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建构和应用分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逐渐加大了对“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主动思考意识等乐学精神。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精心设计导语、明确揭示教学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美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建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03-02
  乐学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乐学课堂应运而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教学分层要求、培养學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方面体现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如何科学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乐学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构建乐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乐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化教学方式和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将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师生互动课堂[1],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落实教学分层要求
  在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下,可以充分发挥乐学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2],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会为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和解决。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教师在应用乐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会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互动,确保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能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更好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建构与应用策略
  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初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对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程导语的设计和导入,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课程导语进行精心设计。由于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导语的设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3],因此,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外,还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语。通常而言,导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境导语、悬念导语、故事导语等。而教师在设计导语的过程中,要保证导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如在教学《关雎》之前,教师可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成语为这节课的导语,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查出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告诉学生这一成语的出处正是接下来要学的《关雎》。又如在教学《猫》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猫的图片。由于很多初中生都有养猫的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养猫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体会到猫的可爱和温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好奇。接着,教师可以说“尽管猫咪很可爱,但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却在经历了三次养猫之后,不再养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大家通过看这篇文章,找出作者不再养猫的原因。”这时,学生自然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文章的阅读中。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语,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学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明确揭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完成学习目标的快乐
  在具体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时,为了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学生以教学目标为标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4],并产生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借鉴小说中心理活动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体会和理解孔乙己性格内涵,并分析和领悟作者设置该人物形象的用意等。通过明确以上教学目标,自然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能够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学目标的激励可以使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和探究,为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帮助学生明确和完成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和应用的重要措施。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5],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学习任务一目了然。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班级总人数和学生个体差异性,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带动作用和榜样力量。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设计学生感兴趣且难易适中的探究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发性,进而取得良好的乐学效果。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几个探究题:第一,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第二,分析和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第三,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在这些探究问题的启示下,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分析和交流,并对这些探究题进行一一攻克和解决,形成最终的答案,从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语文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使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能为实现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悟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体会到快乐
  为了实现对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和有效應用,教师必须借助写景类散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美和感悟美,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写景类散文往往充满意境之美,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学生在阅读这类散文的过程中,通过发挥想象力,可以身临其境地感悟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之美,从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体会赏心悦目的快乐,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由于“温晴”是济南冬天的典型特征,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要抓住这一特征,为学生营造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6],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济南冬天天晴地秀、阳光明媚的画面描绘和勾勒出来。同时,让学生尝试描绘和勾勒其他地方冬天寒风刺骨、万物凋零的萧条画面,通过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冬天画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然地体会济南冬天的“暖”和其他地方冬天的“寒”,从而领悟到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当学生发现和感悟到散文中的景物之美时,其愉悦感自然萌发,会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奥妙。为了确保乐学课堂构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悟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景类散文的优美意境,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乐学课堂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以上四个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长,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对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常延.浅谈农村初中乐学语文课堂的构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甘春晖.初中语文乐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启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9).
  [3]许艳.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9(9).
  [4]余琴琴.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乐学语文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45).
  [5]贾锐.以生为本,构建自主乐学的初中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上,2019(7).
  [6]康伟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语文“乐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上的情绪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09-02  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具有好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阅读活动中融入情感因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课内外情感阅读相结合与情感式阅读表演英语课本剧三个方面探讨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阅读;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
期刊
【摘 要】美術鉴赏是一门视觉鉴赏的艺术,是运用图像识别能力,通过眼睛把图像美感转化为内在的审美体验,而美感转化的过程就是视觉、听觉等内在感受综合形成的过程。美术鉴赏的手段也不是单一的,可以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提升审美感知,加深美感体验。语文学科中的名著名言对美术鉴赏的许多鉴赏模块内容有直接的融合教育意义,能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关键词】美术鉴赏;语文名著;融合;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情境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是景象,情境教学意为在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借助于具体、生动的展示、讲解,引导或身临其境的参与、体会、感受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既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精神集中、兴奋的状态,又能使师生之间充满智慧地交流与互动,从而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门行业,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新课改已经开始融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明显。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支持。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古诗在类型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古诗的内容更加宽泛,另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律诗。律诗相较于绝句,篇幅有所加长,描写的内容更为丰富,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深刻剖析律诗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与探究律诗,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写作背景、对仗、意境、律诗与其他作品的关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如何认识多种情绪(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否定、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三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个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和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坚实的自我概念,达到忠诚于自我,不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把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内化为自信,把对生命的追问化为个体的成长与追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绪;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
期刊
【摘 要】本调查以问卷形式,从微课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出发,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不同市、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关于微课的了解及应用情况等进行调研,以期为美术类教学微课的设计制作、美术教师课程开发与技能培  训、区域性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课应用;中小学美术;问卷分析;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丰富遗产,对整个语文课程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读不懂、读不透”的文言文学习状况。本文基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调整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感悟文章意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等相关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带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贴合教学内容,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所以,教师要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优化;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93-02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