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时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前半堂热闹,后半堂疲劳(在笔者的探究范围内,“后半段”课堂教学时间大约为一堂课的最后15—20分钟这一时间段内)。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现象,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的,据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得出:学生在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针对这一客观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后半段”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探究和总结,进行了以下实践,取得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分享,望同仁指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后半段;课堂教学
一、做好“前半段”课堂教学的铺垫工作。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前半段”课堂教学该怎样做好铺垫工作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1.导入要简短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讲《秦末农民大起义》时用1-2分钟的视频来展示它的宏大规模,紧接着话锋一转,直击主题,问:“为什么秦末会出现如此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呢?”这样就迅速切入到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2.牵引学生的问题要由浅而深,引人入胜,避免偏、难、怪的疑难问题出现。正如平缓的登山,沿途风景正好,突遇路断崖陡,让人措手不及一样,偏、难、怪的疑难问题在“前半段”课堂的出现也会产生同样的结局,从而影响“后半段”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注重语言的巧妙运用。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 他所倡导的“语言的不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后半段”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些什么呢?
1.善用抑扬顿挫的语言。
在课堂上平铺直叙的语言运用就如在一条平坦、笔直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时间久了,司机容易犯困从而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而抑扬顿挫的语言犹如坐过山车,时而平缓,时而惊险,“抑”时如山间清流沁人心脾,“杨”时如战鼓齐鸣让人热血沸腾。这样做可让学生充分享受“听觉盛宴”,乐此不疲。
2.普通话和地方语言的交替运用。
毋庸置疑,我国的普通话是唯美的,但历史课堂中某些环节运用点地方语言来表述效果会更好,学生更喜欢。就像赵本山的小品,不夹杂那么一点东北腔,你终究会觉得它缺少了点什么味道。比如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教师可学学邓小平的四川口音;学习开国大典时可展示一两句毛主席的湖南腔调,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教师不要吝啬肯定性语言。
美国钢铁公司首任总裁夏布曾说:“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在课堂的后半段教学中,肯定性语言的恰当运用会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实他们的精力、开发他们的潜力。这样,在学习的效率上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多媒体课件素材的灵活取舍。
这里要强调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不能完全按固定套路“出牌”,否则课堂教学会僵硬化。特别是“后半程”课堂教学更应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具体做法如下:
1.课外制作课件时应超链接更多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历史小故事等以随时备用。
链接更多素材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根据后半程课堂的实际情况去取舍内容和形式。当学生情绪高昂时可以选择“超链接”中难一点的材料和难一点的问题供学生运用和探究,反之,选择“超链接”中一些学生易懂的材料和难度值偏低一点的问题供学生运用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动力。当然,为缓解后半段课堂的沉闷气氛,也可适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小故事来穿针引线,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课件中有意识插入一些声响、卡通图片、音乐等辅助元素不断刺激学生的试听。如展示重要知识点时,课件上可添加一“錘打”的声响以提醒学生注意;再如讲《明治维新》时可在课件旁边插入日本武士的卡通图片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如谈到拿破仑时可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来感受它的英雄气概。
四、小组活动在后半段课堂适时开展。
众所周知,后半段课堂教学时间是知识的深入理解、巩固、运用、深化、升华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让学生“活”起来至关重要,而此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可谓后半段课堂的“及时雨”。为使活动有效的开展,教师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如知识的抢答、互动游戏,观点辩论、表格的设计、历史剧表演等等。比如在学习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时,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课重点和难点,而这一内容又恰恰处在一堂课的后半段时间内,单纯的讲解和分析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那么,怎么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化解此难题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判断法令涉及了当时社会哪些阶层的利益;再把全班的小组分为不同的阶层,并讨论本阶层是否支持商鞅变法并阐明理由;采用抢答的方式来阐述本小组的观点,答得越多的小组积分就越高。这样就变枯燥的记忆和理解为无形的感知,学生既在活动中享受了快乐,又增长了知识。
2.活动组织要有效。首先,教师要深入小组引导、点拨。另外,教师要告知学生可能选择小组内任意一位同学来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当然要因活动而异)。这既和学生进行了互动,又对部分散漫或疲劳的学生起了促进作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小组的团队精神。
3.活动评价要及时。教师的语言评价在此不再赘述。除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情感表达、小组积分和其它同学鼓掌等方式不失时机的给学生的活动成果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被肯定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以上赘述为笔者皮毛之见,但求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寻更多增强 “后半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后半段;课堂教学
一、做好“前半段”课堂教学的铺垫工作。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前半段”课堂教学该怎样做好铺垫工作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1.导入要简短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讲《秦末农民大起义》时用1-2分钟的视频来展示它的宏大规模,紧接着话锋一转,直击主题,问:“为什么秦末会出现如此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呢?”这样就迅速切入到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2.牵引学生的问题要由浅而深,引人入胜,避免偏、难、怪的疑难问题出现。正如平缓的登山,沿途风景正好,突遇路断崖陡,让人措手不及一样,偏、难、怪的疑难问题在“前半段”课堂的出现也会产生同样的结局,从而影响“后半段”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注重语言的巧妙运用。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 他所倡导的“语言的不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后半段”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些什么呢?
