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原理与文学赏析结合的文学课教学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编导专业文学课教学采用编剧原理和文学赏析结合讲授的方式,以更贴近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需要。课程分为十一个单元,每单元按照三个环节进行授课:首先,以一部经典电影为案例,讲授一个编剧原理;然后,以该原理作为故事写作手法,去解读一部小说或戏剧作品;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该编剧原理进行剧本写作练习,通过亲自实践加深体会。文章即是笔者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使文学课切实有助于学生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所做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编剧原理;文學赏析;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
  一、学情分析
  目前通行的大学文学课教材是由“985”“211”大学名师编著,国家统一编写,这类教材的特点是学术性比较强,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解析文学作品。采用这种教材进行教学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有一个系统的总体把握,其不足是教材对学生群体的文学基础有较高要求。由于高职院校所开的文学课受其学生群体和学时的限制,不必要也不可能系统地讲授千年文学史,所以高职院校文学课教学不能照搬现有教材提供的套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先生最近出版的著作《有文化的文学课》,对如何讲授文学课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方法。龚先生将文学作者、作品和文学活动置入文化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从文学与儒家、与道家、与佛家、与经学、与史学、与子学、与书法、与绘画、与音乐、与武侠、与社会、与国家、与时代、与地域、与读者的关系多角度解读文学,这对于文学课而言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授课方式;但由于它的涉及面广,内容也具有相当深度,对授课学时和学生文化基础都有一定要求,所以也不大适合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理论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按照通行教材的思路和内容去讲授文学课,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感,课程收效不大。并且,从学时而言,高职院校开设文学课的时间也相对有限,因此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精简。基于这些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文学课不应以学术性为主,趣味性及实用性显得更为重要。实用性主要是从高职院校办学宗旨这一角度考虑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特定的专业技能,所以,文学课应当考虑怎么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授课,尽量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做些铺垫。其实,目前语文课、文学课在高职院校之所以不受重视,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笔者作为一名影视职业院校编导专业的中文教师,认为文学课的讲授理念是既要照顾文学课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要求,又要紧密和编导专业能力培养联系起来。
  二、教学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策略是根据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以影视为中心的办学特色和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以编剧原理传授与文学作品解读结合的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有如下特点。
  (1)教学目标是让编导专业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学到一些有关电影剧本编创的技巧和经验。目前所制订的教学方案意在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如下一些基本的编剧写作原理。
  ①故事构思从冲突开始。②怎样塑造一个积极有力的主角。③制造不可预测性。④爱情故事创作。⑤浪漫主义表现手法。⑥情感的象征物。⑦戏剧的反讽。⑧读字出图——写出一流的电影叙事。⑨认识你的人物——人物传记。⑩戏剧张力=希望VS忧惧。 史诗风格——人物的遭际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2)有目的地选择文学作品进行讲授。文学作品一般分四种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遴选。本课程的作品选择依据是:①体裁一律为叙事文学中的小说或戏剧;②作品已被搬上银幕,而且该影视作品须符合当今学生的欣赏趣味。通过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利于诱导学生去阅读原著,所以非常适合当代的青年学生。③作品故事的写作手法与所讲授的编剧原理要相切合,能加深学生对每个原理的理解和体会。
  根据这3项原则一共选出11部文学作品作为一学期的讲授重点,如表一所示。
  (3)对每一单元的讲授,按照如下三个环节来展开。
