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有奇峰 不与诸岳同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春,法国学者罗伯特·如尔曼在南京听了康重华的《三国》之后,表示“得到了艺术与诗的享受”。而俄罗斯学者李福清在《〈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中文版自序里说,他的这本书“只限于研究书面上的民间作品,如《三国志平话》及现代的说书,包括北京的评书、扬州的评话,还研究苏州的评弹及民间传说”。他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就是扬州评话康重华的《三国》、苏州评话张国良的《三国》等。由此观之,康派《三国》对“三国”的故事流传有着不小的贡献。而在提倡文化自信、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全面复兴的当下,我们就有必要对康派《三国》的艺术精华作一精细地梳理。

一、变革——无中生有


  康派《三国》的源头,可追溯至李国辉创编的《三国》。李门《三国》艺术状态如何,因现存资料较少,今人管窥而难见全豹。但以其弟子的出色,不难想见李国辉的风采和艺术成就。李门弟子杰出者众多,开派者有八,有书迷称这八个弟子为“八骏马”。而康国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康派《三国》中,“中三国”别具一功。该段书起自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曹操兵败华容道。在我看来,这段故事在扬州评话《三国》中不能算是最精彩的,但是,从康国华到康又华再到康重华,他们三代人始终秉持固本培元、有的放矢的创新态度,将自己的个性风格、表演特色、理解角度充分融入到作品中,力求描述情境与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手段能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正是这样的艺术积累,为康派“中三国”赋予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也为听众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三国世界”。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刘旭东曾表示,康派《三国》的创新之法中,“无中生有”四字最是关键,用于“中三国”尤为贴切。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三把火”,口述文字就有120多万字,而《三国演义》全书字数也不过64万左右。由此观之,这“三把火”在内容延展和人物刻画方面细致到了何种程度。如在“曹操兵败华容道”这段故事中,孔明点将杀曹,却始终不用关羽,关羽又气又急,怒而请命。孔明方把最后一道关卡交给关羽。在关羽立下生死状后,孔明又反复叮嘱他,“你(由埋伏处)领兵出来,见了曹操,切不可跟他答话,上去一刀将曹操挥为两段……”“切不可跟他答话”。孔明的“婆婆嘴”实际上“润物细无声”地写实了关羽和曹操的性格并勾起了听众的好奇心:前者的信义品格遇上后者的狡诈多谋时,究竟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呢?而后的情节发展证明,孔明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关羽面对曹操,几乎忘记了军师的叮嘱,与狡诈善辩的曹操展开了长篇对话,进而一步步放松警惕,软了心肠。听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而就在这种紧张到达顶点后,关羽猛然想起军令状,举刀要斩曹操。此时听众的心放下了,曹操却紧张了。但后者临危不乱,一番说辞句句锋如利刃,字字力重千钧。最终把华容道上的关羽从“忠”与“义”的“矛盾”中“解脱”出来——他宁愿受戮,不愿负义,毅然放走了曹操。而随着曹操的脱逃,听众的心也从平地慢慢滑入谷底——是痛惜?是失望?是怨恨?恐怕连听众自己都说不分明。
  这段书用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情节牢牢抓住了听众,让台上台下进入“融情”的同频共振境界。而此例不孤,康派“中三国”中比比皆是。
  如在“草船借箭”中,孔明在船仓中谈笑自若,只借桌上酒斗的倾斜度便精确算出了“借”到的利箭数量;在“舌战群儒”中,康氏以孔明为中心,详细交代了每一位东吴谋士所处的位置,再通过调整说话的腔调与语速,辅以细微的转头与审视,不用一一赘述,听众自然明白哪一回合孔明面对的是谁。如此洗练的表演手法,意、力、韵、趣“四要”皆备,极有“写意”之美,更体现出康氏过硬的细节处置功夫。

