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文设计评论中,“自然现象”(natural phenomena)起初多用于描述设计师们从大自然现象中采撷灵感,突出表现在作品的形态方面。可是现在“自然现象”也常被用以表达设计师对制作过程的“自然性”追求,一方面意在这些最终成品是自然形成的,其结果往往不可逆转且独一无二。好比将水直接洒出后定格在空间中,水滴的形状、位置及大小都是随机的结果。更确切地说,设计师们剔除了作品的“人为”制作部分。另一层涵义则在于设计师们将对自然的尊重付诸实践,“遵循自然规律”不仅仅是出发点,同时也成为设计的一种手段。
光之猎手
设计师Gionata Gatto和Mike Thompson的合作项目“诱捕光线(Trap Light)”是一组灯具,它们散发出的光芒炫美动人,用“荧荧”形容着实贴切。可是它们并不需要电源。这两位设计师结合“光致发光”(Photoluminesence)——特定材料在吸收了不同类型的能量之后发光的原理,在玻璃中嵌入可以“光致发光”的颜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荧光粉”。但与常在娱乐场合使用的荧光棒不同,这些颜料属于光致储能夜光粉,可将来自周遭的自然光、日灯光等射出的部分光能储存起来。最终再将混有荧光材料的玻璃放置在木质的模具中吹制成型。这些灯具只需依附在传统灯源或LED灯旁30分钟,便可持续放光长达8个小时。虽然它们并不十分明亮,却如同暗夜里的精灵或成群的萤火虫般温暖、静谧。“曾经消失的光亮,又重新绽放”,在设计师的技巧中,人文情怀暗涌。
物理学诗人
荷兰设计师Jólan van der Wiel的“重力板凳(Gravity Stool)”在今年的各大设计展览中大放异彩,不仅一举摘得科隆家居展(IMM Cologne)室内创新奖的最高奖项,同时还被提名DMY Berlin的设计奖。它们结构分明,如同在巨大之力作用下“拔地而起”的一种物体,充满力道。这与它们的诞生有关。
在被称为设计师之前,Wiel首先是一位发明家。他曾发明一台制作板凳的机器。机器的重点部分是几块大型磁铁,将溶有染剂的液态塑料与铁料在容器内混合,随后置于磁铁下部。磁铁下端连接着模具,实为一个圆盘,其上包括三个向上凸起的圆槽——这是为了把控最终凳脚的完成。拉动连接磁铁的绳索,磁铁徐徐上升。成泥状的材料因铁质受磁力吸引,如同苏醒的幼芽自由向上,其形成过程如同一株新生植物在春天破土而出。5分钟后,材质硬化。“生长出”的部分即是凳脚,余留在容器中的部分材料成为凳面。“把不可见的、但真实存在的事物具象化”,Wiel为“磁力”——这一肉眼无法看见的力量描绘形态,并最终完成一件兼备艺术感与功能的物品。他似乎也是将“磁力”运用在设计制作过程的第一人。
复制大地的痕迹
在上述设计师将自然定律与新技术语言结合的同时,也有一些未脱离常规工艺手法的设计师,选择“复刻”某个环境中的自然痕迹。来自德国的设计团队“工厂”(die Fabrik),多以周遭生活及环境中的“无存在感”之物作为设计的土壤,让它们重新生根出芽。由设计师Stefan H?lldobler设计的“窟窿灯(Schlaglochlampe)”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这件灯具的特殊之处是它坑坑洼洼的外形,它的模具并非人工,而是天然所致——那正是马路上常年月累的斑驳印记。H?lldobler先将液态的热塑性塑料注入一个窟窿里,当其硬化后取出,灯罩由此制成。“几乎很少会有人对这些‘坑槽’抱有好感,但其实它们都是走过这段路途的人、车辆留下的印记,是一座城市的‘副产品’。”设计师的话语间流露出最真诚的态度。H?lldobler之所以选择可百分百降解的热塑性塑料,还有一个动机——若人们有天对这盏灯厌烦并最终决定丢弃它,可以找到最初成型的那个窟窿把它“塞”回去。之后点上一串火苗或遇到高温天气,它便能“回归”大地。
“看”见涛声
荷兰名声鹊起的设计二人组Maarten Kolk和Guus Kosters在今年米兰家居展上带来一组以“瓦登海(Waddenzee)”命名的系列,向我们呈现了这片海的潮起潮落。整组瓷器包括餐碟和杯子,以及可用做挂饰的艺术品。其中名为“低潮(low tide)”的餐碟共有5件,他们首先通过视频记录了瓦登海从早至晚的潮汐过程,随后将其变化一一反映在餐碟之间的渐变中。5个餐碟的色泽依次由深至浅,由浓浊的深蓝、暧昧不清的明蓝逐渐过渡到泛白的浅蓝色——大多明暗交织,仿若起伏的海浪。Kolk和Kosters坦言陶瓷制作如同海水涨落般,都是水和泥土相融交汇的过程。此系列中还有名为“瓦登海标本(Waddenzee Herbaria)”的挂饰。设计师们将从瓦登海中寻获的海藻置入聚酯中,最后凝固成一件件精美剔透的标本。那些海藻隐匿在略微透明的白色聚酯中,如同在海浪中若隐若现。这组系列还有后续,最近这对搭档推出“须德海色系(Zuiderzeekleuren)”(须德海即英文中的南海,位于荷兰西北部,13世纪时海水冲入内地与原有湖沼汇合而成,现分为瓦登海和艾瑟尔湖),共计52种色彩。通过参考早期的相关绘画和影像,Kolk和Kosters归结了这片古老海域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名字和来历。
