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人格有“适度的自我”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有段时间,我总是很早到班上义务值日扫地。父母看我这样做,就很表扬我。但有一位县城来的亲戚姐姐对我说:你不能总去义务做一件为大家服务的事情,做久了,就成了你的责任了,哪天你没扫,肯定有人骂你——果然,后来应验了这话。因为父母的教育根深蒂固,我改不了,但我十分感念姐姐给我说的真心话,她比我父母更能够洞察人性。
  中学时代,我有位往来密切的同学叫猫猫。某天,猫猫带来两个橘子,她把小的那个给我,更大的那个留给她最好的朋友。我倒不在乎吃到的橘子是大是小,我好奇的是她的行为方式与我不同。
  因为我想起有一次家里买回几个橘子,父母大概是随机分的,弟弟要和我换大橘子,我给他了。一会儿他吃完了,我还没有吃,我又送给他了,父母就表扬我。类似“舍己为人”的行为似乎不止一次被强化,而我母亲,更是一个行为榜样,困难年代,她总是饿自己的肚子,把食物给祖母、父亲和孩子们。我是母亲身边最近的人,我就成了倒数第二个要处处克己的人。等我长大,我有个弟弟投资做生意,每次失败,我都要自己从银行贷款帮他还债。经过将近20年的挣扎,最后一次,当父亲又要我替弟弟还债的时候,我终于学会了拒绝,表达了我的愤怒,但心里竟然还是觉得内疚。朋友猫猫那种心中有自己,善于分远近亲疏,虽然与学佛之人要修炼的“无分别不执着”境界相悖,但却是世俗常情中,最温暖宜人的部分。
  父母没有存款,父亲的退休金有段时间还不能按时到位。一个儿子得了癌症,只能自顾;一个儿子投资生意失败还在债务中;另外一个儿子远在北京,工作忙,心思也很直,不一定对父母的需求体察入微。记得有一次,给父母电话打到一半,我就挂了,先去给父亲存了一笔钱到他的账户,然后再接着给他打电话。弟弟很奇怪,说他也刚给父母打过电话,父母并没有说自己缺钱。我就说,对父母,你只能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从蛛丝马迹去研究他们的需要。我也曾提议给父母存一笔足够的钱在他们的账上,但我试过之后很失望,要么他们慷慨助人花了,要么就给弟弟还债了,总之也用不到他们自己身上。
  但我希望一种理想境界存在:觉得像父母那样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的人应该得到回报。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她的父母从小教她一句话: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我的父母教我自立也说这样的话,但他们言传身教的都是对自己所付出的人的百分百信任,为了亲人背水一战,忘记自己,或者是永远最后想到自己。
  我在北京是比较早买房的人,银行贷款还很多的时候,就把家族亲人一个一个接到北京。我还要工作带孩子,陪他们玩我很累,他们还带着孩子,招待他们就是出门两辆出租车,顿顿吃饭店。每次工资数都没有数就花光了,后来却落下他们对父母一句话:“姐姐有钱。出门就坐出租车,天天吃饭店,以后就姐姐给您们钱吧。”等我凑够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时,我去签合同,都到了售楼处,老公给我打电话:你要留些现钱,万一父母和家人有需要呢?我一犹豫,房价涨到5倍。第三次去看房子,首付就差几万,亲人借钱不还,我也就此放弃。后来,房子涨到几百万,我感慨:我是把自己的种子拿来喂家人,误了自己秋天的收成。等我后来因为常年劳累,病得连床都起不来,只有丈夫同孩子在身边,忽然不能像过去一样对父母和兄弟们付出,内心竟也是内疚不堪。
  所以,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我的难题是如何稍微教会儿子自我保护,尤其是在利益上能够“合理自私”,在人格上有“适度的自我”。中国的家族文化,虽然有互相扶持的温暖,但实在养了不少寄生虫和逃避义务的人。能干的多劳,心憨的活该,一心付出的人,如果没有分寸和限度,没有智慧的方式,培育的是贪婪,得到的结果是“活该”。在家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
  一方面,我有点遗憾父母给我的这种心憨,另一方面,又希望继续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他们并不“活该”。
  我这样回顾自己的家教,并非鼓励人人自私。物极必反,过分自私给自己造成的不利,也许比盲目付出造成的自我损伤更大。
其他文献
在异常拥挤的诊室进行观察式采访,能有个小转椅坐着感觉非常奢侈,虽然其实我已经早被人群淹没了……我听见了这样的父子对话——  老实点行不?小心我削你!  我怎么了啊?我刚才又没眨眼睛摸鼻子。  你往外蹿啥?我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  都是按号来的,挤也没用。  犟什么?别以为你得了抽动症就可以在我跟前得瑟了。唉,你看看,又开始眨眼睛摸鼻子了,找打不是?  你别跟我凶,你不是在网上查的说孩子得了抽动症,
期刊