二、创新——砺久而能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三把火”,好听、好懂、好记、好传,百余年来,扬州城中便是不听书的,多半也听得熟了。如此难免给人错觉,似乎这说着不难。可莲花香远,其心苦甚。要成就这说书艺术中与诸峰群岳相异的碧峤,康氏实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困苦。
  “三国”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表演方式层出不穷。而从清末至民国,扬州地区擅说评话《三国》的艺人,有名有姓者就有几十位之多。他们的父母妻儿,就指着艺人们那张说书的嘴养活。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扬州評话界,掺不得半点虚名、容不了一丝偷懒。吴派《三国》的开山者吴国良,也是“八骏马”之一,是李国辉的关门弟子,与康国华交情莫逆,数十年如一日。两家的第二代,吴少良与康又华同样亲如兄弟。两位年轻人立身书坛三十年,携手传美名,均为深受听众欢迎的《三国》传人。然而就在吴国良63岁那年,47岁的吴少良遭人陷害,被人捏造家庭丑闻。性情刚直的吴少良不堪打击,吐血而亡。为养寡居的儿媳和失怙的孙子,吴国良年近古稀重新登台说书。只是老人家难忘丧子止痛,加之劳累过度,于1944年除夕去世,享年73岁。时人在为吴氏父子料理后事时发现,他们的遗物中除了每年都在撰写的新文稿外,自创或者收集的与“三国”有关的骈文、韵文、典章、掌故、诗词、楹联等占了大多数,由康、吴两家的世交可以推论,这些资料多半是两家共享的。遥想当年,两家两代说书人,围绕着如何说好“三国”,数十年如一日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激赏。这是艺人光风霁月的生动体现,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法门。
  说书难,把大众都知道的书说好很难,说出自己的水平更是难上加难。听众是最慷慨也是最挑剔的评委,所以自有评话艺术以来,能久享盛名者寥寥。我们在感谢当今文化繁荣盛世的同时,还不应该忘记为评话艺术不断努力的前辈,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飞跎传》《八窍珠》《绿牡丹》《清风闸》《西游记》《万年青》《施公案》《伍子胥》等一大批经典作品。他们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创新,都是心血的结晶。
  创新存在于人物塑造之中。康派《三国》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人物脸谱化、概念化。所有的人物——从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到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在保持故事整体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均在临事决断、平时相处中表现出了性格的多面性和内心活动的丰富性。为了这种创新,康氏三代不断探索,康国华与康又华都将京剧舞台表演艺术融化到了说书之中,而康重华有意改变祖父与父亲的模式,用更为亲切感人的语式替代了京腔,呈现出了另一种风味。   创新存在于情感的激活之中。评话艺人应该是一个好的导游,能凭着一张嘴就把听众导引进特定的历史情境,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境界。为此,说书人得有“千变万化”的本事,时而是超帅的常山赵子龙,忠肝义胆,战无不胜;时而是踌躇的奸雄曹孟德,于豪情壮志中却又暗藏心机。在书场中,说书人已不是说书人,听众已不是听众,台上与台下,大家都在扮演着、体会着某个人的情感,于书情中融情,在融情中共鸣。
  由康重华先生口述的《火烧赤壁》,1983年由李真、张棣华整理,总字数与口述的相比,删除了很多。两位郑重地在后记中说:“我们已将这一话本的原始口述稿,一字不漏地恭笔誊抄了一份,留存于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苏分会的艺术档案里,以待后人查阅评说。”我们坚信,两位先生的整理是认真严谨的。因为自1959年启动至1982年定稿,康重华口述整理本《火烧赤壁》,他们“整整耗蚀了二十三年”。我们同时坚信,一字不漏的口述本应该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期待的惊喜,也更能反映康派《三国》砺久为能的艺术品格。

