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建立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nder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虽是“为他人作嫁衣”,却通过图书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建构。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强调编辑的文化使命尤其必要。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经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出版业及其产品书写着人民的良知,民族的精神,乃至国家的未来。而编辑,正是“精神财富的摆渡者和集藏者”。选择以编辑为职业,是一种文化选择。这就决定了编辑人生的意境将随着对智慧的追寻而丰富,随着对思想的探索而深远。
  需要指出的是,编辑承担着双重身份。著名编辑格罗斯在半个世纪以来最权威的编辑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里提出,编辑“在面对作者的时候代表出版社,在面对出版社的时候又代表作者”,这意味着编辑既要具备市场意识和经营头脑,也要拥有文化品格与精神追求。编辑这一职业阶层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文化商人,是具有主体性的媒介,在文化的传承上拥有自身的话语权力。因为肩负文化选择、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等职能,因为沟通着人与人的灵魂,编辑虽是“为他人作嫁衣”,却通过图书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建构。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强调编辑的文化使命尤其必要。
  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因为所编辑出版图书的特殊性,面临着另一种文化,要做另一种加工,相较而言,对编辑使命感和文化素养的要求更为严苛。事实上,现在的引进版图书市场已经存在不少问题,就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足以引起我们的忧虑和警惕。
  
  传承,从使命感出发
  
  引进版图书被译介到国内,其进步意义在于传承和积累优秀的异质文化。从引进版图书的出版现状看,出版者和编辑责任感被漠视,原创力在丧失,这是他们自身的困境,更是书业的困境。
  以世界文学名著的出版为例。传人类文明之薪火的世界文学名著,始终是市场和读者需要的常销书,既有助于出版社树立品牌,也带来较为丰厚的经济收益,因此成为众多文艺类出版社的出版重点。在上世纪后半叶,只有几家较为知名的出版社在做世界文学名著系列,获得较好口碑,但到了新世纪,名著出版陡然泛滥,形成无序竞争:不仅文艺类出版社在出版外国名著,古籍类和其他专业出版社也争相推出新的名著系列;不仅出版社在推出名著,民营出版者早已大量介入这一领域,且因成本相对低廉、机制相对灵活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不仅有名著的正规译本,也有四处抄袭改编而成的拼贴本;不仅有自全本翻译而来的版本,而且有针对青少年或是其他读者群的名目繁多的改写本。在名著出版中锁定细分市场而推出不同层次的版本,或者在前辈译本的基础上进行重译以不断完善,对于文明的传承本身都善莫大焉,但是现在的名著出版,已经越来越讲求速度而不是品质,越来越追求利益而不是责任,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和不理性。由于图书选题竞争而带来的价格竞争和折扣竞争,已然影响到书业的正常发展;低水准的重复出版,对于读者尤其是名著的阅读主体——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则是无形而巨大的。名著真的已经成为我们唯一的稻草了吗?名著是商品,更是文化。名著出版的混乱及不可控状态,有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出版社和编辑自身的原因。在充分开掘名著市场的同时,图书管理部门需要奖优罚劣以规范相关市场,出版者和编辑更应当秉承文化人的使命而有所为,真正为积累和传承人类文明付出一己之力。
  与古典名著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现当代经典的出版。古典名著因为代代流传而容易为读者接受,20世纪经典作品里的西方现代审美意识,则令中国读者相对陌生,阅读时有相当的隔阂,在被接受上有先天劣势。1990年代初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成本上升,许多出版社又因此退出现当代名著的出版。严格的出版准入制度,还使得国有出版者并未经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磨炼,操作有畅销潜力的商业图书时尚有可为,但面对灵活的民营出版已是捉襟见肘,在运作相对艰涩的现当代名著时更是力不从心。从至今出版的现当代名著来看,出版者多有努力,试图通过出版现当代系列,进行现当代名著导读,乃至创办文学奖的方式,向中国读者推介世界文学史上新的杰作。然而,让我们不安的是,这些努力并没有达到期待中的效果。不仅那些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作品仍然很难为读者所认识,而且,出版社几乎不可能通过出版这样的作品获得利润,更有甚者,现当代名著成为退货的主力和压库品种。只有少数图书,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因影视助势,才成功地突破小众的象牙塔,取得令人瞩目的市场成绩。现当代名著出版带给出版者的困惑太多,以致原先勇于涉足的出版者,有不少悄然离开这一领域。古典名著不断重复出版,而现当代名著的声音日益式微,出版者的原创力甚为贫弱。虽然国内读者,特别是作家、学者和高端读者对现当代名著有需求,这个丰厚的文学宝库却不能以有效的方式到达读者。
