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的第一片树叶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灰
  《北回归线》的第一片树叶是灰色的,我说的是这本著名民间诗刊的创刊号的封面,也可能这就是“北回归线”诗派的基调。不是红色,不是白色,更不是黑色,而恰好是灰色,这是偶然吗?也许真的仅仅是一种偶然,因为,封面的设计者是方跃,他偶然设计出了这样一个封面。
  让我回到对封面的描述,这个封面的设计让我想起荷兰科学思维版画M.C.埃舍尔的作品。这是一件体现所谓“空间逻辑学”的作品,黑与白在汇合,灰色的基调上是白点。图案的两头略暗,越向中间越明亮,仿佛在那里有一个真正的破晓。在图案中间的浅色中,出现了四个黑字:北回归线,但这时,那些白点也悄然变成了黑点。
  这是偶然的吗?也许不是。《北回归线》诗刊的创始人梁晓明非常喜欢这个封面,他选定它作封面。那一年,他25岁。当时,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先锋诗人,作品发表在许多一流的民间诗刊上(如《非非》)。他喜欢演讲和朗诵,在许多大学有自己的拥趸,你有时必须挤开一堆崇拜者才能看清楚他:细长秀气的手指抓着一本诗集或他最新创作的一些散乱的诗稿(像抓住一些正要飞走的翅膀),英俊的脸是一件混合着真诚和自负的杰作,他习惯披一件围巾——如果这是在冬天的话——但并不真正用来围住脖子,而是让它垂下来。
  2、米缸
  我和梁晓明结识的时间,大约是1986年初,但比较深入的交往却是在一年以后。在1987年秋天,晓明给我看了他的新作《告别地球》,这部“寓言式的组诗”完全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突围之作。1984年,晓明完成了名诗《各人》的创作。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口语诗,一首情景诗,与“他们”诗群或其他南方生活流诗群的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度。(当然,《各人》的重要性已经从时间和境遇中孤立出来,它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具有了更普遍的超时代的意义,连晓明本人也在当时低估了它。)实际上,到了1987年(诗歌的实验性创作更早就开始了),他就希望掀开新的篇章,以组诗的形式凝聚更开阔的世界。在《告别地球》这组诗中,他一一拷问了这个地球上的各种光辉与价值。他呈现了诗人最后的绝望:他要告别那个“灰地球”。灰色,是的,想起自己的青春,就是灰色的。那时火红年代的红色已经熄灭,变成了一种隐痛。而日常生活是灰色的,梁晓明当时的工作场景是街道,他巡视街道,负责管理那里的市容市貌。他穿过老城的盲肠寻找新的堵塞点:“我一直在大街的手里,被栏杆牵扯/被无用的日子拉着衣袖/散步在风中,激情,和夕阳下。”(《离》)
  一次,我去看梁晓明,他并没有带我去他办公室(他厌恶某位颐指气使的科长,讨厌办公室无聊的气氛),而是带我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米店,我们坐在两个盖了盖的米缸上面热烈地聊起来。当时,他已经完成了《告别地球》,我们一起读他的新作,聊起诗歌,聊超现实主义诗人和画家的作品,聊他新看的书,在聊到恰佩克的《鲵鱼之乱》时,他说:上帝要人神圣,必先让他平凡。米店老板善意而茫然地看着我们——当我们激动地一边从米缸起身,一边快意地拍着变白了的裤子。
  3、超现实主义
  随着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作品陆续被译介过来,诗人们发现,如佩斯、萨克斯、聂鲁达、阿莱克桑德雷、埃利蒂斯、米沃什、塞弗尔特、索因卡等人的作品都有鲜明的超现实的成分,但这些人的创作与法国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主要是指布勒东式的创作,而艾吕雅有所不同)又有一些不同。(用一句评价佩斯的话来说:他们“远远看上去是超现实主义者”,我有时也称他们是“边缘超现实主义者”。)
  与原教旨主义式的法国超现实主义不同,这些诗人的作品更多地扎根于现实的腐殖土中,而且时时回望(不是决绝而去)那些象征主义的大師们: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叶芝、艾略特、瓦雷里、里尔克……。
  一些中国南方的诗人正是在这些作品的激励下,写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国式超现实主义作品(主要在南方,我也称他们为“南方超现实主义诗人群”),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诗人梁晓明正是其中的翘楚。
