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学的几种活动形式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目前,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特点,适合于不同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作为教师,要学会分析、判断,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而不是盲目跟随当前的潮流。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活动是相对游戏活动而言,是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也有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区域游戏。
  1.集体活动
  1.1 集体活动的特点
  集体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全班孩子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儿童获得某些知识和能力;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促进所有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共同发展。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学会倾听,同时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学会遵守班级规则,学会适当地约束自己,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很有帮助。集体活动的缺点也在于此,那就是在同一时间,全班孩子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差异。
  1.2 集体活动的指导要点
  集体活动常常被看作是灌输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对集体活动的曲解。集体活动也可以采用启发、诱导、让幼儿主动尝试等教学方法,那么如何组织好集体教育活动呢?
  首先,要深入研究“教”。
  1.2.1 确定活动的重点、难点及目标。
  1.2.2 确定活动材料的性质、材料多少、材料何时出示。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也能影响活动的效果。
  1.2.3 确定教学活动的形式,确定幼儿座位的摆放。
  1.2.4 确定教学策略。
  1.3 要深入研究“学”。
  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让幼儿学习,也就是“学法”。教与是研究幼儿的学习规律。
  1.3.1 分析学习内容的特点
  一般来说,学习内容可以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运动动作,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学科领域内容可能涵盖多个学习内容,或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或认知与动作相结合,教师在组织教学前,要充分分析学习内容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
  1.3.2 分析、了解幼儿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存在儿童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
  ①注意某些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特别是数学。
  ②新知识必须适合幼儿的学习能力,适应幼儿原有的认识结构。
  ③预知幼儿学习新知识将可能面临的困难,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准备。
  ④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准备难易不同的问题、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
  1.3.3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通过自我发展的活动学习概念,需要将感觉、运动系统和直接经验融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具体形象的范例。
  1.3.4 分析、了解影响幼儿学习的各种内在因素,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内在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表扬的话,有趣的活动内容,一朵奖励的小红花,取得成功的自豪感,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幼儿学习的内在因素。
  最后,要深入研究“教材”。
  1)分析教材、修改教材。不唯专家、不唯教材,对每个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都根据本班情况进行修改。
  2)将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融入教材中。
  3)从幼儿生活、经验中寻找教材。随着社会生活和季节的变化,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有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教材”。
  1.4 集体活动的运用
  有些许多教育内容是适于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首先,健康领域的有关的安全、卫生等常识;社会领域中有关社会的观念、行为规范、活动的规则,必需的社会知识或概念;某些技能的传授,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等;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如古代的诗歌、童话等。其次,幼儿都感兴趣的内容,或不需要幼儿探索、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如讲故事,学唱歌曲、体育游戏等均可以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以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进行,只是效益不如集体活动。
  2.小组活动
  2.1 小组活动的特点
  小组活动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两组或三组,每组由教师带领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再交换。分组教学能够解决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事实上小组活动只是小型化的集体活动。
  2.2 小组活动的指导要点
  小组教学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一样,要注意“教法”、“学法”、“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 在空间上要避免相互影响
  两个小组要安排在不同的区域,如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卧室,或者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美术活动室或电脑活动室等。
  2.2.2 如果小组活动是要交换的,两小组活动的内容要避免重复,既两组内容不能有先后之分
  如一组是认识“蝴蝶”,了解蝴蝶的特征和习性,另一组是手工制作蝴蝶,事实上,第二组活动的开展要有第一组活动的基础,教师会在指导幼儿制作时就引导他们了解蝴蝶的特征,但在交换小组后,这一组还要进行认识活动,对这组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是重复的,学习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缺少挑战性和新颖性。
  2.2.3 确保小组活动的正常交换,使每个孩子能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
  2.3 小组活动的运用
  小组活动主要有三种运用。第一种是分成两组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适合分组,这类小组活动也可以在活动区中进行,如一组是计算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在益智区进行活动,一组是语言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在语言区进行活动。
  第二种方式是集体活动之后的分组,如数学活动“10的加减”,教师先进行集体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分合,然后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设置3~4组不同的操作内容,幼儿分组操作。   第三种方式,是幼儿分组到功能室的教学活动,由于空间和指导的方便,一般功能室活动需要分组进行。教学内容放在功能室进行能够充分利用功能室的条件,节省教师准备材料的时间,由于空间大,更有利于幼儿活动。而有些在功能室进行的幼儿自选活动,则属于游戏活动。
  3.区域活动
  3.1 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指幼儿在班级中创设的学习性区角中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本文中所指的区域活动是介于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呈半开放、半松散的特点,是一种学习性的“区域活动”,是狭义的“区域活动”。孩子在这种“区域”中活动,能够自主选择区域和活动的内容,自己主动运用材料操作、探索;而且孩子可以按自己水平,按自己的认知速度进行学习,同样的操作内容,有的孩子一次、两次就能完成,有的则需要一周、一月方才成功,它都应该予以认可,但最终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
  3.2 区域活动的指导要点
  3.2.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每个区域适当的目标,并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调整
  如,小班的一个区域活动——量鞋子,教师设定的目标之一是:探索各种方法测量自己的鞋子,学习填写统计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活动的目标可改为:比较鞋子的大小,并进行一一对应。
  3.2.2 提供各种层次的、丰富的操作材料
  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作用主要就是体现在材料的投放,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经验,投放适宜结构的、能体现教育内容和要求的材料,使幼儿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上产生新的突破、新的提高。如在探索区活动“蛋宝宝站起来”,教师通过提供沙、橡皮泥、纸屑、瓶盖等丰富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示范讲解,孩子在摆弄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就会主动探索、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2.3 活动过程中的观察
  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的时候,教师就是敏锐的观察者和谨慎的记录者,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对话,解决问题的方式,必要时,可以随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作为孩子的发展情况记录,另一方面把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下阶段的区域活动材料更换、目标变化的依据。
  3.3 区域活动运用
  目前,区域活动的设置一般是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与主题活动有关。在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首先要考虑,在活动区中提供那些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哪些内容适合于在区域中开展,适合于幼儿的自主操作,如何将教师讲授的内容变为要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容。
  在制定每周计划时,要考虑设置2~3个主指导区,制定每个区域的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关键经验,投放、添置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教师就会掌握重点,有重点的观察、指导。
  制定必要的区域活动规则,保证活动时的秩序。 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导区活动一次,当然,幼儿何时选择进哪个区,或者重复选择同样的区域,在幼儿完成主指导区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
  这三种教学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灵活地运用,可以先集体后小组,或先小组后集体;也可以先集体后区域,或先区域后集体。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意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虚幻、课程结构单调、教育过程僵化、评价体系消极等诸多缺陷,导致思想品德课与生活严重缺失联系,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是情境教学,它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通过创设丰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1.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 一位数的加减法、表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们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来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去,为孩子们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让每一
期刊
【摘要】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般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
期刊
1.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重视积累、 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成为其主要内容,感悟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一般认为,认知性的教学其教育范畴主要针对的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它在认识论上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从概念中理解现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其在德育、智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要】“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自我对话,自己挑自己的“毛病”,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备课中反思、在课堂中反思、在课后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1.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期刊
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自然科学不仅是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而且是推进精神文明的重要动力。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里最基础的学科的之一,在现代科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包含着许多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新内容。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中学物理学科中的优秀学生,在进一步深造之后,都将是肩负着祖国科技兴衰的重任。中学物理成绩特出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