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们选择了双休日的一天,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及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了一天的家,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学生们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心中滋生蔓延,从而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心灵的体验。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我们的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特别是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切实有效和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的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对生活教育思想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他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他很早就指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品德教学不能离开生活,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品德教育与教学,很多教师机械地把其当作了一种理论性的教学,忽视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实践性。学生当中,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相当普遍。因此,我们的思品教学应积极倡导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走品德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品德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品德教学实践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陶行知告诉我们,生活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合度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导入新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我教《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的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平时的生活中你们和家人会用到哪些交通工具呢?”这样的导入,无论从教学形式上、材料的选取上、问题的设计上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学生熟悉的、关注的、感兴趣的。这样不但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为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合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新知。 陶行知讲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材,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例如《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感受现代交通的便捷。为了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我做了如下设计:出示一串荔枝,问学生它的原产地,接着通过录音讲述古代杨贵妃吃荔枝的不易和现实生活中学生吃荔枝的容易作对比,初步感受现代交通的便捷。再引导学生交流还吃到过哪些外地水果,用过、见过哪些外地运来的东西,加深感受。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交通的便捷。教学中很多的的活动来自生活,源自生活,用生活教育生活,从而真正体现了品德教学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品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活用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加深感悟。生活教育的认识论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始。”我们要从生活的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寻求知识。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與学生的生活呼吸翕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与于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如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的教学中,我补充介绍了我们陆慕的名优特产:金砖、虾膳笼、花边滴水等,出示了图片,介绍了它们为我们这个小镇取得的荣誉,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补充教材的的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并可把学生所学的品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为现实生活服务,做到品德教学生活化。
  布置课外“作业”,提升体验。“品德与社会作业”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是一种实践性的作业,是一种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我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作业——爱心行动《今天,我当家》。学生们选择了双休日的一天,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及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了一天的家,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学生们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心中滋生蔓延,从而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心灵的体验。
  “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思品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思品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使学生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知识、得到感悟、促进发展,同时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喻旭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现执教于南京市金陵中学。  每位老师都想受到学生乃至家长的尊敬和欢迎,这是人之常情。要让人尊敬你欢迎你,就得有值得人尊敬和欢迎的理由。我看,对学生的热爱,对职业的敬畏,是最重要的。那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品位和专业水平。要达此目的,除了不断学习、实践,还得不断反思、总结。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学习、实践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备课、上课、批改、辅导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优秀高效的“学习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外在的培训和强化训练毕竟有限,根本在于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师“学习力”的内涵所在,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讀书是教师提高“学习力”的基本途径。著名学者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
期刊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专业书籍、前辈同行、教育实践都是我们学习的途径,而在我看来教育实践是最重要的,比如我对“赏识教育”的深刻认识就源于教育实践。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充分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因为有了伯乐的赏识,千里马才得以成名。教育好像也同样如此,因为有了师长的赏识,孩子才会更健康地成长。曾经我对此深信
期刊
查君书,男,安徽省繁昌县人,小学语文教师,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文学作品散见报刊。  午间,我正在批改作业,一个叫小薇的女生慢慢地蹭到我的办公桌前。  “老师,我有一个请求。”小薇颤颤巍巍地说。  “什么事?说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老师,您能做我的男朋友吗?”此时,她的脸上泛出羞涩的红晕。  天哪!这么点大的孩子,才上二年级,脑子里怎么会有了这种想法?以我的年龄再过两年能做她的爷爷了。我有
期刊
点击时下教育,什么词最流行?不是教育均衡,不是留守儿童,不是创新创业……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文化”。  打开教育报刊,“文化”漫飞,言必“文化”:什么营造“校园文化”,创设“文化校园”,什么“增强学校文化競争力”, “提高学校文化执行力”,还有什么校园“亚文化”“灰文化”“有色文化”……“文化”一词应有尽有,无所不在。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哲学、
期刊
第一次接触:怀疑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看着书名,我颇怀疑。  难道写就能成为名教师了?  满心狐疑地打开这本书,翻到目录,满眼都是“教育写作”,再回头看看书名,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基于专业发展的教育写作路径与方法。哦,原来是通过教育写作进行专业发展,进而成为名教师,“写”该是成为名教师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这样想来,这本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匆匆地翻个大概,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完全没有动笔写作的习
期刊
那是一个让我不省心的孩子,常常在想,为什么他会来到我们班?对读书却如瞌睡虫附体,甚至能打起呼噜;一到下课,他比谁都高兴,生龙活虎,让你哭笑不得,这孩子就是小任。  在这个有着近60人的大班里,小任比较调皮,不受约束,每天下午放学,家长来接总是找不到他,我每次都需要与家长一起寻找他,每次找到孩子,心中的那块石头才算落地,后来,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等到他的家长来之后才会回家。  小任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
期刊
会跑路的尸体    那件诡事严格地说是要从我刚搬进那间出租房开始。我叫梁世岳,外号是“水煎包”,因为特别钟情这种皮酥馅香的食物,所以高中同学就这样叫我,一直沿用到现在。  由于我高中很努力的缘故,我考上了台湾大学的法律系,本来这是一件值得兴奋和庆祝的事儿,但是当我参观宿舍后,才发现我们的宿舍楼条件极差,跟旁边的医学院大楼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征得父母同意后,我决定外出寻找出租屋,一番寻找
期刊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是每位教师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然而,这里的惩戒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打骂学生。之所以自古以来有惩戒,其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让学生意识到错误,能够从中获得成长。因此,我们教师要先树立正确的“惩戒观”,方能正确使用“惩戒”。  很多时候,棍棒的教育确实有一定的教育效果,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如今,体罚和变相体罚入法,引发很多老师的感慨:如今不知如何教育学生。那么在棍棒下的惩戒
期刊
网络上曾发布过一组叫做“70后的记忆”的漫画,作为生在“70后”的我,在看到漫画的那一刻,童年记忆的碎片迅速汇聚,幻化成欢愉的梦幻画卷。时光,仿佛在一瞬间穿越,万般滋味,全都涌上心头。我知道,是一种叫做“怀旧”的情愫,在撩拨着我的心弦。怀旧,似乎是荒漠的情感世界的一滴清泉,人们似乎从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次,某电视台报道了某学校推介课间游戏的“亮点”:将70年代的推铁环,打陀螺带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