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辅导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奇怪”的现象:语文课外辅导书使用现状
  
  现象一:
  开学初听了一节语文课,看到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不是凝神思考,也不是默读课文并从文中寻找答案,而是低着头快速地翻开《课课通》寻找答案。只见先找到的学生迅速地高举着手,接着,一只又一只的手举起来,当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时,这位学生从容地站了起来,手里捧着《课课通》,把书上的答案念了一遍。老师却对此现象视若无睹。
  现象二:
  学习《早》这篇课文时,我正想引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刚说出“文中哪几节是介绍三味书屋的”,就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我以为他是想回答这个问题,没想到他站起来后,捧着语文书,把本课的分段及段意全说出来了,竟然与我们教参上的答案一字不差!原来他已在书上做好了“预习”。
  现象三:
  作文评讲课上,我对本次观察动物的作文进行点评,特别表扬了班中一向成绩平平的一位学生,因为我在批改他的作文时惊喜地发现他此次作文写得特别好,把大公鸡那骄傲的神态、打鸣时的动作写得栩栩如生。当把他的作文在班上读完后,几个学生当场指出这篇作文是抄的,并捧出了《名师点拨》向我证明。
  发现以上一些现象后,我对本校五年级学生购买、使用课外辅导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早在开学初,就已在家长的带领下买了许多课外辅导书,而且购买的课外辅导书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如教材讲解类:《小学教材全解》、《课课通》、《双色课课通》、《讲透教材》、《名师点拨》等;拓展阅读类:《语文拓展阅读》;练习试卷类:《黄冈小状元》、《黄冈大试卷》、《每课一练》等。其中,各课任老师都没推荐的教材讲解类书,在各个班中的购买人数达到班里总人数的80%以上,有的班级甚至高达90%以上!购买拓展阅读类的辅导书在各班情况不一,课任老师曾推荐的班级有80%以上学生购买,有的班级甚至人人都买了,而老师没推荐的班级只有少数学生购买。练习试卷类的书不管老师推荐与否,都有95%左右的学生买了,还有学生同时购买了好几份试卷。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二、爱用的理由:语文课外辅导书带来许多便利
  
  在购买、使用辅导书的学生中,学生主动要购买的和家长要求购买的差不多各占一半。学生、家长们为何热衷于这些课外辅导书呢?因为这些辅导书分册编写,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再说,别的学生都买了,自己家不买不就落后了吗?而且用了这些书以后优点也很明显:
  1.弥补课堂不足。课外辅导书本身是工具书,特别是在教材讲解类的书中,有很多老师讲不到位的地方,在参考书中都能看到,是辅助学习的好帮手。
  2.节省学习时间。在预习的时候可照着教材讲解书组词、理解生字词、分段、归纳段意、了解作者生平、主要内容,不仅预习时间缩短了,预习的结果也更准确无误。
  3.有利课堂发言。教材讲解书对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解释,品词析句也很到位。学生借助这些辅导书,充分地预习,对课堂上老师所提的问题大多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得到老师的表扬。`
  4.提高考试成绩对学生来说,课外辅导书可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成绩。
  
  三、令人担忧的隐患:语文课外辅导书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的语文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滥用课外辅导书至少对学生产生以下几种影响:
  1.丧失思考机会。语文学的就是如何理解课文、欣赏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而教材讲解书把答案直接写出来,学生在预习时参考了辅导书的答案,不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而只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阅读理解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2.产生思维定式。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讲解的辅导书,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仅局限于辅导书上所列的条目,停留于浅层次的理解。如此,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将逐步萎缩。
  3.影响课堂听讲。有了教材讲解的辅导书,学生的课前预习变得“省时省力”。对于课堂上即将讲的内容了然于心,失去了新鲜感和原有的兴趣,上课时就不会认真听讲,更别谈独立思考了。
  4.学会投机取巧。把教材弃置不顾,拿着教材讲解书不假思索地看重点、难点,做作业时照抄答案,习作时直接抄袭原文,课堂上捧着辅导书回答问题,这都会让一些学生学会投机取巧,盲目而肤浅。
  
