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的山鹰梦,活着就要再次出发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征服过无数的高山。已两次目睹队友遇难的她,还拍摄了一部独一无二的登山电影——《巅峰记忆》,以此勉励自己和其他登山人: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任何一个看到李兰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么纤弱的一个女子,竟然是一个职业登山人。在她多年的登山生涯中,她征服过无数的高山。已两次目睹队友遇难的她,还拍摄了一部独一无二的登山电影——《巅峰记忆》,以此勉励自己和其他登山人: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两次直击队友遇难,梦魇挥之不去
  1996年9月,李兰考入北京大学广告设计专业。开学后,各种各样的社团都在招募新生。李兰报名加入了全国闻名的登山社团——山鹰社。她自幼喜欢爬山。每次爬到山顶,朝山脚大喊一声,那种畅快的感觉,让她身心倍感舒畅。
  1999年年初,山鹰社组建了第一支女子登山队,征战5588米高的四川名山雪宝顶。李兰立即报了名,並顺利入选。
  她们一路上的行动都算顺利,眼见登顶在即,意外却突然发生了。队友周慧霞体力严重透支,身体失去平衡,手没抓牢,一下子跌进几百米深的悬崖。李兰眼睁睁地看着队友在身边遇难,想伸手去救,却无能为力。
  李兰完全蒙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山上下来,又是怎么回到北京的。一闭上眼睛,周慧霞那可爱的笑容就会浮现在眼前,直到毕业,除了给社友们做后勤工作和训练新队员,李兰不再提登山的事。
  毕业后,李兰在一家知名网站做编辑,早出晚归的平静生活正是父母所期望的。可李兰心里,总藏着一丝不安分,她想要挣脱,想要出去走一走,呼吸下一户外的新鲜空气。格子间的生活,几乎将她的激情磨砺殆尽。
  2002年5月,山鹰社向李兰发出邀请:他们将组织登山队,征战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海拔达到8000米山峰——希夏邦马峰的西峰。“希夏邦马”是藏语,意为“严寒、天气恶劣多变”,在这座山上,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雪崩,为登山者设置了重重困难。
  想到母亲担忧的面容,李兰委婉地拒绝了。队员们诚恳地说:“这次登山难度很大,我们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在路上时刻指点,减少风险。”好友深知李兰的犹豫:“这两年,你的生活虽然平静,但我们许久没有见过你灿烂的笑容了。你还年轻,如果登山可以焕发你对生活的激情,我们支持你。”李兰终于心动了,答应同行。
  2062年8月,由15人组成的登山队抵达西藏。他们分为三个组,由体能最好的雷宇、林礼清、张兴柏、卢臻、杨磊担任A组队员,负责冲顶。李兰在B组,协助A组登顶,如果天气情况允许,他们也会尝试冲顶。
  8月7日,A组队员先行出发,向顶峰迈进。11时许,A组队员翻过一座6700米的大雪坡后,突然中断了联络。根据他们遗留的痕迹,李兰等人寻找了一天一夜,並且向西藏登山协会求援,却始终找不到五名队员的身影。
  第二天上午10时许,在A组队员翻越的那座大雪坡下,发现雪崩的迹象。李兰快速冲上去,向下俯瞰,只看见两个小黑影:A组的两名队员静静地被埋在冰冷的雪下,永远停止了呼吸。经过搜索,五名队员的遗体先后被找到。
  昨天还在一起说话,一起嬉笑的队友又一次离自己而去,李兰备受打击,思维一直处于呆滞状态。直到超度的诵经唱起,清脆的摇铃声响起,她才痛哭失声。
  成为职业登山人,父母不解心难舍
  回到北京后,李兰常被噩梦惊醒,脑子里总会出现一大片雪,白得刺眼。重新回到公司,李兰变得浮躁易怒,工作也经常出错。她不得不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参加各地山友组织的登山活动。只有站在山顶上,她才感到浑身的血液有了热度。
  李兰一直持续着周而复始矛盾的生活,一方面,她强烈地渴望登山,另一方面,又走不出两次队友遇难的阴影。
  每次李兰回家,看到她晒得黝黑的脸和布满老茧的双手,母亲心疼不已,忍不住埋怨女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真是不让人省心啊!”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李兰十分内疚。可她知道,自己这辈子离不开登山了,一旦离开,她的生命便会枯萎。
