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残缺的时光物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走进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的时候,我还意识不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普通读者不会涉足的图书馆一角,也还来不及把眼前所见与自己模糊的事前想象作对比,大概以为这只是某个类客厅功能的地方吧,还有什么更心脏的位置在后头。它不像一般办公场所那般间隔分明,因此显得更为开阔;相连的办公桌,其实更像是工作台,给人一种传统手艺工场的错觉——众人各踞一角忙着手上的活,却也能自由、方便地移动到他处,彼此支援。
  那个想象中的后头心脏位置,大概会与“陈旧”、“角落”等词语有关,甚至,可能是“阴暗的”、“逼仄的”。但这里窗明几净,大片玻璃窗前,摆着各式小盆栽,到访那天,仙人掌刚好开出了小花。四周各种科研仪器和修复设备,更平添了现代感。直到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老师领我亲炙门边那一摞待修复的古籍,我才确知,这里就是了。
  离开之时,张老师提醒我:“来,洗手。书叶里面可是有霉菌、螨虫的。”我才惊觉这与天天接触的书毕竟不一样,自己确实越过千年,触摸了古物。我没有细看故纸上的内容,但阅读千年前的文字,和接触那个时空遗留下来的实物,是两回事。存在即毁坏,而幸存物是时间存在过的证明。古籍修复大概就是一种抗衡时间流逝的手艺,并且证明时间确实存在过。
  过去到现在,大家皆是零起点
  1989年,文化部委托上图举办了一次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由修复专家赵嘉福主持,主要面向南方地区招收学员。当时在上图工作不久的张品芳,和另一位同事一起进入培训班学习。所有人都在“不知古籍修复为何物”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培训内容包括文献鉴定、版本鉴定等理论课程,也有实践操作。在尚非定向培养的年代,有些学员耐不住寂寞便换岗了,而张品芳坚持了下来。“以前很单纯,觉得做了一行就要做好,没有任何杂念;既然跟了老师,就希望把他的本领都学会、学精。”而赵老师除了擅长古籍修复以外,也精于修复装裱和碑刻传拓。
  古籍修复是上图很重要的工作。图书馆行业的性别比例素来阴盛阳衰,一般来说,从身高、力量等因素来考虑,女馆员都被安排学修复古籍,而男馆员学修复装裱、碑刻传拓,让技艺不至断层。“但跟了赵老师,他会的就全教你了。既会修复古籍,又会书画装裱、碑刻传拓,这在图书馆行业里很少。拜上图有这样全方位的技艺传承,我才有机会学到这么多手艺。”
  张品芳说:“大部分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入行前对这行业都不是很了解。”即便到了现在,依然如此。办公位置就在她左前方的年轻修复员王晨敏,在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文献保护修复部工作,算是年轻一辈修复员中最资深的一位了。但他说,当年来上图应聘这个岗位,是因为听来这里试用过的师兄说“挺好玩的”、“沾书玩”,只有模糊的概念。经过50天的试用期,他留了下来,而一起试用的另一位候选者在试用一两个礼拜后就选择离开。在那50天内,王晨敏所做的也只是穿线、装订,与具体修复工作还未沾到边。
  50天试用期,是让应聘者感觉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也让老师们观察他是否适合。张品芳说:“这份工作一般人都可以从事,但就像搞艺术一样,有的人特别适合,有的人做来做去都没有进步。它毕竟是操作性的,所以需要手的灵巧度,天分在这个行当很重要。还要能安定下来、坐得住,因为这个行当要坐冷板凳。手再灵巧,沉不下心,也没用。”王晨敏补充说:“学习心态上要谦虚,愿意提问。”
  师傅带徒弟,学无止境
  张品芳进入古籍修复行业那一年,她22岁,赵老师的岁数则刚好是她的两倍。现在她快接近老师当年的年纪了,赵老师也已经于2004年退休,但她至今还不时向老师请教、探讨专业上的问题。她说:“学无止境,艺无满足。”
