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症下药强素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择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的常见题型,也是学生得分的关键题型。教师以2020年江苏中考部分试题为例,从熟记解题知识点、把握解题关键点和关注解题结合点等方面阐述了做好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思路和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选择题;价值引领;思维能力;时代气息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和学生强调这样一句话:“得选择题者得天下。”这句话虽然存在夸大的成分,但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了选择题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江苏各地中考的选择题呈现出阅读量大、信息量广、难度提高、能力要求进一步强化等特点,给学生的审题尤其是解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了考生得高分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如何答好选择题,取得高分,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教师以2020年江苏各市中考试卷为例进行以下分析:
   一、熟记解题知识点,凸显价值引领
   例1:(2020南京14)在“家国一体”的中国古代,人们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即讲究圆满、圆融等,重视家庭团聚、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等),这一思维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下符合这一思维的是( )
   ①坚决反对分裂,始终维护祖国统一
   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保障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各国同等程度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目分析】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这就迫切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坚定的信念,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本题结合“尚圆”的中华民族精神既考查了书本知识,又关注现实生活,在学生读题解题的过程中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渗透,体现了国家意志,坚定了政治方向,试题的思想性、政治性不言而喻。本题②选项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保障应该是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经济安全是基础,所以错误;④选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对的,但是实现各国同等程度發展表述错误,可排除,学生只要对书本基础知识比较熟悉,就不难得出本题最终答案为A.①③
   【失分原因】我之所以把这类题目称之为基础型是因为这类题目的选项要么是本身错误的,要么是教材上有的,教师上新课甚至是复习时反复强调过的,只要考生基础扎实,能够一眼分辨出来,这类题目应该是送分的。但从现实来看,这类基础题往往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有几点:1.思想不够重视。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平时不重视书本上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看书时只求一个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导致做题时没法区分类似的概念和知识点。2.做题习惯不好。很多考生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试卷上没有任何解题痕迹,看到差不多的答案随意选一个。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审题错误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3.缺乏总结整理。事实上,我们很多学校都在搞题海战术,广大考生做的题目已经够多了,但“做题无数,来了照错”依然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学生已经沦为做题机器,只知道埋头做题,不知道及时总结反思。
   【解决对策】针对以上情况,要想提高这类基础题型的得分率,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学生分数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夯实基础,结合教材,以考点为单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对于相类似的知识点一定要区分开来,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整理。如: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大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权利等。中考虽然重在能力的考查,但是基础知识点占比不在少数,而且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条例化、系统化。
   2.审题准确。每次考试结束跟学生进行试卷分析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这道题我会做的啊,怎么看错了呢?”是的,很多考生遇到这种基础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知识点我会的,然后自以为很聪明地选出了正确的答案,殊不知这却是出题人的陷阱,“不正确”“不符合”这类关键词根本没看到。再比如常见的几个主体:个人,企业,国家,市场,不少考生也会出现审题时没看清主体的情况。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圈出题干中有效的关键词,同时对题肢的审题也要完整,尤其是一个题肢有前后两句组成的时候一定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3.整理错题。很多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喜欢一讲到底,而且讲的很细很全,但是为什么下次碰到类似知识点又错了呢?问题在于学生没有对教师所讲的进行及时整理、消化和吸收。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对于试卷中的难点教师应该细讲,但对于基础型的知识点教师只是提一个思路,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和总结,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但是,需要纠正的是,整理错题不是把原题原原本本抄下来,而是把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握解题关键点,提升思维能力
   例2:(20年淮安5)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某校法治学习小组围绕“我与宪法”这一主题对本校同学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这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    )
   A.国家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B.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限定范围内行使
   C.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章程
   D.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题目分析】十九届二中全会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本题就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以宪法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利用图片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ABD三个选项本身都正确,但都是从国家角度来分析的,不符合题意中学生的角度。同时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不管是运用还是宣传和熟知宪法方面,所占比例都不高,因此不难得出答案选C。    【失分原因】这类理解型的题目难度之所以要比基础型的题目要高,是因为这类题目的选项本身表述基本是正确的,考生不能一眼看出它的问题所在,加上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这就成了失分的重要原因。
   【解决对策】广大考生想要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没有扎实的基础是肯定不行的,但是仅仅会死背书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学会读题,既要对材料分层解读,逐字逐句地分析,找出关键字词或语句,然后对应迁移到教材上的知识点;又要从整体上把握整段材料不同层级之间的联系,切忌对材料断章取义,尤其要重点把握材料中的具有过渡性的语句和首尾句,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三、关注解题结合点,体现时代气息
   例3:(20年苏州14)苏州在加快夜间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地摊经济”上下功夫,支持各地开展“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让苏州的“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浓。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    )
   ①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②消除居民收入的差距
