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借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推广防灾减灾文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防灾科技学院借力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和推广防灾减灾文化,是作为特色行业院校的只能体现,也是创新防灾减灾教育机制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尝试。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差异化推送,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常态化与主题策划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防灾减灾;宣传;防灾科技学院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终端在大学生中的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微信和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高校圈中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平台。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1月,32家省级教育部门中,23家开通官方微博,22家开通官方微信;75所直属高校中,73所开通官方微博,全部开通官方微信。“南方周末数据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各类活跃的高校微信公众号更是高达3316个。在各大高校中,微信平台拥有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家长以及校外群体在内的庞大用户群,以其信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联互动功能强大等优势迅速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每所高校发布信息、增进情感、文化宣传、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为适应和充分利用这一媒体平台的发展,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的,国内唯一一所以防灾减灾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在开通官方微信平台后,积极探索如何将防灾减灾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融入微信公众平台中。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差异化推送,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常态化与主题策划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推广防灾减灾文化的优势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兼具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的双重属性和功能
  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具有一种天然的“黏性”,这是因为微信主要基于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方式来添加联系人,这种强关系传播的特点使得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化社交媒体属性。因而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是具有大众媒体“分众传播”、几何式扩散等特点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有着自媒体传播的点对点、点面结合的精确传播优势。信息经过微信公众号一次推送后阅读和多次朋友圈分享,使得师生、朋友、同学等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交集的熟人在微信中关注或分享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集聚效应又使得分享的内容更易于迅速传播。通过阅读官微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获取资讯,了解校园,沟通情感,激发共鸣,极易对高校官微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产生依赖。
  2.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制作和发布的更加及时高效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制作和发布模式,“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在新闻现场”的新形态使得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更为迅速。这一特点使得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更便捷和及时地将高校生活中的新鲜事发布出来,相比于校报等传统纸介媒体,线上传播的微信平台能用最短的时间将新鲜事发布给受众。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
  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平台对受众的吸引力至关重要。高校微信平台的内容往往是以学校活动或特色主体为主导,贴近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关注热度较高。在形式上,微信公众平台融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较于传统校园纸介、广播等媒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点击阅读的兴趣。
  二、借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宣传防灾减灾文化的意义
  1.特色行业高校职能和营造校园文化软环境的体现
  作为以防震减灾为办学特色的行业高校,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宣传防灾减灾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营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防灾科技学院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的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广防灾减灾文化,也是营造特色校园文化软环境的重要途径。让在校的学生增强对这所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也让社会更多的群体了解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2.创新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机制的尝试
  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考察时强调,要“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召开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也指出,“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覆盖,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防災减灾文化或安全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且往往是在遇到重大灾害的时候,才会发现对灾害的思想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如何将日常生活中关注度较低的防灾减灾文化和知识,借助微信公眾号宣传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是创新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机制的大胆尝试。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中,要坚持改革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理念思路和内容形式的创新,也包括方法手段创新,同时还强调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因此防灾科技学院以防灾减灾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这一新兴的手段,将学生互动、主题文化教育和专业学术探讨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开展传播正能量的思政教育工作,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防灾减灾这一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借力高校微信平台宣传防灾减灾文化的举措
  1.以内容为核心推进微信公众号平台差异化发展
  “内容为王”是媒体传播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即再好的平台所传播的是内容,如果没有新引人注意力的内容,再好的平台优势也发挥不出来。防灾科技学院在微信公众号的维护和运营上,把推广和宣传防灾减灾文化作为一个特色内容核心来重点打造。在内容的体系的建设上,着力国家减灾政策法规、实时地震灾害报道、学院与地方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常识教育以及国际国内救灾史研究等内容。与其他高校微信公众号相比,通过在内容上突出防灾减灾文化特色,避免同质化,形成独特风格,提升了学院微信平台的差异化发展空间,增强了这一公众号的认可度。
  2.内容的专业性与推广形式的趣味性并重
  防灾减灾内容上的吸引力较低,读者的兴趣度不高,相比于校园文体活动、招聘就业信息、校园风景,甚至于娱乐新闻等,防灾减灾类型的微信推送内容更需要在推广形式上改进创新,以增强读者兴趣。在立足专业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用“一图读懂”形式讲解如何应对突发地震灾情、用网络流行话语编辑文章标题、转变话语风格使专业性术语通俗易懂、精选图片、视频配合文字描述等。此外,在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推送时机上,合理规划推送时间节点,避开重要节庆日等主题,以增强防灾减灾内容的吸引力。
  3.常态化与主题策划相结合
  常态化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是将日常发生的关于灾害的新闻、学院开展的防灾减灾演练与地方中小学的培训等内容用图片新闻、短评、简讯的方式推送,以适应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主题策划则是选择重大纪念日、重大灾害事件,从专业的角度深入剖析和挖掘内容,增强防灾减灾文化的推广力。例如,每逢“512”国家减灾日,平台都会结合国家减灾日的主题,策划微信推送的内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提供意见。通过常态化与重点主题策划的方式,既可以做到防灾减灾文化传播的日常存在,避免防灾减灾宣传“五月来,六月走”的现象,又能够突出重点和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唐钧,郑雯.培育防灾减灾文化,全面应对社会风险,《中国减灾》,2015年5月上.
