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中的追梦与幻灭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iji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著名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小说使用批判讽刺的手法,生动反映了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本文旨在分析作者是如何创造出格列佛这个角色,来揭露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现象,以及表达作者Jonathan Swift的思想、情感及梦想,以及最终梦想的幻灭。
  关键词:批判主义;追梦;幻灭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Jonathan Swift于1726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语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描述了他先后四次出海航行的奇遇。Jonathan Swift曾提及自己的文学主张,“有许多事不能用法律去惩罚,宗教和道德的约束也都不足以使这些干坏事的人改正;只有把他们的罪孽以最强烈的字眼公之于众,才能使他们受人憎恶。”《格列佛游记》这部文学巨著就是Jonathan Swift文学主张的生动体现。
  格列佛第一次出海航行到的是一个小人国,岛上居民身高都仅六寸,与这些小人相比,他就像个巨人。慢慢地,格列佛被小人们信任,并帮助他们打败了外来侵略者,但是接连几件事情得罪了国王,不得已逃回家去。格列佛第二次出海航行到了一个巨人岛,被人带到各地去“卖艺”,后来被送入宫廷,他向国王大力夸耀英国社会的各种优越,但是大人国国王对此一一给予了激烈的回击,最终格列佛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格列佛第三次出海航行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这里的人相貌奇特,观念闭塞。格列佛最后一次航行时到慧骃国,这里的人外形像马,有高度的智慧、礼节和自制力,就如同幻境一般,但对人类十分排斥,他在那里被当作家畜般饲养,最后被一个马民解了围,于是学习了当地的语言,他竟慢慢爱上了这个理想国,但还是被驱逐出了慧骃国,无奈回答家乡。回到家乡后,格列佛终日与马为友。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一个部分,在慧骃国里,作者Jonathan Swift分别创造出了低劣的野胡和高贵的慧骃两类人群。其中,野胡代表的是罪恶和贪婪;而慧骃马则是智慧和理性的化身。作者通过格列佛的口吻,提炼出野胡的个性是:“狡黠,邪恶,诡计多端,报复心强。”直接而彻底地斥责了人类的恶性。在向慧骃介绍当时英国社会现象时,他对人性做出大胆的批判:“人民为了生计被迫从事乞讨,抢劫,偷盗,欺骗,拉皮条,作伪证,献媚,赌博,撒谎,奉承,威吓,包办选举,滥写文章,星象占卜,投毒,卖淫,假充虔诚,诽谤,胡思乱想等诸多行当”。在格列佛回到英国后,他对人类的憎恶己经一发而不可收,他甚至十分厌恶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受不了他们身上的气味。他时常会模仿慧骃马的腔调,宁可与马为伴而不愿和人在一起。这时的格列佛己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对慧骃的崇拜和钟情也接近疯狂的程度。
  小说《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十分鲜明。小说通过格列佛在游历四国的奇妙遭遇,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社会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当时的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阶段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比如说在慧骃国,马被赋予了理性和智慧,这种理性、简单和干净的社会,与之前格列佛所经历的粗鲁和野蛮的国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简单和理性,也深深吸引格列佛,这就是他的梦境。但现实是,他不被允许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最后,他被迫回到以前的世界,自己的家乡。回到家乡后,他与社会格格不入,想逃避现实。作为一个文学创造出来的角色,格列佛不过是一个符号,传达了作者希望逃离丑恶的社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我看来,慧骃国不仅是格列佛的梦境和追求,同时也是作者的梦境和追求。通过格列佛的不幸被驱逐出慧骃国,作者告诉我们,他自己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作者之所以选择慧骃国這样一个国度作为自己的梦境,这是因为在第18世纪的英国,当时被称为理性时代。由于启蒙运动的影响,那个时代的哲学家认为,理性应该作为衡量所有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尺度。
  《格列佛游记》是在第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讽刺。作为一个创造的角色,格列佛不过是一个符号来传达作者Jonathan Swift的思想和情感,选择逃避社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丑陋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再现。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压抑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蔑视。同时,Jonathan Swift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梦幻世界中通过格列佛在慧骃国的最后一次旅行。但是,格列佛被迫回到过去的世界,自己的家乡,就如同是格里佛在旅途中遇到的所有的缺陷和不幸。作品通过格列佛的不幸被驱逐,以及现实社会与慧骃国和不相容,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梦想破灭。
  参考文献:
  [1]周丽娟.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D].南昌大学,2013.
