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琐记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hua21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老韩中等个子,不大的眼睛外面罩着一个大大的眼镜。不白,稍有些黑。不瘦,一米七的个子却超过了一百七十斤。老韩并不老,年不过四十,却被称为老韩已近二十年。
  初识老韩是在1994年的春天。那天外面零零星星地下着小雨,我刚吃完午饭,想用一个小时稍作休整。然而刚躺下不久,便见到一个黑黑胖胖的人,连门都不敲就走进来。他满身是水,脚下穿着一双粘满了泥的大胶鞋。他的突然造访,让我心生不快。但他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不请自坐,就像多年熟识的老朋友一样,没有客气与寒暄。面对这种人,我没办法发火。原来,他是从武安师范调来的,第一天报到,因领导不在,到我屋里躲雨来了。
  几天后,一切调动手续办妥后,老韩骑着“凤凰275”,驮来背褥,到我们所居住的青年教工楼上安家了。当时我和牛弟一起,生着火炉子,从建筑工地拾来柴禾燎饭吃。自此,老韩加入了我们的单身生活。多一个人,也多了一些滋味。
  老韩几乎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搬个小凳子坐到门前读书。电视上热播《长征》,老韩便靠在床边,坐在床下的小凳子上,支棱着耳朵听,边上放着笔记本和笔,手里还拿着一幅已经有很多折痕,快磨烂了的中国地图,随着长征的路线在地图上一一考证,时而做着笔记,就像自己亲历长征般投入。
  自老韩调入以来,经过一段与同事们的交往之后,大家很快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其实很有特点:与世无争,不计名利,豁达开朗,包容大度,浑身散发着一股禅意般的幽远。几乎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能在短时间内把他当成亲近的朋友。老韩酒量大,对烟酒的档次也没有什么特殊讲究。请老韩喝几十元、上百元的酒不嫌贵,请他喝几块钱的酒也不嫌孬,粗细都下,甚是随和。和老韩在一起喝酒,什么顾虑都没有,个个放得开,图的就是一个畅快。
  在单位,评先进、评优,往往直接决定了职称的推荐和评聘,由此还会直接影响到工资、福利等,为此,每至年终,为了夺取荣誉称号,好多同事都争破了头。而老韩对此却像个局外人一样,漠不关心。几年过后,大家发现老韩竟然这般大度,终于觉得不好意思,便将荣誉称号推让给老韩。而这时的老韩,仍未露出几分喜色,依然那么淡定。
  有一阵子,老韩每天下班后就回老家,不在学校吃,不在学校住,骑着“凤凰275”,蹬二十多里的路程回老家。开始我们不解,觉得这样太辛苦了,后来才知道,老韩的祖母身体不好,长期卧床,且身边不能离人,即使睡觉,也必须得拉着晚辈的一只手。老韩父母身体也不太好,加之老韩也不想让父母受累,便主动承担起照看祖母的任务。老韩每天回老家,就是为了料理祖母的生活。家里也不是没有人,堂兄弟也不少,但祖母好像更认可老韩,只要老韩在,祖母就睡得很安生。老韩不肯让老太太受一点委屈,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打理,在其他方面也都很顺从。老韩越是照顾得仔细,老太太越是对他依赖有加。慢慢地,本来家庭约定轮流伺候老太太的重任,便几乎全部落在了老韩身上。
  老韩还真有耐心,白天上班,晚上伺候老人,风里来,雨里去,硬是让本来医生断定不会撑太久的老太太,多熬了好几年。后来听老韩讲,老太太临终时,还真得了老韩的济。在农村,很讲究是否得济:其一,认为此晚辈是众亲人中最亲近的人,甚至不管对老人伺候的多少,一旦得济,便会让乡亲邻里高看一眼;其二,让老人得济的晚辈、亲人,必有后福。
  后来,我和牛弟相继结婚,三个光棍汉的搭伙日子也宣告结束。而老韩,则成了吃饭时众友争相邀请的“贵宾”。
  
  2.2001年暑假的一天,老韩突然联系我和牛弟见面。原来,老韩背着我们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笔试分数超过分数线三十余分,拿到了面试通知。一旦考取,便有机会到更好的单位去,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老韩想征求我们的意见。牛弟一向是婉约派,不置可否。我已经习惯了三个人搭伙吃饭的生活,不负责任地投了否决票。我的理由是,上学离家太远,一去好几年,还得花银两。现在有稳定的工作,还瞎折腾个啥。于是,老韩采纳了我们的建议,放弃了读研的机会。其实多年过后,每每想起此事,心中还是有些遗憾,总觉得自己太自私,办了一件很对不起老韩的事情。好在老韩从来没有埋怨过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读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考研,学习之于他,只是一种习惯。
