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二胡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炳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二舅的故事鲜为人知。尽管他们都命运坎坷,尽管他们都在用一把二胡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抗争。只有那一把二胡,呜呜咽咽,用同样的声音在苍茫的夜里,一遍遍讲述……
  张家是大户。外祖父是这个大户里唯一一个能舞文弄墨的文人和能人。可惜这么一个人,青年残疾,中年丧妻,无力养活六个孩子,更谈不上供他们上学。因此,以母亲为首的外祖父的六个儿女,除了三舅高中毕业当了兵,母亲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不完全小学外,其他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文盲。二舅只进过一天校门,第二天便继续去劳动了。他自嘲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是捊牛尾巴的命。
  1960年,全国都在饿肚子,二舅出生在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年景,自然也没受到多大的重视。他九岁时,小舅舅出生,外祖母得了产后风,在月子里去世。他们成了没娘娃。彼时,我母亲十五岁,大舅十三岁,小姨十一,三舅七岁。此后,他们兄弟姐妹在残疾的外祖父的指挥下,艰难度日。尖山台的青稞面养活了他们,双龙河水滋养了他们。
  母亲愁二舅个子小,家庭困难,找不上媳妇,对他最为关切。而他也一直拿大姐当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一直听到了六十岁。母亲自告奋勇当起了他的媒人。第一个对象,是小湾沟陈家的姑娘。说成后一拖就是三年。对那个姑娘的印象我已经很模糊了,却清晰地记得她的父亲,一个瘦长条脸的男人,骑在他家的墙头上,对站在大门外的我说,回去告诉你妈,我给你们缝了皮袍的工钱还没算呢,你舅舅家的财礼钱就顶了吧!
  之后,二舅的婚事被搁浅了。陈家只是白用了三年二舅的力气,并不真心许配自家的姑娘。大舅恨他的不争气,更恨损失的那笔财礼,经常用一些刻薄的话骂他。大多数时候,他就住在我们家里。
  二舅一字不识,却精通各种乐器,尤其擅长拉二胡。我们哈溪话叫“胡胡子”。许多个漫长而又冷清的夜晚,我家的火炕上常常是母亲做针线,二舅拉胡胡子,我和弟弟边听边玩。二舅有一次带来一个被他称作是“洋琴”的乐器,尺把长,一边有几个突出来的琴键,配有五根琴弦。他一边在琴键上按,一边用一根修剪过的鸡毛弹拨,声音欢快、动听。现在想来,其兼有琵琶和马头琴的音色。迄今为止我再也没见过这种乐器。
  一曲终了,母亲问他,最近怎么不拉胡胡子了?他笑着,眼睛看着洋琴说,“那个东西不敢拉了。前几天晚上拉着拉着,我觉得有人在哭着哩。一停,哭声没有了,一拉,又哭開了。我想,是胡胡子哭着哩。”母亲黯然,淡淡地说,不拉也好。
  后来,母亲对尚不懂人事的我说,那不是胡胡子哭着哩,那是你二舅哭着哩!我问,他自己不知道么?母亲说,那是你二舅的心在哭呀!
  我们河沿台有一户姓唐的人家。他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二女儿叫唐露露,自小就是个“病胎子”,一直在那个高墙大院里,很少出来玩和劳动。听说她有肺病,终年气喘吁吁,每天早晨起来,她的两个妹妹都要把一个鸡蛋打在碗里,撒上白糖,用筷子顺时针搅一百下,再用滚烫的开水冲开了让她喝。还听说她有肾炎,腿常肿着。早先许给了一个田姓人氏,人家终究还是嫌弃她的病,退婚了。
  二舅在我们河沿台住得久了,对村里的人比我还熟悉。他央求母亲给他问唐露露。母亲说了她的病,他说,我打听清楚了。我这么个人和家庭,还嫌弃人家什么!
