越深。
  语文是一门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当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她的语言文字富有弹性,富有韵律,联想丰富,组合自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他们充分展开感悟的翅膀,去领悟语文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在领悟的过程中张扬他们灵动的个性,闪烁他们智慧的火花!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阐发等综合能力。然而,就目前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看,却往往事与愿违,阅读教学过于程序化、方法化、课本化,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被动地认读、囫囵吞枣地接受,使阅读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僵化,出现了“老师教得苦,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那么,对于初中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阅读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  现在,我就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谈谈个
期刊
初中地理要渗透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和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如:  1、西部大开发:(1)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党和政府就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但侧重点在于边疆和偏远地区的荒地开发,矿山开发。在人员安排上,主要是政府有组织地动员解放军部队,城镇知识青年,企业技术人员去献身边疆。(2)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3)土地广阔、能源、
期刊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的作用有多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朗读方面也不能例外,应该充分把学习的自主权贯穿到朗读中去,挖掘学生朗读的巨大潜能,摒弃单一的齐读方法,积极创设朗读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内化。    一、爱怎样读就怎样读    一个人只有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学生的认识水平、上课的内容要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设问艺术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问题发现、探讨、解决形成一系列的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向着纵深迈进,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设问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小”、“细”、
期刊
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故事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如在教学高斯求和公式时,先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年纪小小的他在做1+2+3+…+98
期刊
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欣赏,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历届的高考、中考复习过程中,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欣赏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我认为欣赏古代诗歌,应该做到“五看”。    一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对诗的主要内容的高度重要,即使不是这样,它也往往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写诗缘由、环境等重要因素。如:《枫桥夜泊》这个题目就交代了时间:夜;地点:枫桥;环境
期刊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如何解决?许多仁人志士,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的努力和探索。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就进行繁琐的分析和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学生更是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然而最终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看看现在的学生,高中,甚至大学都毕业了,然而还是有人读不懂文言文,看不懂旅游胜地的碑铭石刻,听不懂京剧唱词……。语言缺少文化气息,学生更是写不出高水平的文章来,更
期刊
一、审试题    答好作文试题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审题,通读试题,观察所给内容,从而明确中心思想,判断作文的类型特点,了解作文的重点内容,以合适的身份、口气,从适当的角度进行表达,力求写作切中题意。    二、圈要点    在审清题意后,重读试题,列出需要表达的要点,且整理好各要点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中心,在原题的汉语提纲或图表上圈画要点。    三、注短语    在圈注的要点旁边批注相应的英语表达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积极探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年来,我校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为课题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是在集体并行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分组学习方式。其宗旨是:克服集体授课带来的一些弊端——“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同时通过同
期刊
我们正在走出工业社会,进入一个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以技术创新和信息全球化为特点的互联网,通过光缆、微波等有形无形的媒质,使信息传播进入了“跨媒体”、“跨产业”、“跨国界”的时代,这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构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减小网络在中学生品质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是伴随着网络发展逐步产生的新课题,对于中学德育工作的这块新阵地,我们要尽快地占领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