  古籍修复涉及很多工序,古籍破损的情况也形形色色,其中以虫蛀最多,其次还有霉蚀、鼠啮、火烬、老化等。她给我演示了修补虫蛀孔洞的方法,从调浆、选纸到修补,虽则只是整个修复的一小段而已,但每一个步骤都大有学问,绝非外行人以为的贴贴补补而已。“古籍修复不是光补个洞就好,你要碰到每种情况都能应对。进行修复的书,是书库管理员根据书况和读者需求送过来的,你没有办法挑选各种类型的破损情况。也许你连续修了三五年,都只是处理虫蛀的问题,修复年限短,别的状况就可能碰不到,那你怎么知道自己以后都能应对呢?所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必要的,师傅不可能把所有状况都事先告诉你。光补洞、穿线,可能三个月就可以像模像样。但真的算掌握吗?另外,每一道工序、每一种装帧形式,你要知道要点在哪里,手势应该怎样,要注意什么细节。像装帧形式,作为修复员都要会的,而且要做得精。每一个手工行业都需要一定年份积累。”
  由于具有书画装裱的功底,张品芳曾经到上海博物馆学习了3个月的古画修复。上博的老师都是一流的修复装裱专家,她在那里学到的一招一式都极为规范、正宗。不论古籍还是古画修复,基础扎实的传承非常重要。“师徒制”的好处,王晨敏感受很深。自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每一年国家及地方古籍保护中心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各馆修复员集中学习,但具体工作还是得回到自己所属的图书馆,有些人在班上感觉学会了,但回去自己做却摸不着头脑,这在只有一两位修复员的图书馆尤为明显。王晨敏说:“没有正规的老师教,他自己学,会‘悟’一些东西。但有基础的‘悟’和没有基础的‘悟’,出来的东西是有区别的。培训班里能够学到怎么做,但这边的老师除了告诉你怎么做,还能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小的图书馆也许就一两位修复人员,通过一两次培训班就开始修复,经常遇到问题来这边咨询,因为他们的‘自由空间’太大了。”如果有老师在旁的话,就可以跳过摸索的阶段。自己摸索甚至有可能走歪,要纠正过来就有难度了。
  修旧如旧,与保护并行
  古籍修复要做到“修旧如旧”,主要通过补缺(把破损的书叶修复)和加固(对霉变、老化而失去强度的书叶进行整托),避免破损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既然要在材质上做到尽量接近原物,而历经时间后,每一本书甚至是每一张书叶的状况都略有不同,用来修补的材料也就种类、规格繁多,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再加工。古代的宣纸都是手工制作,不像机械造纸厚度、颜色等皆标准化,按古法制作的修复用纸种类再多,通常也难以完全与原书一致;加上尘封、水渍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张书叶上,往往不同区域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单以厚度和颜色来进行修复前的配纸,经常出现A的厚度适合,却需要B的颜色来搭配才有最佳效果的情况,这时只能选择厚度适中而颜色比原纸略浅的修复纸,或对修复纸进行染色加工。修复完成后重新装订回去,也需要选择粗细协调的线,并且维持原来的装订形式。而针对双面印刷的西文和民国文献,为了不遮挡文字,则需使用透明度高且韧性足的修复纸;各种文献的封面用纸皆与内文不同,所以需要对修复纸进行人工染色加工。   修补结束经过吸潮、压平后,书叶恢复平整,修复员会一张一张检查修复效果,修剪边缘多余的修复纸,重又折叠起来,按顺序堆叠整齐,整本书上压书机压实,再进行装订。
  修复工作的进度没有绝对的数字,由于破损程度的不同,一位娴熟的修复员每天可修复两页至几十页不等。认真、负责的修复员花半天才修好的书叶,若是落在不太专业的人手上,可能就一下子的功夫——他用了“破坏性修复”方法:整托。张品芳说:“整托只有在蛀洞非常密集以致无法修补或书叶因霉变、老化而失去强度(如酸化严重至一碰即碎)的前提下使用,用在这样的书叶上,连操作都得小心翼翼;滥用在破损较少的书叶上,唯一好处大概就只有省事吧。”
  而学术界有一段时间也曾出现“破坏性保护”的错误方向,即只把内容抢救下来,却不管书会否坏掉。这在前两年的数字化热潮中尤为明显。民国文献所使用的纸张多以针叶木或阔叶木为原料的机械磨木浆纸,并在造纸过程中添加明矾、松脂,致使纸张酸性高。由于原材料和制造、装帧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加上后来的保护状况不佳,使得这批年代最近的图书反而成为目前最需保护和抢救的文献。为了抢救内容,本就发脆、不堪翻折的书被拿去一页一页扫描,整本下来,对它的寿命长度犹如雪上加霜。
  载体与内容,在价值判断上被如此厚此薄彼地切割,想来也只会出现在电脑时代。事实上,除了承载内容,载体形式本身也会发出自己的讯息。实物牵涉到装帧形式。例如,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宋本,它的装帧形式其实是变化了的,后人通过装帧形式更好地保护它。对于纸质文献,除了文献内容之外,当初的形态、版本等讯息都在原物上,保存原本的东西才有更大的价值。
