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良好教育的灵魂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只一回向别人动情地讲起我教过的一位学生。而似乎每一次,说到最后,我鼻子总是酸酸的。
  她是个平凡的女孩。在我们20万人口的小县,到处飘着她这样的身影。她没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甚至,她的成绩仅仅居于中下水平。春节前,我在某宾馆吃饭,突然接到她的电话。
  “王老师,我是某某。刚才我见到你了。”掩饰不住的惊喜之情从手机的话筒溢出来。我脑海里立刻清晰浮出一张瘦小而苍白的脸。
  我非常惊讶,忙问她在哪,怎么会见到我。
  “我寒假一直在这宾馆打工,刚才看到你们许多人来大厅吃饭,我忙完再进去找您时,就见不着您了。您去哪儿了?”她的声音有些急切。我又一阵感动。
  “今天我参加县里召开的知识分子座谈会。刚才聚餐,我不习惯这种场合,吃了点米饭就走人了。”我耐心地告诉她,像几个月前给他们讲解高考模拟试题似的。
  “哦、哦、哦。好的,王老师,我得赶紧去端盘子了,再见,新年好!”她掐了电话。我久久地握住手机,一种特殊的热度穿透手心,沿着血脉,汇聚到我的心脏。
  傍晚的街道,车水马龙,热闹喧腾,而我的心却异常沉静。和内心一样沉静的,还有安详地伫立在路旁的两排古老的凤凰树。我在想,多可爱的学生啊,他们几个月前还聚集在我的课堂里,紧张地对付着各式各样的试卷,向不可知的命运之神发起最后的搏击。眨眼间暑去寒来,今天,他们犹如成熟的小鸟展翅飞离枝头,飞离了我的视线。但他们都还惦记着我,惦记着与他们共度3年美好时光的大树。
  我记得,高三下学期,女孩给我写了封信。信上说,她成绩不好,连她一向热爱的语文科也成绩平平,这使她苦恼极了。她问:“老师,像我这样平凡渺小的学生,是您心目中的好学生吗?”当时,我的心忍不住疼痛起来——不是伤心,而是内疚和疼惜。教她两年多了,我一直忽略着她,即使不是忽略,至少也是没有格外的关注,除了只知道她念书很勤奋、课堂上发言积极之外,对她所知寥寥——因为她的确太平凡了,用“无声无臭”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但表面波澜不惊的她,竟埋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可以想象,这些想法不止一次纠缠过她,逼使她拿起笔向我“求证”。无助的孩子啊,我怎能不怜惜她呢?
  信中还说,她好多次想放弃学业,因为成绩差,唯恐考不上大学辜负家人的期望,尤其对不起起早贪黑却赚不了几个钱的父母,对不起为了让她能顺利念完高中而初中毕业就主动出去打工的弟弟……
  我在极度的感动和悲伤中马上给她回信:
  “谢谢你向我诉说这么多的心事。当一名普通的教师,还有什么比受学生信赖更快乐的吗?没有。作为老师,我当然希望每位学生都如你所说的‘品学兼优’,每个人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这不现实,也不是我最大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学到知识,懂得做人,学会思考生活、珍惜情感,这些才是我最大的愿望。当然,我还希望学生们每天过得充实而且愉快。我以为你便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因为你除了压力太大以致郁郁寡欢之外,符合了上述的条件:你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你有责任感,善解人意,体谅家庭的各种难处;你能尽己所能地刻苦学习,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作为一名中学生,做到这些已足够了。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说:‘我的灵魂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你也是。你拥有一颗受过良好教育的心灵。如果将来我的女儿有你这样的表现,我一定非常满意。”
  我还告诉她,生活的道路有千万条,上大学只是其中之一。许多人没有上过大学,依然在社会上走出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当然,现在是高三,面临高考,首先要抓住机遇为之一搏。只要注意复习总结,相信成绩会有大幅度提高。此时,无端地绝望是没有道理的,放弃机会才是真正的失败。
  信的最后,我安慰她:“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支持你学习,你是幸运的、幸福的。珍重这份难得的亲情。要知道,社会上有多少像你这般年纪的女孩已在工厂打工。家里人相信你会尽力而为。不过,你也不必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过度的负担会阻碍人大踏步前进的。只要你付出,一定有好的收获,你的亲人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你,相信你,理解你。”
  高考很快地来临又过去。九月的某一天,我曾接到她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女孩的第一句就是:“王老师,你身体还好吗?”那时是晚上,我独自散步在微凉的秋风中,听到这句话,突然禁不住流下泪水。我想起我给她信中的一句话:“如果将来我的女儿有你这样的表现,我一定非常满意。”刹那间,一种父爱的感觉袭击着我苍凉的胸膛。
  当我向别人讲完这个女孩的故事时,不管别人是否问及她考上什么大学,我都会骄傲地补充说:“她的名字叫某某,在泉州念一所普通的大专。”■
其他文献
活动的提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个民族的精神需要代代相传,教育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历史使命。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文化资源
