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中的幅式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卷”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作画幅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短有四尺、五尺或六尺纸的竖二开,其长度为高度的四倍左右,长至几米乃至几十米,数千年来历史上都留下了经典的不朽之作。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张中国画开始,“长卷”已经开始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主流。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到隋时展子虔的《游春图》再到明朝董其昌的《昼锦堂图卷》,这些千古流传的“长卷”作品流露出了中华民族富有内涵的传统美学特征。但笔者仔细的查阅了《中国美术全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和《中国书法全集》等书籍发现:长卷这一幅式从隋唐时期平均占书画总比例的百分之四十八到明朝中后期下降至百分之十五,竖轴式则在明朝中后期上升到了百分之六十五。这一体现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特征的幅式——“长卷”在明朝中后期开始走向了衰落、消匿。为什么这一现象会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一)政治因素对“长卷”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一个朝代,是一个“由专制高压到反对束缚——绘画思想由沉寂而再生的时代”,明朝经历了二百七十七个春秋,但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经济也各不相同且差距很大。明朝初期的统治者采用了各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将权力分散到吏、户、礼、兵、工、刑六部;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利。这种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直接波及到文化领域,所以思想文化禁锢是统治者又一手段。八股取士更多的限制了士人的才学和思想,再加上统治者在苏州大造“文字狱”(如:高启因辞官而被腰斩,姚润、王谟征而不赴被斩首抄家等)的影响,使文人士大夫噤若寒蝉、如履薄冰,更谈不上思想有何见解与主张。这一切的一切也必然影响到绘画领域,进而让其犹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点波澜。作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以《画原》一文表达了他的绘画观,也将古老的绘画政教、社会功能论重新提及,并以此去参与明朝社会秩序的构建。再看明初期的画院,画家在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也只能循规蹈矩、谨而又慎的作画,以防不测、何谈创造。
  到了明朝中期以后,这种思想禁锢逐步有所突破。首先从文学领域开始(李梦阳的“取法乎上”;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等)进而蔓延到绘画领域。沈周的《书画汇考》已经表明了他挣脱了明朝初期绘画政教社会、功能的意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渭的“百丛媚萼,一千枯枝,墨则雨润,彩则露鲜,飞鸣栖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妙品。”,其中“悦性弄情”显示了徐渭绘画思想的精神本质,他远离了明朝初期绘画美学理论,转向了士气,转向了既见于主观又见于客观的完全主观性情的表达,在其书法和绘画中表现了一种粗头乱服的狂放,具有异端色彩。绘画风格也转向了强调整体气势而不拘于局部细节。这一绘画美学理论的逐步升温,为中国画竖幅幅式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明朝后期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造成了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局面,正是这种动荡的局势给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带来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在经历了明朝初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压抑之后,艺术也再度复兴。这些在动乱政局之中的文人士大夫们都热衷于自己主观感情的表达,内心意气的发泄,从而发抒内心的躁动和对国家衰亡之时的危机感。一时间,中国画、书法的幅式也有横幅转向了竖幅,因为“传统的帖学秀逸娴雅,追求的是可以拿在手上细细品尝的韵味,这不能表达他们炙热的情感和困顿的人生,他们喜欢写直幅大作品,八尺、丈二甚至更大,从上到下、一泻千里、痛快淋漓。”艺术风格也从原来的“逸”“雅”转向了强调整体气势。此时,人们以前乐衷的“长卷”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变的黯然失色。
  
  (二)文人画的高度发展对“长卷”幅式的冲击
  
  众所周知,元代之前是宫廷画、院画占据着画坛的主流,而宫廷画、院画画家都是以朝廷的俸禄为生,直接受朝廷的严格控制。皇帝的个性、爱好、修养直接影响到画院画家的创作,这就造成了他们对皇帝惟命是从,难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创造。绘画也多为统治者服务,或描绘历史功臣肖像故事,或叙述后宫嫔妃享乐,或表现神话题材等等,而这些题材也决定了绘画必然是多时空的,这也就是“长卷”幅式在元以前最为流行的原因,而元朝则是文人画发展的高峰,不得志的文人士大夫多追求“逸”、“雅”的艺术风格,绘画也脱离了社会、政教的功能而独立存在,成为文人士大夫们抒发感情的方式,正所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行似,聊以自娱耳。”这时“长卷”这一幅式已经有所减少,但不明显。到明朝士大夫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度的束缚,在极度的政治高压、文化高压的情况下,艺术家们只能活在古人的窠臼里面,不能也不敢有所突破和创造。在极度的压抑之后必然是极度的爆发,明中期以后,稍微宽松的政治局面和空间让文人士大夫们积淤多时的苦闷一下子迸发出来,选择一种直接而酣畅的幅式来倾诉自己的感情成为必然,正像苏珊·朗格所说:“每个高明的哲学家和艺术批评家自然都意识到了艺术家以某种方式来表现情感。”此时,竖幅也就开始占据了“长卷”在中国美术历史中的位置。
