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对声乐艺术有哪些影响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艺术虽然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条件,对于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艺术形式。但是,声乐歌唱艺术同时又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声乐艺术家在表演歌唱的过程中,运用娴熟的歌唱技巧,真切动人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使观众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达到观众和演唱者心灵共鸣的统一。我想,每一个歌唱者在走向表演场所,去面对欣赏者的时候,都会有过紧张的心理经历,这个主要原因就是由演唱者的心理障碍所致。许多比较有经验的演唱者都能很快地调整这种临场出现的情绪及心理的变化,获得整首歌曲演唱的成功,但是也有许多经验不足的人,往往就无法去应付这种突来的心理变化,因此也就会导致演出的失败。从这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出,演唱者临场时的心理状态与演唱时技术的发挥,对演唱的过程又是一个复杂而多边的心理调节过程.演唱者的各个发声器官都是受心理活动影响。歌唱的“条件”是长在人的身上的,歌唱时声音的音色、力度、共鸣等的好与坏,是同人的情绪、个性、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的。
  歌唱表演艺术不仅是对演唱者技术技能、艺术修养等音乐艺术本体多方面的考验,而且是对歌唱表演者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能够调整好临场歌唱的心理状态是每个歌唱者因该具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因该是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获得的基础训练。也就是说,在我们当前的声乐教学中,良好歌唱心理状态培养的课程,与技术技能、艺术修养等课程一样,都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都是声乐歌唱艺术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为声乐艺术的歌唱教育课程,以及我们声乐教学老师,都必须要对学生注重心理状态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够教出一个合格的声乐歌唱者。那么,在心理素质是怎样对声乐艺术产生影响的呢?
  
  一、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状态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总的特征。这些心理活动是和一定的心理过程及心理功能相联系的,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用的反映.那么,心理状态是怎样影响歌唱的呢?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没有客观现实,便没有心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是具有客观性的.所谓“触景生情”,正形象地说明心理活动的客观性.然而心理活动还有主关性的一面,即同一客观现实可以引起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活动。由于每个人身世修养、社会阅历、性格特征的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领悟必然会有差异。心理活动的这种主观性,实质上反映了人们经验积累的程度和个体差异。
  
  二、心理反应的影响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通常把心理反应分为:常态反应,偏离常态反应和变态反应三种.常态反应是指人能适应环境,与外面的世界能够进行正常的“对话”。这种反应在歌唱时表现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技术、技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而偏离常态反应指的是虽然能定向应答,但是精确性和正确性都不够.这种反应在歌唱时表现为消极的情绪:不安、紧张、恐惧,可能出现音色、音准、节奏、表现等差错.情绪是人的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兴奋产生于人大脑的深下部位,扩散至整个有机体,在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重要器官中留下痕迹.这时内脏器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卷入情绪的兴奋.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心脏和血管总是首先受到影响.心率改变,呼吸频率改变,胃的机能也发生了变化,往往肌肉发抖,额头冒汗,这对于受人体高级神经控制的歌唱艺术来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谈到定向、应答的准确性、正确性了。至于变态反应,则指的是人完全丧失在外部世界中正确定向应答的能力,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通常我们把常态反应的心理状态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把偏离常态反应和变态反应呈现的心理状态称为不良好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就是这样,由歌唱者自身的反应和外界的反应,按照不同程度(常态和偏离常态、变态),对歌唱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造成紧张心理的因素
  
  1、在某种程度上,心理紧张是由歌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不纯熟所造成的。一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其演出哪个往往是随心所欲的,依靠欲望和天赋进行演唱时.歌唱者心理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以使他产生畏惧。可是,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却与前者截然不同,从他跨人声乐的殿堂起,在歌唱心理方面就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微妙变化,而歌唱能力(技巧和乐感)的培养,又并非是那么容易的。在初学阶段,歌唱者的勇气,绝大部分依赖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由于技巧掌握不够成熟,往往给演唱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这是引起心理紧张的主要原因。随着歌唱能力不断提高与巩固,演唱时的紧张心理也会在不断的艺术时间中逐步减少,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2、学习方法不对也会引起心理紧张。最常见的是只偏重于发声练习,而忽略技巧与歌唱的结合,这种现象在初学阶段大有人在。他们对歌唱技巧的练习往往只满足于练声,或者仅仅注重在高音上及某些乐句的练习上,而对整个歌曲缺乏完整性的训练,造成演唱时心中无数,越怕心理的负担就越重,越怕紧张程度就越强。
  3、客观环境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对学生的歌唱心理影响极大。歌唱教学具有一对一教授的特殊性,它决定了课堂效果不仅仅是看教师讲解的如何,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仅仅是看其语言的表述,而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演唱中去体现,师生密切配合是完成歌唱教学的保证。如果教师板起面孔,以命令的腔调去指导学生,甚至用粗暴的语言训斥学生,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久而即之,形成条件反射,紧张心理定型,学生会把上课看成过关,甚至一提到要是上课,心理上就会出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的紧张。
  4、歌唱是一项全身性的协调运动,身体健康状况无疑会影响到歌唱技能技巧的发挥和心理的变化,尤其是歌唱器官不佳,如声带疲劳、喉炎或伤风感冒与疾病,都将直接破坏演唱技巧的正常发挥,而造成不同的紧张心理。
  总之,要想在歌唱中获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必须通过多方面的系统的训练。要想学好声乐,非下苦功不可。
其他文献
物理难学已是学生的普遍认识。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就是学不会”、“听老师讲也懂,自己一做就错”“讲几遍了怎么还不会”,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对教学环节中“知”与“做”的偏差及由此引起的教师大包大揽是最主要原因。  学生中存在着“知”的缺失.部分学生,天天也在埋头学习,也记住了一些公式、定律,但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说来似乎知道,做来却不知从何人手或着乱套公式;主要原因是知识掌握得不系
期刊
所谓“学习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如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师: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这几天祝老师眼里看
期刊
现代教育,本质而言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任何学科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措施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
期刊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积极响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号召。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切实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期刊
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许多文章多是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较少谈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试图对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相互关系作一粗浅的讨论。  思维定势或叫心向,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时代对未来成员素质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常常是教师领读得日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我们的教
期刊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课程改革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有什么关系呢?我粗线的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对历史教学中教和学总体推进改革.坚持不懈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期刊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甚至有厌烦抵触情绪。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当好这个“总指挥”,有效组织教学呢?这是历史教师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来我拜读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感触颇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是取得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侧重于对过去了的事情
期刊
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
期刊
化学实验的改进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和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改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更值得我们关注,故此结合实验教学的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化学实验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