  2006年暑假,我想买套新房,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可到售楼处一问,毛坯房还得十多万。我想到了贷款,但贷款手续非常复杂,按照地方政策,还得有另一个吃财政饭的人担保。谁都知道,担保本身是有法律连带责任的,一旦贷款还不上,便会从担保人的工资中扣除。
  我又想到了老韩。我知道,没有一定的信任,是没有人愿意找这些麻烦的。我怀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老韩打了个电话。没想到接通电话之后,老韩甚至想都没想,便痛快地答应下来,还问我,是不是需要他亲自送来。接下来,老韩和我跑银行,跑开发商,跑公证处,签了好多名字,按了好多手印,终于把贷款手续办下来了。简单装修后,我也如愿地搬进了新房。当我万分感激地向他致谢时,他竟然一句动情的话都没说,只是憨憨地微笑。
  2009年学校搞三十周年校庆,我分管宣传报道方面的工作。在接待电视台两位记者时,其中一位身材高挑、穿着时尚、丰姿绰约的美女记者,和我稍微寒暄之后,便急切地打听老韩近况。她并没有称老韩为老师,而同我一样称老韩。她当着我们两个院领导的面,自我介绍说这里是自己的母校,是1999年从这里毕业的。她说,她们女生在母校时最崇拜的偶像,是师大历史系毕业的那个老师,老韩。
  2000年前的师范类大中专院校,都是从各县市区挑选尖子生,学生进了校门,就是准国家干部。学业的好坏,其实与分配到哪个单位,并无直接联系,因此,多数男生并不怎么把文化课当回事。而女生则不像男生那么放得开,她们依然对学业很认真,对知识很崇尚,很渴求。而老韩的历史课,上座率永远是最高的。
  老韩上课讲着讲着就激动,一激动就口吐莲花,而且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像给棉花打农药一样均匀喷洒,有的学生干脆说,听老韩的课最好带上一把伞。尽管这样,女生们依然对成熟稳重、知识厚实、视金钱如粪土的老韩甚是痴迷,有的说老韩长得像金庸,还有的说老韩长得像任弼时,争论不休。女生宿舍的夜谈会里,总少不了有关老韩的话题。还说,老韩不愧是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肚子里正史、野史、典故还真的永远也讲不完,简直就是一部历史工具书,听老韩的课真的就是一种享受。
  
  老韩是异样的,这和他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老韩老家所在的村子名为夏堡店,属永年张西堡镇。村西一河相隔建有一座寺庙,名为普慧寺,每逢开光、庙会,香客云集,热闹非凡。老韩的舅舅,是这家寺庙的管委会主任,老韩自小便常跑到寺里玩耍。晨钟暮鼓,多少名利之客被警醒;经声佛号,多少苦海迷途之人被唤回。老韩的童年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想不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都很难。
  去老韩家,饮酒成为固定节目之一。我们几个挚友围桌而坐,喝着“太极春”,吃着房后园子里的蔬菜,真切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放松与惬意,令人身心俱醉。老韩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画,上书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老韩简约至朴,不加雕琢,这就是他的生活追求。
  责 编:黄素芳
  题 图:子 渔
其他文献
镜头之一  道路中央,一窨井盖让人偷去了,凡汽车行至此地都要转弯行驶。人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次,总是不见有新的窨井盖来。于是,有好事者便将一旧沙发放置其中,倒也起到了些许警示作用。  有一天,人们发现新窨井盖终于替代了旧沙发。原来,前夜这里发生了一起车祸,死一人,重伤2人。  镜头之二  在新修的两道之间,辟有一条花团绵绣景观人行路。行走其间,无不让人赏心悦目。然而,到得中段,人行道上却也用水泥围起
期刊
水生站在江边,兴奋无比。  几天几夜暴雨,惹得文静的湘江咆哮了。黄糊糊的洪水,奔流不息。浊浪裹胁着杂草、绿树、门板、檩条……不看也知道,争先恐后跑来的男人女人正七手八脚捞取漂浮物。水生没有动弹,透过无声的雨帘盯着远远的上游。捞吧捞吧,这是老天爷让洪水进行再分配。  捞就捞好的,水生思忖,最好是大树料。赶快竖一幢五柱八新屋,狗娃好娶新娘。不能让小两口也住烟尘呼啦的木楼。  狗娃水淋淋爬上岸,让他娘帮
期刊