  事实上,出版事业和社会状态紧密相关:社会进步给予出版业阔大的发展空间,出版业也要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得到宽广的未来。外部环境固然如此,编辑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编辑和出版者惟有坚持,才能为社会留下文明的成果。出版人的坚持,源于对社会进步的理智与情感。陆费逵1915年请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时说,“期于杂志世界放一异彩,即使直接无盈利,然精神上之利益实无穷也。”内敛和温文之下,是令人震动的价值观与胸襟。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文化的时代,出版社、编辑、作者、读者之间以比当下更加纯粹的人文关系相沟通。图书销行甚广,学术富于创造。然而中国出版走上了迅速和过于商业化的轨道,出版失去了文化的情味,变成数据和报表。美国有影响的出版人,前兰登书屋编辑主任,“按需出版”的创始人杰森·爱泼斯坦说,“我从一开始就明白出版业的两个真相:第一个真相是,出版业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至少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商业。如果你的目标是发财,你应该去华尔街碰运气。第二个真相是,出版是一个需要敬业精神的职业,或者说,出版家是世俗的神父和牧师,是人类记忆的守护神。”也许只有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的坚持,坚持译介真正的经典,哪怕它们暂时不为人熟知;坚持创新思路和方式,让新名著渐渐走向受过更好教育的一代读者:如此,方能最终实现传播世界优秀文化的使命。这一光荣与荆棘之路,体现了编辑这一职业的操守和价值。
  
  建立,自品质到路径
  
  做引进版图书,是出版者和编辑凭借眼界和素养,以异质文化为基础,建立国人需要的新文化的过程。
  引进版图书的思想文化客观上造就了中国读者的接受障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也会导致相当程度的误解乃至隔膜。例如,文学图书因为翻译而难以传 达原文的风格韵味,学术著作因为翻译而造成硬伤和错误,译文质量是长期以来读者深有怨怼的问题。上个世纪初到七八十年代的翻译大家,中西文根底深厚,曾为翻译“一名之立,旬月踯躅”,这种精诚敬业的传统风范在今天译界已是鲜见。不管是导师找学生代为翻译,还是将他人译作随意改动剪贴,所违背的都是翻译者的职业精神。一方面,译者由翻译家落到翻译匠,另一方面,出版者的专业精神也在消减。如人文社科图书的翻译出版,不仅需要对语言和翻译常识的掌握,更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否则,学术著作中新的思想文化因素就不容易得到准确的传达。现在,相当多人文社科图书的编辑和出版者并没有必需的资质。再者,无论是从现行学术评价体系还是从社会文化来看,译著和翻译者都普遍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与重视。从翻译稿酬可略见一斑。现有翻译稿酬标准和出版社的成本及书价密切相关,而翻译图书除编辑和印装费用居高不下,宣传成本也在与日俱增;随着版权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版权费用更是难以控制。出于对盈利空间的考量,很难短期内提高翻译稿酬水准。比起其他同类劳动,翻译稿酬越来越显得微薄,即便是畅销书亦是如此,对译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翻译图书在现实社会既难成就功名,又没有很大收益,出版翻译图书寻找高质量译者委实艰难。
  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说,亟待在翻译出版资质和准入制度,以及法律责罚和舆论监督制度方面拿出有力度的举措。从出版社的角度说,需要真正重视出版质量,将绩效考核等与图书质量真正挂钩。从大学的角度说,需要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从编辑来说,作为文化的守望者,必须尽力维护图书质量,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内心对图书事业的坚守要求我们做出的每一本书都应在水准之上。这就是,以稳定的心态,不片面追求速度,不过分迎合市场,每一环节都着眼于图书质量,无论是内容质量、装帧质量还是印刷质量。当文明之火经过我们的手相传时,作为编辑怎能不怀着敬畏之心?
