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考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南岛的西北部、滨临北部湾东岸,有一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美丽城市——儋州市,与海口、三亚市一起呈三角形鼎立在海南岛上。在古代文献中此处标为“儋耳”,现在考证它的来历,仍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古籍中多处记载“离耳国”、“雕题国”、“北胸国”的名字,如《海内南经》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胸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日相虑。”,《大荒北经》中又记:“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在古人惜字如金,“郁水南”又是一个范围非常广大的概念,于是,后人便多有考证,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按照汉代许慎的《说文》解释,“儋”字的含义是“垂耳也”。于是就被理解成儋耳国的人长着一双大耳朵,垂在肩上。《汉书·武帝纪》应劭(约公元153—196年)注的就非常离奇:“儋耳者,种大耳,渠率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意思是说,儋耳国的人都是耳朵特别大的人种,首领和称王的人耳朵还特别缓长到肩下三寸。《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又记: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得更神乎其神,绘声绘色:“穿胸国。昔禹平天下……禹使范成光御之,行域外。既周而还至南海。经房风。房风之神二臣以涂山之戮,见禹使,忽而射之,迅风雷雨,二龙升去。二臣恐,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乃拔其刃,疗以不死之草,是为穿胸民。”
  可见,古人将“儋耳国”的国民都视为长着长长的耳朵,垂在肩上,就这样在有意无意的传说误会中流传了几百年。最早为《山海经》作注的东晋人郭璞(公元276年~324年)在注释中写道:“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朱崖儋耳,镂画其耳,亦以放之也”;“馊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意思是说,之所以称“儋耳”是耳下垂有耳饰较大的原因,儋耳即大耳饰,而非耳朵大。在儋耳人的审美观中,耳环越大、挂的越多就越美。
  儋耳人耳环的造型和材质是什么呢?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方志学家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山海经》日,儋耳即离耳也,皆镂其颊皮,上连耳匡,状似鸡肠下垂。在海渚,不食五谷,食蚌及鳖而已。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日生黎,杀行人,取齿牙,贯之于项,衣炫骁勇。有刀未尝离手,弓以竹为弦,绩木皮为布,尚文身,富豪文多,贫贱文少,但看文字多少以别贫贱。”按照他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先民的耳环形制应是“上连耳匡,状似鸡肠下垂”。至于这时的耳环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还不得而知。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无论对汉王朝来说,还是对于海南岛的黎族先民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因为这一年西汉王朝在灭了南越国之后,决定在海南岛上设置儋耳、珠崖两郡和十六个县,这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有了郡县制行政区划设置。按照《史记》和《汉书》的记载,当时的儋耳郡还排在珠崖郡的前面。
  “珠崖郡”名很好理解,因“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名,而“儋耳郡”名的来历无疑就是因为黎族先民有“儋耳”的风俗习惯而故名。当时的儋耳郡辖儋耳、至来、九龙等五县,其余归珠崖郡管辖。儋耳郡管辖的五县皆在海南岛的西部地区,主要是这一带是黎族先民聚居区。
  自从中央朝廷在海南岛的西部地区设立儋耳郡之后,历时两千余年(中间虽有短暂的撤销),儋耳郡(以后又称儋州)便一直作为海南岛西部的重镇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末年才降为县的行政建制。
  儋州州治在两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也有几次迁徙,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儋耳郡改为儋州,州治迁至高坡,即今中和镇。如今,儋州故城已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和镇也在2008年10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其他文献