  第一,先介绍一个电影剧本创作原理,并结合一部电影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选作案例的电影作品不仅要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也要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本课程所选的如下几部电影经教学实践检验,其效果都比较理想。如表二。
  第二,以一篇经典中国文学作品(小说或戏剧)为例,结合上述创作原理和手法进行解读;文学作品以文本讲解和影片观评两种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技巧训练。根据本单元介绍的编剧原理,布置相应的剧本写作练习。
  下面以第6单元“情感的象征物”的授课过程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情感象征物”这个概念和它在电影表现中的作用。所谓情感象征物,指一个对象因其代表的某种含义而充满某种情感的共鸣。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如果要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不像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细致地描绘人物的内心,需要想办法怎么样在银幕上展现出来,在这一方面,情感象征物的运用是电影中一种有效的、富有内涵的表现手段,它的作用就在于每当人物呈现出这个物件的时候,观众就能精确地知道他的所思所感,根本用不着任何对白。
  为使产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引入电影《魂断蓝桥》作为分析案例。影片中女主人公玛拉随身携带的小小幸运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情感象征物,此外滑铁卢桥和滑铁卢车站这两个地点也都饱含情感象征的意味。让学生观影之后,思考这些象征物各是在哪种情境下出现的,它们每次出现都有什么意义。
  第二环节,进入文学作品讲解。本单元选择的文学作品是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月牙儿》,题目中的“月牙儿”即是作为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见证者而贯穿全文的情感象征物。讲解作品前,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以往接触过的文学作品中 “月亮”都和什么情感联系起来。常见的如古诗词中的望月思乡(如李白的 《静夜思》),思念爱人(如杜甫的《月夜》),思念亲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经过发散性思考,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月牙儿》这篇作品运用情感象征物的手法和它赋予作品的诗性内涵。   《月牙儿》中年幼弱小的主人公渴望关爱,渴望温暖,渴望安稳的生活,这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一一失去,故事写的就是女孩在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中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学生阅读作品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带着一个问题思考:主人公在不同的人生时期看到的“月牙儿”分别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课堂上分析文本时,会配合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月牙儿》(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中的一些片段,加深學生的印象。通过这一环节的文学解读,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情感象征物”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所取得的效果。
  第三环节,技巧训练。创作一个故事,想一想能够给故事中的人物赋予什么样的情感象征物,以便提升情感的清晰与深刻程度。
  以上环节的教学(包括作业评讲)需要六个学时,经过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的观摩和学习,以及自己动手练习,学生就能很深刻地认识到情感象征物在编剧中的意义。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按照每一单元讲授一个编剧原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经过每个单元的学习都能够掌握一个实用的剧本写作技巧。因此,相对于常见的期末卷面考试或者提交一篇论文这样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更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因为它侧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
  本课程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平时按照教学进度,阶段性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编剧原理和文学知识完成编剧作业,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讲的内容。将各次作业成绩综合之后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在布置写作练习时,需要给出一些具体的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本单元所讲的原理进行构思。如在“怎样塑造一个积极有力的主角”这一单元所布置的练习,会要求学生在作品第一页面写明对如下问题的答案:
  回答主要人物的四个问题:①主人公的梦想(希望)是什么?②主人公的噩梦(忧惧)是什么?③主人公会因为什么人或事而不顾一切?④主人公能否实现其梦想或者找到一个新的梦想?
  附:主人公必须碰到并克服什么样的障碍才能得偿所愿?
  回答反派人物的四个问题:①反派人物的梦想是什么?②反派人物的噩梦是什么?③反派人物会因什么人或事而不惜一切?④反派人物能否实现其梦想或找到一个新的梦想?