一、教育目的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知识与技能: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知识,包括奥运会历史、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运动项目常识、奥运会赛场礼仪等内容。   3.过程与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答题,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伦敦、巴黎、马德里、莫斯科、纽约等城市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宣传片,提高学生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观念、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新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等研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生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特有的“行走式”风景。    教育日志——记录“行走”中的精彩瞬间    教
作者语录:  ●鲁迅这些能极大唤起儿童阅读兴奋感的作品,它不像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那样去讨好儿童,迎合儿童,它没有装腔作势地去模仿儿童的语气来说话,博人一笑。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面对孙子,细细地讲述自己曾经拥有的“烂漫童年”。   ●鲁迅对闰土的羡慕、敬佩、思念,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孩子们会慢慢地品味出。鲁迅所要的正是我所需,鲁迅所盼的正是我所盼,鲁迅所爱的正是我所好,鲁迅所厌的正是我所恶,
“打哪指哪”与“指哪打哪”不仅仅表现为“知”与“行”,或者说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顺序,更表现为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打哪指哪”是在前期实践(这种实践也许是无逻辑的自发行为)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经验”,这是一种“归纳式”的研究;“指哪打哪”是先有一个理念构建,然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预设的理念,这是一种“演绎式”的研究。  我校从2006年开始探索学校管理变革,经
杨德伦:现任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先后出版《作文指导百法》、《优化阅读教学研究》、《情境作文教学研究》、《从职业走向专业》等十余部著作,近300万字。    1982年,杨老师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密云县穆家峪乡最偏远的农村小学——碱厂小学任教。在这所偏远的山村学校里,杨老师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葆有学习的热情;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
2009年9月1日,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迁到了新校址。那簇新的红楼上整齐的白窗格,那碧绿的球场上矫健的身姿,还有穿行在校园中青春的笑脸,顿时成为两广路旁最醒目、最美丽也是最鲜活的风景。  十四中不仅有很美的新校园,还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十四中的前身名为“畿辅学堂”,创建于1906年。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号召数名河北籍知名人士,对畿辅学堂进行了改建,将学校更名为“燕冀中学”,刘春霖出任校董。1935年,
【摘要】阅读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重、过强的阅读任务往往会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使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部编版教材中增设“快乐读书吧”一栏,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对于中国的教育,对于中国孩子的成长,我们听到最多的,或许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于是,孩子一出生,就如同一场热战,充满催逼和煎迫,很多父母说:“我这样做,都是因为我爱孩子。”孩子却说:“我知道父母爱我,但爱得我想去死。”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尴尬现实:生活的甜蜜,生命的静美,在如此状况下丧失殆尽。为什么,我们非得不断大喊“孩子快跑”,而不能像龙应台那样温情从容地说——孩子,你慢慢来?  对龙应台
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学会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和行事方法,即善用“交流”通心扉,适时“交锋”稳大局;全体“交流”同感悟,个别“交锋”留自尊。而“交流”与“交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比例大约是“八二开”,即“大场交流”占八开,“小场交锋”占二开。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交流,何时交锋?    如何交流  交流,是人类表达思想、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知晓冷暖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学校管理中,交流更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