  大舅连夜赶来制止,那么个“病胎子”,活不长呀!二舅却固执起来,今天娶了明天埋,我也认了!这桩婚事就容易得多了。唐家人提出来,他家儿子年龄小,要二舅上门为他们劳动几年。从此,他也变成了我们河沿台人。我却很少看见他了,再也听不到他拉胡胡子、弹洋琴了。
  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他跟两个小姨子打闹,那两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一路疯跑,笑得脸蛋红通通地。二舅从地里追过来,也是笑嘻嘻地。眼看着追上了,他们更是尖叫、躲避,无比地热闹,二舅把那两个女孩抓住了,把她俩的辫子绾在一起,然后用青燕麦把她俩绑起来,笑着呵斥说,看你俩再欺负我不了!?我呆呆地看了许久,怅然若失,唐家姐妹不仅仅是听到了二舅的音乐呀。
  三年后,二舅正式娶唐露露回了自己的家,住在尖山台张家的老院子里。真是奇怪,自从唐露露成了我的二舅母,她的病好像奇迹般地好了,不再气喘,也不再病怏怏地,精神头十足。一年后他们的长子出生。第二年他们和大家庭分开,在旁边盖了几间土房子,有了自己的小空间。他们过得很清贫。
  我们去看外祖父,却总爱在那个清贫的小房子里吃饭、睡觉。因为那个土房房总是暖和的、干净的。无论谁住在他们家,二舅母总是会慢慢地掏出腰里的钥匙,慢慢地打开炕上的陪嫁箱子,取出干净的被子和单人的褥子,让你睡在一个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的地方。炕下的生铁炉子也总是被她擦拭得干干净净,茶壶光可鉴人,饭菜可口爽脆。
  二舅又拉胡胡子了,再没听他说过胡胡子在哭。
  2007年冬天,二舅的老二去参军去了西藏。走兵的那天,二舅母和我去县武装部院子里送行。许多人都哭了,而二舅母说,参军这么光荣的事,哭什么。院子里这么多穿军装的娃娃,我怎么就看着我的正刚最心疼(好看,可爱)!
  哪里知道,这竟成了他们母子最后一面!
  第二年夏天,二舅母到县城来找我陪她看病,二舅在家照顾人参果大棚。我在车站接到二舅母,她比去年更瘦弱了,脸色蜡黄,人比纸薄。一下午查下来,肝、胆、肾、心、胃等等,没有一样合格。医生说,去大医院看看吧,我们没办法了。我没听懂医生的暗示。我压根儿没想到死亡的来临。
  晚上,二舅母跟我睡在一起。她几乎一夜未眠。气上不来,躺下就难受,吭哧吭哧地折腾了一晚上。我被她吓住了,天一亮就带她坐车去武威市医院。市医院的医生在一番检查后当即宣布,由于多年的肾病,她已经是严重的肾衰竭,鉴于她的身体机能都不行了,可能连透析都做不了。
  看到急急赶来的二舅脸色平静如常,我也安心多了。等我第二次去医院看望他们时,二舅正在给同一病房里的女人讲解“肾衰竭”是怎么一回事儿。他说,肾就是我们山里人说的“背腰子”。背腰子是人身体里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就像一个筛子,所有吃上的喝上的,全要从这个筛子里过一遍,好的让身体吸收,不好的就屙了尿了。现在,你和我媳妇的背腰子坏了,相当于筛子底烂了,不能筛了,好的坏的全进到身体里,就把其他器官破坏了。那个女人惊讶地问,那这个筛子底还能修好吗?他笑着说,修不好了。二舅母也在一边笑着听着,没说话。
  二舅在医院走廊里对我说,人们都说你二舅母娶过来就死哩。结果她活到现在,还为我生了那么心疼的两个娃娃,一个还参了军,就算是现在死了,也够了。那时武威的天还热着,却有穿堂风刮过来,凉嗖嗖地。
  一个月后,医院认为二舅母已经没有住下去的意义了。他们收拾着出院了。我跟着去了一趟尖山台他们的家。篱笆门依旧,暖和依旧。夜里睡在干净的单人褥子上,我跟他们喧了很久。
  二舅母说,她想洗头发。二舅笑嘻嘻地说,明天,我把你抱在架子车上,先用水笼头冲,然后用老扫帚刷,保证把你全身都洗干净!说的我和二舅母全笑起来。
  不久,二舅母就去世了。就在最后一个夜晚,二舅对说不出话的她说,你么就不行了,老衣也缝好着哩,娃娃们我一定操心好,你就放心地去吧!他烧了一大锅热水,给她擦洗了身子,帮她穿好了崭新的内衣、内裤,握着她的手静静地坐着,直到她慢慢变冷,直到天光发亮。
  那个曾经叫做唐露露的“病胎子”,在他们结婚二十二年后,离开了我二舅。
  二舅在整理遗物时,从箱子里找出一个针线包,里有一千二百元钱,全是崭崭新的百元大票。二舅对着那个针线包和那些钱说,你看看,人都穷坏了,钱还放着。你看你,人都死了,钱还放着。你呀!