  在提升图书品质的前提下,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不同,引进版图书比原创图书更需要专业化的宣传营销方式,以向中国读者传达其精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窗口刚刚打开,大量国外作品,包括一些有“天书”之称的巨著都被积极译介,一时出现图书翻译出版的盛景。到1990年代,随着版权购买,引进版图书的热潮渐渐平息,曾一度门庭冷落。一部分较有远见的出版者,在彼时以较低价格积累了大量著名引进版图书的版权,遂在1990年代后期厚积薄发,翻译图书市场渐渐被几家出版社,几套大丛书稳定地瓜分。新世纪这一领域的特征则是,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在寻找自身突破的过程中,对引进版图书投以关注,少数几家社对翻译图书市场的垄断被逐渐打破。版权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一路攀升。现在,国内五百多家出版社,几乎全部在出版翻译图书。实际上,无论是大众图书还是专业图书,都已进入微利时代;尽管如此,各家出版者仍在找寻可能有的选题和机遇。做畅销书存在偶然,引进版图书的情形更是如此;然而几乎每一个出版者和编辑,都期待着发现偶然中的必然。
  将引进版图书本土化的过程中,原先单一的宣传营销方式已经越来越丰富和立体。从较早的书讯书评,到作家学者推荐,以及媒体专题、有奖征文、签售活动等等。单从腰封来看,提及国外畅销榜排名,与国内同类书相比较,知名人士推荐,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过度宣传终于引来读者质疑。近日某著名网站上名为“恨腰封”的小组因某著名博主的同名博文而迅速蹿红,成员激增,爱书人频频表达对种种夸张恶俗图书腰封的责备。1990年代腰封从日本传入,在国外初见于精装书,为保护书皮封面之用,随后印上推介文字以充分利用,后来平装书加腰封渐成风尚。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的时代,腰封的利用当然具有现实意义,但极尽华丽浮夸反倒令人生厌。国外图书在封底放有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评论,也很少使用极端判断。以具体特点来使读者充分认识图书的可取之处,而不仅仅停留于空泛词语形成的模糊印象,于读者对出版社和编辑的印象是大有裨益的。图书出版前,国外出版社也会印刷评论本给书评人进行较为严谨的评说,而国内出版的速度和粗糙,却催生了迅速得来的敷衍夸大的推介文字。评论人的浮躁、译者的浮躁、编辑的浮躁和出版者的浮躁,共同造成了缺乏诚信的出版现象,把图书的文化价值远远抛在后面。
  也许从某种角度说,运作引进版图书比运作原创图书情势更加复杂。也正因为此,编辑的意义尤为重要。编辑要建立一种文化,需要耐心,持之以恒地培育翻译图书市场;需要诚实,尽量恰切地传达图书的内容价值;需要创造,审时度势地开展有效的宣传营销。在这个领域,做精做深比做广做大更为重要。只有真正将优秀文化的种子播在读者内心深处,才能激荡出心灵的回音;否则,即便是畅销与轰动,也难以在时间和历史的长河里沉下令人回味的底蕴。
  格罗斯曾经这样表示对编辑这一职业的感念:“在历经了四十年的喜悦、满足、悲伤和挫折后,这份热爱迄今仍有增无减。”珀金斯、张元济等编辑典范,早已在我们前面留下伟岸的遥遥背影,而对编辑文化使命的理解,正是我们向着他们前行的勇气之源。
其他文献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尝试,现代连环画形成了明显区别于传统连环画的艺术语言,它的表现形式也实现了从图解文字向图像叙事的转换。    连环画从一开始的图解文字到现在的以图叙事,其形式演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一百年来,在吸取了文学、戏剧、电影等邻近艺术门类的表现元素之后,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强大视觉表现力,最大限度地强化了绘画的叙事功能,实现了艺术语言从图解性向叙事性的转换。连环画最终脱胎演变为拥有广泛受众
期刊
杜梅的《爱我的人请起立》以独特的儿童视角来反观社会和人生,以一少年在日常生活的见闻与思索来真实再现他们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追求与困顿,探讨个人成长与家庭空间、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与龃龉,文字清新、细腻,发人深思,极富教育意义。    杜梅的《爱我的人请起立》以独特的儿童视角来反观社会和人生,以一少年在日常生活的见闻与思索来真实再现他们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追求与困顿,探讨
期刊