  4、极端主义
  说到《北回归线》的创刊缘起,必须要扎根于其氛围中。二十世纪80年代,杭州有不少诗歌群体,如何鑫业等人组织的“十二路诗社”,朱晓东等人创建的“地平线”。
  梁晓明也参与和发起了一些诗歌团体。如“极端主义”,酝酿于1985年,印出流派刊物《十种感觉》。成员有梁晓明、余刚、王正云、李浙峰、勒夫等,诗刊也收了西川、贝岭等外省诗人的作品。
  “极端主义”的宣言是:“它讨厌规则,反对逻辑,厌恶理性,对从古而来的一切成为习惯的东西,它都抱一种怀疑态度。它崇尚大自然的生长方式,崇尚想象的权利,崇尚原始冲动。它一感到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变化,它便要感到烦闷。对于历史来说,个性越独具,孤独感便越甚。极端主义的头可以在天空中注视日球的升落,而它的脚却始终在地球的大地上。极端主义也可以理解为专横主义,它只重视自己,外界始终是它的房子。你可以找到它的存在信息,却永远不是它本身。我们宣布:诗歌是一门宣泄的艺术。诗歌必须从虚无中走回来,回到最基本的层次。”
  我不太清楚这个宣言是出自谁的手笔,它有比较典型的法式超现实主义甚至“达达主义”的味道,有余刚和梁晓明的混合风格,也许他们的思维混合在一起了。
  所有的极端主义总是很快会流散,四分五裂,这个小团体也一样,刊物印了一期就停了。
  5、诗友圈
  在梁晓明自己撰写并公开出版的几个大事年表中,参与极端主义与参编《十种感觉》这个经历都没有被列入。被梁晓明列入“1985年大事表”的是另一个刊物,就是他自己出资印刷的《从九月开始》。而实际上,这本刊物是1984年12月印出来的。这是一本真正展现南方诗歌的集子。集子收入了梁晓明、孙昌建、徐丹夫等浙江诗人的作品,也收入了王寅、陆忆敏、陈东东、贝岭、于荣健、成茂朝等“海上诗派”的诗人。
  1996年、1997年,诗歌交流的气氛不错,以梁晓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诗歌小圈子,其中有余刚、郑继文、徐丹夫、郭良和我等。有时上海的陈东东、孟浪等诗人也会过来一聚。隆冬时节的漆黑夜晚,我们会骑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某位朋友家中,大家围坐在一个炉子边大声朗诵埃利蒂斯、圣-琼·佩斯以及其他诗人的作品。我也听过陈东东朗诵他的诗句,“把灯点到石头里去”(《点灯》),声音比较轻,慢慢的、软软的、迟滞的声音,可是,逐渐地,你感到了这种语言点燃的光照进了灰色的生活,劈开了内心的囚牢。当时物质虽然匮乏,但半夜的几根烤年糕散发的清香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在精神上,大家都有歌唱的强烈冲动,都渴望唱出自己的声音。我在一篇文章中曾写过:“被扼住的歌喉最想歌唱。”这种渴望对梁晓明或对其他人,都是如此。当然,在这个小圈子里面,真正在个人创作上自成局面的,能够坚持先锋性的还比较少,确切地说,只有梁晓明、余刚等极少数几个人。   这个时期,梁晓明已经在酝酿编辑一份真正的民间诗刊,它是先锋性的,是国际视野的,是立足全国的,但刊物的名称还没有。在晓明的心中,这份诗刊是一本同仁诗刊,不应只有浙江作者,且作者不以亲疏而定,他从来不觉得论资排辈与诗歌有何关系。当时,我作为后来者,一个陌生人,能够被接纳,我感到非常高兴。确实,晓明要编辑的就是现代的、先锋的、新颖的诗歌。他一直认为诗歌是天才的事业,他看重诗人的才学,但更看重他们的才气。
  当《北回归线》正式出刊的时候,杭州的这个小小诗歌朋友圈瓦解了,因为许多人难以置信,自己的作品竟然并没有被纳入其中。
  6、扉页和刊首词
  打开《北回归线》的扉页,我们就看到了目录。主编是王建新。差不多在《北回归线》创刊十年后,我才认识建新大哥,一位慷慨、豪情、思维缜密的人,若非必要,他可以像石头一般沉默,但他总是有非常强的执行力。第一期上并没有刊登他的作品。他自己的回忆是这样的:“他(晓明)还叫我拿几首作品也刊发一下,但我当时自认为我的作品还不够先锋,后来就没拿出来发上去。”但是,他拿出了一千元支持这本民刊的印刷,这种无私的古道热肠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的一千元可是一笔巨款啊,我特别查了一下资料,1988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1119元。我刚工作不久,一千元相当于我近两年的收入,当时,晓明的收入也不高(即使他有一点稿费),我完全可以猜想到他拿到这笔钱的兴奋心情。建新大哥并不富裕,但他就是一个热心肠,一个可以和朋友肝胆相照的人。其实,我以前一直有一个错觉,以为建新是一位“实业家”,直是到了2015年11月,建新写出了回忆文章,刊发在第十期《北回归线》上,我才了解了真相。他是这样回忆的:“当时虽然爽快答应晓明这一千元钱,但我还是有点发愁。当时,我还是在厂里上班,我拿的是三级机修工的工资,只有四十二元五毛一个月,这一千元相当于我两年的工资。而我为什么会答应晓明,而且让他后天就来拿呢?其实钱就在我身上,只不过是我和爱人存了几年,想叫朋友去深圳买一台录像机的钱。我留一天余地,是想回去如何在爱人面前圆个谎话而已。当然,我还有本事圆谎,也圆了《北回归线》的梦。”哦,原来是这样,太感人了!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北回归线》的顺利降生。