  有一次,她从云南登山回来,父母把她的行李和证件藏了起来,他们下定决心把女儿留在身边,不再让她出去玩命。母亲说:“你就在家待着,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在家玩,我们还养得起你。等我们走了,眼不见为净,到那时你想怎样随你。”
  “妈,你这样说有意思吗?”李兰有些委屈地说。
  “难道哪天听到你坠崖的消息就有意思了?兰兰,我们可承受不起。你忘了,你的那些队员是怎么走的吗?如果你不在了,余下的日子我们该怎么过,你想过吗?”面对女儿的固执,李母伤心不已。
  希夏邦马峰的山难是李兰心中不可触及的一个角落。听了母亲的话,李兰的第—个反应就是逃避。她拿起行李就往外走:“算了,证件我自己补办,你们在家注意身体。”
  李兰刚出家门,父亲就追了出来,含泪将证件塞到她手中:“孩子,在外注意身体,别忘了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望着父亲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李兰坐在出租车上抱着行李,眼角溢出泪花。
  2009年,30岁的李兰依然孑然一身。她回到北京,一天,她来到母校北京大学,站在山鹰社的门口前,看到山鹰社的宣传海报,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山鹰社的登山教练王老师看见李兰,热情地邀请她进去坐坐。王老师说:“你还记得孙斌吗?”李兰点点头。孙斌过去是山鹰社的成员。王老师介绍说:“现在,孙斌开了一家旅游公司,将登山和事业结合得很好。他经常会回来坐坐,曾经提起你,说想见见你。”
  很快,李兰见到了孙斌。在得知了李兰这些年的经历,孙斌理解地说:“很多爱登山的人都和你一样。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队友的遇难和家人的反对,你也不要太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李兰苦笑了一下:“别说家人不能释怀,其实这么多年,就连我自己都不敢回忆当年的那些往事。”“该走出来了,只有正视过去,才能忘掉过去。”孙斌劝道。李兰笑了笑,道理她懂,可是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之后,李兰又去了很多地方。她常一边走一边想,自己今后的日子就一直这样过下去吗?突然,她脑子里闪现出一个想法:拍一部和登山有关的电影。如果可以,她还想重登希夏邦马峰,这部电影不是为自已而拍,是为那些在登山中牺牲的队友而拍,为那些挚爱登山事业的人而拍。   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永不放弃超越自我
  李兰找到孙斌,告知了他自己的想法。孙斌惊讶不已:“你亲身体验过希夏邦马蜂的险峻,这次你要攀登希夏邦马峰的主峰,比西峰还要高,难度可想而知。”李兰淡淡地说:“正如你说的,希夏邦马蜂是我、山鹰社、无数登山爱好者永远的痛。重走一回,把伤疤撕开,让脓血流出去,才能真正愈合。我想,登上希夏邦马峰也是遇难队友的遗志。”孙斌被李兰的坚定所感动,当即表示支持,承担所有费用。
  电影被命名为《巅峰记忆》,故事以李兰为原型,队友的两次遇难为背景,真实还原了她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热爱登山的女性矛盾而纠结的山鹰梦。李兰和5名登山队员孙斌、白福利、饶剑峰、侯贤懿、严冬冬一起,向海拔8000米的希夏邦马峰发起了挑战,摄制组全程跟拍。
  一些前期的拍摄必须在登山前完成。李兰是那种天生对镜头有距离感的人,面对镜头,她总是不自然,一个镜头需要重拍好几次。李兰独自“放逐”了自己几天,躺在蓝天白云下,任往事一遍又一遍侵蚀自己的心,在痛苦中寻找过去的感觉。李兰再次回到剧组时,大家发现她变了,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浓浓的忧郁与悲伤打动了所有人。
  2009年9月20日,李兰等人出发了,身后是几名精挑细选的摄制人员。刚开始,路还算好走,同行的每个人都劲头十足。慢慢地,海拔逐渐增高,大家越走越吃力,在氧气稀薄的山峰上,每吸一口气都要费很大的劲。
  李兰经常会失神地遥望西峰。7年后,重回故地,她的记忆一下子全都复活了,她指着远处对队友说:“那里,那个有块黑色岩石的地方,我们曾经在那里扎过营。”
  2009年9月25日,登山的第五天,李兰一行人遭遇了一场大风雪。他们只得停止了前进,决定找一个背风的地方扎营,观察天气的变化。那晚呼啸的狂风卷着雪球打在帐篷上“砰砰”直响,所有人都坐在帐篷里,一言不发。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明天恶劣的天气还不见好转,他们就只能下山了。