1.善用抑扬顿挫的语言。
在课堂上平铺直叙的语言运用就如在一条平坦、笔直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时间久了,司机容易犯困从而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而抑扬顿挫的语言犹如坐过山车,时而平缓,时而惊险,“抑”时如山间清流沁人心脾,“杨”时如战鼓齐鸣让人热血沸腾。这样做可让学生充分享受“听觉盛宴”,乐此不疲。
2.普通话和地方语言的交替运用。
毋庸置疑,我国的普通话是唯美的,但历史课堂中某些环节运用点地方语言来表述效果会更好,学生更喜欢。就像赵本山的小品,不夹杂那么一点东北腔,你终究会觉得它缺少了点什么味道。比如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教师可学学邓小平的四川口音;学习开国大典时可展示一两句毛主席的湖南腔调,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教师不要吝啬肯定性语言。
美国钢铁公司首任总裁夏布曾说:“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在课堂的后半段教学中,肯定性语言的恰当运用会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实他们的精力、开发他们的潜力。这样,在学习的效率上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多媒体课件素材的灵活取舍。
这里要强调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不能完全按固定套路“出牌”,否则课堂教学会僵硬化。特别是“后半程”课堂教学更应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具体做法如下:
1.课外制作课件时应超链接更多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历史小故事等以随时备用。
链接更多素材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根据后半程课堂的实际情况去取舍内容和形式。当学生情绪高昂时可以选择“超链接”中难一点的材料和难一点的问题供学生运用和探究,反之,选择“超链接”中一些学生易懂的材料和难度值偏低一点的问题供学生运用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动力。当然,为缓解后半段课堂的沉闷气氛,也可适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小故事来穿针引线,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课件中有意识插入一些声响、卡通图片、音乐等辅助元素不断刺激学生的试听。如展示重要知识点时,课件上可添加一“錘打”的声响以提醒学生注意;再如讲《明治维新》时可在课件旁边插入日本武士的卡通图片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如谈到拿破仑时可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来感受它的英雄气概。
四、小组活动在后半段课堂适时开展。
众所周知,后半段课堂教学时间是知识的深入理解、巩固、运用、深化、升华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让学生“活”起来至关重要,而此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可谓后半段课堂的“及时雨”。为使活动有效的开展,教师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如知识的抢答、互动游戏,观点辩论、表格的设计、历史剧表演等等。比如在学习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时,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课重点和难点,而这一内容又恰恰处在一堂课的后半段时间内,单纯的讲解和分析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那么,怎么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化解此难题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判断法令涉及了当时社会哪些阶层的利益;再把全班的小组分为不同的阶层,并讨论本阶层是否支持商鞅变法并阐明理由;采用抢答的方式来阐述本小组的观点,答得越多的小组积分就越高。这样就变枯燥的记忆和理解为无形的感知,学生既在活动中享受了快乐,又增长了知识。
2.活动组织要有效。首先,教师要深入小组引导、点拨。另外,教师要告知学生可能选择小组内任意一位同学来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当然要因活动而异)。这既和学生进行了互动,又对部分散漫或疲劳的学生起了促进作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小组的团队精神。
3.活动评价要及时。教师的语言评价在此不再赘述。除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情感表达、小组积分和其它同学鼓掌等方式不失时机的给学生的活动成果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被肯定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以上赘述为笔者皮毛之见,但求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寻更多增强 “后半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