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兼备 气韵通达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表演艺术主要是通过站立姿势来进行的,站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性,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就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阻碍了歌唱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歌唱者的表现。因此,找出形成种种不良声音的原因予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歌唱发声;站姿;呼吸;通道;支点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音乐表演艺术的姿态美,不仅给受众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不同的艺术表演领域的共性追求;一方面,要满足表演艺术的舞台视觉效果及作品表达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尊重其专业表演技术的科学性,但凡成功的表演艺术家,都会将这两方面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艺术表演的崇高境界;基于此因,作为本文把视角投向声乐表演艺术的“姿态”研究层面,试图从音乐表演艺术姿态美的语境中,以声乐专业表演技术中的“站姿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这一命题,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歌唱艺术中“身”与“形”
  歌唱表演艺术主要是通过站立姿势来进行的,站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性,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就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阻碍了歌唱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歌唱者的表现。因此,找出形成种种不良声音的原因予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身”,本文中的“身”主要是指歌唱者身体的自然条件,包括口腔、胸腔、头腔、腹腔、鼻咽腔等。
  关于“形”,本文中的“形”是指歌唱中歌唱者在演唱时的发声器官包括口腔、胸腔、头腔、腹腔、鼻咽腔等的专业技术要求。
  歌唱者是通过站立姿势来完成歌唱活动的,所有的歌唱发声器官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歌唱中的“形”与生活中的“身”有所不同,生活中的“身”比较随便,多数比较松懈,而歌唱中的“形”则要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头部抬起,眼睛平视前方,胸腔微微挺起,两肩自然下垂,腹部微微收紧,基本做的“上松下紧”的姿势状态。这种歌唱姿势利于调动全身投入到歌唱中去,而此种状态也是获得整体感歌唱的首要条件。因此,歌者只有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到歌唱中“形”的要求,歌唱器官各部分组织才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来进行歌唱发声的活动。故,正确的站姿是歌唱的第一步,注重和掌握正确的站姿是声乐学习的开端。
  二、歌唱站姿对歌唱发声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除了E图站姿正确外,常见的错误站姿主要有以下ABCDF五种,如:过度抬头的“A”形、过度挺小腹的“F”形及过度挺胸的“B”形等。
  (一)站姿对歌唱呼吸的重要意义
  意大利的声乐学派也提出“谁懂呼吸谁就懂歌唱”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表述了歌唱呼吸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意义;“呼吸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歌唱的质量,音色和音质的纯净、饱满、圆润、优美,以及歌者表情的丰富多彩,同样也取决于正确的呼吸”而“正确的呼吸是依靠思想和肌肉的放松与姿势的良好。为了呼吸就得站好。认真注意姿势的正确可以改善发声。” 可见,要想获得正确的呼吸就必须先要有正确的站姿,而图中ABCDF五种错误的站姿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歌唱的呼吸。如图:“C”、“F”形站姿,上半身过于松驰,整个上半身的重力全部压在了下半身(腹部和胯骨)上,造成下半身即腹腔凸起,腹部过度受力,身体僵硬,不能较好地做到胸腹式呼吸,进而影响横膈肌不能自由的升降控制气息,而横隔肌的升降动作是通过影响横隔肌升降动作的肌肉群来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的。站姿不自然不正确,造成身体的肌肉紧张,不仅影响横隔肌的正常工作,还影响呼吸的畅通,其结果是声音无气息支持,音色“直白尖”。
  (二)站姿对歌唱“通道”的重要意义
  在歌唱发声训练中,我们时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声音上下贯通”、“声音要有共鸣”、“声音要唱在管道里”等等的歌唱理念和技术,这一切的歌唱理念和技术都与歌唱的共鸣通道是分不开的,有着较大的关联。声乐学习和教学是抽象且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歌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思维,操纵自己的发声器官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来建立一条适合歌唱发声的腔体,又称之为垂直U通道,这条通道是把头腔、鼻腔、口腔、腹腔和胸腔通过自身的联想力用一条垂直线把它们从上至下串起来而形成的。歌唱时需要全通道打开,并适度闭合声带与气息形成对抗,声音通过歌唱的通道无阻碍的自然流出,较好地做到混合声的歌唱发声。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讲,声音的上下贯通、美好而丰满且圆润的音色的形成都与管道的形成密不可分。图B、C、D、F的站姿都无法树立正确的歌唱通道,首先,胸腔在全通道中处于上通口腔至头腔下至腹腔的纽带桥梁作用,假设,胸腔过度用力挺紧凸出或者身体倾斜,胸腔凹进去,都处于不自然的弯曲僵硬状态,那么,用一条垂直线把头腔、鼻腔、口腔、腹腔和胸腔从上至下串起来就无法做到,因为它们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由于弯曲身体被迫分为几个部分,歌唱的通道就无法形成,严重影响声音的上下贯通。又如,“A、C、D、F”图的站姿,头部要么抬得过高或过低要么缩头,又或者伸长脖劲,这些站姿不仅影响全通道的建立,同时还影响喉结的下沉及软口盖的自然上抬。因此,站姿的正确与否,也是影响歌唱通道顺利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站姿对气息支点的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专家金铁霖教授同样注重支点的训练,他用支点来训练声音位置与气息的平衡关系,达到整体歌唱的目的,他认为:“找到了支點 ,声音就对了”。歌唱时气息要有立足之地即气息的支持点,这个立足点就是以横膈膜、下肋两侧、后腰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会感觉腰部主动向外扩张和向下拉动,产生用力点,而小腹和横膈膜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就自然产生对抗,这种对抗就是歌唱气息的支点。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唱歌时往往会脸红脖子粗青筋直暴憋气用喉咙喊,造成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的状况。这些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较大关联。“自然流畅……弱而不虚、强而不炸,上下行都做得非常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图“BCF”形的站姿腹部过度受力僵硬弯曲,严重影响呼吸的正常运做,进而就会影响气息支点的运用,阻碍歌唱的发展。
  (四)站姿对歌唱表演的重要意义