  李兰的心情十分沉重,眼看着离山顶只有一千多米了,再坚持一两天,他们就能登顶了,难道就样以失败而告终吗?她和孙斌商量:“如果天亮了,还这样,你们在原地等我,我想一个人去试试。就这样回去,我实在不甘心。”孙斌表情严肃地说:“实在不行,咱们下次再来。我是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你那不叫登山,叫玩命!我是队长,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夜里,雪依然下着,李兰没有一丝睡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狂风的劲头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来时留下的痕迹已被大雪掩埋。
  天亮了,风雪终于停了,一行人欢呼雀跃。一夜的狂风暴雪,让路更加难走,雪很松软,人踩上去很容易发生雪崩。李兰依然走在最前面,登顶在即,她浑身充满力量。
  2009年9月29日,距离顶峰仅有百余米了。李兰望着远处的西峰,鼻子一酸,那里曾经是她和队友们七年前渴望到达的地方。孙斌看着停下脚步的李兰,明白她此刻复杂的心情,提醒道:“平静心情,千万别大意。”
  10米、9米、8米……李兰第一个登上了希夏邦马峰主峰,其他队友随后而上。站在山顶上向远处眺望,一片苍茫。李兰真想大声地呼喊,可是她却喊不出来,她只能静静地站在山顶上,摸着自己的心脏,感受它强而有力的跳动。“希望他们五个人的灵魂能和我们一起回家……”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
  2010年中旬,《巅峰记忆》制作完成。李兰和孙斌等人静静地观看,影片结束后,大家紧紧地拥拖在一起。他们並没有打算把它作为商业电影对外推出,只是在各大登山社里播放。
  2012年新年,在外漂泊了一年之久的李兰回到北京看望父母。父亲问她:“听说你们拍了一部电影,能放给我和你妈看看吗?”李兰拿出碟片放进DVD机。两位老人看到惊险处,不由得为女儿捏了把汗。影片结束,李兰笑着说:“拍得不错吧!我这个业余演员看上去是不是挺专业的?”母亲没有回答,只是看了看她,说:“饿了没?妈给你下饺子吃。”
  “只要活着,我就会再次出发。”李兰相信,对于她挚爱的登山事业,父母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张宁据《前卫·生活》张颖/文 整理
其他文献
10月7日起,30集温情大戏《大家庭》在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全国独播。全剧在一段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中,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小院里三个家庭间的恩怨纠葛。该剧由曾出品过《大汉天子》、《密使》等精彩作品的北京大唐辉煌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精心打造,著名导演刘雪松执导,金牌编剧王宛平执笔。于和伟、刘威葳、刘钧、吕中、赵亮、徐松子、李颖等主演。  诠释“小缺点大优点”的好男人  从配角到主角,从反面人物到正面人
期刊
父之过 父知过 父智过  ——范明为当好继父这个角色与妻子联手为溺爱纠偏  提起范明,广大观众一定会记起电视剧《手机》,当中的“黑砖头”让“男三号”范明抢尽了王志文和陈道明的风头。范明在《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手机》等电视剧中扮演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喜剧人物。但在生活中,他却充当着一个并不喜剧的角色——继父。俗话说:“继母难当,继父难做。”而范明却用自己无私的爱和善良真诚,花费了10多年的
期刊
毛泽东曾说:“李克农是个大特务,只不过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大特务。”战争年代,他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出生入死,冒险犯难,保卫了党中央。他与钱壮飞、胡底一起被誉为“龙潭三杰”。  预警白崇禧:日本人要对你动手了  1937年8月27日,李克农带着几位助手匆匆地离开了上海,去往南京,准备出任陆军第18集团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在中共中央驻南京办事处代表秦邦宪和叶剑英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他在上海的公开
期刊
