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受欢迎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心理特点、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方式。同伴交往在学前期就已经存在,进入小学后,特点更为鲜明:
  1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增多,交往的形式也更加复杂;
  2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可以用书面、口头甚至肢体语言与同伴交流;
  3 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别人所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更懂得“察言观色”;
  4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从玩伴到友谊
  同伴交往频繁后,就可能开始建立友谊。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由双方共同凝结;任何单方面的喜欢,都不能称为友谊。如果一个小朋友说另一个小朋友是他的好朋友,但那个小朋友实际上很少跟他一起玩,根本没有亲密交往,他们之间则还没有产生友谊。因为亲密性是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的友谊有这么三个发展阶段(友谊发展具有个体差异,因而年龄有一定重叠):
  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
  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之间还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友谊就是一起玩,朋友往往与实际利益以及时空上的接近相关联,有时他们甚至会认为,朋友就是与自己一起玩、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比如说某个小伙伴不肯跟自己分享一个玩具,他们就会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再也不跟你玩了!”但只要下次对方愿意分享,他又会不计前嫌,迅速和好。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互相帮助,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是很能做到“共患难”,彼此间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一旦发现对方对自己没有帮助,关系往往很快结束。
  为什么是他?
  友谊的产生,往往从一方被吸引开始。什么样的小朋友会更受同伴欢迎呢?
  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行为特征有不良行为特征的孩子,肯定不受欢迎;因为跟这类孩子待在一起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挨揍呢?只有那些无明显攻击性、愿意分享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能力和学习那些学习好、兴趣广泛、主意多、具有良好领导能力的孩子,往往能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接纳。他们有想法,懂得如何组织大家做游戏,能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所以最终发展成好朋友的可能性更大。
  性格特征如果你能力不好,但性格好,如幽默风趣、会照顾别人、为人随和等,那么同样能够得到同伴的欢迎。“我喜欢他,因为他跟我爸爸一样爱讲笑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幼稚,但这确确实实会成为孩子选择朋友的标准。
  身体特征此处“身体特征”主要指一个人的相貌。长得漂亮的孩子往往更受欢迎;另外,小朋友在“考察”同伴的外形时,还体现了一定的“补偿心理”和“相似心理”。当问“你为什么跟他做朋友”时,一个小朋友回答“因为他长得很高” (这个小朋友是矮个子),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他的发型跟我的一样”。
  成人的影响所有的孩子对乖孩子普遍评价较高,愿意与他们交往。当问“为什么喜欢花花”时,许多孩子这样回答:“她最听老师的话了。”
  直接接触有共同爱好、能玩到一块儿,是促成许多幼儿与朋友交往的主要因素,哪怕这种爱好很短暂。
  被同伴接纳对方能否接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伙伴的看法,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幼儿,更在意他人是否喜欢自己。因此,有很多幼儿在回答“为什么和丽丽做朋友”时,会说:“她也和我做朋友。”
  (选编自http://www.minifashion.cn)
其他文献
