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忠义文化在宋江人物形象中的体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展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更是将儒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传统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宋江身上,作为梁山首领的宋江,可以说是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典型代表。
  一、忠义文化认知
  (一)儒家“忠义”基本思想
  “忠义”是儒家有关君臣关系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思想和主张。忠义不仅是为君主服务的最基本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之一。孔子早已有忠君的思想,后来荀子和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忠君”思想,使忠君成为无条件、绝对的服从,即所谓的“愚忠”。“义”是指正确合理的行为,仁、礼、信是义,忠更是义,因此“忠”是“义”的内涵之一,这也是“忠义”常被连用的原因之一。先秦儒家之所以提倡忠君,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大臣不忠不义、见风使舵、唯利是图、为所欲为,这也是“礼崩乐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儒家认为,只有臣民忠于君主,他们才能团结一致、国力强盛。没有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天下将会大乱。
  (二)忠义伦理的发展轨迹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忠义”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词。“忠”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为人谋而不忠乎”。“义”一词也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如《周易》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时,两种内涵的差异并不大。然而,汉代以后,“忠”开始专指对君主,“义”开始具体指向朋友、兄弟、夫妻、邻里,更多地指向非血缘感情,这显然是汉代“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忠”与“义”的结合最早见于南朝宋范华的《后汉书》“忠义获宠,古今所同”。由此可见,“忠义”的内涵是在两者有显著区别的基础上合成的一个词。因此,它是兩种内涵、两种伦理体系的并置与互补。
  需要说明的是,“忠”和“义”在合二为一之前,也有自己的伦理体系,如“忠孝”制度和“仁义”制度。从词义演变的角度看,“忠”源于“孝”,即由孝到忠的逻辑延伸;“义”是仁的演化,即义在仁的逻辑上的延伸,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由此可见,在“忠义”这一主张的提出和加强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思想倾向。
  (三)忠义的矛盾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人们不难发现忠义在内涵上的几个特点和矛盾。一是在忠义的内涵中,既有等级观念又有一定的平等意识。平等意识与等级意识的共生及其相互作用,不仅构成了忠义内涵上的张力,而且暴露了忠义思想上的内部矛盾性。二是忠义的结合及其内涵的演变,既有简单的伦理观念,也是国家意识形态介入的产物,所以带有封建统治的一面。因此,忠义是哲学与统治的有机结合。三是忠义相结合丰富和完善了忠孝仁义等伦理思想,但扰乱和影响其他伦理思想体系。事实上,这些问题已经被古典文学作品所记录和揭露。为什么忠诚总是导致悲剧?这与忠义内涵的矛盾有关。
  二、忠义观的不同体现
  (一)儒家忠义观
  儒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入世”的文化,这种想法是与“忠君”的观念密切相关的,儒家的治理思想是君臣辅佐君主治国,而不是取代帝王来治理天下。在传统儒家文化中,狭义的“忠”是指对帝王的忠诚,广义的“忠”是指忠诚和奉献。“义”的意思是“合理”和“正义”。由于“忠”“义”的观念提倡人的忠、顺、义,历代帝王都大力提倡和推崇忠义思想来巩固他们的封建专制统治。
  (二)水浒忠义观
  《水浒传》中,忠义观念的形成由来已久,“忠”和“义”历来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范畴。小说作者施耐庵正是沿着这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把《水浒传》写成了“忠义传”。《水浒传》中的“忠”主要是指忠于大宋皇帝,宋江对大宋皇帝绝对忠诚,反映出宋江等人的起义只是针对朝廷奸臣,不反对皇帝,这非常类似于儒家忠义观的概念,是对儒家忠义观的继承。同时,“忠”也包含下属对宋江的服从,又明显带有江湖气息。梁山的108位英雄虽然各怀绝技,有的还是朝廷大员,但都对宋江心悦诚服,宋江凭借的是他的忠义观及其人格魅力,他宽宏大量,仁爱重义,待人谦恭,不求名利。《水浒传》中的“义”更侧重的是江湖间的“义气”,这种“义气”在长期受压迫的人民之间显得更加难得和珍贵,已成为人们相互信任、依靠的一种重要道德力量,成为团结梁山众头领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忠义文化在宋江身上的体现
  (一)宋江的领袖人格形象
  归纳一下,在《水浒传》中,宋江的领袖人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宋江具有非凡的领袖气质
  宋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却长期郁郁不得志。这种情绪在他成为囚犯、流落江州时得以爆发。宋江独自一人在浔阳楼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随后在浔阳楼上题诗“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后来,黄文炳读到这里,更将宋江的心境定格为“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2.宋江精通权谋之道
  宋江初上梁山,晁盖“盛情”邀请宋江坐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很理智地坚决拒绝。随后却悄悄地在梁山进行了人事安排,包括首领晁盖在内的众多头领毫无异议,其实是大家默认宋江对梁山的首要领导权。
