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作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人群数量迅猛增长,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渠道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利用信息检索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微信对于大学生社交的影响,即是否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本文以长沙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信对长沙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表明,微信能够拓宽学生的社交范围,并对其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影响。此外,微信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也存在负面影响,本文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社会交往
  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调查对象为长沙大学在校学生。本文通过对长沙大学学生使用微信、参与微信交流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群体的使用动机与偏好,找出校园微信交流存在的问题,对校内微商的微信交流行为提出建议。
  整理回收问卷得男76份,女44份。有3份废卷,实际有效问卷为117份,男73份,女44份。
  1.调查问卷参与学生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在使用人数上,各年级差距不大,男生多于女生,大四的男女使用人数差距最小。
  2.學生微信使用时长、场合
  微信自2011年面世以来,已经走过5年历程,从最初那个简单的“通信APP”,到今天几乎涵盖衣食住行所有方面,微信已经从一个应用逐步进化成几乎代替电话、短信的一种通信媒介。
  大学生是微信用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微信的推广与使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实际有效的回收问卷中,117人都使用过微信,并且每天都登陆,每天微信使用时长3小时以上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53%。基于微信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已经成为微信应用的固定用户,每天登陆微信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从调查问卷整理出的结果来看,48%的学生一般在教室或图书馆使用微信,13%的学生选择宿舍,39%的学生选择有时间就登陆看看。
  二、存在问题
  1.会对大学生的直接交流产生阻碍
  笔者通过对长沙大学学生的微信昵称调查发现,仅有3名大学生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昵称,这使得大学生中用昵称来称呼对方的现象称为普遍,这对大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内心信任感的建立有明显影响[1]。
  2.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
  当使用微信成为一种习惯,一些学生离开微信后就会有种不自在的感觉,会让学生时刻注意微信的信息,从而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个体通过频繁地与微信接触,对微信的内容和功能都会有更广泛的认识,对微信的需求度也就越大。心理学家指出,这也属于网络成瘾的一种表现。网络成瘾是个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的心理防御措施,如果离开微信,个体就会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在大脑中就会频繁产生与微信内容有关的情景,过度使用微信会造成个体孤独感[2]。
  三、提升对策
  1.主动进行社会交往
  主动沟通者收获成功的可能性远高于被动沟通者。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总是乐于与亲近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排斥那些与自己疏远的人,在这一点上,人的意识都是相同的。微信通讯录中联系人数量越多的大学生,越能够主动与人进行沟通,联系人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2.大学生对待人脉积累不好高骛远
  通过微信的使用,我们看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相较于成年人的世界还是简单的,更多偏重于精神交往。如今,人脉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也越来越看重人脉的积累。有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抱怨没有人脉圈的帮助,在就业遇到瓶颈的时候会感叹人脉太重要。人生是成长的过程,社会关系也是从无到有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要盲目地在社会交往中追求物质和利益,而要能够依循万物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地筑起属于自己的可贵的朋友圈。
  参考文献:
  [1]潘莉莉,刘雅坤.浅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2-93.
  [2]王 琼.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及优化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4): 102-1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高职建筑类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其就业质量的隐患引发众多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讨论。如何保证高就业率的同时稳步提升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一大难题。文章将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为例分析探讨高校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毕业生;就业;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近日
期刊
摘 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工作宗旨,坚持“无差别管理原则”,筑牢团结融合育人基础;坚守政治底线,树立“五个认同”育人意识;树立法律规则意识,法育与德育并举。通过开辟宿舍育人阵地,营造良好融合氛围;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培养合作精神;树立模范典型形象,发挥榜样育人效应,落实育人措施,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词汇,要想学好语言,应该着重学习词汇,为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更准确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法进行改革。本文对网络英语语料库的词汇中心教学法进行探讨,先对该教学法进行简单的阐述,再介绍教学法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能够促进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网络英语;语料库;
期刊
摘 要:民办高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社会需求、自身发展及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来看,民办高校的本科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本文尝试以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探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浅谈关于漆器制作过程中新的体验以及对现代工艺之道的理解。漆器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重复”则是做好一个漆器的灵魂。天地和同万物生,手心应得百工就。优雅之美绝非短期努力所能成就,其建立在漫长的清理和打磨过程,使一个漆器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借助外力来做成某事,此话本義是指古代制作玉石的经验之谈。其实髹漆工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借助粗糙的砂纸去打磨柔软的漆,然后漆的光滑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程,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逐步深入,很多问题暴露出来。由于人类对技术过于依赖,“技术异化”现象日益严重,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技术层面、人类自身层面、道德法律层面作出分析,为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新思路,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期刊
摘 要:基于英美文学语料库和语料库的检索数据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料库检索可应用于文学赏析课程教学中,通过语料库检索数据,可探讨作家的写作风格和创作主题。本文以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为例,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的主题词和语境共现的检索功能,从小说中提取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语境共现分析,探讨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和黑人女性不确定的历史记忆和流动的文化身份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成为线上宣传、获取信息、交友、聊天的不可缺少的平台。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从网络新媒体的角度,浅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可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监管;资源整合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而言,它的创造者及其继承者必须具有一系列个人优秀的品格,并且将这种优秀的品格折射至其著作中,形成其理论品格,才能形成今天如此宝贵的理论和精神财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品格;马克思;毛泽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只有先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探讨马克思主义者的品格。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除了由马克思、恩格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教师如何遵从幼儿的观点进行学习区活动研究。首先教师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之前要设计规划图,其次老师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并提供幼儿相应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引导儿童,最后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呈现,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儿童的权利得到实现。  关键词:幼儿视角;教师;学习区  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提出“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的著名观点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