三、融合——有容乃大


  “一叙事文,一画,一评话,一演剧,道虽不同,而所以摹神绘色,造微入妙者,实出一辙”,这是清代扬州评话名家叶霜林的一句名言。今人试解之,就是艺术交流应该遵循互融互通之理,以我之情,以我之心,化身为你须表现的各类人物独一的身心,如此才能化他为我,融我入他,共同进步。叶霜林生于1733年,卒于1789年。而康国华生于1853年,其時叶霜林作古已逾半个世纪,但我们相信,前辈的流风遗韵绝不会因为时光飞逝而消散——事实上康国华将京剧表演的一些方法移植到康派《三国》中来,可能也是受到了叶霜林的影响。京、昆、梆、徽的戏剧名家王鸿寿擅演关羽,先后共演出过《白马坡》《华容道》《战长沙》《过五关》《灞桥挑袍》《水淹七军》《走麦城》等三十多个关羽戏,时人称之为“活关公”。一次他路过扬州,听说康国华引京剧于说书,便特地进场听书,当康国华说到关羽“显圣”时,一声京腔“还我头来!”令王鸿寿惊叹不已,后者连连谦称:“我不如也!”此外,康国华曾经向著名弹词演员张幼夫倾囊相授自己的说书经验与心得,也曾用心向弹词名家张丽夫学习吐词咬字的表演技巧。
  所以康派的扬州评话,既不崖岸高峻,生冷勿近;也不深沟坚壁,拒人千里。康氏传人始终秉持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包容态度,在交流中淬炼自身,也在交流中帮助他人,从不担心旁门旁派会搬走他们的表演程式与艺术技艺。康派说书更是如此,康氏的《三国》“庭院”,不关门、不上锁、不设槛、不闭窗,任凭望而通透,行而自如,学而坦荡,去而潇然。
其他文献
一朵绽放在巴渝大地上的曲艺之花,用30年的执着与坚守,讲述了自己如花般傲立枝头、馥郁芬芳的艺术人生,她就是著名四川清音青年演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靓靓。五年辛苦不寻常  1995年,完成了5年曲艺专业学习的刘靓靓,以优异成绩从重庆艺校毕业,走进了西南地区成立最早、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团体——重庆市曲艺团。当时团领导根据刘靓靓的自身条件,让她师从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李静明、谭
期刊
在扬州评话界,康派《三国》和王派《水浒》如双峰并峙,各有千秋。但就学术研究而言,两者却有不小的差距,后者的受关注明显高于前者。  康派《三国》在学术研究方面“遇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康重华先生之后再无正式传人。少了研究对象,研究自然不盛。但我们不能就此把康派《三国》束之高阁,康派说书艺术、特别是康重华先生的艺术成就,是扬州评话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其梳理总结,我们能更加明了扬州评话的艺术发展脉络,
期刊
相声作为传统的曲艺形式,发源于北京,发祥于天津,天津人有着极深的相声情结。天津众多相声名家均在茶楼演出,品香茗、赏曲艺、听相声已经形成市民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在诸多相声茶馆中,百年老字号“谦祥益文苑”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抱朴守正,传承创新  “谦祥益”几经历史变迁,后转化业态成为相声茶馆,出于对相声的热爱和信仰,我们希望这门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能够有序传承,不辜负先辈们百余年来的努力,抱朴守正
期刊
北方曲艺作为中国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音乐、民俗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老唱片在记录檀板丝弦“交响乐”、南腔北调说唱声时,也能真实反映出北方曲艺的发展历程。但在一段时间中,这珍贵的资料多散存,缺乏系统的梳理归纳,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加之老先生们日渐凋零,长此以往,即便唱片没有散佚,也只能变成“死”资料。我们作为曲艺发烧友,自觉有义务、有责任为北方曲艺的传承发展尽一份心力。
期刊
今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济济一堂,隆重纪念康重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缅怀他的杰出贡献,重温他的崇高精神。  康重华是扬州评话大师,康派《三国》第三代传人,他家学传承,15岁学书,17岁登台,80岁离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承前启后,不断创新,形成了说表口齿伶俐、交代清楚、自然流畅,表演潇洒脱俗、神形兼备、引人入胜的独特艺术风格,推动了扬州评话的发展。  在康重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期刊
第十届天津相声节在海河之滨的金秋时节隆重开幕,有好朋友以“十全十美、实力实事”的评价给以赞美,作为主办者,我们自是不敢以此自居,但是却实在是秉承了“十话十说”的宗旨,希望以天津人对朋友特有的情意、对艺业特有的敬畏,竭尽全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一切,使各地艺友宾至如归,让天津观众开心尽兴。  天津相声界,历时十年,连续十届,旨在为全国相声同行搭建展示技艺、交流心得、增进友谊、互相学习的平台,同时为天津乃至
期刊
曲艺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表演艺术,以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段、简便易行的表演方式、朴实亲切的语言风格、惟妙惟肖的人物摹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愉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以说,曲艺是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是传统曲艺大县,曲艺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长
期刊
扬州评话以说表细腻、表演传神著名。其中王派《水浒》与康派《三国》堪称扬州评话双璧。前者书词肌理细腻骨肉匀,后者说表传神会意妙处多,两者一时瑜亮,各擅胜场。而因为康国华成名较早,王派传人对他颇有赞誉①。而康氏后人康又华、康重华,皆是芝兰玉树,不堕声名。今适逢康重华先生百年诞辰,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扬州评话的发展脉络,认真总结康派说书传承和发展经验,并将之应用于当代扬州评话的发展中。  康国华的表演曾给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已经成立整整十六年了。从2003年10月3日的首场演出开始,基本上每个周六的晚上,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三楼的小剧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台上是老中青少几代相声演员同堂献艺,尽展风采;台下则是男女老幼全家出动,听相声度周末,其乐融融。  我作为追随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一路走来的忠实观众,同时也作为一名曲艺理论研究人员,每每置身于观众席中,总会被现场的热烈气氛而深深
期刊
中国曲艺艺术的形式繁杂多样,各曲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观众被从事曲艺的演员们尊称为“衣食父母”。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曲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新的曲艺作品和表现形式不断产生。这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曲艺的发展除了演员们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所谓培养观众,其实是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需要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强化自身的艺术观,主动接近观众,使观众从陌生、认知、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