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推进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促进了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 ; 中职教育 ;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73-01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几点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可见,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提出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的出处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有用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结果和体现。
(二)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以及人们常说的 “成才先成人”,都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道德对于个人、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立德修身。
今天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 两个百年目标” 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了教育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三)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
立德要立什么德?对于中职学生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教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懂得感恩、报效社会。
树人要树什么样的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中职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深化课程改革是中职学校推进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大连经贸学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切入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我校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中职学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一)把“德”字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为我们学校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二)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
立德树人是根本,内涵建设促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意味着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树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终身学习,为师者先善其德。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样充分肯定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不断完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融入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要积极营立德树人、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校园。
【关键词】立德树人 ; 中职教育 ;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73-01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几点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可见,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提出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的出处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有用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结果和体现。
(二)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以及人们常说的 “成才先成人”,都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道德对于个人、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立德修身。
今天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 两个百年目标” 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了教育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三)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
立德要立什么德?对于中职学生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教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懂得感恩、报效社会。
树人要树什么样的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中职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深化课程改革是中职学校推进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大连经贸学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切入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我校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中职学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一)把“德”字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为我们学校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二)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
立德树人是根本,内涵建设促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意味着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树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终身学习,为师者先善其德。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样充分肯定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不断完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融入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要积极营立德树人、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