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冯忠良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创建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等职,现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奖和高等师范学院教师奖。发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等方面的专著、论文40余种,并十余次获奖。
  冯忠良教授虽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我们走访了冯教授,听取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冯教授提出的“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的观点,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记者:冯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长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您的论著颇丰,造诣颇深。您能否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您的看法?
  冯教授:可以。你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办得很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办了一件好事,希望你们越办越好。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当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势头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冯教授: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提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认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人生在世,将会不断地面临境遇的挑战,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心理健康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全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其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民心理健康,全民心理素质水平高,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富强之本。只有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才有可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积极、不够主动,我看主要是他们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
  记者:您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冯教授: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第一,敬业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具有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投入的敬业精神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第二,乐群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三,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具有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以及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建立、完善与发展。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具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好学精神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作出良好的动态适应。
  第四,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历史潮流,作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五,坚韧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具有坚韧性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六,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但不能纵欲,必须节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从简约化来说,可以把后四项的好学、创新、坚韧与自制,概括为进取。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良好适应调节系统。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有关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心理素质呢?
  冯教授:关于心理素质的内容和结构问题,学者们有争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心理素质是指非智力心理因素。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素质与品德素质。
  记者:能谈谈您的理由吗?
  冯教授: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也是教育及教学所追求的中心目标,因而是教育理论最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教育与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观点与策略。可以认为,这是教育理论中最深层的问题。能力与品德的实质虽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先验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看作是生来就有的,同个体经验无关。唯知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说成由知识构成,认为是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个体的认知经验。合金论观点,认为能力与品德是先天的东西与后天的东西融合的产物。
  记者: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冯教授:我先说能力。要澄清能力的实质,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把能力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来考察。确切地说,必须把能力作为对活动进程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体心理机制来考察。这样就可以避免把能力与生理因素、先天因素相混同,避免把能力与其他个体心理特性相混同,也可以避免把能力实质简单化为个体经验的实在。其次,必须坚持把能力的实质与其形成、发展的条件相区别,从而避免模糊能力的本质。
  把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特性来考察,在原则上属于经验范畴。心理的东西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生来根本不存在心理特性,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是生活、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个体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能力的经验论的观点,在原则上是可取的。但是,把能力混同于知识,是能力实质简单化的观点,不足 以说明能力的本质。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同其他个体心理特性是有区别的。能力这一个体心理特性就其作用来说,它是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那种个体心理特性。作为能力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具备对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特点。它必须是系统化了的、概括化了的那些个体经验,即类化了的经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验结构。
  作为能力实质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对活动进程及其方式具有稳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它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得以体现。所谓活动,也可以说是主体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动作过程。它除受制于活动的客观条件以外,直接受主体内部关于活动自我调节系统的调节机制的控制。主体活动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恰恰就是作为能力的个体经验,实现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活动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主体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所必须发挥的作用。一是定向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的定向,完成活动的定向任务。二是控制执行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动作的执行,完成对活动的控制任务。自我调节机制本身的心理要素,即构成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技能对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之中,表现为对动作执行的控制。知识和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活动自我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能力的实质,乃是由知识和技能构成的那种个体经验。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则活动的定向和执行就不可能实现,也就不可能进行相应的活动,也就不存在相应的能力。把知识与技能排除在能力之外,就难以对活动的调节机制作出确切的解释,就难以摆脱能力实质问题上的先验论观点。
  记者:您从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角度认识能力,认为能力包括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认为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那么,您又是如何看待品德呢?