  责编是两位:孟浪和梁晓明。孟浪,本名孟俊良,生于上海,祖籍是浙江绍兴,二十世纪80年代是“海上诗派”代表人物。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他是一个很容易亲近的人,他是一个外表有点蛮荒、内心比较柔软的人。他喜欢喝酒,喝了酒就非常健谈,可内容就像烟圈一样绕着绕着。
  《北回归线》最后定形应该是在1988年的上半年,其时梁晓明和孟浪确定下来想搞一个刊物,名字想了很久,最后,接纳了孟浪提出的名字。北回归线,是太阳的光线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是一条纬线。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所绕成平面与地球赤道面所成的最大角度,也是黄赤交角的角度。北回归线作为地理位置贯穿中国和世界许多地方,这个名称比较开阔,不那么极端,于是一下子打动了梁晓明的心,他一拍大腿说:成,就是这个了。名称的开阔性带来了诗人选择上的开阔性,第一期《北回归线》选择的诗人中,来自浙江的4人,来自上海的3人,来自四川的2人,来自深圳的2人,来自美国的1人(严力)。
  由于孟浪在深圳待過一段时间,所以这第一期他就约来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稿子,比如王小妮、徐敬亚的稿子,比如陈维刚译、刘小枫校的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的文章《追忆诗人》,其时,刘小枫还在深圳教书。
  现在回到目录,第一期上,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比较强烈的超现实主义的味道,比如梁晓明、余刚、陈东东、何小竹、金耕、苏伞(他是一个年轻、有才华的诗人,在半个空页上印有他的两首诗,但他的名字并没有在目录中出现)和我本人的诗,王寅的诗也有一点超现实的味道(从艾吕雅或阿波里奈尔的影子来看)。余刚是创刊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诗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却内心丰富的人,他曾和梁晓明等一起提倡“极端主义”诗歌团体,在其时的诗歌大展中独立一格。他的《大海抓住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那介于达利和博尔赫斯之间的风格让我迷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何小竹《梦见苹果和鱼的安》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可是,我当时有点遗憾刊登在这儿的诗歌没有那么吸引我。王小妮的诗《注视伤口到极大》显示她一直在向自己的内心开掘。严力刊登的诗包括他的代表作《还给我》,当时,他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还不是特别明显,从我的视野看,也是超现实主义的。
  当然,是否属于超现实主义已经不重要了。当时,超现实主义被我们中的一些人视为最先锋的一种诗歌,可现在看来是有偏颇的。从世界范围看,从时间的进程看,诗歌的探索和先锋性可以更多元、更繁复的。
  然后,翻过扉页,就是刊首词。由梁晓明撰写:
  首先,《北回归线》是一本先锋的诗刊。它的内涵更多是同人性的,它是怀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而站立出来的(注意,我说的是现代诗,而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诗)。《北回归线》从来相信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如果现在不是,那将来它也必定是。而且《北回归线》从来也相信,中国的现代诗大国的发展必定是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的,离开我们这一代人,中国现代诗的未来就将无从谈起。
