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很多跨国公司的管理者都注意到了这样一幅图景:公司的员工们好像人人都在Facebook上有自己的主页,好友名单里,甚至包括公司的CEO、某位大股东、产品的忠实粉丝或者无孔不入的媒体人士;而在国内,开心网用“买卖朋友”和“抢车位”让员工们乐此不疲,却意外地让原本“水很深”的“办公室政治”因为这种无厘头的方式而变得和谐、亲密。
是的,这就是SNS,它的全称是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站),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为基础,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
SNS在网络上实践的含义已经远比“熟人的熟人”这一层面丰富得多。相同话题、爱好、学历、工作、所在地甚至姓氏都可以成为人们凝聚的理由。这类型的网站区别于以往的门户网站或者论坛的最大特点便是:每个人同时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并且总能通过社区中的其他个体进行联结。事实上,这类平台上所进行的传播可以完全被看作人际传播,而它的互动性是以往任何形式的网络平台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虚拟人际网络的建立,在一开始的确是用户的个人行为,但就像互联网历次的发展变化一样,到了一定阶段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如今,Facebook、LinkedIn、Flickr,乃至中国的开心网、校内网等,都不可避免地对公司管理产生着影响。原因何在?
“很便宜”,在经济严冬的2009,没有哪个词听上去比它更为诱人。而早在2006年,通用汽车便发现了SNS的这一优点。这家世界闻名的企业在公司博客上邀请用户为他们的雪佛兰•太浩设计个性化的产品,并使用通用提供的视频和用户自己选择的音乐和文本。这项尝试引爆了百万量级的网络访问量——人们踊跃地提供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评价他人的设计思路。通用汽车公司还惊喜地发现其中蕴藏着大量潜在的商业订单。最终,该种型号的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增长表现强劲。而这项推广的花费却是传统推广方式的一个零头。
低成本的便捷
比之其他网站,社交网站的用途绝对“不止是吸引”。在美国硅谷,LinkedIn已经成为人们找工作或者企业招聘员工采用的一种常规途径。例如:大名鼎鼎的Facebook有很多早期员工都是通过LinkedIn进行招聘的。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输入自己的个人简历,搜索自己认识或信任人士的名字,并邀请他们与你联系即可。你可以联系你倾心的企业,而企业也可以联系它倾心的职员。
每月支付20美元的用户还可以使用LinkedIn的各种高级功能,例如:搜索那些曾经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工作过的员工信息。在他们的页面上,你还可以看到他的雇主或合作伙伴给他的评价。这项功能大大降低了HR们考察应聘者的劳动量,同时也节约了相当一部分本会被猎头公司收入囊中的招聘费用。
除此之外,LinkedIn还有一项独特的功能:用户可以在自己的LinkedIn网络中为任何人设置问题,当企业主发现适合自己的人才时,先在网上给他提几个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的面试时间和成本。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LinkedIn如今已经拥有2000万名注册用户,每月的独立访问用户数量更高达500万人。
比LinkedIn更为知名的Facebook,最初仅仅是一个大学生社交网站,但近来它却招徕了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其中不乏IBM等跨国大企业的员工。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资料,并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热切地寻找自己的好友、同事。在这个拥有6700万名购买力强劲的用户平台上,住着宝洁的1.02万名成员、安永的1.34万名成员、IBM的3.3万名成员……数字仍在不断刷新当中。而这些企业几乎可以使用Facebook做任何事情,包括与员工保持联系,以及开展网络协作等等。经济危机让许多公司不得不砍掉会议、培训当中经常涉及到的巨额差旅费用,如果说远程会议系统的建立仅仅能够降低沟通成本的话,那么Facebook一类的社交网站将让时间成为公司惟一需要支付的成本。
低成本的营销
以上种种都是企业热衷于使用SNS的重要原因。但更吸引企业的,是SNS在宣传推广上的优异表现。在这一方面,耐克公司的尝试为后来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耐克公司为其推出的Nike+建立了类似SNS原理的nikeplus.com网站,它拥有可以跟踪人们每次跑步锻炼中信息的能力。两年来,耐克公司已经培养出大批的粉丝。比如:2008年8月就有80万跑步爱好者在网上登录注册并签约参加一项10公里长跑比赛,该比赛在包括美国芝加哥和巴西圣保罗在内的25个城市同时举办。
在将跑步爱好者吸引到网上的过程中,公司发明的运动套件传感器发挥了关键作用。把传感器与iPod nano或iPod touch连通后,它就能跟踪记录跑步人的速度、距离和所消耗的卡路里。当跑步者打开他们的iPod,就会进入nikeplus.com页面,有关跑步人的信息即被上传。
就像所有的SNS网站一样,在这个虚拟聚会场所——nikeplus.com上,所有跑步爱好者一共“跑”了9300万英里。温特斯加入了一个由90名跑步爱好者组成的小组,大家互相挑战看谁能跑得更快更远。自从她首次在nikeplus.com上注册登录之后,已经参加了两次50公里和一次50英里的比赛。而对跑步的热爱也转化成了现实的消费行为:2008年10月,她买了一双新的耐克鞋和两只印有耐克Human Race标识的背包。
尝到甜头的耐克公司眼下希望能够拉拢另外一种运动的爱好者:篮球运动。公司正在志愿者中测试Ballers Network,这种类似Facebook的应用能够让玩家组织起真正的比赛并在网上组成自己的球队。
而SNS的应用并非大公司的专利,一些颇具经营智慧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探索小投入大产出的取胜之道。2008年,英国的一家并不十分知名的天然园艺产品公司Wiggly Wigglers因为在SNS网络世界中玩转自如,不但节省了80%广告费,还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收获了九万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
像很多公司一样,Wiggly Wigglers在Facebook上面成立了一个小组。但与众不同的是,Wiggly Wiggler并没有用它拼命介绍自家的产品,而是将该页面做成了与其他用户分享园艺、有机产品和塑造自然生活方式的知识园地。此举引发了各种围绕着生活方式的热烈讨论,也使该公司得以根据用户和专家的意见设计并调整自己的产品线。管理
责任编辑: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