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学生为主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过程中的困惑,以及促进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使数学教学的发展更科学合理的同时,也给数学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作出相应的努力,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扮演好新课程标准下自己的新角色,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数学教学的变化
1.教材内容上的变化
新课改之后,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更密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的模块分布有变化,整体难度也有所增加。比如,初中数学的原教材分为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新课程改革之后,教材分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
2.教学模式上的变化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必然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主体的角色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者,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数学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掌握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新课教授和课堂练习上,在新课教授中,主要有三种模式的教学:“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扮好“引导者”的角色,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新课的导入,比如:设计与课题相关的现实事件、典故或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中;“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研究,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学习新知识,比如:给出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讨问题的解法;“结构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构建能力和主动性,使知识体系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最后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概括,也就是对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有利于学生发现掌握学习规律,认识知识的本质,对所学的东西有深层次的了解。
二、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困惑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争议和困惑,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在曲折中发展,在困惑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新课程改革以后,新的理论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很大的冲击,旧的方法淘汰,新的方法还未真正成型。比如,教材的制定者不知道如何编排其中的部分知识,原教材中的某些部分被删去,使得前后难以衔接。此外,新课改要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因此,在这个度的把握上也有难度。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根据图形,分析勾股定理理念的时候难以掌握重点,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对于勾股定理这个概念很难理解,而新课程标准下正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注意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下,首先要更新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学生是主导者,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两方都要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标准、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把学生带入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而真正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因此,决定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身份后,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响应配合老师的引导,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友好、互助的师生关系。他们在人格上平等,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不能出现侮辱人格的情况,即使是学生在学习上出错,成绩不理想,老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更不能体罚学生。学生对老师也是一样,要尊重老师;在生活中老师和学生要保持友好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和老师应该保持朋友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增进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在学习上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學习上有不同的优势,教师经验丰富、知识全面,学生思维活泼,善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编订合理的数学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在编写数学教材时,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内容,在符合新教改要求和学生的群体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实现学以致用,还要尽量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也就是说尽量将知识与现代科技手段联系起来,让现代科技能够辅助数学教学,从而提高学科的全面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也就是在教材的编排上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型。题目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营造一种宽松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其中,在设置开放性题型时,要注意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足够新颖,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所喜爱,是学生乐意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3.制定正确的数学教学目标
新课程標准下,数学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数学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但是新课改要求,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要在多个方面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比如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甚至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教学目标多元化的体现。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循序渐进,将目标逐一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运用先进的数学教学手段
传统授课一般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老师说、学生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科技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计算器。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教学标准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多媒体教学避免了老师在黑板上的大量书写,还使得一些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使数学教学充分享受到了现代科技的优越性,实现了数学教学与现代科技的接轨。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如果仅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则学生很难看懂,而且立体感不强,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放出来,那么就能够将抽象的图形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够更容易理解。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立体感,还能够促使学生学会用多媒体解决数学难题,以便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技能。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所有数学教学主体都要适应教学各个方面的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享用新教改的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态投身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迎春.新课改中数学教师应树立的基本理念[J].教育革新,2011(12).
[2]许秀文.浅谈数学教师如何走向新课程[J].学苑教育,2009(06).
[3]文小红.新课改下怎样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4]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5]曹巧宁.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6]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7]李革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使数学教学的发展更科学合理的同时,也给数学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作出相应的努力,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扮演好新课程标准下自己的新角色,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数学教学的变化
1.教材内容上的变化
新课改之后,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更密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的模块分布有变化,整体难度也有所增加。比如,初中数学的原教材分为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新课程改革之后,教材分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
2.教学模式上的变化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必然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主体的角色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者,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数学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掌握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新课教授和课堂练习上,在新课教授中,主要有三种模式的教学:“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扮好“引导者”的角色,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新课的导入,比如:设计与课题相关的现实事件、典故或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中;“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向学生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研究,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学习新知识,比如:给出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讨问题的解法;“结构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构建能力和主动性,使知识体系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最后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概括,也就是对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有利于学生发现掌握学习规律,认识知识的本质,对所学的东西有深层次的了解。
二、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困惑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争议和困惑,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在曲折中发展,在困惑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新课程改革以后,新的理论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很大的冲击,旧的方法淘汰,新的方法还未真正成型。比如,教材的制定者不知道如何编排其中的部分知识,原教材中的某些部分被删去,使得前后难以衔接。此外,新课改要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因此,在这个度的把握上也有难度。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根据图形,分析勾股定理理念的时候难以掌握重点,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对于勾股定理这个概念很难理解,而新课程标准下正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注意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下,首先要更新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学生是主导者,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两方都要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标准、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把学生带入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而真正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因此,决定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身份后,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响应配合老师的引导,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友好、互助的师生关系。他们在人格上平等,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不能出现侮辱人格的情况,即使是学生在学习上出错,成绩不理想,老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更不能体罚学生。学生对老师也是一样,要尊重老师;在生活中老师和学生要保持友好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和老师应该保持朋友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增进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在学习上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學习上有不同的优势,教师经验丰富、知识全面,学生思维活泼,善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编订合理的数学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在编写数学教材时,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内容,在符合新教改要求和学生的群体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实现学以致用,还要尽量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也就是说尽量将知识与现代科技手段联系起来,让现代科技能够辅助数学教学,从而提高学科的全面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也就是在教材的编排上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型。题目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营造一种宽松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其中,在设置开放性题型时,要注意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足够新颖,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所喜爱,是学生乐意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3.制定正确的数学教学目标
新课程標准下,数学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数学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但是新课改要求,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要在多个方面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比如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甚至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教学目标多元化的体现。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循序渐进,将目标逐一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运用先进的数学教学手段
传统授课一般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老师说、学生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科技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计算器。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教学标准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多媒体教学避免了老师在黑板上的大量书写,还使得一些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使数学教学充分享受到了现代科技的优越性,实现了数学教学与现代科技的接轨。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如果仅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则学生很难看懂,而且立体感不强,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放出来,那么就能够将抽象的图形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够更容易理解。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立体感,还能够促使学生学会用多媒体解决数学难题,以便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技能。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所有数学教学主体都要适应教学各个方面的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享用新教改的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态投身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迎春.新课改中数学教师应树立的基本理念[J].教育革新,2011(12).
[2]许秀文.浅谈数学教师如何走向新课程[J].学苑教育,2009(06).
[3]文小红.新课改下怎样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4]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5]曹巧宁.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6]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7]李革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