  正确的歌唱站姿是歌唱发声的首要条件,没有正确的站姿就没有很好的歌唱。声乐艺术是一门舞台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表演艺术,歌者通过艺术实践和舞台表演即肢体语言及声音来传递作品的思想内涵,来检验自身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水平。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通过站姿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讲,歌者在舞台上的站姿协调自然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歌者的舞台表演。如果,站姿如图A、B、C、D、F形,不仅影响歌者内在歌唱器官的调整和舞台表演动作肢体语言的协调性,同时也影响着歌者的舞台形象美观与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确的站姿是歌唱最基本的工作条件之一,对于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站姿习惯。其次,歌者在课后的练习中,务必面对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站立姿势,错误之处随时调整,树立正确的歌唱站姿。最后,歌者也可通过自己所发的声音是否通畅来检查自己的站姿正确与否,不佳之处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因此,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是养成良好歌唱站姿必要条件。也只有站姿正确了,才能建立全身协调、整体歌唱的生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身形兼备、气韵通达”,从而使歌者在歌唱表演时实现气息通畅流动、全身协调松弛、高位置的有韵味的优美歌唱。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2]徐小懿,等.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3]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4]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5]姜家祥.姜家祥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对于声乐教学课程而言,大部分院校都是集中在第一学年以及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声乐课程量变少了。在第四学年,一般不会设置声乐课,主要安排声乐见习课程。作为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声乐见习课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毕业生;见习课程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依据高等教育规定与院校常规性课程安排,大学生
期刊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与革新,艺术教育在整个大的教育环境里的地位不容小觑,各大专业院校,地方综合院校都逐渐设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出艺术领域的精英人才,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而效力,與世界各地的艺术之花相媲美。诚然,舞蹈是艺术中最为基础且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最初舞蹈的形式是由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立的,在长期劳作中形成的有节奏的身体
期刊
(常熟国际学校,江苏 苏州 215500)  【摘要】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好的教学模式,切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出以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灵魂,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传统教学中人们总忽视音乐教学的重
期刊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通过对比课改前后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对于教学目标则有了更高层次的定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最后教学活动的效果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预期。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起点,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最后又以教学目标为终点,审视监测整个教学活动。在《
期刊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00)  【摘要】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出发,探析了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关键词】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
期刊
(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55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师生行为的价值取向。大学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所在。合唱以它独特的审美听觉、多声部的和声层次、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成为最美妙和谐的音乐艺术,在美育、德育和艺术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许多发达
期刊
【摘要】从人民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民歌,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而且以高度概括凝炼的口头语言和富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音调,在劳动时要唱,恋爱时要唱,悲欢离合时要唱,婚丧嫁娶也要唱。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的生活情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文中主要就以陇东民歌《报春》为例展开分析,对民歌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陇东民歌;报春;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文章综述中国近现代学校管乐队,观察百年管乐队发展状况。以历时性的写作方式论述本文的研究个案——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并形成思考,即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环境的互动性。运用音乐史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把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置于中国近现代管乐环境中,从不同角度拓展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情况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普通学校
期刊
【摘要】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而配器就是给一段主旋律配上多声部伴奏总谱的过程。要更完美地写出精彩的弦乐四重奏篇章,我们必须要注意配乐的运用与配合。本文就弦乐四重奏中配乐的自由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配器;自由度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在茶陵县红色歌曲发展现状及现有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有价值的传承手段和措施,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上,探讨茶陵红色歌曲的发展空间,为同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參考。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承研究;茶陵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歌曲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不仅是一首首 旋律优美的歌曲,更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心声,是革命时代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