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我心中的河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生息繁衍,与河流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人类文明的四大重要发源地,无一不是以河流作为摇篮的——若中华文明之于黄河、埃及文明之于尼罗河、印度文明之于恒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人们常把河流比作“母亲”,把河水比作“乳汁”。假若世上没有河流,生命便失去了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万物也就失去了得以繁衍和延续的温床。
  河流与城市的形成、发展,同样是关系巨大,密不可分。纵观世界各大都市,哪一个不是河流的骄子——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纽约的哈德逊河、维也纳的多瑙河、开罗的尼罗河……这些河流已经成为这些城市的象征和别名。甚至有些城市的名称,也是从河流发源的,譬如莫斯科就是因莫斯科河而得名的。
  河流还关乎一个城市的兴衰和显晦,隋唐开凿了一条大运河,顿时使运河之畔的扬州城名声大振。《太平广记》中就记载了一段趣事,说是有四人聚谈,各言其志:一人欲贵,想当扬州太守;一人欲富,希望腰缠十万贯;一人欲仙,向往骑鹤升天;到了第四人,则来了个集大成,他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见扬州在当时人心目中居于何等显要的地位。然而,一旦大运河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扬州古城的地位也随之下滑。记得几年前曾与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先生谈及此事,他也感慨颇深——一个当年最发达的交通枢纽,竟然在20世纪100年间都没修通铁路,直到21世纪初才通火车。这般景况,恐怕是当年那些做着“扬州梦”的古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吧?与此接踵的则是宋朝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当年枕靠黄河汴河,极尽兴盛繁华。然而,曾几何时,黄河改道,水系变迁,河悬城上,帆影无痕,随着利与害的更迭,如今的开封恐怕难以重现当年《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盛景了。由此可见,河流之于城市,决不仅是一个名目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休戚相关、兴亡相系呀!
  我曾经游历过不少地方。不论走到哪里,我总要看一看那里的河。我曾在塞纳河边漫步,曾在莱茵河畔徜徉,曾在易北河的桥头观看德累斯顿古堡,曾在哈德逊河入海口拍摄纽约风光。那年春天,我到台湾访问,在日程很紧的情况下,我还专门跑到台北市外的淡水河边,去看那大都市特有的长河夜色。我实在是太喜欢看河了——那河水的波光粼影,那河畔的杨柳轻扬,那河中的迷蒙倒影,那河风的轻拂慢掠……在使我陶醉使我痴迷使我心动神摇使我陶然忘归。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每每看到异乡的河流,便勾引起我无尽的乡思,使我蓦然忆起家乡的那条河,那条哺育我长大成人、令我整日里魂牵梦绕的河,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无可替代的——它就是海河。
  我是喝海河水长大的,并且我的家也一度就在海河边的金汤桥畔。清晨伴着海河走,晚上望着海河流。鱼舟在河上撒网,货轮在河面鸣笛,此情此景,每天都从窗外映入我的眼帘,送入我的耳鼓,使我时时呼吸着海河的气息,感受着海河的律动。海河本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啊!然而,自从1993年我告别津门,南下鹏城,海河便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然而,恰如美学上讲的“审美需要拉开距离”那样,對一条河流的认知与审视,同样需要拉开距离。我不禁时常想到海河与天津的命运,想到古往今来一座座城市与一条条河流的兴衰往事。于是,我對海河的思念,也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思乡怀旧的范畴,而掺入了一缕淡淡的忧思——海河,我家乡的河,你负载着百年来淤积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屈辱和忧愤,承担着国人對摆脱“东亚病夫”、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期盼,牵引着一座城市从第一封电报起步,奋力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你喘息着,跋涉着,坚韧不拔,义无反顾。你知道前面有曲折,有险滩,有波峰,有浪谷,但你更知道在曲折险滩、波峰浪谷的后面,就是宽阔的大海!
  海河,我心中的河,你缓缓地从我心中流过,携裹着我對你的一缕相思一腔热望一片深情一份重托,请接受我,一个飘零南粤的海河之子對你的祝福吧,只因为:你与我心中的城市同忧共乐!