  冯教授:品德是通常所说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也叫品性或德性,是人类个体社会行为的一种调节机制,是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合乎社会规范的心理特性。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特性,不同于个体的生理特性。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属于个人心理素质之列,它不是生理系统的特性,不属于个人生理素质之列。
  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的品德特性,区别于一事一时表现出来的特性,而具有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特性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不同于其他的心理特性。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用来评价个人社会行为的是非、价值、善恶的标准或准则。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对的,正确的,应该的,合理合法的,有价值的,好的善良的行为,即“善行”或“德行”。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应该的,不合理不合法的,没有价值的,不好的丑恶的行为,即“恶行”。所以,品德是以合乎规范要求的善行来表现的内在特性。因为这种特性合乎社会规范的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为德性;因为这种特性体现了个人的人品好坏,所以又叫品性。凡是符合我国的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生活规范的特性,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德性。这些德性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献身祖国建设大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守纪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拒腐蚀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品德也可以看做是对人、对事、对己,即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品德实质上是人类个体合乎社会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有了这种调节机制,其社会行为才能为社会认同,才能被认为具备了人品,学会了做人。
  规范行为的心理调节机能,总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来实现的。对规范行为调节机能进行客观分析,就可以确切确定这种调节机制的心理成分。
  从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能来看,规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规范行为的取向与实现这两种调节机制存在。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能的机制,可以由规范行为必要性的意义作用即价值的认识与情绪体验(情感)构成,这可以称为规范的价值意识。人类个体必须具有这种规范的价值意识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意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完成所谓规范行为的选择或取向,才能有所行动。这样,规范的价值意识就成为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制的构成要素。只有这种机制的存在,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履行规范行为的意向或愿望,才能引发出合乎规范的行为。因此,规范的价值意识是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是规范行为发生的动机部分。规范行为的另一个调节机能是实现规范行为的定向与执行。规范行为的定向即确定做什么,怎么做,即确定所要实现的规范行为的程序。规范行为的执行即把定向机制中确定的规范行为程序付诸实施,产生实际的规范行动。规范行为本身的调节机制由个体对规范行为本身的认知经验与动作经验构成。没有这些心理因素,则不可能产生合乎规范的行为。品德结构由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三种要素构成。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构成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即发生机制。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构成规范行为的执行即实现机制。规范行为的发生机制与实现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规范行为内在调节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品德存在的基本结构,是个体心理特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
  记者:您认为,能力与品德都属于心理素质,是否意味着他们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冯教授:当然。能力与品德作为人的最根本的心理素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而实现约。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双方互动主体的主动性。
  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人类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调查表明,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给社会造成严重不安。但是,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应当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心理辅导为主。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体验、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即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您的观点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我代表广大中小学教师向您表示感谢。
  栏目编辑/陈 虹 王 莉
其他文献
一、小学生的自我与自我概念发展    (一)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它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衡发展的时期。    1 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   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小学二年
期刊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与任务,对于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好动的中小学生来说,采取有趣又富于启发反省性的团体辅导活动来开展教育,往往能达到极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儿童与青少年是天生的演员,从童年时的家家酒,到青少年的追星族,学生们在各种角色扮演中学习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规范与人际关系模式,也在观看戏剧中扩展了个人视野并刺激了思想发展。本文所探讨的神奇商店、资源回收站与龙门客栈正是透过角色扮
期刊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1 影响考试效果的心理因素应考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首先,心理因素很多,主要是心理疲劳带来的学习焦虑,使心智活动的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情感波动、大脑兴奋与抑制失控,由此产生心理障碍。此外,还有复习中的猜题心理、侥幸碰运气心理、考试失败后的畏难心理、初次考试的恐惧心理、答题的犹豫心理、屡试不第的惧怕心理等等。其次,考试成功的重要
期刊
北京市南郊的绿海田园大兴区是北京市教委德育处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区。这个试点区的特点是:区教委的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6年,大兴区从一所学校抓起,不断总结经验,编写了地方性心理素质培养教材,成立了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更新了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1998年,大兴区正式把心理素质培养课列入课表,使该课走进了全区各中小学的课堂,取得了良好
期刊
[编者按] 班主任工作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班主任特殊的身份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承担起一份责任。可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班主任正在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本期我们选登几位班主任的来稿,也希望广大读者踊跃参与“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话题的讨论。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徐成芳    班主任是对学生管理、教育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当代作文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对语文学科的新要求    目前,不少学校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进行心理咨询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是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种重要途径。但我认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换言之,就是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期刊
黑龙江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2002年4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课题组组长、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张俊晨老师主持了会议。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为黑龙江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开题会上,与
期刊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并牢记学科学习中1+2=3的科学论断  (2)发现并理解现实生活中1+2,(3的各种可能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和集中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思维方法,使其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3情感目标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
期刊
[编者按] 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三个支点,缺少了任何一个,都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反思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始关注家庭教育,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我们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对您与家长的沟通有所启示。    一位教师写给家长的信  韩 萍    您体恤过孩子的感受么?  一次,我校一名初二年级的男同学跟我说:“老师,我跟您说件事。”我说:“什么事,说吧。”“老师,我这次在班
期刊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局 孙守军  确立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并充分认识自己能力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以避免目标太高或目标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而遭受不必要的挫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