  二舅同时从箱子里翻出来多年未动的二胡。二胡被二舅母用一块白布包起来,放在箱子角角里,完好无损。
  深夜,二舅又一次拉响了那把二胡。二舅盘腿坐在炕上,拉着一首又一首不知名的曲子,不知停歇。母亲躺在被窝里,一首接一首地听,想起多年前二舅说过的胡胡子在哭的话。她仿佛也听见胡胡子真的哭了。她不忍心看二舅,就转身对着窗户听。窗帘没拉,玻璃里一个老人对她说,你们从小就是没娘娃,现在他的儿子又成没娘娃了!母亲吓得“忽”地一下转过身,却看见大滴的泪水正砸在弦上,粉身碎骨……
其他文献
像任何一个被诗神所钟情的诗人一样,张琳从写下第一首诗开始就将诗与人自觉地结合为一个自然共同体,她的诗仿佛一块璞玉,不经雕琢就已经发出温润的光泽。  评论家吴思敬在一篇关于张琳诗歌的短文中说:“诗人张琳绝对是有一颗通灵之心的。”“读张琳的诗,你会吃惊于她对诗意瞬间的捕捉能力,她只要写出来,就带来了一个充满诗意情趣的美好世界。”  这无疑是对一个诗人写作准备与写作能力诚恳的认同。  我一直以为,艺术无
期刊
枣皮花开  像天外飞来的流云  用黄金的色彩与力度  铺天盖地砸向  秦岭的早春  枣皮花用绽放的金浪  以汹涌澎湃的节奏  淹没了故乡的沟沟垴垴  田垄和村庄  枣皮花开一束黄  像是用朵朵金簪  把春天的发髻攒住  耀眼的花蕊  簇拥着端坐枝头  用朵朵迷醉的幽香  招徕春天的脚步  蜜蜂与花朵  在花枝间轻声呢喃  交谈着彼此甜蜜的心事  舒展的枝丫如虬龙  向空中伸开双臂  想把太阳亲近 
期刊
远方  我们都是夜的精灵  两只不知疲倦的鸟  一只向南,一只向北  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心  裹住红色的黑,有些骄傲  风也凄凄,星也隐隐  尽管这黑漆漆的夜,静得吓人  他们却坚信,只要飞,总能  相会  雨中鸟  我看见你,如同看见山野之兰  你突然的到来,是今晨穿过林间的曦光  是与梦同醒的飞鸟的歌唱  竟突然,忍不住悲伤  如同忍不住,自己的欲望  我如囚鸟,你似海棠  就让我消亡吧  梵婀
期刊
韩墨的诗  相见欢  放下所有的柿子,她谁也不认得了  连梯子和箩筐,都记不得了  记不得谁丢下的种子,谁飞过去  谁以翅膀给树苗扇风点雨  山很蓝,有人蹲在山顶缩着肩  等我长上来,柿树上没有一朵云  青核桃落了下来  自知愚钝,不接地气  卷叶吹笛,也吹不动夕阳  赖着不走的羊,看风滚草  许多青核桃,在黄昏后落了下来  像水里清洗过,有一分月色埋在土里  还有两分:白天吃草,晚上下雨  我只
期刊
约定  这一句轻轻的祝福  如今印在黑夜的深潭  现在轻轻的  流水似的  缠绕在耳边响个不停  在无边无际的山谷  嘆息似的各种渺茫  此刻悄悄地  布满星辰  涌现的浮影一再陌生  春天走了又来了  枯萎的枝叶复活泛青  你的每一句话  看似无意  实际上江河记住了回音  遇见  时光 总是悄无声息  降临再深爱上  像细雨遇上微风  微风拂过脸颊 夕阳西沉  彩霞满天 一切如斯  最要紧是遇