  [2]李艳平,郭继华.微博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传播价值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四期.
  [3]王赛,王东.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和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四期.
  [4]吴婷.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十九期.
  作者简介:
  赵佳宾(1987.03—),男,汉族,山东烟台人,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孟凡平(1988—),女,山东泰安人,北华航天工业学生处思政办干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丽江农家乐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受到交通、运营、项目单一、特色不足、管理不规范和没有形成规模等方面的制约。而农家乐又有着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将走向区域化、集中化、多元化、综合化、特色化、品牌化、体验化。丽江农家乐经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发展趋势,丰富“农家乐”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突出各自的特色,坚持走体验型经营的新思路,走向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丽江农家乐;现状;趋势;策略
期刊
摘 要:演员在舞台上呈献给观众的视觉艺术有多个方面,其中舞感是演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认知,再通过艺术的加工,最终呈现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再者,舞者舞蹈表现的“形象世界”不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其想象虚构和体验感受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灵的映像,它据剧情所需,再加上演员对此的理解来展现一个个新的舞蹈。其审美原则必须按照风格性、表现性、功能性的内涵。从根本上说,舞感是中国古典舞里不可缺的东西,它有与生俱来,也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篮球比赛决胜时刻最后一攻的情况进行解析,分析比赛最后一攻进攻战术使用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教练员执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决胜时刻;进攻战术;最后一攻  比赛的决胜时刻是指比赛结束前5分钟如果场上两支球队的分差不超过5分,那么一直到比赛结束的这段时间,在决胜时刻中结束比赛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比赛的关键时刻球队的进攻选择往往决定了比赛
期刊
摘 要:经济国际化大大提高了国际商务交际的机会,而商务英语的作用也渐渐地突显出来。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与大众英语有着巨大的差异,它是英语语言与西方理念、习惯等融会贯通的一门学科。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依赖于这一理论,对如何更好地翻译商務英语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开展商务英语翻译的独特方法与有效措施。本文还将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些常见的基本特征、问题点、策略方法依次进行
期刊
摘 要:如果說设计是一门艺术学问,那么色彩就是这门艺术学问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掌握色彩搭配这门学问,并真正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居住空间设计中是需要智慧、灵感、经验、技能以及内在才华的综合表现。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互感染力,对你在设计过程中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本文以居住空间为例,来研究色彩的理论、色彩的感性表现与心理语义、色彩搭配问题、和搭配策略能带给居住空间具体的借鉴方法,通过对居住空间
期刊
摘 要:“复调小说”是巴赫金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品提出的理论。借助小说《罪与罚》展现“复调小说”理论对话式的形式、静态化的要求以及思想性的目标三个方面的特点,在理解《罪与罚》的深刻内容与人性深度的同时,明晰“复调小说”基本特点。  关键词:“复调小说”;《罪与罚》;对话式;思想性  “复调小说”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针对其小说中存在的各种独立意识共存的现象而提出的理论
期刊
在对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观赏、范例的解读之后似乎艺术也有好坏之分,不管是之前的艺术史还是至今的当代的视觉艺术,我们不能排除有鱼龙混珠的成分,但是总体而言视觉艺术已经走向平民、走向生活的点滴,而不仅局限于重大事件或者历史变革,其更贴近于人们的思维、情绪、感受。我突然就有好喜欢的感觉,再深奥的艺术都该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凭空臆造的。泛读之后也只是对这30年艺术发展进程中自己相对了解的领域感受较深,有些例如宗
期刊
摘 要:关汉卿是13世纪杰出的戏曲家,一位多才多艺且有丰富舞台经验的剧作家和艺术家。根据《录鬼簿》记载,关汉卿的剧作共有67种,其中历史剧是其创作的杂剧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汉卿的历史剧来源于史传题材,但关汉卿在其历史剧的创作中对史传材料进行了剪裁与取舍,融进大量的现实内容,透过这些史传题材来表现他的现实思考。分析史传题材对关汉卿历史剧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对关汉卿的历史剧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摘 要:在这个跨界成为热门词的当下,我们需要冷静的认识、分析跨界背后真正的价值,以及由此全面培养个人能力。至此,我们才有可能在明晰的认识中,在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当今,在时间的河流中沉静地打磨、历练技艺,做出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跨界思维;创意;空泛;技艺  科技飞跃不但促进全球化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高速网络、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科技也为艺术的样式和媒介提供无限可能。如今艺术的跨界合作越来越热门
期刊
摘 要:夸饰手法在抒情性文学中使用使得文章能够更深刻地表现事物,更充分地抒发情感,本文从情景交融、诗画一体、对话交流三个方面阐释夸饰文学在文体上的内涵与特点。  关键词:夸饰;空间性;读者介入  《夸饰》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七篇,专论夸张的修辞手法。“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手法历史悠久,文辞产生之初,“夸饰”便已存在。夸饰手法以其独特的文辞修饰作用,展现出了独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