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归园之初的作品。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归园之后心灵得到安顿的愉悦之情。
  关键词:陶渊明 《读山海经》 “乐”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 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
  陶渊明青年时代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情壮志,陶渊明并不是一个不关心现实政治的诗人,在出仕和归隐之间几经摇摆,陶渊明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去彭泽令挂冠而去,即便晚年冻馁也不再出仕,论者以为陶渊明找到了真正的“乐”,所以能够脱出现实政治与个人理想的矛盾冲突,甘于过着与世隔绝般的躬耕于田园的生活,这种乐的内涵,可以借《读山海经·其一》试加分析。
  《读山海经·其一》是陶渊明归园初期的作品。这首诗从万物繁茂的孟夏写起。草木、树、吾庐、鸟,这些意象都是田园中最平常不过的,诗人却用“长”“绕”“托”三个口语化却又充满真挚情感的词语为我们点化出草木生机勃勃、树木绕屋生长、众鸟树间飞落的美好图景,并在接下来一句“吾亦爱吾庐”表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之情。自然,田园生活有它的不便之处,“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这种隔是普通人所不喜,诗人却怡然自得,“既耕亦以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在田园和诗书中隔绝了污浊的官场和纷扰的人世,看似孤独,却和自然联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钱穆说中国诗人“咏孤正是咏群”,陶渊明的诗正是这样的代表。陶渊明在丰足田园中感受着风雨,品尝着时蔬,畅饮着代表充盈成熟的春酒,“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之乐当然首先是读书之乐。知识分子好读书,古代读书的例子里,以苏秦最为出名。苏秦是头悬梁,锥刺股,是苦读。这在古代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苏秦代表着中国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求取功名。陶渊明则是一个异类。陶渊明当然不是为功名而读,他读书不以追求知识为主要目的,颜延之说他“学非称师”,他读书是出于求知怡情目的,读得轻松地,读得愉快,“乐琴书以销忧”、“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可名之为“陶潜式乐读”。如果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话,那么,陶渊明的读书也有欧阳修的一点醉意吧!如陶渊明式的弹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放飞灵魂,忘怀得失是陶渊明读书之乐的根本所在。这种读,当然快乐,有益身心。
  就全诗而言,这两句所言之乐,又不仅限于读书了。它还包括人生之乐,其间固然有后人所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安于所适的快乐;但是陶渊明的境界要更高。陶渊明回归自然,“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在自然中寻找到人生的真意,忘记了名利,看淡了生死,和万物一样自由倘佯于天地之间,这是人生至乐。
  陶渊明之乐还有他的文化渊源。孔子曾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曾不知老之将至。”也曾称赞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贤德啊,颜回,你的生活如此清苦,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陶渊明继承了真正儒者安贫乐道的精神。参加劳动,亲近农人也是这种乐的根源之一。正因为有丰富的内蕴陶渊明的乐才显得兴味悠长。
  参考文献
  1.刘泰然,屋宇:一个敞开的空间——读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船山学刊2007(4)
  2.朱光潜:《诗论》,漓江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甘肃医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小说《永生》是通过虚构的永生者表达了博尔赫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讨,永生者是人类困于现实的代表,是失去自我的绝望者。本文通过对《永生》的细读探索博尔赫斯笔下永生者绝望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博尔赫斯 永生者 生存困境 文本细读  《永生》是收录于小说集《阿莱夫》的一篇短篇小说,表现了博尔赫斯对人类孤独的生存困境的思考。《永生》中刻画的“永生者”是所有处于绝望的生存困境的代表:永生者拥有了不
【摘 要】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承受着整个铁塔荷载传递到基础顶面的所有外 力作用。要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倾覆、下沉、上拔等不安全现象,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笔者基于工程实践,探讨了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良好发展,电力也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保障。而电力运行的相关设施的完善,是保证电力供应不可
课堂提问对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其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问题是思维的动
教师和家长在谈到学生的抄袭现象时大多表现出谈虎色变的味道,而在学生而言,却是乐此不疲,不论是学习成绩优秀或欠佳者。于是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抄袭与反抄袭大战轰轰烈烈地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是有限的,而在小组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四百击》是法国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半自传体作品。故事的主人公少年安托万的所作所为在老师、养父、母亲、警察的眼中尽是叛逆的蠢事,于是少年遭受了来自多方的压力,最终在痛苦中长大。  关键词:《四百击》 蠢事 无辜 叛逆  《四百击》译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是法国著名电影人、新浪潮运动的发起者和旗帜性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 ois Truffaut
假山是现代自然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空间的美化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品味.但假山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常有失败的例子.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园林
新课改的根本是教师角色的改变,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
这一学期,班上来了一名新学生。这名学生就坐在我讲桌前第一排座位的中间位置上,他长得矮小、黑瘦,看起来很有精神。可是,在来班上上的第一节语文课上,他就趴在桌上“呼呼”地睡着
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提要中,四库馆臣指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两种现象:“才者能知”与“知不及才”。考察文学批评史,两种观点分庭抗礼;而考察文学史,论者善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