  那修好以后呢?“就要给它一个很好的保存环境,包括使用方式也要注意,不能让它继续损坏。如果不给它好的环境,也会继续虫蛀,而且是更加会虫蛀,因为上面有了营养物质。”张品芳说。
  保护跟修复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保存条件可以避免修复的工作量加大,但是,完成修复之后,继续做好保护工作也比单纯的保护工作来得有效。这就是上图把文献“保护”和“修复”放在同一个部门的原因。负责保护研究的两位馆员,分别是生物和化学专业,书库的防霉、防虫、灭虫、除尘、防腐、防紫外线、温湿度的监控,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在保护基础上做修复,防止继续恶化”。
  懵懵懂懂进入古籍修复行业,当初也没有想要靠着这个手艺成就什么,张品芳只是静心、安分地做了下来。有时看到有的同行因为感觉这个工作又脏又累又不受重视而郁郁,会欣慰于上图对古籍修复的重视,以及几代的技艺传承。“上图容易出人才是有原因的,有专业的老师从旁指导,而且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修复文献、不同的破损情况。”
  随着国家近年对古籍保护和修复的重视,古籍保护中心的成立,资源的挹注也随之增加,古籍修复从图书馆的角落走入了公众的视野。这对整个行业的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培训机会多了,同行交流多了,拓宽了修复从业人员的视野。而当古籍修复被更多人所认识,社会资源和资金的投入都将增加,行业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以往古籍修复的新技术多以专业内部自主研发为主,现在有国内厂家开始研制相关仪器设备。张品芳说,今年本来要引进专门针对图书的除尘设备,但目前国内生产的除尘设备还不理想。“过去修复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国内也没有厂家生产相关产品。虽然目前国外的吸尘设备比国内成熟,但未能完全满足古籍文献的除尘要求。随着古籍保护工作的推进,对古籍修复人员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各图书馆对保护设备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国内一些厂家也开始研制针对古籍的的除尘设备。”所以说,“一个好的环境,领导的重视,加上好的老师,对一个修复员的成长是一个都不能缺少的。”
其他文献
人在少年时大抵都有些不为人待见的小小嗜好,比如我就曾操持自制的缩放尺一遍遍地临摹二战、三国和春秋五霸,或者对着某片红红绿绿带小圈圈和各种图形的巴掌块痴想。这种对地图的隐匿执迷一直延续到我对文字产生兴趣,因之当我读到《地图与疆域》这一段真有一种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感:  “他还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这样精妙又富有激情和意义的物件。在此,现代性的本质,对世界在科技层面的感知,都跟动物生命的本质融和在了一起。图画
期刊
4月16日至18日,伦敦春季书展如约而至,中国继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之后,再次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大型国际书展。一方面,伦敦作为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升,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活跃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上。本届书展,中国主宾国馆气势不凡,共180多家出版社以及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设置展台,并举行了300余场活动,规模居历届之首。同时值得一提的
期刊
19只狗与猫、3只鹅、7只鸡……且慢,这可不是外国电影《我们买了动物园》(We Bought a Zoo)的场景,而是作家朱天衣和动物们的和乐家园。她是享誉文坛、知名作家朱西甯的小女儿,也是朱天文和朱天心的宝贝妹妹;出身文学世家的朱天衣,自幼耳濡目染之下,除了跟着一起拿笔写作外,也教授儿童文学、编写作文教材。更重要的是,她也承继了父母、姐姐们爱护动物的性格,“从有记忆开始,我的身边便围绕着许多动物