一厢情愿地把我们放到全球焦点的中心。仿佛我们真的已经很牛,牛到足以让别人整天算计我们,整天想着怎么给我们施加阴谋的地步,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有点夸张。    知道杨卫隆先生,源于2008年初风靡一时的《次贷风暴高清面目》,那时,次贷危机在美国刚刚全面爆发,倏忽问,人们从“新经济”的田园牧歌中惊醒,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的原因何在?  从天堂到地狱,太大的落差,让杨卫隆的那本书光彩夺目,他
期刊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紧张忙碌地一路走来,我们已经站在了2011年的门槛上。回望过去的一年,几多收获,几多变化,出版产业发展的轨迹格外亮显。  出版体制改革,仍然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事情。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年底以前全部完成转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中,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归并中国出版集团、红旗出版社被求是杂志社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组、新世界出版社在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
期刊
毋庸讳言,对于中国图书来说,2010年只是战国群雄割据、混争在所难免的时代的极为普通的一年,各个分类领域内处于绝对霸主地位的出版龙头尚未出现,分夺蛋糕仍是主流,而市场营销虽在科技推动下手段有所更新,但新的亮点、特色并没有充分呈现出来、也未能展现令人信服的发展前景。相反,对于什么是营销、如何营销等基本命题的审视,让我们看到了图书营销乱象中的规律,颇令人深思。    我们还能有什么渠道进行营销?   
期刊
当我把书介绍给身边的朋友时,很多人都说:不就是拿个针孔摄像机搞偷拍吗。我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什么“门事件”,内容也不是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针孔太小,看不清角落,更看不清世界。他不是“针孔”,是现实版的《潜伏》,是励志版的《无间道》,是21世纪版的《平凡的世界》。    《暗访十年》如期上市,销售势头很不错。忙着配合市场营销活动之余,静静坐下来,想起关于这本书出版的很多事。  混迹图书圈多年,面对一
期刊
电子书应该自由。自由的意思不是免费,而是自由阅读,自由处置。让你买的电子书在任何机器、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开、阅读、转移,不必被平台或机器挟持,锁在一个又一个 DRM 系统底下无法脱身。  DRM(数位权利管理)的原始动机可能是好意,但 DRM 的结果却是灾难,应该是我们认真思考放弃 DRM 的时候了。    “书渴望自由”    纸张书时代,我们本来没有 DRM,高门槛的复制成本已经建立了一道天然的
期刊
虽然是港版引进。却并不是换换封面换换设计、繁体中文转简体中文那么简单。这中间首先值得一记的,是和林夕本人的接触和交往,以及和香港出版方的切磋磨合,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方式、出版理念和文化理念的碰撞交流。    2008年《原来你非不快乐》亮相内地书市,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惊喜。于出版者,是惊喜地发现原来茫茫人海中潜伏了如此众多的夕迷,那情景就仿佛投了一块美味的蛋糕到池里,看到鱼群乍现一样;于
期刊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每每想起“三钱”对广西出版工作的厚爱和关心,一种认真研究他们的人生历程、科学贡献和人格力量的愿望便油然而生,而且愈来愈强烈。    7月30日上午,我在网上看到钱伟长先生逝世的消息,一下惊呆了,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的最后一位长者钱伟长与世长辞,最后一颗科学巨星陨落。  “三钱”与广西出版事业的几件往事和有关细节,立刻涌上我的心头,追思敬爱的“三钱”,写
期刊
书是有生命的,书也是有灵魂的。《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后简称《星星点点》)书系(1—10)在2010年春新书订货会上格外受青睐,能在茫茫书海自成亮点,获得市场关注,是机缘巧合呢,还是另有深意?多年来做书卖书、看书买书,逛书市找选题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一套(本)书走俏市场似乎更多地在于书本身的生命力。  《星星点点》书系是国资委研究中心持续数年来,为国家重点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高层管理者开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