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哥德堡的旧梦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德堡与十三行的关系,似乎总是剪不断绕不开。也许在十三行的历史长河里,哥德堡号不过是号吉光片羽。而从更远一层来看,整个广州与十三行的关系都密不可分。每当回溯十三行的历史,广州被时间灰烬遮掩的面目便会渐渐清晰。在十三行嘈杂而喧闹的的市井声中,只要侧耳倾听,就一定能听到作为通商口岸的广州响彻千年的潮水声。十三行,就如同老广州手掌上一道深深的掌纹,所有的羊城风云都可以在这条纹路的迂回曲折中看到端倪。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清代的广州十二行地区,曾经是中西方贸易特区。当东西方海路打通后,中国实际上被卷进了世界商贸大循环的圈子里,但当时中国清政府仍然采取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洋商不断东来叩关问市,却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的接待。为此,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粤海关,专门管理与夷商的外贸事务,于是夷船鱼贯而来。那时洋商都是租用当地商人的行栈和民房作为商住之用,后来政府出于防范外夷的心理和加强税收管理的需要,实行“保商制度”,即由广州的商办洋行承包对外商的保税保征的责任。这些由政府给予特殊贸易地位、被称为“皇商”的华商,就在城外珠江岸边选择合适地带建起了夷馆区,名为“十三行”。
  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千年来市舶昌盛,中外商贾趋之若骛。在中国近代史上“开二千年未有之变局”的18、㈧世纪,十三行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商贸传统,一度成为唯一官设海外贸易“特区”,独享外贸垄断特权。尽管独口通商实际是一种贸易束缚,但在客观上却孕育了一个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中西贸易交流中心。当年十三行洋货如山、樯舶奔辏的景象,可算得上是现今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雏形,它展现出广州这座水上要冲所具有的河流一般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当时,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上要贸易对象就是小国,大多数船只都是来广州做生意。因此,也有人认为将这家公司称为“瑞典对华公司”可能更为恰当。约在17斗5年1月11日,哥德堡号在广州上三行同中国行商交易之后,从广州十三行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约370吨,瓷器约100吨共50万-70万件,以及丝绸、藤器、珍珠母等商品,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可以价值西班牙银元200万—250万元。
  


  中国古代向来轻视商人阶级,自司马迁《货殖列传》后,正史中鲜见商人身影。而十三行制度代表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由古代朝贡体制向近代条约体制的转变,以及国人商品经济意识和重商传统的蓬勃发展。以十三行行商为代表的广东新型商业资本集团,受“夷务”牵制,具有强烈的外交意识、放眼全球的前瞻性和海洋文明特色。他们与徽商、晋商等以群体力量参与商业竞争的十大商帮的出现,显示出行会制度的成熟和中国工商业阶层的壮大,共同建构出一个覆盖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网络。
  
  多少旧梦,灰飞烟灭
  
  十三行创立时的“康乾盛世”终究是封建时代的回光返照,随着列强入侵、国运式微,处于清代中西往来风口浪尖上的十三行行商,长期遭受内外双重高压,自身依附性、妥协性和软弱性有增无减,最终酿出“商欠”的致命伤,债台高筑。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代替独口通商,十三行终于败落。
  十三行地区的衰落,并最终荡然无存,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那一场莫名的超级大火,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却有更深层的原因。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五个口岸通商,取消了行商制度,外国商人得以自由进入通商,昔日万商云集广州的时代已经过去。西方人再回到广州的时候,十:行只空留一堆废墟,他们转而向清政府强租沙面,拉开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又一段历史。这个时候,整个中国的局势也已从纯粹的封建国家进入厂更为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十三行,无形中成为中国整个社会演变的一个无言象征。
  从广州十三行的形成至逐步消亡的二百多年间,广州十三洋行先后发生过多次大火。1822年,十三行附近一家饼店失火,波及十三行,大火连续烧了两日,夷馆、洋行多间被烧毁,损失惨重。据后来统计,11家洋行未被烧的只有5家。外商的货物全部烧毁,所有行商房屋货栈变成了灰烬,牵连附近的房屋店铺千余家。第二次大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名英军士兵在洋行前中国人开的水果店抢水果吃,还用刀将店主划伤,激起了广州民众的愤慨。十夜,广州民众火烧英国商馆,广州清政府官兵前往救火,被群众掷来的密集石头阻截而不能前进,于是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才熄灭。而第三次大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驻扎在十三行地区的英军,为阻止中国军民对外国商馆的袭击,拆毁了十三行地区周围大片民居,留下一片空地以防止中国军民的偷袭,,12月14日深夜,痛恨侵略者的广州民众从被拆毁的铺屋残址上点火,火势瞬间即蔓延至十三行外国商馆区。据当时南海知县华延杰在《触藩始末》一书描写:“夜间遥望火光,五颜六色,光芒闪耀,据说是珠宝烧裂所至。”英军失去据点,被迫撤回泊于珠江上的军舰。十三行商馆区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
  