期刊
少有听闻天祥谈电影而不痴迷者。  现任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的闻天祥,为了选片,每年跑遍各大国际影展,单一年度看片量就高达五百余部,非常人可望其项背。这些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是因为受了他的感召而成为忠实影迷,乃至步入电影圈工作。  早慧的他,自高中时代开始写影评,年纪轻轻,文章即散见各大报章杂志。1993年年初,应《电影欣赏》杂志主编之邀,为文点评1992年台湾电影,自此开启每年对台片进行年度
期刊
忽然之间,整个台湾,不仅仅是文化圈,都知道韩寒了,不是因为他“中国大陆知名作家”、“青年意见领袖”这样的身份,而是藉由一篇刊登在联合报要闻版,占掉几乎二分之一版面的《太平洋的风》。文章原来出现在韩寒部落格(博客),叙述作家秘密参访台湾三天的偶遇与感触,联合报取得同意后全文刊出,“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因为韩寒这段话,两
期刊
所谓纸寿千年,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古籍,由于纸张的变性,早已不堪阅读,而往往只能被束之高阁。庆幸的是,在修复师的细心修复下,这些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书本,得以重获新生。但现在存于世上的古籍,除了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之外,也早已超越了书籍的单纯概念,而具有了文物价值,因此弥足珍贵。作为文物,这些古籍是不可再生的;而作为书籍,它们其中所包含的文献价值,则可以继续为人们所利用。让古籍能够再次散发它的活力
期刊
近年来,国内不论公私立大小图书馆藏单位,乃至于民间居家、收藏家及书商等,在面对着这些以植物纤维作基底素材且为数不少的纸质古籍图书,除了纸张内在组织成分的自然老化外,其它古籍载体上复合材料,诸如;书身封面(基底和书面)、装订材料、书背(书脊)内衬及使用之颜料媒材等,大多因为外在维护保存环境条件不良,以致这类纸品载体产生了生物性质劣化、物理性质劣化、化学性质劣化等,而且有与日俱增的严重性。  这一类纸
期刊
古籍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几种:断线、破皮、书口开裂、四角磨损、虫蛀鼠啮、火烧水浸、霉蚀等等不同程度的书病。  待修复的古籍  建立修复影像档案,填写档案记录表,根据文献不同的破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  将书上的订线小心地剪断、拆除,并除去纸捻  编号  准备稀浆、毛笔、镊子等材料、工具。图中的绿色工具台,实是在修复桌上粘一张绿色的即时贴,起到反差与护眼作用  选配合适的修复纸,作为“补丁”所用。每部书的用
期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兴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出版方式,给传统出版带来了挑战,古籍出版也不例外。同传统出版一样,古籍的数字化也在探索和推进中。  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与保护,并以电子数据的方式传播与使用。据了解,台湾地区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先声夺人,香港地区的古籍数字化工作紧随其后,而相比之下,大陆地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
期刊
“只要不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我都可以做。”  因为父母在文革中受到冲击,邱晓刚十一岁便跟随母亲到农村生活,直到1977年落实政策,进入南京图书馆工作。成长期遭受家庭环境的变故,使得邱晓刚当时的性格颇为内向,所以进入图书馆工作之时,没有跟从父亲学习图书馆学,而是由南京图书馆的副馆长潘天祯(1919~2004,《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副主编)将他引入“不需与人打交道”的古籍修复工作。  师承“国手”张士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