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政治饭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选区内领到一张满纸红字的神圣的选票,然后走向神圣的票箱,投进神圣的一票——虽然感觉上还不那么神圣。
  在做这些神圣的动作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民们对那些年轻的专业人士比较看好,而对那些有官职的稍稍年长者不太青睐。我听到他们大声地议论:明明身处特权阶层,还当什么人大代表?他们去参政议政,能帮我们说话吗?
  既然认定这样的候选人不能“代表我们”,于是只好选择另外的既定人选——凭着他们的年轻,凭着他们曾经留学的海外背景,凭着他们从事专业不谙党务政务的特点,或许说话办事能够“代表我们”。
  仅仅是美好的愿望,仅仅是朴素的抉择。说到底,谁也没有把握说,被我们划圈的年轻人会很好地“代表我们”。只是因为没有更多或更好的选择,只能冥冥之中祈祷“倾斜”正确。或许,这份朴素的直觉恰恰通往低级的错误。谁知道呢?
  理论上而言,人大代表的职责非常重大,参政议政哪,那也是一个专业活——政治专业活,并不是懂得电脑软件或者塑料粒子就能胜任的,反而应该是吃政治饭的人更能熟练地用好民主制度。可是在咱们这块土地上,所谓“吃政治饭”往往与官僚和衙门同义,而与民主相去甚远。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发现专门代表人民到处“出头”的人物,贫瘠的民主土地暂时不可能造就这样的人物,就算曾经冒过半个头,也早早就被修理了。更何况,低水准的“出头”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与理想的民主境界何止千里万里。
  一个民主政治比较成熟的国家,应该有一批“吃政治饭”的职业人。他们不必为稻粱谋,不必为了蝇头小利而轻易改弦易张。他们在民主政治的框架内,娴熟地运用政治智慧,将民意传达得清晰而到位。整治自然和整治社会同样都是科学,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复杂和多变更难把握。如此复杂而精细的专业活计,以前谁把地种得好一点,脚扦得好一点,就能参政议政;现在谁专业精深一点,商业盘子大一点,也能议政参政——虽然进步不少,至少知识文化精英阶层多了发言权,可是这个言如何发,发得是否真正有谱有序有效,仍然具有一个标准:民主政治的专业水准。你尚未深究过各种法律法规,不懂得如何影响立法,不知道提案的含金量究竟多少,不晓得民意的通达如何关乎国计民生,那么,你“心有余”还不行,终究“力不足”。
  曾经,“吃政治饭”是对不懂专业、不钻业务者的揶揄形容,是党棍之类的代名词。而到了现代社会,它应该回归其本义:在民主政治的逐步架构中,造就一批“吃政治饭”的知识英才,为我们这个曾经在政治立国方面多灾多难的国家,创建一个理想可行的治国框架。吃这样的政治饭,何其神圣!