其他文献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曾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包括弹词、古家具、玉器文具等。  一个人越老越帅显然是成功的自我表达,一个人越老越睿智是执著的人生总结。越老越帅是表象,这时已不是爹妈给的容貌。过去说,年轻时的容貌是爹妈给的,40以后就是自己的了。无论漂亮与否,人过40先天容貌都将远去,靠脸蛋儿
期刊
画家和诗人  有共同的眼睛  通过灵魂的窗户  向世界寻求意境  色彩写的诗  光和色的交错  他的每一幅画  给我们以诱人的欢欣  他所倾心的  是日常所见的风景  水草丛生的潮湿地带  明净的倒影,浓重的云层  大自然的歌手——  篱笆围住的农舍  有一片蓝色的幽静  远处是远山的灰青  山麓的溪涧和乱石  暮色苍茫中的松林  既粗犷而又苍劲  使画面浓郁而深沉  也有堤柳的嫩绿  也有秋日的
期刊
20世纪前后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极其重要的100年,在艺术创作领域,“西学东渐”大潮带动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逐渐根植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体系,也带动非西方艺术即多元艺术的崛起。  欧洲文化首先进入中国的形式依然是以宗教的方式。最先把西方绘画介绍到中国的是传教士利玛窦。他带来的欧洲油画和脸版印刷品作为他宣传基督教的手段,他把这些美术作品不仅献给当时的皇帝、贵族,同时也送给一
期刊
一  一个中国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处,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归故乡。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历史视野的学者那里就不一样了,他们会以一生的学养把时间和空间浓缩,然后拄着拐杖站在书房的窗口看着远方。他们在想: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处?  我很想知道几位大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Joseph Toynbee)。因为正是他洋洋洒洒的著作,最早让我了解了世
期刊
鄙性以好写动物,人乃漫以华新罗为比。其尤加誉者,则郎世宁。齐人只知管晏,固莫可如何,实吾托兴、致力、造诣、自况,绝不与彼两家同也。民国初年,吾始见真狮虎象豹等野兽于马戏团,今上海新世界故址,当日一广场也,厥伏威猛,超越人类,向之所欣,大为激动,渐好摸拟。丁巳走京师,游万牲园,所豢无几,乃大失望。是时多见郎世宁之画,虽以南海之表彰,而私心不好之。旋旅欧洲,凡名都之动物园,靡不涉足流连。既居德京,以其
期刊
话说徐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  徐先生的“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未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徐先生1895年诞生,卒于1953年,得年58岁——他要是早生三五十年,即便有齐白石黄宾虹的才,但不会是他徐悲鸿。他要是晚生三五十年,即便他的才天下第一,也不
期刊
吴冠中先生去了,我猜他去得一定心事苍茫。我这么说,来自我对他的感受。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就深爱吴冠中先生的画,那时他画风正健,致力于将一股全新的艺术精神同时推入油画和水墨画两个领域。他属于那种在封闭的房间忽然打开一扇窗子的艺术家。然而,我已经弃画从文,从文坛侧目画坛,先生一直是我的关注点。  初识先生是在一年一度的政协会上。政协各小组的成员每届都有调换。90年代初我被调整到书画家较多的一组。那组
期刊
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艺术品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2010年之前还只是“星星之火”,2010年之后却已形成“燎原之势”。面对汹涌而来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有人说它是艺术品市场商业规范的催化剂,也有人将其视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突破口,但更多人对这种新生的投资方式知之甚少。艺术品投资基金如何产生,运作模式有哪些,将为国内艺术品市场带来哪些发展……围绕这些基本问题,《焦点杂志社》对天海集团它山文化的负责人
期刊
百年海河,融栋着华夏近代历史的沧桑,依然河水滔滔,顺势东去,奔流到海不复返。千年前的古人,未必料到有这一天,站在海河岸边——百舸争流画面已不见,其鼎沸人声再难闻。唯有海河干瘪身躯一具,难闻污水一滩。  其情其景不再,徒添来往观者万般惆怅。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流入渤海诸河的总称,它包括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于牙河、大运河五大河流及支流。海河水系是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全国七大水系之一。海河流域东临
期刊
映日荷花别样红  保俶塔,亭亭玉立在宝石山顶上,与西湖南岸的雷峰塔遥遥相望,自古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钠”之说。  夏至时节,西湖的荷是最美的。昨晚回杭,便径直来到湖边,湖面盛放的荷花,摇曳着腰枝,携着阵阵清香扑面而未。远远的,保俶塔的倩影倒映在溢满荷花的湖水里,重重地跃入眼帘。  重返故地的温情接踵涌未。保俶塔顶的那袭暮色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组合成一幅原始天地之图,呈展在眼前——保傲塔孤寂地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