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EMBA的收获有些是立竿见影的,但更多的是对企业和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邢道钦,一位拥有20年管理经验的商界老兵。他在自己将近知天命的年龄,做出了重回课堂的选择——每月都从陕西咸阳特意赶到清华大学,利用四天时间学习EMBA课程。在很多外人看来,身为拥有两万多名员工的彩虹集团总经理,邢道钦必定是百事缠身,他为什么拿出最宝贵的时间读EMBA,能得到什么收获呢?
这的确是读EMBA的企业家们经常被问到的问题。邢道钦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出于企业当前面临的挑战——行业市场正在萎缩,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彩虹集团这家国内最大的显像管制造企业,该如何持续做强,并且完成自身的转型?
陆晓明,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在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中,他是为数不多的本土职业经理人。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5年的首届EMBA学员,陆晓明坦言自己是EMBA教育的受益者。他从一个职能部门总监,一直做到集团副总裁,“如果没有读过EMBA,也许走到今天还要耗费更多的周折和辛苦。”
邢道钦和陆晓明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和背景,他们代表不同的职业群体,希望求解的难题也各不相同,但是,追求管理提升和职业发展,这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我们也不能忽略一种逐渐被歪曲的倾向,那就是“把EMBA渲染为‘富人俱乐部’,成为商界精英们一种浮躁的追求”。
很多人把EMBA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甚至认为它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种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正背离EMBA教育的本质。那么EMBA究竟能给企业高管带来什么呢?《经理人》在采访数位企业家后,这些疑问有了清晰的答案。
EMBA不能开出包治百病的药方
邢道钦,彩虹集团总经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在读
企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这是我时刻思考的问题。尽管在过去20多年里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面对新的挑战,我觉得还应该丰富理论知识,去借鉴更先进的经验,这样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从EMBA课堂学到的理论,能够帮助我反思过去的一些不足,这对未来的实践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用1.3亿元收购上海蓝光科技公司,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并购时应该怎样去分析和权衡,理论知识在其中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更多时候,在企业经营中,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很难体现,更多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也很大,可以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把其他人的经验和体会,转化到自己企业的实践中。如果在其他场合交流,往往心口不太一致,但是同学之间会非常的坦诚。
从EMBA教学来看,能够做到让所有学员都满意,这几乎不太可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理论、案例和课程的逻辑关系,偏重案例,或者偏重理论,效果都不会太好。
急功近利的人不适合读EMBA
陆晓明,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毕业
中欧最开始办EMBA时,课程主要是西方管理文化和技能,在当时管理文化比较单一的环境下,我们学到另外一种管理模式,也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系统的学习之后,我所掌握的已经不仅仅是营销、物流、人力资源,还有战略、财务管理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对我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从现在体会来说,过去在EMBA学到的,既不是技能,也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会试图从几个纬度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EMBA毕业后,我读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和国学,我认为,管理最终是从这些文化中获得的,而中欧教给我们的是中西结合的思维模式,从这里面,我会找到每年进步的基础。
我们在1995年读EMBA时,全班42个人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EMBA和MBA,当时国家也不承认学位,但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到中欧学习,其实目的很单纯,不是为了学历和文凭,也不是为了交朋友,都是因为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和困惑才走进课堂。如果是追求学历,或者毕业后马上得到职业提升,那就应该放下这种浮躁的价值观,否则最好不要读EMBA。
10%的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就足够了
诸葛虹云,蓝海国际传媒投资公司CEO,北大光华EMBA,毕业
我读EMBA的初衷是希望把过去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或者论证一些正在思考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视野。过去我们比较强调产品和技术,往往忽略资本的重要性,读EMBA对于这种意识的转变是颠覆性的,现在我思考问题很多都是先从资本出发,让资本的能量和资源的运用最大化。
另外以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困惑,通过学习,这方面也受到很多的启发,能够找到一些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我常说,学习就是汲取营养,能够吸收多少要看个人的条件如何,如果一门课程有10%的内容对自己有启发,这就足够了,90%对自己都有用不太现实。
读EMBA可以打开人的思维,让你的悟性得到再一次提高。总结来说,我用29万学到一种本领,这种本领也许在将来会产生29亿或者290亿的价值。
同样一门课程,如何同时满足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需求,这是目前要改进的问题。商学院在生源结构设置上,一般都考虑多个层面,但是跨层面太多的话,交流就会存在障碍,毕竟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在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存在很多不同。另外就是课程缺乏变化,我们当时很期待每个月都会听到新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EMBA应该是一种接近讲座的形式。
同学间做生意不见得很容易
朱仝,北京世嘉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在读
我以前接受过很多培训,但是与EMBA这样系统的学习不太一样。每次上课时,除了要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外,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很紧张地在听课。企业发展到今年,的确有很多困惑需要解决,以前做一个房地产项目时,眉毛胡子可以一把抓,但是做多个项目以后,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变得复杂,再靠拍脑袋做决策肯定行不通了,这时企业就需要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执行体系。
读EMBA让我找到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比如在人力资源课程中,教授给我们几个表作为工具,其中包括职责如何分配,如何互相制衡等等,我认为这些表就值几百万。过去一直不清楚怎么操作,听过这门课以后,感觉自己有努力的方向了,也知道怎么去实施。
另外就是跟同学之间的合作,从建筑施工、热电工程到股权收购,大概谈了四起合作,虽然都没有成功合作,但是同学之间的坦诚和信任还是非常难得。在教学方面,我感觉最主要问题,可能是课程的互动性不强,往往是教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这与我在美国商学院看到的情形完全不同。
要时刻想着帮助管理团队成长
唐冬,深圳进步科技公司董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在读
我个人在EMBA收获的主要是管理理论知识,比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但后来也发现,我在EMBA学到的很多理念和方法,在跟管理团队沟通时存在困难,所以,我把中欧的课程拿到公司内部做培训,效果还不错,这也使得公司的管理目标更为科学。
读EMBA是悟道的过程
喻明忠,三一重工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在读
读EMBA一个初衷,是希望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时,是考虑市场份额还是保持利润,这在以前是很困惑的问题。通过EMBA学习后,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对市场竞争的理解更深,我会考虑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来权衡两者的关系。很多东西在以前是没有这种感悟的。
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如果想要迈上新的台阶,就必须要提高,从理论、实践和视野上丰富自己,可以说,读EMBA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特别是品牌营销、财务管理这些内容。另外就是在同学间还能找到一些合作机会,比如我就正在和一位同学谈一项长久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