其他文献
记忆里的公共浴室是各样女人们的裸体画组。各样是指她们的体态模样,有臃肿、丰腴的,有纤细、孱弱的。年轻的弹性和年老的松垮。骨架、线条、肤色,都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公共浴室是每个小女孩真正意义上的生理启蒙课堂。我外婆少年时有唱戏的经历,曾跟随戏班子游历各国。她说,日本的公共浴室可有趣,冠名“混堂”,是男女混浴的。可想而知,那种启蒙就更形象和彻底了,呵呵。壮年丰满女人的肤色是那种暗而饱满的黄油色,是对欲
期刊
现在的小孩,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香烟牌子”这种玩意儿了。而在我少年时代,它却是我最贴心、最解闷的玩伴。30岁以上的男性,恐怕都能理解我这句话。  那时候的男孩,好像没有不刮香烟牌子的,哪怕是学校里的大队长,老师眼里的乖宝宝。当时,一毛钱好像就能买一版香烟牌子,大约12张还是24张的,自己回家后工整地按边幅剪下来,就可以拿去和小朋友玩了。  刮香烟牌子,可是来真的哦。现在想起来,的确是带有点赌博性质,
期刊
【接翎子】    上海话里有“翎子”的讲法,有“甩翎子”(“甩”要用上海话念,发音同“豁”)的人,又有“接翎子”的人,其中道行足见功力。所谓的“甩翎子”,其实就是暗示,使一个眼色,或是露一点口风,都是“甩翎子”;而且又不能做得太明,而是要让别人自己体会和揣摩其中的深意。比如有人要过生日了,自然是希望人人都能记挂在心,最好是有礼物奉上,于是就旁敲侧击,一有机会就提起“侬晓得今朝是啥日脚伐?”之类的话
期刊
套上绒帽,扣上滑雪镜,踏上滑雪板,戴上手套,抓紧手中的手杖,用力一推,呼!我们穿越摩天大楼的玻璃墙高高跃起,飞离压抑的办公室,抛开一波又一波的会议,再也看不见拥挤不堪的交通,忘记污浊不清的都市空气,一个漂亮的大转弯,来到世界的另一侧:清新、冷冽、安静,雪山身披着神圣的银白光芒,一切恍若梦境,令人屏息。  滑雪,对于我们生长在南方的许多人来说可能只停留在电视上,但她确实是一项刺激而令人神往的运动。一
期刊
老戴这幅“全家福”画,使我想起我家与大舅父、姨妈三家合拍的“三家福”照片,那是我被绑票后赎回的“中秋节”。大家庆贺团圆,先到城隍庙拜菩萨,再上照相馆拍照留念。在拍照前曾有过议论:拍全家福人数应该成单还是成双?大舅父作出决定,成双吉利,因为他事先已统计三家人口,我家八个,他家九个,姨妈家三个,正好双数。长辈坐在中排,小辈年长的立在后排,我和表兄妹坐在前排,我最小,因为是主角,坐在中央。这张大照片一直
期刊
虽然几乎每年都会回到上海,但是关于上海的记忆似乎终止于童年,终止于上个世纪,很多过去的事情必须间隔足够久远的时光,方可叫做回忆。每一次的离开,也并无特别的想念,只有在一些午夜时分,在梦境中醒来,才会有一些淡淡的惆怅。个人的记忆片断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个的人和老宅子,在我看来,人和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灵魂。  祖父毕生做科学研究,兴实业以救国,家教亦甚严格,闻达于一方,在津沪均有家业。上海的
期刊
吴淞口码头的日出,总是衬着码头上那些巨大的吊车的灰蓝色影子。我总是站在宿舍的阳台上,面向东方,一边梳着头发一边欣赏日出。  如今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时候的日出,就像是一颗浸在冰酒里的红樱桃,在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沉沉浮浮,沁人心脾。  从宝山吴淞口码头坐船摆渡到浦东三岔港,我总觉得似乎不用坐多长时间的车,就可以到疗养院了。那是一个专门给码头职工疗养的好地方。大门前很幽静,面对着一畦一畦绿油油的蔬菜。
期刊
电脑之性别    比尔先生和盖茨小姐都是电脑迷,常在一起讨论电脑。一天,他们为电脑是什么性别争论起来。   盖茨小姐认为电脑是男性,并列举出八大理由:   1、懂的事情不少,却偏偏不解风情。   2、总是需要备份。   3、没买回家的时候,闪闪发亮,买回家后,才发现黯淡无光。   4、要想让他干活,就得让他触电。   5、如果你按对了键,叫他干啥就干啥。   6、一点儿也不懂得含蓄。   7、常常
期刊
上海男人的一生都在“坚挺”两字上作着比较。他们的坚挺是对事实的穿透,是对表层的剥离,简洁而锋利,贯彻始终,每个人都有一套厚实可行的生活哲学。  上海女人的坚挺,来自于各个层面:大智若愚的坚挺、安之若素的坚挺、理想主义的坚挺。她们的心,偶尔会向爱情低头,更多的时候是,臣服于坚挺。    上海女人眼中——  上海男人的坚挺  文/何菲    ■男人的一生都在“坚挺”两字上作着比较  “夜色”是我和我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