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游艺民俗“一勾勾”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剧种。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称为“四根弦”或“四音”。
  关键词:一勾勾;历史渊源;表现内容;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唐人,我将从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意义三个方面对这一家乡民俗进行叙写。
  一、历史渊源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二、表现内容
  “一勾勾”戏曲孕育于民间,生长在民间,以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为依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美好愿望,是研究西北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不可多得的资料。“一勾勾”虽然为地方小戏,但它具有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剧目,下面从剧目上分析“一勾勾”的表现内容。
  1.以喜悦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小赶脚》就是通过二姑娘在回娘家的途中与脚夫王小的风趣谈话(有赞驴、讲价钱、跑驴、追驴、观景、数钱、逗趣儿、赠荷包一系列情节),表现了二姑娘回娘家的喜悦心情。
  2.以形象生动的表演,表现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爱情故事
  早期的戏曲剧目中,有许多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题材,歌颂爱情自由、提倡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礼教、批判男子负心汉是戏曲中故事的主要内容。如诙谐风趣。歌舞并重充满生活气息的《拾玉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胡林抢亲》等。
  3.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坐楼杀惜》描写了宋江为了保全晁盖滴呢工人,不惜杀了阎婆惜。剧中虽然有一定的江湖义气、农民狭隘的思想成分,但兄弟情义。侠肝义胆的人生观也得以张扬。
  4.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唱唱临邑新面貌》、《放歌颂中华》等十几部“一勾勾”现代剧目,多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或当下社会关注热点为主题,在基本保持传统剧目原味的基础上,对唱腔、唱段进行了丰富创新,使得“一勾勾”曲调向欢快活泼、富于变化的方向转化。
  三、艺术特色
  “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现在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四、传承意义
  “一勾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音乐风格獨特,剧目内容地方色彩浓郁,是花鼓系统较为典型的剧种,具有审美、学术等多种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一勾勾”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稀有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德州市政府及临猗县政协给予了大力鼓励和支持,通过加强宣传和展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參考文献:
  [1]《德州民俗研究》王明春著——北京:线装书局,2016.6
  作者简介:
  李长培(1993—),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文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老舍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使城市贫民的形象作为文学典型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在语言上,老舍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重点从老舍作品中的“京味儿”、俗白浅易的口语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论述《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骆驼样子》;京味儿;口语化;个性化  《駱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
期刊
摘 要:微商的语言在为商家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時,存在着真实性待考究的夸张广告、频繁性惹反感的虚假问候、时效性激民愤的滞缓售后等问题。本文通过朋友圈微商与公众号微商之间的对比,引导微商在软文改进、用语完善及售后健全等方面的自我规范,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微信商业环境,从而为微商的运营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商;语言;软文;质量;售后;发展  一、东昌葫芦雕刻的发展历史与概况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
期刊
摘 要: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古代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本文将从现代企业建设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反思的两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文化;企业建设;传承反思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企业建设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建设企业,对古代文化中的优秀精神、优秀思想等进行传承,对其中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之处进行反思,为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提
期刊
摘 要:当前国内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生命力比较强。尤其是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国际交流,让外来舞蹈和本土的传统舞蹈产生了一定的碰撞,这一方面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和矛盾。本文探讨了有机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的有效模式,并且对相应的表演模式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继承;发展  对于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表演来说,不仅吸收了外界的手段和方法,有了一定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形成城市化的格局。人需要交流与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必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城市格局将受到冲击。介绍了公共空间艺术的分类,根据其特点,分析了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功能;特性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概念  公共空间是指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
期刊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所著的《正义论》在1971年问世以后,对于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被视为是人类的社会科学的经典读物。人们公认为对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价值观建设都进行了方向性的指导作用。这些学科也不乏很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学者也力求开拓出“正义”这一国家和社会层面上的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基于此本人呼吁人们要理性的看待罗尔斯及其《正义论
期刊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皇帝下令召开一次廷议,命令参与廷议的丞相、御史等公卿大夫,与来自民间的文学贤良讨论有关百姓疾苦的大事。与会的双方就此展开了辩论,辩论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大约宣帝十年(公元前64年)左右,做过庐江太守丞的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纪录写成《盐铁论》一书,共计六十篇。  章太炎(1869-1936)先生认为:“汉论著者,莫如盐铁”①,对《盐铁论》在汉代论辩文
期刊
摘 要: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积淀形成传统民族性格中的小农意识,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管理发生自由与秩序、自利与共享、依存与协作等观念的冲突,需要政府在后创建时期持续宣传教育、改变创建模式、树立先进引領,培养居民的现代化城市意识,实现创建目标的再落实。同时,居民也应积极启动意识转变进程,实现现代城市意识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后创建时期小农意识;现代城市意识  后创建时期是相对于创建时期而言的。后创建时
期刊
摘 要:自从1899年离家踏上赴南京求学之路后,鲁迅就很少再回到故乡。他是一个离开故乡,走进“荒原”的独行者,又是一个时时怀念,眷顾故乡的游子。在鲁迅一生中重要时期的重要作品中,回乡主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这些主人公的性格精神世界里,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孤独情结。鲁迅作品中人物身上倾住了作者太多的主观体验,通过主人公的孤独情结,也折射着鲁迅的孤独品质。  关键词:鲁迅作品;孤独主人翁;意识分析
期刊
摘 要:人类文明的物质进步到底形成了怎样的一个文化格局形态?当今社会物质极大富足,人们追求一种快餐式的文化需求,往往忽视了传统的精神文化。纵观中国整个戏剧市场,不论是戏曲的发展还是占据主流的话剧、音乐剧、舞剧的市场,一般都受到了各种“快餐文化”大潮的“袭击”。  关键词:快餐文化;戏剧;商业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皆有自己的文化传承,由于各民族受历史发展过程、经济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宗教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