  3.宋江有“识人”的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宋江的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得力助手,人尽其能为宋江所用,这与宋江的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宋江每要做事,调兵遣将,总是有条不紊,就是因为他已经深知梁山各个头领的所长。
  4.宋江是一个能担当的人
  透过刘高妻子之眼,可以得知宋江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黄矮汉子”,其相貌实在无英雄气概,却时时能给人安全感,这也是宋江能作为梁山首领的手段。
  (二)宋江忠义的体现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读者可以看到,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最能体现忠义主旨。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宋江俨然是“忠义”的化身,是作者忠、义、孝理想的结合体。
  1.宋江的绰号显示了他的英雄主义和侠义之气   宋江字公明,绰号有三:一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求孝道,对待朋友讲求义气;二是“及时雨”,主要说他慷慨大方,帮助他人、接济朋友;三是“呼保义”,与他的官衔有关,反映了宋江对朝廷的忠诚态度。
  2.宋江的出身、职业对他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影响
  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他“自幼学儒,长而通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曾在县衙做押司小吏,懂得律法,有守法习惯。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了枷锁,当别人要打开枷锁时,他说不能,因为这是国家的法度。
  3.宋江是一个仗义英雄
  他义放晁盖,在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就不顾法度了。生辰纲本就是搜刮百姓而来的不义之财,劫富济贫本是江湖道义,铲除社会疾瘤也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道义要求。但事后,
  宋江从内心又觉得对朝廷不忠。
  4.宋江上了梁山成了义军首领之后
  宋江说自己文武并无过人之处,最后却能成为首领,这是因为他结识众多江湖好汉,但凡有人投奔,无论高低贵贱一律接纳。别人问他求取钱物,他视金如土、尽力资助,义不推辞,便以此聞名,被称作及时雨宋江。
  5.宋江接受招安后,成为朝廷的忠臣
  宋江的想法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保护国家安全,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同时把梁山的大旗“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义军首领变为朝廷顺臣,这对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6.宋江和梁山众好汉悲剧的结局
  宋江征方腊后,108位英雄还剩27位,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但朝廷并不信任他,还是要加害他。宋江死前,唯恐李逵造反,便将李逵毒死,便是舍义取忠。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行侠仗义、高居梁山首领,招安后身为朝廷忠臣却悲催而死。可以说宋江一生是成于“义”,而败于“忠”。
  (三)忠义对宋江人物的塑造作用
  “忠”和“义”本来就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宋江的“忠”是对朝廷的“忠”,而宋江的“义”是对梁山英雄的“义”。但梁山的英雄们都是受朝廷迫害、逼迫,不得已才上梁山的,他们对朝廷有着强烈的仇恨。因此,梁山好汉和朝廷之间存在着非常深刻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宋江的“忠义两全”只是他的幻想,并没有现实基础来实现。正是因为忠义的内涵是不同、相互对立的,所以很难两者兼得。要义就会舍忠,要忠就难做到义。从宋江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宋江的性格是在忠与义的矛盾中曲折发展。
  四、悲剧结果与忠义的关系
  接受招安的另一个原因是,作为儒家道义思想的拥护者,能为兄弟们寻求一个报效国家、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出路,这也是宋江作为“大哥”的一个愿望。在他看来,只有招安,才是实现“忠”与“义”统一的最佳途径。宋江复杂的矛盾心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他官本位的思想。宋江接受招安后,他带领众兄弟帮助国家抵御外敌,消除内患,对朝廷实现了“忠孝”。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宋江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伤。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宋江的“忠”未能赢得皇帝的信任,甚至都没起到反贪官污吏的效果,在奸臣高俅等人的挑拨下,最终宋江也被毒死,正是印证了这句话“英雄豪杰多受奸佞小人所害”。但为了彻底显示自己的忠诚,防止李逵再次因为自己的死亡而起义,他选择亲手毒死自己的兄弟。此时,他选择了“忠”,放弃了“义”,使众梁山兄弟成为“忠君”的牺牲品。
  忠与义贯穿宋江一生,反反复复。如前所述,他的忠义从属于不同的主体,主体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二者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中,很少有像宋江这样只反对贪官而不反对帝王的人。他的反抗本身就是对忠诚的背叛,宋江的双重性格把自己扭曲成“不伦不类”,即“不忠不义”。
  (西藏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蒲松龄耗尽毕生精力著成了《聊斋志异》,其中多篇写到了“弃文从商”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作者的主观因素与社会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人在投身商海后,仍保持好学本色、恪守纲常、善于经营,将科举梦寄托于后代。书中多次出现的“弃文从商”现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此类情节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的代表,倾注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它以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为基础,融入大胆的夸张与
