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传》已有几种,除了夫子自述,还有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种,作者田文军;以及更早问世的《信念的旅程———冯友兰传》,后者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而宋志明教授和梅良勇教授的《冯友兰评传》(中国青年出版社)却是第一次将注意力放在了冯氏思想。尽管先他们行世的评传也已有之,如李中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的同名作品,但是作者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推敲。用作者的话说,他研究冯友兰先生其人其作数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批判对待,第二阶段是同情研究,第三个阶段才是理解感悟。而《冯友兰评传》不失为第三阶段的集中体现:理性、公允。
  著作强调冯友兰先生如何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转变过程,又如何从盲目跟随苏联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并确立其天地思想的转化和升华过程,即在不断否认和否认之否认中作茧剥茧、浴火重生,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会贯通。用作者的话说,“冯友兰先生以儒学为归宗,以解释人生为主题,找到了一种关于儒学的现代讲法。他把理世界反转为意义世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讲出‘义理之天’;发扬‘仁者与万物同体’‘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强调群体高于个体,表达群体至上诉求;他塑造民族的自觉成员、人类的自觉成员……”这或可理解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换言之也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众所周知,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我这代,甚至我父辈都是读着他老人家的《中国哲学史》进入诸子和延绵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长河的。《中国哲学史》不断修订、再版,可谓因时而立、因时而易。《冯友兰评传》告诉你这其中的易与不易,而且还有缘何立、缘何易。此谓知其然,并所以然也。
  再者,20世纪中国哲学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冯友兰先生有关;因此,该《冯友兰评传》从冯氏生平、著述切入,纵横捭阖,钩深致远,现当代中国哲学之脉络尽收笔下。此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
  著作凡十一章,第一章“好学深思之士”写冯友兰先生生平家世和基本阅历;第二章写冯友兰先生如何叩开哲学大门、撰写《人生哲学》;第三章重点展示和分析了冯友兰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中国哲学史》;第四至第七章依次评骘冯友兰先生新理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第八章对冯友兰先生新理学思想体系条分缕析,提出了“文化类型”说、“继往开来”说和“道统新续”说;第九章侧重于陈家康、杜国庠、胡绳、贺麟等人对新理学的批判及冯友兰先生的回应;第十章阐释冯友兰先生的鸿篇巨制《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十一章是作者对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定位。“续编:再看冯友兰”是作者近一时期以来的冯学新得。
  《冯友兰评传》责任编辑刁娜对该著的概括可谓切中肯綮。刁娜认为,作者有所述有所不述,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侧重于冯先生的学术生涯、学习兴趣、问学志向等。譬如冯友兰先生青年时期即对逻辑学产生浓厚兴趣,由此选择哲学,并一发而不可收。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所说的那样:“我学逻辑,虽然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个开始引起了我学哲学的兴趣。我决心以后要学哲学。”从此,他初心不改,即使是在“敌机经常骚扰,生活非常艰苦,资料特别缺乏”的抗日战争时期,也一如既往地坚持哲学研究,写下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一系列著作。政治动乱期间亦如此,以至于85岁高龄着手创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同时,作者高度关注冯先生的自我超越精神,围绕新理学思想展开方法论、认识论等向度的探究和总结。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冯氏人文思想的把握和阐扬,认为他们准确把握了冯友兰先生如何以柏拉图主义为主调展开话语、以儒学为主调解析人生最终上升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此等等,正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事君事父,无非妙道”。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架构,文化研究从来不是一个线性或进步的发展过程,它兼容着多种主张和立场,是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生产场域。它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也在批判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冲击僵化学科体系的批判性力量。本次盘点主要围绕着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译介、再解读与反思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这两个方向展开。  一、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再解读与反思  在中国
期刊
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双城记》(ATale ofTwoCities),以小说之笔讲述了一部发生在巴黎与伦敦的革命与爱情传奇。如今,一部学术文化版的东西方历史名城的“双城记”———《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考古学家之手,叙写了一部视野
期刊
高铁,这些年是国人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件,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构着人们的思路,更在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对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大课题。近年来,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试图走进它,书写它,揭示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我即是其中之一。2010年左右,高铁刚刚红火之时,我曾经采访郑西、武广、京津高铁,还有四方、唐山等高铁机车制造厂。但由于这个题材太宽太大太深太玄,实在难以把握。在
期刊
少数民族身上特有的一种“边地”色彩使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具有着别致的韵味,不但在文化书写方面提供了与中原不一样的民族风俗、风情,而且“边地”的雪域高原、崇山峻岭以及神秘巫医等也都展现出能与主流拉开距离的独特的审美风韵。同时,在这种异域眼光的打量中,更能对古老的中华大地做出深刻剖析。因此,在当下的出版浪潮中,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2015年收录了55个民族作家作品的“新时期少
期刊
读杨向荣的《西方诗学话语的陌生化》,在我头脑里,出现的是一个“结”的意象。20世纪的美学和诗学,似乎注定是要从一个理论之结开始的,这是诗与真的关系,同时也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成了“结”,人们“纠结”不已,也由此生产出了许多的理论。  当然,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了。自古就有“模仿说”,在古希腊时就出现,一直到近代,在理论界都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期刊
汉斯·布鲁门贝格(HansBlumenberg,1920—1996)是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位思想巨匠。在德国群星闪耀的知识界,他是这样一颗恒星,因距离我们遥远,掩敛于天上星光的照耀。每当良夜悠悠,他孤星闪耀、独照寒秋。这位与哈贝马斯同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史家,生前没有配享与其成就相符的赫赫声名,只是默默地在学院里度过他授业、著述的一生。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界对德国思想的重新引介和再度思考,布鲁
期刊
1966—1976年这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演进逻辑发生了巨变。这是一个充斥着承接与断裂、失序与控制、震荡与收缩等诸多矛盾面向的时代,其间的复杂与多变不言而喻。这一饱受政治大潮冲击而起落跌宕的时代断面曾受广泛关注,是一个言说未尽的重要学术议题。李秉奎副教授的《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以下简称《狂澜》)带领我们领略了一次独特的考察之旅。在历史脉络的梳理中,在
期刊
拜读吴秀明老师主编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史料问题研究》),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自走进浙江大学中文系以来,吴老师经常耳提面命,他在课内课外透出的学术思想与感悟之精华,仿佛都凝结在这部65万字的论著中。我知道,一部书的容量最大也不可能宽大无边,作为吴老师的学生,大约更容易见微知著,读出老师惯有的高屋建瓴逼视对象的风格。每逢我等学子的学习、写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铺张太过、找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之后的晚近十几年,“政治哲学”无论是在汉语学术界内还是在更为广阔的公共讨论空间中都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对政治生活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对政治生活的规范研究,推动着学者们追随思想大师的步伐探讨政治世界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问题,而这些探讨本身也在公共讨论的大环境中逆向形塑着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的观念结构和政治实践,而观念和实践的变迁反过来又进一步深化了政治哲学研究与讨论。在这股
期刊
《老街书店的书虫》收录了新锐作家小河丁丁近年来创作的多篇幻想文学作品,大概因为作家的这类作品在题材、主题、故事内容及艺术表现风格的总体趋近,这部集子整体感较为突出,看上去更像是一部由多个章节与故事单元构成的中长篇幻想小说。  作者让自己的创作根植于中国原生态的民间生活土壤,尽情书写湖湘等多民族居住地的物象物候、风情风土、俚俗方言,人们的饮食起居、生老病死、交际往来、江湖行走,底层小社会的各行各业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