  四、扬长避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辅导书
  
  课外辅导书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呢?该如何指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地使用课外辅导书而让学生既提高学习能力,又提高成绩呢?学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辅导书,合理利用,才可能真正实现辅导的功能效用。对不同的课外辅导书应有不同的用法,建议如下:
  1.把拓展阅读书作为预习资料。“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仍有一些学生不爱读课外书,还有一些学生爱读书却不知道该读哪些书,以至课外阅读不够理想。《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就是与各年级的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套餐”,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课文的理解,也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预习时可充分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相应篇目。
  如布置学生预习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就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课文,该查字典的查查字典,尝试着给课文分分段,再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关于《二泉映月》的相关内容。本课的相关内容有“走近名家”《华彦钧》,介绍了阿炳的生平;“名曲赏析”介绍了阿炳所作的6首名曲的内容;“诗文诵读”《二泉映月》是对二胡曲内容感受的一首诗;还有“你知道吗”《〈二泉映月〉曲名的由来》、“美文欣赏”《月的遐思》、“民间传说”《阿炳的三不穷》”、“故事城堡”《少年阿炳》、经典存盘《聆听〈二泉映月〉》、“屐痕处处”《中华名泉》。学生在课前阅读了这么多与阿炳、月、泉的相关知识,增长了知识,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2.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既然语文的学习注重积累、注重吸取,我们也鼓励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吸取他人之长,借鉴一些课外书中的有利成分,如《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要求学生在读这些内容时,对重点部分圈圈画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杜绝课外辅导书进课堂。
  进行《二泉映月》一课预习时,就可以看看《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可了解阿炳的生平,记记阿炳的其他作品,了解《二泉映月》曲名的由来。在上课时,就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课堂进度交流以上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积累语言、增长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但要防止学生学生课堂上照着书读。
  3.学生把教材讲解书作为复习资料预习时,一定要独立思考,该读的读,该查找的查找。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跟上老师的思路,以听讲为主。在课后,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可以选用一些教材讲解书作为辅助工具,补充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或课堂上没有领会的问题。
  学完《二泉映月》后,在课堂上掌握得不够好的学生可以看看《小学生双色课课通》,把里面的生字组词、解词造句、咬文嚼字、近义词、反义词、词义辨析、句段理解、分段段意、章法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知识扩展、练习指南快速地看一遍,及时巩固,加深印象。此外,学生进行阶段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本精选的教材讲解辅导书,专门用于强化理解教材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4.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导书。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建议买教材讲解辅导书,更不必买练习试卷等,只需选择拓展阅读书,这样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如果学习成绩一般或中等偏下,建议学生使用辅导书,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较快提高成绩的目的。但也不必用大量的练习、试卷搞题海战术,题目做得太多太滥,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亲子矛盾,还不如花时间把基础打牢,再进行课外拓展。
  5.家长的辅导用书。孩子的学习情况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只要对孩子有利的书家长都会争相购买,往往一下子就给孩子买了大量的书、试卷,导致孩子厌烦。一些家长也觉得自己把书都买了,责任也就尽了,至于孩子怎么用、用得怎么样就不再关心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辅导书,而不盲目大量购买,并让家长督促孩子合理使用各种课外辅导书。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辅导,显得束手无策的,这时就可以把课外辅导书作为培训家长的资料,让家长借助辅导书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
  总之,课外辅导书意在参考,是工具,而不是拐棍,不能过于依赖。特别是,教材答案,科学使用才是最有效的,一定要注意的是“思考后看”。用好了辅导书有利于学生自学,提高知识面,是很不错的工具;但是用不好会造成一些不自觉的人的堕落,是一种偷懒的工具。因此,使用辅导书最忌以其取代教材、取代课堂,取代独立思考,喧宾夺主。
其他文献
儿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挚爱。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辨别字的读音、形状和字义,还可以模仿教材,自编儿歌,进行再创造。在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同时,启迪智慧,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巧编儿歌学拼音  刚走进一年级的孩子,就要进入40分钟一节课的课堂,以及将近两个月的拼音学习。如果没有多样而生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很
书名: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王孝会,等  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47263037  定价:45元  女性文学一般也称为女性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指的是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以女性思维方式、审美理念以及女性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元素为基础,通过女性特有的情感和细腻的文风,以女性生活、命运、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女性
《社戏》是小说集《呐喊》中的最末一篇,文章以鲁迅特有的“呐喊”式笔法开头,以批判的笔调叙述“我”两次在城里戏园看戏的经历,充盈其间的是不快与烦躁。然后笔锋一转,进入诗意化的写作,以明快的笔调追忆幼时在母亲娘家看社戏的情景,洋溢着欢快的主调,与后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相通之处,而与《呐喊》中的其他篇章不甚相合。那么,《社戏》与《呐喊》的共通性何在?仅仅由于发表于同一时期便收录其间吗?通过对鲁迅“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走进莫高窟  1.播放《大敦煌》主题歌。  2.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知道刚才我
自从1921年《故乡》发表以来,对它的解读可谓汗牛充栋,一位日本学者藤井省三写成了一部《鲁迅(故乡>阅读简史》,描述评论的变迁情况,全书分为“知识阶级的《故乡》”“教科书中的《故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故乡》”“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乡》”,其文献资料收罗的广博和学术成就无疑不可低估,但其理论基础是传播美学和接受美学。作者自承“我的目标不是把文学史写成对作家作品的解释,而是从社会史的观念进行叙
李斌先生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即将出版,邀我写篇序言,我当即就答应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往还很少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我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正承担关于“百年语文”的课题,也苦于这方面缺少殷实的成果可做借鉴。这个题目做好了,对于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也有参考意义。  由于政治和战争等原因,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出版情况非常散乱,要进入这方面研究,必须先做资料清理工作。该书作
背景  课堂上,总有学生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让老师感到意外、甚至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课堂会因此而绚丽多彩。    教学案例  片断一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教师播
因为对萌发生机的课堂向往,因为对游戏教学的追求,200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十年的教研员工作,重返课堂,带着课题开始了崭新的课堂实践。从教研员做回老师、从书桌走回课堂、从总是教室后面的听课者到走上讲台的上课者,在这途中,我的课程理念、生活方式、教研方式发生了不少的转变。  今年三月下旬,因学校与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我有了一次与大师切磋、交流的机会。这次,我执教的
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主人公一般是没有外貌描写的,不管是在负有盛名的《万卡》《变色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还是在《苦恼》中,人物都直截了当地出现,行动着,感受着,外貌往往不着一字。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本文引文皆出自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却大笔浓墨、相当夸张地展开了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
主持人语: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