朱自清先生说,“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由此浮想联翩思绪腾飞,恍然如置身于那纸醉金迷之境,十里秦淮之畔。凭栏而望,看那青楼林立,画舫凌波;小灯万盏,佳丽聚集;金粉楼台,鳞次栉比;桨声灯影,如醉如痴。模糊灯影中,依稀瞧见几抹丽影,衣袖翩跹,胭脂乱眼。“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浮浮沉沉的梦境中,那些传说,那些旧事,随着柔波荡漾,
期刊
[儿童版]  就像形式各异的服装,“儿童游戏”这个想法也似乎正从我们的股掌之中流失。我们过去习惯于认为儿童游戏并不需要教官、裁判或观众,只要有空间和器材,儿童就可以开始玩了;游戏的目的不为别的,只图快活。然而,就连两千多年前在雅典时代就出现的捉迷藏,现在几乎已经完全从儿童自发的娱乐活动中消失了。儿童游戏,言简意赅地说,已成为濒于灭绝的物种。  ——摘自《童年的消逝》  那时候的男孩是天才少年。  
期刊
晨曦微露之时,在茶楼里或细喝慢饮,或应答酬谢,或悠度光阴,这一坐便坐出了许多的老饕,他们对早茶茶点的讲究,不输专业美食家对美食的讲究。海南早茶的茶点很多,但是上座率比较高的,其实也就几样。  海南人上茶楼喝早茶已经是一种习惯,海口的大宾馆、小酒店以及茶坊皆有早茶。晨曦微露之时,在茶楼里或细喝慢饮,或应答酬谢,或悠度光阴,这一坐便坐出了许多的老饕,他们对早茶茶点的讲究,不输专业美食家对美食的讲究。海
期刊
海南的早茶其实很有特点,虽然有些喝早茶的地方是借鉴粤式早茶这种形式发展起来,但是到了后期,也逐渐本土化了。  每天上下班坐公交,从车窗外看车流人潮瞬时而过,喧闹的大街马路,难以再寻回童年时那质朴的感觉。总是不经意的留心街边一些已经发黄发旧的茶店招牌,我暗自在心里想,或许那里面有什么秘密,否则这块招牌也不会风吹日晒这么久。上了年纪的人会让我很尊敬,同样上了年纪的老招牌也会让我从心底里敬佩。  怀念的
期刊
我出生在1976年。那时我们家住的房子是父母当时用几百元钱买来的婚房。有很高的顶、木头椽子、老虎窗,还有一个很大的天井、红漆木门,及门外泥土地上一棵大树。我很喜欢那房子屋顶很高是尖顶,地上铺的是暗绿被磨平的马赛赛克尖形光滑小石子(向专家考证可能叫水磨石),酷暑的时候赤脚走在上头最舒服。还可以经常叫来小朋友一起在天井里搬一小方桌晒太阳。院子里安静、明亮而温暖。院子的角落里堆着煤球,另一侧有一个正方形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雷锋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每天都自觉地做平凡的好事,一有机会便挖空心思做创新的限事。  我住在距离虹口公园三站路的地方,虹口公园里有一尊著名的鲁迅先生坐像,整天游客川流不息,人们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赶来,除了瞻仰鲁迅先生塑像,还要拍照留下永久的纪念。那一块高高的台阶上,人多的时候很混乱,需要有人维护秩序,可是公园的人手不够。  这一信息是我一位消息灵通的同学得到的,她悄悄地告
期刊
李银河在她的个人博客上援引北京女病人的话说,珍惜生命,远离傻逼。然后我就看到有人在那里说,珍惜生命,远离博客。  我还得在那句名言后面再添上一句:远离名人博客。  据非官方统计,徐静蕾是名人博客里“博”得最好的,点击率超过三千万。这归功于徐静蕾能写,每天都写,连不写的时候,也要留下一句:今天累了,不想写了。以前只听说徐静蕾的书法不错,得过一个全国的奖,没想到写作也相当不赖,想想,同时三千万人在看一
期刊
童年的记忆并不愉快,仿佛一切的不快都和父母的严厉管教有关。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所以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家庭的特征。  童年一直是伴随着音乐的,音符进构成童年回忆的细胞。  大提琴和流行音乐贯穿了我整个童年。  我可以称自己为一名“琴童”,整整8年的学琴生涯占据了我的童年,父母每个月省吃俭用只是为了给我请最好的辅导老师,一节课100元的费用对工薪家庭来说算得上一
期刊
具有一定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年轻人被称作小资。那群退休了的人,他们依据自己的品位和学识,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该称为老资呢?  老石名叫石梁平,见面时,他就让我这么称呼。  老石是个忙人,年青时,在日本留过学,满载一肚子大和文化回来;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时,在东南亚呆过一段时间,也是风风火火。现在虽然退休已有好些年头,但一点也不闲着,花梨、沉香、瓷器、黎锦,手头上都有把玩。他参加
期刊
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休闲方式,现代马术以其独有的魅力,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高端人士的青睐,并日渐成为社会精英名流交往娱乐、强身健体以及旅游度假的首选。  马术在欧洲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今人们所说的“马术”,大抵是指这种源于西方的欧式国际马术。既包括盛装舞步、超越障碍等奥运会比赛项目,也包括马术训练、马术旅游、马术表演等。在这里,我们把它统称为“现代马术”。  马术比赛: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演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