期刊
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孕育出作家不同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每一个作家创作都与自己成长的地域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田耳的小说创作中,文学作品和地域文化水乳交融,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他营造了“佴城”这个艺术世界,让形形色色的底层人在佴城的世界里演绎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佴城是湘西的化身,湘西是田耳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田耳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都与湘西息息相关,湘西文化潜移默化地延伸到他的骨髓。田耳用自己细
期刊
《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社会问题剧,它真实反映了当时挪威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及朋友关系的脆弱等。本文将从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以及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分析《玩偶之家》的悲剧观。文学史上的悲剧观有很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通过这些悲剧,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作家对于这个世界和人际关系的一些别致看法,更能透过反面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不同。  “社会问
期刊
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可以根据歌曲旋律和情感来流畅自如地进行演唱,力求通过人声将歌唱的音色近乎完美地表现出来,通过旋律化的人声表达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歌唱性是指人们在歌唱中所能感受到的情感和美感。在钢琴练习中,人们可以通过琴键的配合来实现人的嗓音所能呈现的艺术效果。本文探索了钢琴演奏歌唱性技能的培养方法,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钢琴专业人才。  基础教育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强调以人的情感世界为基础。高师音
期刊
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观察除了用眼睛,还可以用耳朵等其他的感官,也涉及思维活动和情感。《卡加步列岛》是宁夏儿童文学作家赵华创作的一部中篇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人类争夺太空资源为背景,通过一只黑猩猩汉姆二世的视角,在航天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用动物做实验进行太空登月研究,以此为线索,展现了不同的人类世界。  一、有着善良和温暖的人类世界  汉姆二世原本是一只生活在古阿卢戈河三角洲刚果
期刊
《疯狂的外星人》是由宁浩导演的、2019年贺岁档的喜剧科幻电影,口碑和票房均取得了不俗的表现。这部电影在演员、剧本、特效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电影归类为喜剧,除了故事情节有许多笑点和包袱,电影背后却另含深意。尤其是在探讨文明方面,影片对当前的传统文化不受重视、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人类面对未知文明的态度都进行了探讨,更是对西方传统的科幻电影进行了戏仿。  一、外星人电影类
期刊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倾心于对草原乡土的关注,其短篇小说《那根结有疙瘩的攀绳》展现了现代乡村转型中,随着现代经济的冲击,农牧民的内心世界与社会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作家通过还原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直面复杂的人性弱点和精神危机,剖析新的乡村伦理与人际关系,继承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叙事。  郭雪波的文学创作一直致力于还原草原乡村世界的真实状态,正视草原生态危机与民族文化危机,反思人类终极的生存问题,是乡土叙事的另类
期刊
“沉香诗人”田湘著有《田湘诗选》《雪人》《遇见》等诗集,他的诗歌语言简单朴素,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也鲜有奔放豪迈的情绪宣泄,而是在温和叙述中表达敏锐的情感,在隐忍情绪中带出思想的刺来。本文从主题和语言两个层面对田湘诗歌做简要的分析。他的诗歌主题表现出很强烈的现代性特征,反思人与外界、人与自身的冲突与隔阂,将现实的人生境遇与诗的语言相结合,充满一定的哲思。同时,诗人运用大量的修辞、抽象具象结合以及打
期刊
“傻子”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在作家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来与迟子建所塑造的“傻子”形象在有共性的表征之下其内在精神存有巨大差异。一方面,这种差异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地域、形象塑造需要等因素,另一方面,二者的文学观也存在异议,因此他们各自运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傻子”叙事风格。他们通过“傻子”形象来折射社会现实,引发人们探索隐藏在“傻子”背后的深层意蕴,对人性进行深刻而彻底的
期刊
欧·亨利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其成长和写作的时期正处于美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当时,美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城镇人口占美国总人口数一半还多。在欧·亨利的小说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场景:不仅有繁华的街道,也存在着冷清的巷道;不仅有金碧辉煌的豪宅,也存在着家徒四壁的出租房;不仅有飞黄腾达的企业老板,也存在着忙忙碌碌的工薪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