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剧种。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称为“四根弦”或“四音”。
关键词:一勾勾;历史渊源;表现内容;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唐人,我将从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意义三个方面对这一家乡民俗进行叙写。
一、历史渊源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二、表现内容
“一勾勾”戏曲孕育于民间,生长在民间,以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为依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美好愿望,是研究西北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不可多得的资料。“一勾勾”虽然为地方小戏,但它具有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剧目,下面从剧目上分析“一勾勾”的表现内容。
1.以喜悦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小赶脚》就是通过二姑娘在回娘家的途中与脚夫王小的风趣谈话(有赞驴、讲价钱、跑驴、追驴、观景、数钱、逗趣儿、赠荷包一系列情节),表现了二姑娘回娘家的喜悦心情。
2.以形象生动的表演,表现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爱情故事
早期的戏曲剧目中,有许多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题材,歌颂爱情自由、提倡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礼教、批判男子负心汉是戏曲中故事的主要内容。如诙谐风趣。歌舞并重充满生活气息的《拾玉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胡林抢亲》等。
3.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坐楼杀惜》描写了宋江为了保全晁盖滴呢工人,不惜杀了阎婆惜。剧中虽然有一定的江湖义气、农民狭隘的思想成分,但兄弟情义。侠肝义胆的人生观也得以张扬。
4.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唱唱临邑新面貌》、《放歌颂中华》等十几部“一勾勾”现代剧目,多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或当下社会关注热点为主题,在基本保持传统剧目原味的基础上,对唱腔、唱段进行了丰富创新,使得“一勾勾”曲调向欢快活泼、富于变化的方向转化。
三、艺术特色
“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现在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四、传承意义
“一勾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音乐风格獨特,剧目内容地方色彩浓郁,是花鼓系统较为典型的剧种,具有审美、学术等多种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一勾勾”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稀有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德州市政府及临猗县政协给予了大力鼓励和支持,通过加强宣传和展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參考文献:
[1]《德州民俗研究》王明春著——北京:线装书局,2016.6
作者简介:
李长培(1993—),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文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一勾勾;历史渊源;表现内容;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唐人,我将从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意义三个方面对这一家乡民俗进行叙写。
一、历史渊源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二、表现内容
“一勾勾”戏曲孕育于民间,生长在民间,以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为依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美好愿望,是研究西北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不可多得的资料。“一勾勾”虽然为地方小戏,但它具有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剧目,下面从剧目上分析“一勾勾”的表现内容。
1.以喜悦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小赶脚》就是通过二姑娘在回娘家的途中与脚夫王小的风趣谈话(有赞驴、讲价钱、跑驴、追驴、观景、数钱、逗趣儿、赠荷包一系列情节),表现了二姑娘回娘家的喜悦心情。
2.以形象生动的表演,表现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爱情故事
早期的戏曲剧目中,有许多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题材,歌颂爱情自由、提倡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礼教、批判男子负心汉是戏曲中故事的主要内容。如诙谐风趣。歌舞并重充满生活气息的《拾玉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胡林抢亲》等。
3.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坐楼杀惜》描写了宋江为了保全晁盖滴呢工人,不惜杀了阎婆惜。剧中虽然有一定的江湖义气、农民狭隘的思想成分,但兄弟情义。侠肝义胆的人生观也得以张扬。
4.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唱唱临邑新面貌》、《放歌颂中华》等十几部“一勾勾”现代剧目,多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或当下社会关注热点为主题,在基本保持传统剧目原味的基础上,对唱腔、唱段进行了丰富创新,使得“一勾勾”曲调向欢快活泼、富于变化的方向转化。
三、艺术特色
“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现在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四、传承意义
“一勾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音乐风格獨特,剧目内容地方色彩浓郁,是花鼓系统较为典型的剧种,具有审美、学术等多种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一勾勾”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稀有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德州市政府及临猗县政协给予了大力鼓励和支持,通过加强宣传和展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參考文献:
[1]《德州民俗研究》王明春著——北京:线装书局,2016.6
作者简介:
李长培(1993—),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文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