期刊
不平静的方式  那年春天相约去西郊划船  从午后划到黄昏,白鸽在水中盘旋  投食者不食,我们互为诱饵  一起下水,一起上岸  这些日子我们多像两颗蒲公英  飘落在暗相丛生的沼泽  生命,轻盈的从不停下脚步  你我享受等风的每寸空隙  时间停滞,水的波纹推着向前  有鱼穿上鳞片再层层剥开  没等到世界平静,彼此相爱  晚风和短笛就如约而来  不设防的孤独  夜晚就应该是这样子  任意挥霍,都是奇妙的
期刊
一  雨是在你脖子上提个醒就要全面进攻的,有点市井无赖的意思。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就好像要冒出鱼来。  翠莲的机动三轮车开在聊城建设路上,后面划开的水线拖得老长。  她的心里是痛快的。这雨虽火辣辣地下着,然而终究像是替自己在争口气。中午女儿电话里说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话,还脆生生地在后脑勺和肩膀间回响着。下着雨,路上的车到底是少了些。翠莲的眼睛一直犁着路边,看看能不能捡一两个乘客。  一对男女在路边
期刊
给秋天装一道门  给秋天装一道门  不愿看到多情的紫红  舞弄身姿 从岩壁  秋回大地  给秋天装一道门  想把嗖嗖的冷风阻于关外  让天边的彩虹 模糊着  大地双眸  给秋天装一道门  难以阻挡金黄的折扇  掰开缝隙 钻出来  一阵眩晕  给秋天装一道门  秋红的太阳倒悬在天空  白云恼人 门熔了  秋还在  种个月亮  游船把夜幕拖回港湾,  醇酒把渔村灯火点燃。  潮润,从湖面静静扑来,  
期刊
善乎,酒之移人也!  ——《北山酒经》  一  我在县城的陋室里听琴、煮茶  落日溶化于几十里外的黄河,月亮升起在 东边的善护山。  我知道,李白兄要來,陶潜兄要来,刘伶 兄要来  这些天上的星辰  即将光临我的寒舍:我们吟诗,我们饮酒。  群星合诵:“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朝露上的尘世  发着微光。  曹孟德也将路过这崭新的人间,我得备好 一坛老酒  一醉方休。人之一生  不过是度过难忘的三天
期刊
20年前,我参加高考时,用的是一支奇怪的旧钢笔。就是在当时也找不到这种古董笔了,黝黑的笔杆和笔筒没有任何花纹雕饰,但黑漆漆中透着光泽,似乎显示着看似平凡的高贵。笔杆笔筒摸起来很光滑,看似塑料,但掂起来沉甸甸的,又似是实木,出奇的是旋开笔筒后的笔尖。  现在用的钢笔笔尖很细,和笔舌一起被包进塑料笔杆里,露出了的笔尖只有绣花针针尖大小。但这支笔的笔尖却有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整个盖住了完全外露的笔舌,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