  [2]马玲.一部宏大的讽喻史诗——漫谈《格列佛游记》的思想内涵[D].吉林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奋斗的乔伊》以真实人物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单身母亲乔伊通过自己的双手拼搏创造,最后成为一名享誉全美的制造业巨头。其中家庭问题,作为乔伊成功道路上的障碍,贯穿全剧。本篇文章,笔者简单描述影片关于家庭同梦想间的矛盾这一侧面,体悟这部商场励志片中的人性美。  关键词:奋斗的乔伊;家庭;梦想  在通常意义上,《奋斗的乔伊》这样一个励志故事的标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强悍女人和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生意场以及
上市1年后,在轻客及专用车市场已经小有所获的上汽大通把目标瞄准了更具销量诱惑的城市物流市场,一款名为傲运通的物流车近期上市,其最低11.98万元的定价策略已发出明确信号,
摘要:《匡庐图》是五代时期中国北方山水画坛中的荆浩所作,其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从他的《匡庐图》中,不仅在表现形式与前代山水画有创新之点,《匡庐图》不仅是一幅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更是一幅表现文人书斋的山水画,以大山大水的自然风貌,加以笔墨的肆意渲染,从中可以感受到很多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以下就来探讨从《匡庐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关键词:《匡庐图》;荆浩;笔墨山水画;北
摘要:沈周的西山秋色图却不然:徐徐看来,十多处房舍,五处行人,两片船夫操桨的扁舟,三处驳岸的帆船,数座小桥,画中部依山傍水的一房舍中有两人凭窗相对而坐,兴许多年老友来见,今于屋里叙谈正欢!蜿蜒的水上曲桥的一头临窗望水的她不知是否在记挂外出的他……凡此种种,一种因人而生的气息左右贯通了画面。那么,可以说大隐于市,小隐于野,半隐半现、“隔”与“不隔”于沈周画笔下的湖光山色里。  关键词:沈周;秋色;相
摘要;索尔·贝娄是著名的美国犹太裔作家,被誉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了《赫索格》中的两类女性。赫索格的母亲黛西作为男权社会的弱者和牺牲品。与之形成鲜明的玛德琳,作为新女性的代表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关键词:贝娄;赫索格;女性主义;父权  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写于1964年,当时民权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妇女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所处于的附属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要:柏拉图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创作出伟大的诗篇,在于神灵附体时诗人所拥有的灵感,这时诗人处于一种迷狂的状态。长期以来,柏拉图的灵感说与迷狂说都被认为是非理性学说。本文旨在探析柏拉图灵感说中的理性思想,以便我们能更加全面的理解柏拉图的灵感说中闪现的智慧之光。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迷狂;理性  一、柏拉图的灵感说  柏拉图的灵感观是其美学理论的一部分。在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等前人的基础上,柏拉图总
看过许多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觉得最美的莫过于沈从文所著的《边城》中翠翠与摊送之间的爱情故事。单从故事的情节构思来说,并不复杂,更称不上是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它美就美在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整个故事中都充盈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无论故事发生的物质背景,还是人文背景,都美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向往!  《边城》中的自然是美的。这座叫茶峒的小镇,处于川湘交界的一个未被现代文明破坏的偏远地区。这里被青山绿
读完《蜗牛》不得不佩服俞妍这两年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与她的第一本小说集《青烟》相比,她的进步可谓神速。技巧更为成熟。《蜗牛》选取了19篇近几年创作的小说,且绝大部分都已经在各大文学刊物上亮相,主要有《长江文艺》《安徽文学》《黄河文学》《文学港》《小说林》《山东文学》《四川文学》《朔方》等文学刊物,有好几个作品还发了头条,有些还被转载,只有两篇是新近创作的,还未见刊。可见俞妍的创作实力已被各大文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