这些设计师们怀揣着对自然的感激与尊重,也使作品本身更加深刻。
光之猎手
设计师Gionata Gatto和Mike Thompson的合作项目“诱捕光线(Trap Light)”是一组灯具,它们散发出的光芒炫美动人,用“荧荧”形容着实贴切。可是它们并不需要电源。这两位设计师结合“光致发光”(Photoluminesence)——特定材料在吸收了不同类型的能量之后发光的原理,在玻璃中嵌入可以“光致发光”的颜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荧光粉”。但与常在娱乐场合使用的荧光棒不同,这些颜料属于光致储能夜光粉,可将来自周遭的自然光、日灯光等射出的部分光能储存起来。最终再将混有荧光材料的玻璃放置在木质的模具中吹制成型。这些灯具只需依附在传统灯源或LED灯旁30分钟,便可持续放光长达8个小时。虽然它们并不十分明亮,却如同暗夜里的精灵或成群的萤火虫般温暖、静谧。“曾经消失的光亮,又重新绽放”,在设计师的技巧中,人文情怀暗涌。
物理学诗人
荷兰设计师Jólan van der Wiel的“重力板凳(Gravity Stool)”在今年的各大设计展览中大放异彩,不仅一举摘得科隆家居展(IMM Cologne)室内创新奖的最高奖项,同时还被提名DMY Berlin的设计奖。它们结构分明,如同在巨大之力作用下“拔地而起”的一种物体,充满力道。这与它们的诞生有关。
在被称为设计师之前,Wiel首先是一位发明家。他曾发明一台制作板凳的机器。机器的重点部分是几块大型磁铁,将溶有染剂的液态塑料与铁料在容器内混合,随后置于磁铁下部。磁铁下端连接着模具,实为一个圆盘,其上包括三个向上凸起的圆槽——这是为了把控最终凳脚的完成。拉动连接磁铁的绳索,磁铁徐徐上升。成泥状的材料因铁质受磁力吸引,如同苏醒的幼芽自由向上,其形成过程如同一株新生植物在春天破土而出。5分钟后,材质硬化。“生长出”的部分即是凳脚,余留在容器中的部分材料成为凳面。“把不可见的、但真实存在的事物具象化”,Wiel为“磁力”——这一肉眼无法看见的力量描绘形态,并最终完成一件兼备艺术感与功能的物品。他似乎也是将“磁力”运用在设计制作过程的第一人。
复制大地的痕迹
在上述设计师将自然定律与新技术语言结合的同时,也有一些未脱离常规工艺手法的设计师,选择“复刻”某个环境中的自然痕迹。来自德国的设计团队“工厂”(die Fabrik),多以周遭生活及环境中的“无存在感”之物作为设计的土壤,让它们重新生根出芽。由设计师Stefan H?lldobler设计的“窟窿灯(Schlaglochlampe)”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这件灯具的特殊之处是它坑坑洼洼的外形,它的模具并非人工,而是天然所致——那正是马路上常年月累的斑驳印记。H?lldobler先将液态的热塑性塑料注入一个窟窿里,当其硬化后取出,灯罩由此制成。“几乎很少会有人对这些‘坑槽’抱有好感,但其实它们都是走过这段路途的人、车辆留下的印记,是一座城市的‘副产品’。”设计师的话语间流露出最真诚的态度。H?lldobler之所以选择可百分百降解的热塑性塑料,还有一个动机——若人们有天对这盏灯厌烦并最终决定丢弃它,可以找到最初成型的那个窟窿把它“塞”回去。之后点上一串火苗或遇到高温天气,它便能“回归”大地。
“看”见涛声
荷兰名声鹊起的设计二人组Maarten Kolk和Guus Kosters在今年米兰家居展上带来一组以“瓦登海(Waddenzee)”命名的系列,向我们呈现了这片海的潮起潮落。整组瓷器包括餐碟和杯子,以及可用做挂饰的艺术品。其中名为“低潮(low tide)”的餐碟共有5件,他们首先通过视频记录了瓦登海从早至晚的潮汐过程,随后将其变化一一反映在餐碟之间的渐变中。5个餐碟的色泽依次由深至浅,由浓浊的深蓝、暧昧不清的明蓝逐渐过渡到泛白的浅蓝色——大多明暗交织,仿若起伏的海浪。Kolk和Kosters坦言陶瓷制作如同海水涨落般,都是水和泥土相融交汇的过程。此系列中还有名为“瓦登海标本(Waddenzee Herbaria)”的挂饰。设计师们将从瓦登海中寻获的海藻置入聚酯中,最后凝固成一件件精美剔透的标本。那些海藻隐匿在略微透明的白色聚酯中,如同在海浪中若隐若现。这组系列还有后续,最近这对搭档推出“须德海色系(Zuiderzeekleuren)”(须德海即英文中的南海,位于荷兰西北部,13世纪时海水冲入内地与原有湖沼汇合而成,现分为瓦登海和艾瑟尔湖),共计52种色彩。通过参考早期的相关绘画和影像,Kolk和Kosters归结了这片古老海域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名字和来历。
这些设计师们怀揣着对自然的感激与尊重,也使作品本身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