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与社会的倡导、人文精神的发扬,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诗词歌赋与民俗曲艺等一系列文艺载体,得以向民间广泛传播。《中庸》有云:“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说在中国文化中,做人之核心的“道”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政治表达的基本面向,即掌握并实践“道”的原理。
  在儒家经典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教导,而佛教经典亦谆谆教导佛弟子“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以说,以儒家文化为主轴的中国传统文化,亦是一种劝善惩恶的社会教化体系。善与恶是基本的伦理道德标准。《礼记·曲礼》:“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教对于人伦关系的建构与运作,是借由担任礼教推动者与指导者的主体,通过惩恶扬善的方式,将礼仪教化渗透到百姓日用生活的各项细节中,以良知之教来化育民众,使向善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方式与追求的共同目标。
  中国传统文艺承载着教化的功能。作为一个媒介,它连接着中国传统的“道”和文艺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后者通过演绎这个方式来表现对“道”的理解与感悟,以此教化他人,完善自我。西汉王充在《论衡》中谈道:“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中国传统文艺的教化功能是推动个人步入修、齐、治、平的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育君子的素养和公共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艺的诸多载体是广泛而长久地流传于民间的大众集体智慧之结晶,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与民众认同感,其中的态度与评价往往是其劝善功能的写照,体现了深受儒学教育熏陶的天下生民对于家国天下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态度,并呈現出社会演进的特点。传统文艺的劝善方式呈现出了传承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儒家忠孝节义、道德自修与果报阴骘等观念,在近代以来对社会民众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通过说善人、述善事、宣善理的方式,不少传统文艺工作者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地传播真善美,不单用诗词歌赋等文字形式,还集绘画与说唱故事等于一体。近代以来,不仅文艺作品的题材与载体愈趋向于多样化和通俗化,其中宣扬的劝善主旋律,也随之逐渐清晰起来。
  从劝善的目的出发,在灾荒或战乱时期涌现的以助赈为要旨的书画雅集等活动,反映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天下苍生的同理心和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在灾荒或战乱时期积极劝赈,是传统文艺的一大特点。明代河南虞城人杨东明创作了《饥民图说》,将万历二十一年(1593)的灾荒与流民呈现在版画中,目的是唤起皇帝对灾民的同情心,以拨款赈济。清代善人余治绘图多幅,裱作挂屏,以悬茶坊酒肆、寺院庙宇等公共场所,以广善缘。苏州善士谢家福于光绪二年至五年(1876—1879)的“丁戊奇荒”中,与一些画家合作设计并刊刻了“河南奇荒铁泪图”,并带动了劝赈书籍的风行,借助因果报应推动义赈的展开。中国近代早期实业家郑观应以诗劝世,不仅实践了行善济世的理想,还创作了《十可省歌》等劝善诗。民国初年海派画家王一亭根据沪上的慈善传统创作了多幅流民图,以画技助赈。文艺作品不仅在灾荒战乱时期起到了助赈劝善的作用,也广泛向民众宣明了正确的伦理道德标准与日常行为规范。近代以来,宝卷等文艺形式,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它寓娱乐于教化之中,而具体内容不外乎是孝敬父母、友善邻里、患难相恤等基本伦理道德。而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等文体,更是将言志载道与平凡切近的日常生活合为一体,反映出对于父子、长幼、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的理解与实践。
  从中国文艺的演进过程来看,它同时伴有一种在商业经济与世俗文化的浸染下所谓“离经叛道”的作品大量涌现的趋势,从而使“道”不自觉地远离了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责任。《尚书·大禹谟》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满”会招致损害,而“谦”能够获益,这符合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则。就文艺作品而言,流水线化的生产很可能会引起作品粗制滥造的问题,而一些自命精雕细琢的作品,却是无病呻吟或是蜻蜓点水的脱离社会之作。文如其人,从文艺作品到文艺工作者其实是一面镜子、一道门槛,从外在表象能够看到它的内在肌理。一些文艺工作者“离经叛道”的表现,大体上是重职业而轻责任。重职业,即重视商品经济与技术革新给文艺创作带来的便利与机遇,重视职业本身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名声,惯用西方理论与技术来裁剪中国本土文艺作品的价值与审美,轻视对“道”的传承,从而使文艺创作与研究陷入了泥淖。