  写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明确的想法。这些问题不仅能帮助作者理解所创造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人,也让他明白驱动人物的力量是什么,这样一来它们也同样能够驱动情节的发展。这个方法可以将一个消极无力的主角变成一个积极有力的主角。
  (2)期末考核采用分小组拍摄短片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剧本编创技巧,创作一故事剧本或者改编一部中外文学作品,并将其制作成视频,连同剧本一起提交。
  具体要求如下:①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②演员、拍摄、后期处理以本班同学为主。③作品要有一定的情节性,时长在10分钟以上。④在片头或片尾显示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承担的任务。
  这种考核方式除了考查学生的编剧能力,还涉及影视制作的其他技能,可联合该专业同一学期开设的摄影摄像、视听语言、后期制作等相关课程共同进行考核,同一作品各专业老师从自己所讲授课程的角度进行评分。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种考核的反应一是觉得新鲜,毕竟大一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尝试过自己制作视频作品;一是觉得繁难,因为需要运用各项专业实操技能,这对于大一学生而言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经过这样的历练以后,学生的反映很好,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长进:一方面是做中学进步最快——在制片过程中遇到问题,才真正对所学的知识有切身体会,过程虽然艰难,但过后收益良多。另一方面是学会团队合作,用学生的原话讲,就是“我们体会到合作需要时间去磨合,小组成员从最初的各执一词到后来学会了彼此倾听”。
  (3)总成绩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值比例是两者各占一半。
  四、创新之处
  第一,文学课采用文学赏析与学习电影编剧技巧结合的教学方式,更贴近编导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需求;同时,由于本课程非系统地讲授编剧理论,而且有文学的切入,教学内容不会与后续的“影视剧本创作”专业课重合,而是为该课程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第二,所讲的文学作品不再遵循系统讲授中国文学史的一贯模式,而是以改编影视成功与否以及是否符合授课需要作为选择依据。
  第三,教学环节设计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兼顾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有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
  第四,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阶段性能力的获得情况,期末考核要求学生自编自导,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编剧技巧和动手制片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已形成适合作为高职院校编导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有文化的文学课[M].北京: 中华书局,2015.
  [2](美)雪莉·艾利斯,劳丽·拉姆森. 开始写吧!——影视剧本创作[M]. 王著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词汇,要想学好语言,应该着重学习词汇,为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更准确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法进行改革。本文对网络英语语料库的词汇中心教学法进行探讨,先对该教学法进行简单的阐述,再介绍教学法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能够促进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网络英语;语料库;
期刊
摘 要:民办高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社会需求、自身发展及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来看,民办高校的本科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本文尝试以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探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浅谈关于漆器制作过程中新的体验以及对现代工艺之道的理解。漆器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重复”则是做好一个漆器的灵魂。天地和同万物生,手心应得百工就。优雅之美绝非短期努力所能成就,其建立在漫长的清理和打磨过程,使一个漆器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借助外力来做成某事,此话本義是指古代制作玉石的经验之谈。其实髹漆工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借助粗糙的砂纸去打磨柔软的漆,然后漆的光滑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程,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逐步深入,很多问题暴露出来。由于人类对技术过于依赖,“技术异化”现象日益严重,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技术层面、人类自身层面、道德法律层面作出分析,为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新思路,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期刊
摘 要:基于英美文学语料库和语料库的检索数据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料库检索可应用于文学赏析课程教学中,通过语料库检索数据,可探讨作家的写作风格和创作主题。本文以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为例,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的主题词和语境共现的检索功能,从小说中提取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语境共现分析,探讨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和黑人女性不确定的历史记忆和流动的文化身份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成为线上宣传、获取信息、交友、聊天的不可缺少的平台。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从网络新媒体的角度,浅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可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监管;资源整合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而言,它的创造者及其继承者必须具有一系列个人优秀的品格,并且将这种优秀的品格折射至其著作中,形成其理论品格,才能形成今天如此宝贵的理论和精神财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品格;马克思;毛泽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只有先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探讨马克思主义者的品格。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除了由马克思、恩格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教师如何遵从幼儿的观点进行学习区活动研究。首先教师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之前要设计规划图,其次老师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并提供幼儿相应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引导儿童,最后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呈现,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儿童的权利得到实现。  关键词:幼儿视角;教师;学习区  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提出“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的著名观点后,
期刊
摘 要:微信作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人群数量迅猛增长,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渠道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利用信息检索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微信对于大学生社交的影响,即是否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本文以长沙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信对长沙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表明,微信能够拓宽学生的社交范围,并对其主观能动性具有积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微课的有效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文章主要研究微课在高职职业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阐述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应用模式以及影响微课应用的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微课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职业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关键词:微课;高职职业通识教育;有效性  1.将微课与高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