  《北回归线》的诗歌重视的是人的根本精神,它的努力的明天是在世界文化的同构中(我说的是同构一种世界文化、而不是跟从)找到并建立起中国现代诗歌的尊严与位置。
  艾略特忧心忡忡地望着大地上的人类的圣徒心情,埃利蒂斯自由明亮的歌声中的希腊精神,圣-琼·佩斯挥洒自如、上下飞翔的法兰西民族的豪爽与潇洒的人生态度,无一不发放着迷人的光彩和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在中国,再上升一点,在中国的《北回归线》,就是在这样的旗帜招展中,用它自己的一双啪哒啪哒踩踏春天的脚,发现了最属于自己的天空,可以使自己微笑的天空、葡萄、大麦和信心。
  口号是属于烟雾的,思想是自由生长的,作为诗人来说,唯有诗歌才是他的方舟,才是他足以有信心渡过艰难又漫长的生涯的希望;也唯有诗歌,才是他带给混沌人类的一束光芒。从这样的意义上,《北回归线》注意的诗歌是人的本质的反映与精神。   这样,作为一个梦想的阶梯,作为太阳生长的新鲜苗圃,北回归线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
  奇怪的是,这个写于三十年前的,多少有点浪漫主义的寄语并没有过时。(布勒东承认,可以把超现实主义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尾巴,“然而却是一根很有攫握力的尾巴”。)我们可以不矫情地说:这个发刊词昭示的精神仍然在我们的前方闪烁。
  7、米罗
  把《北回归线》再往下翻,就来到它的第一首诗,那是一首组诗:《歌唱米罗》,作者梁晓明。
  梁晓明特别喜欢米罗,他所理解的那个米罗与他是完全相契的,那就是自由。对米罗的爱看来会伴随他的一生。
  在一篇文章中,晓明写道:“当看到霍安·米罗的‘一滴露珠惊醒了蛛网下睡眠的罗萨莉’及‘小丑狂欢节’时,我全身都被震动了,当我看到肢体也有它自己的语言,而小虫子、凳子、椅子、灯管、手风琴、鏟刀、所有的动植物,甚至各种器具都竭力地扭动起自己的身体、在竭尽欢乐的舞蹈时,我当时就想,这就是我的诗!”
  是啊,“大地把人摁在大地上”,而米罗式的“超现实主义”则帮助他发现神奇。这种神奇仿佛奇迹,可以把人从僵化的家庭、工作和社会环境中超拔出来。这是奔向太阳、月亮、外国和梦幻的力量,竭力挣脱枷锁,向上、向上飞去。
  8、回到灰色
  最后,我把翻开了的《北回归线》第一期又合上,灰色的封面又出现在我面前。在灰色的中间,是白色,像那根线、那根神秘的纬线。线的中间有黑点。现在是白天,但黑夜从无数个鱼嘴中被吐出来。
  有一次,梁晓明和另一位著名的诗人一起被邀请作演讲,那位诗人自称是一位红色的诗人。然后,台下的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问:“请问梁老师,你认为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晓明沉吟了半晌,说:“我应该不是红色的,但也不是黑色的。我可能是灰色的吧。”
  《北回归线》三十年来,一共出刊十期,十个封面就像十片叶子。它的第一片叶子是灰色的,第二片是白色的,第三片是鲜红色的,第四片和第五片又回到了灰色,第六片是深红色的,第七片是淡蓝色的,第八片是极浅的灰色,第九片是淡黄色的,第十片是蓝色的。
  灰色是一种谦逊的颜色,暧昧的颜色,它可以容纳所有的极端,包容所有的探索。它可以容纳所有颜色,它预示了所有彩虹。可是,灰色也是一种拒绝,拒绝媚俗,拒绝合唱。没有这种拒绝,它的纯粹性和先锋性就无法立足。
其他文献
记梦  梦见乡村音乐节。请我用他家水管洗手的小孩儿,他脸上闪着树荫下的光斑。灰蓝色光滑有绿苔的洗手池,旁边是荫蔽着整个屋宇和院落的巨树。女人穿着夏布衣服,戴着月白头巾,脸庞圆润。男人从窗口探出身子。在阳台、窗口等着演奏的人们。梧桐林荫,布满楼房之间的夹道。暖黄墙面,树影幻动。有个姑娘在楼洞口叫我,我们认识。她和我走在道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仰头看着窗口此起彼落的演奏。缓步走向草坡。姑娘小伙子明亮的
期刊
一觉醒来,吴有财已经身在上海浦东。  那天早上,他到镇上去会亲家,亲家在镇东头开了家名叫“江海人家”的小吃店,店面小得只能放四张小条桌。这个“会”不是一般的会面,而是要求情的。亲家虽然已经答应了两个孩子的婚期,但开出的礼金数目是三万。他知道,人家把姑娘养那么大,要个三万块钱确实不算多。左邻右居办婚事,礼金也不会在这个数之下。问题是,他没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他和妻子就种了五亩责任田,一年到头一万
期刊
