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许多文章多是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较少谈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试图对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相互关系作一粗浅的讨论。
  思维定势或叫心向,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而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囿于原有的思维定势,随时准备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方法、更新观念以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人的思维发展,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求异,就意味着否定原有定势,建立新的思维定势,而不断发展的思维定势又为更高层次的求异思维奠定基矗于是,人的思维水平,尤其是辩证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并不是线性增长和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这里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老经验的扬弃,即吸收老经验的有用部分,否定其“错误”的部分,获得新的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思维定势。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思维定势往往需要在不同环境下多次强化才能形成。例如,学生对于一个新的概念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往往要通过多角度、多次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一概念进行识别、理解和运用,其间可能发生多次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使我们多次接受教训又多次总结经验,才逐步实现“熟练掌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思维定势建立的过程也正是对旧有思维定势的“求异”过程。
  可以说,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科学思维定势的基本内容就是各种概念、定理、公式、技能技巧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其中。“熟练”就是比较“牢固”的思维定势,这是求异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基矗“三基”之所以重要,也正在于此。如果当学生对新问题的规律还未掌握,思维定势还未形成时,就对其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所谓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学生不但不能掌握技巧和灵活性。就连基本技能也难以掌握。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很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思路分析得头头是道,而教出的学生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却又束手无策,也由于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思维定势已经形成,教师却不能及时增加难度,“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则必将使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学生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次思维定势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一个阶段的求异思维训练。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如对初一代数的学习。学生常常希望回到算术中去而讨论字母运算;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初期,往往会无意识地以平面几何的观点来处理空间问题,看立体图“立”不起来;学过任意角的概念后,仍将任意角视为锐角或钝角;学生由实数集“跨”人复数集后很不习惯,往往不知不觉又“退”回到实数集中去,将复数集问题当实数集问题解决……这些新旧知识和观念的转化过程之艰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对比(寻找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新观念逐渐认同,进而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定势。
  总之,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能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人的思维活动发展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它们的和谐发展过程就是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我们唯有对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辩证理解、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
其他文献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的教学古训,也激励许多人从事学法指导的研究和探索。    一、创设思维情境引其思考    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课堂教学中应让
期刊
一、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纵观今年的文综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全面考查。例11、12、17、19题。2、图文并茂,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例14、18、3l题。3、依据历史线索或专题,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综合。例13、15、26、32题。4、关注时政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例16、34题。5、考点均衡分布,知
期刊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四项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项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否综合运用这四项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提高阅读能力则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四项基本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的内在动力,或者叫做“内驱力”,只有充分
期刊
高中课本中介绍了向心力演示仪,能定性的演示向心力和质量,角速度及转动半径的关系,但由于向心力演示仪结构较复杂,对于演示结果学生感受的并不是很真切,在这里介绍同样可以演示向心力的简易实验装置。供物理老师参考。
期刊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期刊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运动,而重力加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教材并未对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原因、重力加速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如何测量重力加速度等问题做过多介绍,下面是对这些问题做一具体的研究。
期刊
物理难学已是学生的普遍认识。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就是学不会”、“听老师讲也懂,自己一做就错”“讲几遍了怎么还不会”,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对教学环节中“知”与“做”的偏差及由此引起的教师大包大揽是最主要原因。  学生中存在着“知”的缺失.部分学生,天天也在埋头学习,也记住了一些公式、定律,但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说来似乎知道,做来却不知从何人手或着乱套公式;主要原因是知识掌握得不系
期刊
所谓“学习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如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师: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这几天祝老师眼里看
期刊
现代教育,本质而言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任何学科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措施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
期刊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积极响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号召。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切实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