  对于中国文艺而言,思想与价值才是创作的灵魂,一切外在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教化体系的辅助性手段。通过社会大众乐闻乐见的文艺载体,文艺工作者必须将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社会大众,在尊重传统文艺与敬畏文艺之“道”的基础上,创作出属于当代中国的文艺作品。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联系着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历史责任。文艺工作者应当在注重传统的继承与素质的渐修的基础上,重视言行的表率,讲规矩、守秩序、重责任,努力从传统文艺中发掘更多导人向善的元素,创作出更好的文艺作品。
其他文献
岳麓山西麓半山腰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圆形墓冢里,沉睡着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丁文江先生。与岳麓山上高大巍峨、闻名遐迩的黄兴墓、蔡锷墓相比,丁文江墓显得极为寻常而落寞,往来如织的游人罕有问津者。  民主与科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西方漂洋过海而来的两位“先生”,时人亲切地称之为“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崇拜民主与科学是当时的潮流。而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与地
期刊
钱钟书曾在诗里盛赞妻子杨绛的容貌:  缬眼容光忆见初,  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靧洗儿时面,  曾取红花和雪无?  取红花和雪洗面的典故在这里:《太平御览》引唐虞世南《史略》:“北齐卢士深妻,崔林义之女,有才学,春日以桃花靧儿面。咒曰:‘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做华容。’”  意境是不能更美了,真是情
期刊
邓肯·沃茨(Duncan J.Watts)是一名另类的社会学家。之所以说他另类,有三点原因:一是他本科主修物理专业,论文方向是混沌理论。跨界的社会学家有很多,但像他跨度那么大的且相当成功的,比较少见。二是他探究的方向比较特殊——社会网络,这个方向与计算机科学和传播学的交叉比较多。三是他属于技术与理论兼通的学者,发表过“小世界”动力机制那样有趣且影响力广泛的文章,也能洋洋洒洒写一篇不带公式的纯理论论
期刊
在人们看来,肖像画是由画匠来画的,而作为著名画家的徐悲鸿,亦画过一批肖像画。这批肖像画,有油画,有国画,亦有素描,人物表情各异,个个逼真传神。本来创作都忙不过来的徐悲鸿,为何要画这批肖像画呢?其实,每一幅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9年,徐悲鸿画了国画《黄震之像》。画中黄震之侧身坐在一棵苍松之下,神态悠然安详,和蔼可亲。黄震之曾在上海经商,亦是一位颇有眼力的书画收藏家。他喜欢到上海暇余总会
期刊
泰戈尔的教育思想,如同他所倡导的东方文明、爱的哲学,都是他基于印度特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孕育而生的,自有其合理基础和内核。但中国人眼里的泰戈尔的教育观,是与诗人泰戈尔为一体的,对其教育观的种种理解,包括误解,也都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我们能以更客观全面的视角辩证理解泰戈尔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发现,泰戈尔的和谐教育理论和实践,也许就代表着人追求自我完善的主观和客观的完美结合:科技文明
期刊
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陈时及其父亲是中华大学创办的先驱,这大体是不错的。但如果究其实,我们会发现陈时背后有他的家族,这才是中华大学真正的靠山。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华大学校史时,注意到了陈宣恺的作用,却往往忽视了陈朴生一家。由于二陈史料不丰,且多有以讹传讹、互相抵牾之处,导致二陈面目模糊,尤其陈朴生之遗孀喻氏对于中华大学之贡献更是鲜有提及。笔者细致爬梳有关史料,详加考证,冀方家有以教我。  1953年,
期刊
一rn睡前读《阅微草堂笔记》.此书读过多次,先前上海古籍的一本,读到散页,封面也破烂,画有记号,写有批语,仍被一朋友讨走.现在有的是南京凤凰出版社的纸面精装本,字略扁,甚精美,断续也读过不止一遍.觉得有意思的条目,以红蓝笔加圈,加星号,或加一简单斜划,星号者最好.以后读,见到有记号的,必定重温,其他则随意读上几条几十条.
期刊
一  中国的哲学史研究,重要的代表若是举例的话,则前有冯友兰先生,后有劳思光先生,他们前后辉映,著作也广为人知,传播甚广。而桐城的方东美教授所著的哲学史著作《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Chinese philosophy,its spirit and its development)就目前而言,在国内还是乏人问津,知者甚少。但是,就此一个未能普及的哲学史,偏偏又被海内外的一流思想家们交口赞誉,亦算是
期刊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正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改变传统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与价值升级。金融科技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与新动能。  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改变了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支付体系,突破了金融专网的约束,从开放的商业、社交网络衍生出一个具有较强普适性和泛在性的支付网络,使支付更加方便快捷。借助“互联网 ”,互联网货币基金规
期刊
徜徉在杜帝散文的一道道风景里,是很好的休息,是轻松的散步。散步的浏览中,出现的触景生情,让人生发来路无尽的情感波澜,以及生活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万端。散步中,尤其让人难忘的是,杜帝横跨万里北美大陆,亲临北极圈风光的日子,给读者带来的新奇、神秘、惊心动魄的阅读兴奋。  我发现,在杜帝散文的道道风景里,不断回响着一种质感优美的声音——那是胶东人才有的温馨、质朴,又不乏阴平、阳平交替变化的声调,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