  昨日繁华,并不如烟
  
  两千年前,站在下九路旁,你能听到珠江涛声浩荡。清代,珠江水面变窄,但依然漫至十三行路。过去,广州人不把渡过珠江叫“过江”,而叫“过海”,由此可以想象当年十三行外的波澜壮阔、千帆竞渡。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个丝国、瓷国、茶国,中国有无数美不胜收的工艺品,还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十三行将他们梦想和财富装上开往西方的航船,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东方的文明,也在时间的流动中留下了属于十三行的辉煌。
  时光荏苒,十三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唯一能让人们想起当年的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十三行路。十三行路旧为1777年开辟的“十三行街”,只是为外商服务的专用街道。路口的雕塑提醒着我们,眼前曾是“白银满堆”的城池。500米长的窄巷,两旁的民国时期西式建筑虽然还跟当年的十三行—样,有着白色、浅黄和棕色的墙壁,灰白色、砖红色的瓦面,但摇曳的已经是新时代的风景。路的中段,最吸引眼球的变成了贴满瓷砖的批发市场。而十三行商馆早期第一大馆同文馆的旧址上,矗立着一栋“十三行大厦”。当年那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当年十三行的商业霸气,也许正深埋在我们脚下的“旺地”里,等待我们去发掘。
其他文献
美国作家威廉·杨格曾说,“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葡萄酒在夜光杯中折射出来的光泽,可能是和灵魂最接近的一种光泽,它的魅力在于能够调动起人们全部的感觉器官。正如法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上帝赐予葡萄,我们用心智把它变成人间佳酿。”正因为葡萄酒是用心智酿成的,所以,才会有更多值得我们品味的东西在里面。也许,葡萄酒
期刊
钧瓷的轻绝、雅绝、艳绝,可以比拟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白先勇将她那种素到极至的艳描绘得颇见功力,可是毕竟不如这均瓷的艳至骨髓。它无生无死,任是无情也动人了。    一、 “黄金有价钧无价”    “黄金有价钧无价”,钧瓷是中国四大名瓷之一,产于河南许昌之禹州市神后镇。禹州古称夏禹国,启大会诸侯于钧台,以钧台命名,窑曰钧窑。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所产钧瓷观之如景,叩之如馥磬,瑰丽夺目,浓艳晶莹,加
期刊
夜色妖娆  狂欢的气氛  开始在城中蔓延  酒是夜的精灵  琥珀色的,桃红色的,甘黄色的  微醺的气息在城市的PARTY里流淌,摇曳  谁会错过这个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季节呢  近日,美酒佳酿以华丽的身姿  陆续登场  惊艳    芝华士的断背之旅    今年华裔导演李安导演的电影《断背山》风光大热。眼尖记性好的影迷们,就会记住这样的细节:  他们默不做声地安营扎寨,然后把马牵到坡上去吃草。杰克打开一
期刊
洛兵 藏名扎西茨仁,诗人,音乐人,作家。1967年出生于成都一个艺术家庭。1986年获北大五四文学大奖及未名湖诗歌朗诵会创作一等奖。1993年,诗歌《晚钟》入选《中国诗歌年鉴》。后从事流行音乐,发表作品五百余首。代表作:《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梦里水乡》、《选择坚强》等。数十次获全国十大金曲奖,最佳作词或作曲奖。出版小说百余万字,结集《秋风十二夜》、《绝色》、《今天可能有爱情》3种。2003年,
期刊
爱情开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刹那间,四目相对,电光火石,心潮澎湃,情愫暗涌,而后魂牵梦萦,茶饭不思,衣带渐宽,日渐憔悴……此谓一见钟情是也。另一种则是云淡风情,波澜不惊,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终一日机缘巧合,恍然大悟,情投意合,相见恨晚……此谓日久生情是也。也许爱情并不会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出现,可是我们至少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    吧主:  年少的时候,人总会有过这样的憧憬——希望哪一天就遇上了自
期刊
编者言  “相见时难别亦难”。在华人的情感世界里,离别和重逢是最柔软的两处所在。或许是幸运,今年的7月,我们不但有幸见证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的毕业离别,还有幸见证一场跨越四个世纪的重逢。  哥德堡号,这艘多次出现在中国人话语里的占帆船又回来了。它从大航海时代驶来,四个世纪的变迁并没有让关于它的故事陈旧,反倒是岁月的沉积成就了它经久的魅力和讲不尽的海上传奇。7月18日,这艘古帆船将回到它曾经熟悉的
期刊
海底旅馆Jules'Undersea Lodge(www.jul.com)    取名源自于法国作家Jules Verne的小说《海底三万呎》书名,坐落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著名潜水圣地Key Large的一个泻湖之中。旅客必须先潜入水面六点五公尺以下,才能进入这座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海底旅馆,这座小屋的前身为一个海底生态研究室,从房间的窗子可以看到栖息于波多黎各沿海大陆棚的各种热带鱼类。虽然这座海底旅
期刊
1731年是值得永远记取的一年。  这一年,一艘木制帆船——“哥德堡I号”,劈波斩浪,跨越遥远的时空,把瑞典的哥德堡和中国的广州两座港口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  时光流逝。2003年6月6日又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在“哥德堡III号”下水仪式上,传出厂一个令欧洲人魂牵梦萦的航行设想:以“哥德堡I号”为原型的这艘仿古商船,将沿着先人的航海路线,实现欧洲人随船“重返”广州的美好愿望。  在哥德堡
期刊
陶瓷曾是中国人专享的生活器物。它融合了火的热烈、水的清雅和土的敦厚,是自然之灵的结合。它坚硬却又不像金属冷漠,纯净却又不像玉器稀有……是中国式的中庸在物质化生活上的完美演绎。  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哪种创造能像陶瓷这样代表“中国”;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种创造像陶瓷这样走遍“世界”。穿越时间和空间,历史的碎片中积淀的是陶瓷所意蕴着的文化。    中华陶瓷之流变  王之之    历朝历代,陶瓷史上产
期刊
1745年9月12日,一艘船死了。  这艘船,是当时最好的远洋商船之一,代表着造船业的荣耀。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它完成了2.9999……次跨越半个地球的远航,最后一次,在航行两年半横渡万里大洋之后,就在距离家乡港口仅仅900米的最后一刻,触礁沉没!  1745年9月12日那天发生的一切都变成幽味的背景,只为衬托一个记忆的亮点。高贵的身份、杰出的成果再加上离奇的死亡,哥德堡号身上具备的戏剧因素,令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