  历史的原因、绘画内容题材的不同、主流画家群的变化,共同决定了“长卷”这一幅式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起落,这就是历史的发展历史的选择。
其他文献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别号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弟和妹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
期刊
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方面无疑延续了近年来持续发展的大势,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参与人群的规模化,与其它市场间关联性的增强,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艺术市场不断拓展的深度与广度。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又必须直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由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不断演化的危机蔓延,最终也不得不接受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险恶事实。  具体而言,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可谓“先喜后悲”
期刊
曾经写过一篇《公者,在这深深的夜里很想与你喝一杯》的文章,当时是深夜读公者在《一印一世界》中记录当代写意人物画大家吴悦石先生的一篇文章。“文革期间,他(吴悦石先生)被弄到京郊劳动。偶回城里时,找一家饭馆,把身上背的箩筐口朝下往地上一放坐到箩筐上,一嗓子:‘来一斤饺子!’——便就着老白干吃饺子。”吴先生的那种朴实和随遇而安的洒脱跃然纸上,让人钦佩,遂也有特别想喝点酒的强烈愿望。这一是因为文中提到了酒
期刊
“轶”“熠”同音,闻者往往以为我与朝轶是同辈兄弟。“兄弟”之情倒是确实,只是我的“熠”比之他的“轶”来是显得俗了些。朝轶的名字不俗,重要的还在于他的能力不俗,品性不俗,一手好字更是高古奇拙,拔萃于同辈中人。  自我与朝轶相识以来,他一直给我十分良好的印象。他主编《神州国光》《中国典藏》《这片画坛》等书,注重学术品位,倡导学术争鸣,颇为艺坛所重。而这些多得于他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文章之审校,图版之择取
期刊
大道者,大成之道,综合素质之道也,如也之道。如才、如性、如功、如时,如情、如胆,“一个都不能少”是也。    如才    每个人的才能倾向是不同,的,画画是一个最讲感觉、想像、创造的行当,没有这方面的才能,画死了也没用。所谓才华横溢如太白、东坡、八大、抱石是也。    如性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长有短,也可以说“长就是短”,反之亦然。选择适合自己个性所长的发展道路才能成功,毛泽东选择怀素狂草
期刊
尘世哓哓,人心浮躁。在嗜欲横流的时代能静下心看点书的书画家是少之又少的。前几年,苏州印人静离对我说,昆山陆昱华喜读书,不趋时俗,并将我的一本《古典诗论研究》送给他。后来果然收到他的回信,很显然他已看了我的书。一个篆刻家看这种书,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正是一种修养的积累。我又在昱华的一篇印谭中看到他,竟引用了海得格尔的话,且十分贴切。这就更使我惊讶了。海得格尔的书他也读,这就走得更远了。我一直以为学
期刊
邱振中 1947年生于南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籍教师、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当代的西绪福斯——邱振中的书法、绘画与诗歌》等。书法与绘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多种重要展览,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去北京周口店写生。在此文前,父亲早就读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丢失的报导。今日身临其境,胸有耕思,要以中国山水画的形式来展现人类从类人猿到人的进化历程。父亲当即题诗一首:    我来真巳返鸿蒙,大一留痕此窟中;  劳动创人创斯世,亿年风雨斗天公。    回家后即以真实的画面描写了周口店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居处遗址。这幅作品的诗、画都把读者带到了大自然中,让人摒弃一切杂念,清心寡欲;
期刊
反思当代书法学术史二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始终站在中学的讲坛上,却著作等身,做着甚至让高校专家惊慕的学问:博通诗书画印之学,穷究中西美学之理,精研元明书法之史。如此罕见的治学视野与如此精深的专门研究,在当今整个学界恐怕也为数不多。这位学者就是惠山无锡的蔼然长者楚默先生。他的《楚默文集》共12卷,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些著作集中了他的书学、美学观及书学史观,是当前书
期刊
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位学书者成为书家的必由之路,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创造者,不需要临摹便可完成天才的创造。而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摸到创作之门,困死在前人创造的法度之中。沃兴华新著《从创作到临摹》提出“从创作到临摹”的观念,引导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对待传统、发现传统,从而如何去超越传统。力避时下只顾眼前、着重技法的临习之风,而以创作的眼光,去认识传统中可改造之处,发掘经典中所遗忘的亮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