新疆和上海的文学界,这些年一直有紧密的互动,此次两地的评论家何英、朱小如针对长篇小说《木垒河》与作者李健面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何英、朱小如、李健,以下简称何、朱、李。  朱:首先要感谢你的极力推荐,让我有机会认真阅读到李健长篇小说《木垒河》,这部小说是否参加了上届茅奖的评选?因为上次出差遇到一位茅奖的评委听我说篇名,他立刻问我作者是新疆的吧。可见这部小说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何:是参评
期刊
时间:2016年9月23日下午3?誜00—6?誜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  参与人:飞氘、夏笳、肖海生、王德领、徐刚、李壮、赵天成、沈建阳、谢尚发、李屹、樊迎春、邵部、陈若谷、李勇、李剑章、章洁、刘启民、张中江、陈莹、周晓  杨庆祥:我们现在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本次活动是联合文学课堂的专题研讨,讨论内容是科幻文学。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专题研讨,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
期刊
莱茵·贝尔纳迪诺(Rhine Bernardino):  影像和表演艺术家。常自称“莱茵河石”(Rhine Stone),关注艺术表演中对身体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影像、照片对现场表演的记录纳入到创作环节中,作为表演整体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在创作过程和呈现的现场中都围绕艺术表演中人的忍耐力展开。将人的身体视为一部生物装置和艺术作品,即是将身体视作用来交流的途徑、表达的方式及与它们建立多样性的交互的客体,
期刊
你是我的现实。我是你的幻影。  ——保罗·策兰  “何贝,何贝。啊,何贝,你在哪儿?何贝?”  他又叫我了,声音听上去就像从地底发出来的,非常遥远。  是我听错了?还是他找不到我,也走不出青枫岭,被那片蛇树困住了?  我喊着:“好的,小海,等着我啊,我这就来了。”朝着声音的方向找过去。  现在他一定后悔死了,为什么要回青枫岭呢?我说过有一大片蛇树包围着青枫岭,弄不好扎到里面再也出不来。他不相信,问
期刊
1  说起阿小,村里的老辈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她呀,了不起,我们村里女娃们的领头羊哦。  阿小打小不爱念书,拿起课本就头痛,卷子发下来,红叉叉比题目还多。这人倒长得有模有样,高个,白肤,再细看,腰是腰,臀是臀,两只吊梢眼,眼风一掠,撩人得很。作业写不出的时候,她会翻开那本粉色日记本,对着夹在里面的一张张纸条发呆,然后念上一念,念着念着,脸又烧了起来。那是老支书的儿子写来的,和她同班,他写得最多,前前
期刊
要写出精确的“当代往事”,动用日记、影像和刊物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我在这些方面不是一个什么“有心人”。日记断续而散落,收集期刊也缺这少那,对各种形式的记录我甚为戒备,心有余悸。看来要写出某种事实,呈现某个年代的面貌,勾勒某个文学群体的活动状况,还得通过对各种面孔、声音、气味和氛围的回忆,借助于年鉴、文本、照片和图形,来再现和重构往昔,刻画出一代人的“精神肖像”。  ——札记  一  2011年夏季的
期刊
中国当代小说写作之困难在于语言,在于叙事策略。不久前余光中和王德威共同发文,抵制削减国文科中的文言文篇幅,并尖锐地提出了要注意中文欧化倾向。然而现在才提出救亡中文太晚了。在大陆,污染中文最严重的其实不是欧化句式,而是网络用语和表情包。我们这代人面对的语言形势更加复杂。语言中的预设与暗示太多,比喻又充满歧义。也许最终传统语言会完全消失,人们只能用表情包交流。对此,我倒并不担心语言的流变,只是我无法想
期刊
我知道,為了安全,安装许多家用电器时要连一条接地线,有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电直接转嫁给大地。写作,就是我生命里的接地线。一直以来,文字都是我生命里很重要的部分。它们压在灵魂的深处,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就在那里。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个深夜,已分家的大伯喝醉了酒来和我的父亲吵架。因为我家里刚挖了一口井,大伯觉得我年迈的祖母打水时会有危险。具体的吵架过程我已经回想不起来,但是,到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