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与情感齐飞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体验。情感教育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凸显了“情感”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 情感 实践 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体验。情感教育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凸显了“情感”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能促进耳聋学生认识的发展,推动聋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探索和追求真理。情感的激发和交融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实践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内驱力。然而,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却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忽略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良好的情感对聋生的学习具有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信息的交流,也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情感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载体,知识信息在情感的交流中得到深化和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制约着聋生情感的发展方向和性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和蔼可亲可以加强聋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使聋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反之,一个粗暴、易怒、独断的教师只能抑制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自尊心的丧失,不难想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可见,教师的积极情感在耳聋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发挥着推动作用。
  第二、教师良好的情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产生双向反馈作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聋生情感的特殊性,如急躁、自私和情感的贫乏、单调等特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教师更应尊重聋生的人格,耐心施教。对每一位聋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真诚、亲切,能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表示理解、关心。这样会让这些渴望理解和爱护的聋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敬慕。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愉悦接纳,消化和模仿。因此,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因对待教师所教学科有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充分发挥教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深掘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
  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道德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的内容。例如:《天安门看升旗》、《我们的学校》、《我爱家乡》这些课文中充满的是强烈的爱国、爱校、爱家之情。《蓝树叶》、《好朋友》、充满的是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友爱之情。《狼牙出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文表现的是战斗英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如何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将知识信息深入学生的内心呢?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表演、游戏、小品等手段将情感因素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课文,感情比较明显,可以从特定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引导,通过对词句的学习,加深对思想感情的领会;有的课文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有的课文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喜爱之情……总之,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人物的形象,写景状物的意义,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从而向理性认识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来源于生活。聋校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对生活的感想,以富有情感的讲解,抛砖引玉的启迪,适度地向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第七册教材基础训练《献给老师的礼物》的叙述训练时,课前我收集有关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自己掏钱为学生看病,为学生排除烦恼,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心血的感人事迹。上课时,我把这些平凡而真实动人的事例饱含激情地讲述出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然后,转入正题:“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准备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呢?” ,如果没想好,请观察图画,这时,我出示挂图,面带微笑地说:“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要送的礼物记下来。”在我的激“情”之下,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注重自身的情感因素,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
  首先,教师应“美其德,慎其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威信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其次,教师的情感要与聋生的特点及教材内容达到和谐统一。教师应酝酿、激发自己的情感,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把握好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之中,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正如有人说:“无声的笑,是人嘴角上的一朵花儿,它是团结人的链条!”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图准确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安全感和成功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了解学生情感的特点,注重课后的情感渗透。教学中,了解耳聋学生的情感存在着特殊性,如:高级情感的发展相对迟缓及情感的缺乏、单调等。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更深切鼓励他们,树立正确地观念,无论学生的好差,都是可教育好的。教师要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关心注意他们,对他们好的思想要表示信任和赞赏,对于误入歧途的聋生也决不能放弃。相信动之以情,他们一定会“付之以行”。
  总而言之,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链接着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作为聋校的教师,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教学中遇到阻力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持有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主编:张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2]《金钥匙视障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邓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9
  [3]《教学与管理》主编:王尚义 山西省邮政报刊发行局 2009 .9
其他文献
《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音来自人的内心,是感性的体现,它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规律组织起来,这就是理性的思维,两者结合方能形成音乐。  在音乐实践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主题。比如音乐创作必须依靠调试调性体系、严密的曲式结构作为载体才能呈现出来,但过分的
初中学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原有的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学时的延长而进一步扩大,形成教无信心,学无兴趣,学无所得的不良局面。忽视这种差异,就必然使部分学生掉队,丧失信心。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是实现群体“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相统一的好方法。 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就是教师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基础水平,分成 A、B、C三组,在教学过程中对
“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当前,国内外的志愿活动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欢迎,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活动将逐渐步入更专业、更规范、更系统的道路.
摘 要: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批改;师生交流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
“数学课是思维训练的场所。”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有效的训练,轻松的学习。 “For the develo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的内容在扩展,变得丰富和多样化。大众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使得商业空间已不单纯作为售货的场所,它已成为一个微缩的社会场景,容纳了多方面的内容。大众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我国能源明显增长的能源市场需求,使得油气管道的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够对动辄几千公里的输油气管道进行
初中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认知数学规律、开发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等积极的自身素质。初中数学在目前来说还
我国牧区现状rn牧区自然资源情况.传统草原有丰富的资源.地广人稀,牧民择水草而居,草原为牧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内蒙古草原为例,耕地可利用面积549.14万公顷,可利
期刊
摘 要:目前职高中不少学生认为德育课内容空洞、牵强,内容只是说教,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这使得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课  中国社会正处在浩荡的变革之中,政府倡导的改革与全球化的浪潮同时涌入,使现在的时代具有多重性。一方面,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价值,使生活逐渐多元化;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价值的多元化又常常在人们的内心引发道德错位乃至价值分裂,使人们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