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然而,作为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那么,趣味性从何而来?我们认为,哲学课的趣味,就在于哲学本身是一门能说明世界的本质,提示最一般的规律,能教人聪明、给人以智慧的学问。而不少中学生总希望自己更聪明、更有智慧,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带上一点哲理,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引起中学生对哲学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怎样加强哲学课的趣味性?我认为,对于初学哲学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对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需要形象化的讲解,而博引趣例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趣例”可以是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哲理诗、名人名言等。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生占85%以上,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就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来搞好哲学常识的教学。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而哲理诗却寓哲理于艺术形象中,意境、诗情、理趣交融,能使人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也得到思想上的启发。还有名人名言,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伟人的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使学生加深对哲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博引趣例法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把握、应用。
  一、以趣引题,定好基调
  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如在讲“联系”这个概念时,先讲述哲学寓言故事“唇亡齿寒”,说明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如唇齿相依,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那么,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就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去探讨。又如在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时,先叫一个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进而引导学生分清“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然后引入正题。再如,在讲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事物的结构和排列次序的调整也能引起质变的时候,就可以让同学们叙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在同学们生动的叙述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同学们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一基本而又重要的哲学原理。
  二、以趣言理,深入浅出
  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用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不给小牛吃,也不去挤它,就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母牛的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其新陈代谢,也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而挤奶人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使母牛造奶系统的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奶的枯竭。接着,再举一例“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终生悔恨”去印证。这例说的是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结果十个子女中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他七个都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后来,达尔文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奉劝那些表兄姐,千万不要走我的路而近亲结婚,就当知心朋友吧!”最后选用谚语“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分析。这样,“规律的不可违抗”这一难点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三、以趣明理,耐人寻味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课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哲学课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展示了一个很好的大舞台。哲学课可以利用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哲理诗、名人名言、俗语、对联等渗透思想教育。例如,在讲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就可以引用俗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既可以通俗易懂地解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可以由此教育同学们树立国家意识、集体意识。
  四,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哲学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博引趣例法进行教学,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乐学情境。当然,仅用趣例讲哲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事实的证明和论证。若将趣例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则更能使学生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他文献
由于社会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即CAI,CAI是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简称)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但是,由于认识的偏差,目前,英语课堂运用CAI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质量低,滥用CAI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CAI,许多老师把是否运用CAI看成是教学设计是否新颖的标准之一,甚至形成了“无多
期刊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  在新课改实施的
期刊
一、培养学生对学好物理的信心  在物理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学不好物理,主要原因来源于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如果学生有了信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学好物理就没有问题。在平时的课上,好学生的典型我会表扬,但我关注的还是那些学差生,这些学生并不都是笨的,他们有的是基础太差,有的是习惯太差,这些学生自我推动力相对弱,如果没有老师在后面推一把,将会越来越差。比如我班耿
期刊
摘 要: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生物标本,可以克服课堂的呆板与单调乏味,增大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增进师生的互动和协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怀揣疑问走出教室,喜携答案迈进课堂。  关键词:问题设计 物理 运用    随着国家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成本的投资力度、现代教育技术在教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教学周期很长的学科。凡从事这一学科的同仁们也许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们在上课中,特别是在需要朗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学生的朗读节奏分明、情感投入、表情自然,全班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就会特别专注,之后对老师在朗读前所布置的问题也往往会作出相当准确而精彩的回答;反之,如果是一个朗读停顿不当、声音低小、感情不投入的学生来读,其他同学就不会用心去听,反而还会发笑,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纪律差。学
期刊
有的学生看到作文低分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实并非他们天生缺少写作才能。从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来看,不少人语言底子不错,但因为他们的议论文存在下列三个弊端,以至影响到其能力的充分展示。  一、立意脱离材料含意  这种偏题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失分严重。有的学生以为作文可以自定立意,就是写什么都可以,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动脑筋去思考材料的含意、作者的意图,往往抓住细枝末节就拟题写作,结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
期刊
摘 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他的流放生涯中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他的诗词还是赋,他对赤壁总是一往情深。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他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同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缅怀了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周瑜、曹操
期刊
地理内容主要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由于内容零碎,加上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难以理解。复习课又不同于新授课,内容多、时间紧、速度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讲究方法,把零碎的知识点整体化、系统化,因此复习时必须把握考纲、突出主干、夯实基础、提升答题技能技巧。  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结构系统化  实施新课改以来,开放性试题逐渐增多,教材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
期刊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今社会中,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中,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在数学习题中,所谓的实际问题就是应用题,那么,如何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呢?  在小学时,学生就已学习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