大约有85%的健康宝宝,都会在出生后3周到3、4个月的时间段里,每天在固定的时辰哭闹,像是要以此作为一日的尾声。宝宝的这种哭闹毫无缘由,在数日或数周内反复发生,而且像钟表一样准点。哭闹完,他又重新变成了小可爱。  这种难以安抚的哭吵,由于大部分都发生在傍晚的5~8点之间,所以被称为“黄昏哭吵综合征”,儿科医生和育儿书籍称之为“肠痉挛”或者“腹绞痛”。  儿科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行为综合征,没有确切
“美术班、舞蹈班、乐器班……我家的宝贝到底该报什么兴趣班?”面对幼儿园花花绿绿的兴趣班宣传单,不少家长犯愁了。孩子的兴趣该如何树立、如何保护,是如今父母们相当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特地请来了艺术幼儿园的园长,来帮家长们指引方向:     观察孩子兴趣   “孩子那么小,去兴趣班能学到啥?”不少孩子的家长都有这种疑问。其实,家长们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3岁的孩子对画画、看书、听音
在家中豪豪总爱闹,为了能让他安静下来,又愿意呆在家里,我有时会带着他玩一些有趣的科学小游戏,“科研室”就在我家的厨房里。  盐与糖的小魔术  吃饭的时候,豪豪从不肯好好地坐着等待,我只能取现有餐桌上的盐和糖两种调味料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把盐和糖分别倒在两个碟子中,另外一个碟子混合倒入盐、糖,然后分别在三个碟子上滴入几滴水,会发现糖的溶解度大,先溶掉了。  豪豪还是不能完全区分开,于是,我把盐和糖分别
红薯稀饭  偶尔我们也吃点粗粮,红薯稀饭加个大红枣,蒸熟的南瓜手抓着啃。粉糯甜香的红薯泥让小小一碗白粥增色不少,不必借用其他糖分,只取食物本身的味道,就能给孩子甜蜜的满足。  做法:1.红薯洗净去皮切薄片,入沸水锅中蒸至熟软,用勺子碾成薯泥。2.将三分稠的大米粥小火煮沸,加入薯泥拌匀即可。  小贴士:红薯富含蛋白质、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以红心的为最佳,富含胡萝卜素。  虾
在女儿5岁时,我决定每周发给她零用钱。以美国人的习惯,给的数目一般等同于年龄的大小;给的出发点则是用作理财教育,让孩子在有限的资源中,学会量入为出。  消费、储蓄、分享,各有一个罐  美国流行的零用钱理财观为:消费 储蓄 慈善分享。所以,在女儿拿到第一笔“工资”5美元后,我建议她把领到的钱分别放到三个标有不同用途的透明大罐子里,分别为用于日常开销的“消费”,用于积累理财的“储蓄”和用于慈善的“分享
最初与《孩子》的结缘,似乎是为了完成妈妈一族的“必修课”。打开油墨飘香的扉页,清新隽永的文字映入眼帘,从生动有趣的“家教故事”到耐人寻味的“教子有方”,再到照亮视野的“心灵之灯”,篇篇佳作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这位刚刚上岗的妈妈。更重要的是,一本《孩子》在手,让我走过了家庭教育的沼泽,解决了亲子相处中的困惑,一个个灵动的“小秘方”,一个个创意的“新方法”,用到女儿身上,果然行之有效,心儿陶陶情也融融。
幼儿园体检时,不少老师向我抱怨说,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吃绿叶蔬菜,每顿都能把盘中肉吃光光,却常留下碧油油的青菜,叫老师很是操心。怎样让孩子爱上绿叶菜呢?我给老师支了一招——  于是,老师给孩子讲起了大力水手与菠菜的故事:“很久以前,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位正义的水手英雄名叫波派,他力大无穷,战无不胜,胳膊上的肌肉鼓鼓的。为什么他如此厉害呢?原来,每当大力水手遇到强敌时,他都会服下一种“灵丹妙药”——菠
最近,一位妈妈和我聊天:“儿子淘淘7岁,每天总能做出许多令我抓狂的事情,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一样,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还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呢?”我说:“没有你想像得那么严重,可能是淘淘已经到了猫嫌狗不爱的年龄了!”“猫嫌狗不爱的年龄?”那位妈妈惊讶地说:“真的有这种说法吗?”  俗语说:“7岁8岁,猫嫌狗不爱。”意思就是说,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时,总会做一些惹人烦的事情,即使是喜欢亲近人类的猫狗,也不愿
眼看着宝宝的脾气越来越坏,对抗情绪越来越严重,我意识到了,强行给宝宝立规矩是不可取的。  像大多数妈妈一样,在和孩子立规矩的斗争中,我狠心看她哭闹,绝不退让,绝不心软!我要让她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不行就是不行!然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晚必发生几场战争。虽然她不止一次地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最后会哭得筋疲力尽,败下阵来。但是我执拗的宝贝,下次仍然不屈服,重新与我抗争不已。娃爸最后实在受不了:
理财能力越强的孩子,越舍不得将钱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孩子的爱心与理财同时开花呢?  “菲比都8岁,可情况却令我担忧,对于花钱,她总是毫无节制,每月的零花钱基本都被她全部挥霍。看到同龄伙伴都拥有自己的小金库,她居然镇定到无动于衷。”我向朋友抱怨说。朋友说:“如果你不想菲比长大成为花光每月收入的‘月光族’,或透支信用卡的‘卡奴’,甚至需要你们贴钱过日子的‘啃老族’,你得赶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