   ③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目分析】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失业人数随之增加,为了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李克强总理提出地摊经济是中国的生机。苏州市政府也大力响应国务院的号召,支持“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本题以地摊经济这一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设置情境,考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点。选项②错在消除这一说法太过绝對;③错在地摊经济应该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而不是公有制经济,所以答案应该选B。
   【失分原因】由于政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每年中考除了考一些常考考点外,还会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出题,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这类考题题肢的表述对于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往往灵活性较大,难度较高,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没有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新闻或资料的话往往会无从下手,这也是失分较多的原因。
   【解决对策】近几年江苏中考政治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取材于社会热点,使之与书本知识和考点相结合,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到在平时的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相关热点的习惯,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热点材料与考点相对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此之外还要整理各地模拟卷中考查到的涉及到相关热点的题目,分析它们的切入点有何不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永远也做不完,题目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尤其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每年的时政热点都不同,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把握以上几点,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沙建霞.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特点与解题技巧[N].发展导报,2018-10-16(019)
   [2]张敏.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答题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2)
   [3]路文超.中考时政备考策略探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将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讲题、练题,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很少进行课堂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让老师和学生都承受很大的身心负担,教学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从而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目前,一些“问题链·导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这种教学模式有
期刊
【摘 要】生活的土壤是培育德育的源泉。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价值观塑造方面,更是德育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以语文课堂德育方面的价值观塑造为例,将其与生活资源结合起来探究,通过分析生活资源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价值观塑造现状、生活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观塑造中的应用对策旨在助力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关键词】生活;德育;初中语文
期刊
【摘 要】刚接触议论文写作的初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存在畏难心理,加强议论文的片断写作训练以促进全文的写作,是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熟练而规范地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议论文开头结尾片断、分论点片断、论据片断以及论证分析片断四大部分入手,对议论文写作的入门教学进行反思、总结。   【关键词】片断训练;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分析   记叙文写作的长期训练使初中学生大多习惯于叙述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方案的不断推行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国家及各地区政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基础教育学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劳动与技术课程重要意义及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大力推行使得教师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
期刊
【摘 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核心是“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本文以“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的制定为例,探讨高考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引导,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教学目标;高中政治   高考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根本问题,是取消高考大纲后高考评价的理论框架,也是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面临着从青年向成年发起转型的重要任务。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能力与思想意识正在不断发展,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落实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对于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展开论述,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推进特点展开分析活动。在对高中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围绕政治课程落实综合性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错,现在物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孩子面对着很多机会,同时也有很多挑战。特别是对于校园里的一批“贫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往往比其他孩子更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关注到他们的生活,关注到他们的学习,更为重要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提供先决条件。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实践应用过程不足。因此在核心素质培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应结合探索实践过程,利用主题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实践参与及道德展现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法制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由学到实践,真正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意义。
期刊
俞正强老师提出:“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阶段,这种关联性,往往表现为生长的特质。”小学数学课堂就是这种充满生机,且体现活性的数学课堂,它的知识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它有根,可以夯实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基;它向阳,可以营造儿童未来数学生长的空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形神兼备的特质、蓬勃生长的特性,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拥有一种自我生长的能力。为此,我们以《小学数学“生长教研”的策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者着眼于、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单元主题鲜明而聚焦。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这样定义“深度学习”: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