按:2007年之前,我在乡村中学做了几年代课教师,对90后有所了解。感触最深的是,如果90后决心气死一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就算没被气死,也会老得很快。2006年年初,我做初三(3)班的副班主任,我原以为迟早会被气死的,后来在男生宿舍和他们下了几盘象棋,他们就把我当老师了……我由此觉得,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需合适的“渠道”,而思想的交流必需一种合适的“介质”,否则老师站在教坛上所说的一切都可能等于
期刊
编辑您好!我刚得贵子,全家喜洋洋。但我儿子手臂上有一大块胎记,有人说不用管它,但又有人说不能疏忽,要带去医院看看,弄得我心里很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台山市曹振民)  翔姐: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的异常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据统计,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胎记大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有些胎记不能疏忽,须及早治疗。胎记按颜色可分为三大色系(你来信中没有
期刊
消化不良汤饮疗养  酸辣鸭血汤取鸭血500克,豆腐50克,大蒜1头,胡椒粉、精盐、香油、味精、淀粉、黄酒、醋各适量。先在锅内放清水适量,水沸后放入切成丁的鸭血和豆腐,加适量精盐和黄酒,待水沸几次后加入少许湿淀粉,再沸后投入适量的醋、胡椒粉、味精、香油,撒上蒜花,离火起锅,饭前食用。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治食欲不振。  萝卜酸梅汤取新鲜萝卜250克,酸梅2枚,精盐少许。将萝卜洗净切成薄片,与酸梅一同放
期刊
传说那片荒凉无际的沙漠之中有一个纯清的湖。    一对浪漫的夫妻决定去寻找那个湖。  他们在沙漠中走了一天,前面仍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寒气随夜幕一起包围他们,两人疲倦地坐下来,开始有悔意。  这个鬼地方,哪来的什么湖?  我们先前是不是太浪漫了点呢?  女儿今晚也不知能不能睡好。  明天我单位的头儿还要来咱家吃饭呐。  夫妻俩相拥在一起,总算熬过了一夜。第二天,他们沮丧地半途而回。    一对亲密的
期刊
我不想回衡村,只是偶尔回去一次。  衡村是我的家乡,一座僻静淡远的小村落,一条小河缓缓地流淌在村外,几座青山,两幢房舍,几亩田园,一片果林静静地在村里卧着,安宁静谧,只有到了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时,才能听到一两声鸡鸣,两三声犬吠,还有谁家的母亲大声地叫着孩子回家吃晚饭。在向晚的余辉中,晚归的牧童牵着老黄牛也在不紧不慢地走着。这些画面,在好长一段时间,常常是我梦里最美的风景。而在经过了许多年以后,当我
期刊
有时候,我常常会觉得这个城市太大,大到让人会在拥挤的人群中,迷失方向,大到相识的人不相遇,相遇的人却又不曾相识。因为城市太大,所以人与人很远,远到即使我们擦肩而过,也不过是不经意地一瞥亦或视而不见。一见如故,在这个城市是件多么奢侈的事。  前些天,在送孩子读书的路上,碰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却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谁。我们只是相互点头微笑。下午,去幼儿园接孩子,又在校园与她相遇,我便主动与她攀谈起来,
期刊
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云,有时五彩缤纷,有时密布阴霾;人生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有时鲜花夹道,有时荆棘丛生;人生是厚厚的一本书,有的篇章让人欣喜若狂,有的篇章让人辛酸落泪。无论如何,请君不必在意,挫折时,不妨鼓一鼓志气;得意时,不妨想一想艰辛;五彩缤纷时,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脚踏荆棘时,要坚信前面有一片绿荫。  18岁时,我出任中学校刊《花蕾》编辑。18岁时,我开始在家乡小报《酉阳报》和《中学生作文选》上
期刊
光州地处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交界,历来吏治混乱,民生凋敝。为扭转局面,朝廷派吏部官员董国仁任光州知府。董国仁一身正气,清正廉明,由于施政措施得力,光州民生渐渐恢复,混乱的吏治得以扭转,从前萧条的街市变得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叫“玉鼠儿”的飞贼,搅乱了光州的平静。“玉鼠儿”不同于一般鸡鸣狗盗之辈,他专拣光州城商贾大户和官宦人家下手,凡被他光顾的人家,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