曾由全军轰动全中国“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政治运动既给他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也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创伤,最后成为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人物,于1981年11月30日,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那么,当时这位号称是“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最近,笔者专程采访了曾任廖初江同志连长的陈云先同志。请听陈老记忆中的廖初江吧。  反复通读毛选四卷  廖初江学毛著,是
期刊
小柯是个地地道道的音乐人,他为奥运写歌,为世博写歌,为亚运会写歌,为明星艺人创作。小柯生活简单,他坚持每天看书、弹钢琴,坚持慢跑和游泳。  小柯是个地地道道的音乐人,他为奥运写歌,为世博写歌,为亚运会写歌,为明星艺人创作。小柯生活简单,他坚持每天看书、弹钢琴,坚持慢跑和游泳。  工作放松没压力  身处国内音乐圈的人没有压力的还真找不着几个,小柯算是一个。他曾写过一首歌《你说我容易吗》。但是小柯却表
期刊
他称肩章将星为“芝麻酱辣椒酱”  陈赓大将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而他五个孩子里面,三位是将军,即使在以经济建设为主的今天,这个家族仍然守护着保家卫国的英雄梦,大将的孙子正在祖父创建的军事院校里续写着家族的理想。  陈知建坐在堪称简陋的居室里跟我们说话,大大咧咧的神情如同将军接见士兵。陈知建已经退休,说什么都有点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说到军事、战争时就会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他那大将的凛凛气度,从骨子里丝
期刊
从丽江市副市长,到红基会副理事长,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四年三跳”的王志,一直低调行事  从丽江市副市长,到红基会副理事长,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四年三跳”的王志,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一直低调行事。日前,记者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独家与王志面对面。在对话中,尽管王志明确表示不希望记者采访自己,但面对记者的不断追问,他始终笑脸相对。对于是否会开课任教,王志谦虚地表示:“我刚回母校
期刊
表现川军抗战的大戏《正者无敌》收视率一路走高,该剧的一大看点是陈宝国与儿子陈月末的联手演出。其实,与很多“星二代”不同,陈月末踏进演艺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和父亲的对抗中  从小耳濡目染,“星二代”偏爱演戏  陈宝国,1956年3月9日出生在北京。1974年,他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曾在著名话剧《报童》、《保尔·柯察金》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982年,他在自己的
期刊
启功的母亲和姑姑将启功拉扯成人,舐犊情深,却从不溺爱,管束十分严厉。当年甚至对已年过四旬,身为副教授的启功,稍有不悦,抄起掸子就打。而启功则毕恭毕敬地说:“奶奶,等儿子把眼镜摘了,静等受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原本寻常而因某些机缘忽然一夜成名、一步登天或一夜暴富的人们,一下子“抖”了起来!有些人在面对寻常百姓时,会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的威严,又稍带几分温柔的怜悯;又有些人看
期刊
梁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中最为另类的一位,同时也是那一代电影人中生活历程转变最多的一位。  梁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和张艺谋、顾长卫是同班同学。1982年,刚刚毕业的梁明担任电影《路》的摄影,作品问世轰动一时,影片获得了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候选和金鸡奖特别奖。与张艺谋、顾长卫等人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梁明转变身份出任导演,但他却没有像第五代其他导演追逐艺术片的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