A  野野宫希和子爱上了有妇之夫秋山,怀了他的孩子,他自然是说“条件还不合适,打掉吧” !孩子打掉了,因为子宫粘连,希和子不能怀孕了。于是她发誓秋山老婆一怀孕就断了这关系。  秋山的老婆惠津子真的怀孕了,但希和子还是没有离开秋山。惠津子天天给希和子打电话,或者哭喊,或者说与丈夫性生活的细节,这样也不能解气,便打上门去,指着情敌的肚子说“打掉孩子的你就是个空壳”!她不知道这句咒语毁掉的不仅是希和子的
期刊
女儿一病,我就立马变身探照灯,关注她拉了什么质地的粑粑,尿的啥颜色的尿。噢,太不小清新?好吧,养孩子这事完全不是画报上你侬我侬,当然,换个说法:我更关注她的一颦一笑一忧伤……这样是否好些?别笑!  渐渐看出点端倪,就像老人说的:小小孩不会藏病。好歹我也“利用职务之便”看了不少书,那上边说“只要孩子情绪好,一般就没事”。所以有一回女儿烧到39度多,她前一秒还蔫了吧唧让我心急火燎,一转脸又开始唱“小小
期刊
孩子没有运动习惯  运动会中常见的马拉松比赛、3000米长跑、5000米长跑在很多高校运动会中渐渐消失了。很多30岁女白领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除了生活压力大,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身体机能紊乱。  让孩子们每堂体育课跑步,坚持一个学期,体质肯定会改善。可是,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被主课侵占了,而孩子总觉得运动单调,枯燥,乏味……  在欧美国家,每天早上街边、公园都是跑步的年轻人;而我
期刊
早上正准备出门,发现电动车的钥匙被老公带走了,同样的事昨天已经发生过,也许,他放到了我不知道的地方?心存一线希望拨通老公的电话,希望破灭……顿时,我火冒三丈。电话那头,早已表现出尝遍满清十大酷刑的大无畏:“哦,嗯,好,哈……”估计电话已放到距离耳朵半米的地方。  儿子看到了,神秘地趴到我耳边:“爸爸回来后,你把他的钥匙藏起来,让他也着急。”  我的怒火瞬间消失,问儿子为啥要这样做,他说让爸爸也尝尝
期刊
儿子十一岁生日那天,我告诉儿子,明年你就十二岁了,战国时的甘罗可是十二岁就当宰相,帮皇上治理天下。儿子说,我也想做点事。我说好,从今天开始,你和我一起经营咱们的家业。儿子答应了。  每月月初我都要去税务局交税。于是,月初时我告诉儿子,明天你和我一起去税务局交税,以后去税务局交税的事就交给你了。儿子吓了一跳,我能做这些大人的事吗?我笑笑说,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我带他来到了税务局,让
期刊
跟孩子玩,玩点啥?跟风报个跆拳道?网球?高尔夫?马术?有条件当然好。有没有花不了几个钱,还能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运动呢。其实,就是玩。只要家长有心,自己都可以设计出别具风格的亲子运动呢。  玩足球 小足球活动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孩子为了让球能听自己的话,会去追着球跑,球左滚右滚,孩子会左转右转去拦球。不管是小班的孩子,还是最害羞的小女孩,他们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谭华教授推荐这种运动给家长们。家长跟
期刊
哲学家席勒说:只有游戏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教育学家早就发现,幼儿及儿童期,游戏是最重要的生活和教育内容。一句话,孩子就应该放肆地、痛快地、尽兴地玩。这对于孩子未来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发育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天才儿童往往不如调皮的儿童长大后更有出息的原因。不运动的孩子,学习的后劲儿不足。  上世纪初,贫弱的中国,先行者就提出了“野蛮其体格”为救国之道。我们一定还记得东亚病夫的耻辱,我们也知道日本维
期刊
李天一是一面镜子  微博上的朋友不安地问我:我的儿子会不会成为李天一?我犹豫再三,想说说这件事。  李天一是来教导我们爱的。爱的教材有两种,一种是北京大水之后,志愿者望京义务车队这样的,一种是李天一、陈冠希这样的。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两者都是必要的,只有一面,这个世界转不起来。  天一的教导是:什么是不行的。  你看,李双江得到我们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一切,金钱、名声、人脉、社会尊敬、权势、浪漫
期刊
亲爱的格雷戈里:  节日快乐!相信你现在肯定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机而倍感兴奋。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想要接受这个礼物,你需要接受合同里面规定的约束。我希望你能够理解,妈妈希望你成为全面发展而且能和先进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受约束。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下18条规定的话,我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