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矛盾又来了……
周一,孩子们进入了区域游戏时间。现在的区域游戏,不能由老师安排活动,而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一组组迫不及待地涌向自己喜欢的区角,而我也站在“神奇的交通”科学主题区边静静地观察孩子们。
多多、毛毛、一新等6位小朋友几乎同时来到了“神奇的交通”面前,可座椅只有5个,完了,超员了,我的手心开始出汗。4位小朋友找到位置坐了下来,剩下一新和多多兩人面对一个座位。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往位置上挤,但是势均力敌谁也没能赢得优势。争执不下时,一新说:“朋友在一起要谦让,你先去别的地方玩!”“我不去,我喜欢玩汽车。”多多很干脆地回答。“我先到,你后来,你走!”“我没有后来,我们是一起到的。”谁都不愿放弃,眼看两人越吵越厉害,我急忙走过去。
说实话,我也没底气让两个孩子都满意,现在的孩子很有个性与主见,已经不再似从前那般唯老师马首是瞻了。
调节无效
“一新,既然你懂得谦让,要不今天你就大方一点,谦让一回?”我试探一新的想法。一新没有回答,我一再追问,他最终默默地摇摇头。“多多,你重新选择一个区域吧!老师给你一个小红花。”
“我不要小红花。”小家伙回答得无比干脆。
面对这样的“小争执”如何才能让孩子都心悦诚服,又能成为下次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呢?我思索着。在我看来:“小红花”或许有效,但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同,只是一种“替代性的安慰”;而用“不听话就是不懂得合作、谦让”来定性孩子,也未免太随意,孩子只是在选择中遇到冲突,任何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心仪的选择,这也是人之常情。
最后,我只有临时制定方案:两个人轮流玩。
新的出路:“延续式”+“排位轮动式”
游戏结束回班后,我和孩子们经过讨论,一起制定了“延续式”+“排位轮动式”的班级调控方案。
首先,明确每个区域可容纳的人数,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以供对比;接着,采用“延续式”选择,即上次区域计划中未完成的作品,还需要继续挑战完成的,先进区域;最后,依据“排位轮动式”选择,例如本班40名幼儿,在集体活动时分成5排,每排8人,第一天从第一排开始自主选择区域,第二天便从第二排开始……依次循环,这样每个孩子每周都有最优先选择的权利,同时,如果面对某区域“人数已满”时,可以启用自己的备选区域计划。这样对每个孩子来说机会是平等的,也不用老师时刻帮忙调节人数、调节争抢等,孩子能很快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
有了这个班级调控方案,孩子们能自己解决类似的矛盾了。看来老师的“面子”不是镇压得来的,而是用智慧得来的。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周一,孩子们进入了区域游戏时间。现在的区域游戏,不能由老师安排活动,而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一组组迫不及待地涌向自己喜欢的区角,而我也站在“神奇的交通”科学主题区边静静地观察孩子们。
多多、毛毛、一新等6位小朋友几乎同时来到了“神奇的交通”面前,可座椅只有5个,完了,超员了,我的手心开始出汗。4位小朋友找到位置坐了下来,剩下一新和多多兩人面对一个座位。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往位置上挤,但是势均力敌谁也没能赢得优势。争执不下时,一新说:“朋友在一起要谦让,你先去别的地方玩!”“我不去,我喜欢玩汽车。”多多很干脆地回答。“我先到,你后来,你走!”“我没有后来,我们是一起到的。”谁都不愿放弃,眼看两人越吵越厉害,我急忙走过去。
说实话,我也没底气让两个孩子都满意,现在的孩子很有个性与主见,已经不再似从前那般唯老师马首是瞻了。
调节无效
“一新,既然你懂得谦让,要不今天你就大方一点,谦让一回?”我试探一新的想法。一新没有回答,我一再追问,他最终默默地摇摇头。“多多,你重新选择一个区域吧!老师给你一个小红花。”
“我不要小红花。”小家伙回答得无比干脆。
面对这样的“小争执”如何才能让孩子都心悦诚服,又能成为下次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呢?我思索着。在我看来:“小红花”或许有效,但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同,只是一种“替代性的安慰”;而用“不听话就是不懂得合作、谦让”来定性孩子,也未免太随意,孩子只是在选择中遇到冲突,任何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心仪的选择,这也是人之常情。
最后,我只有临时制定方案:两个人轮流玩。
新的出路:“延续式”+“排位轮动式”
游戏结束回班后,我和孩子们经过讨论,一起制定了“延续式”+“排位轮动式”的班级调控方案。
首先,明确每个区域可容纳的人数,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以供对比;接着,采用“延续式”选择,即上次区域计划中未完成的作品,还需要继续挑战完成的,先进区域;最后,依据“排位轮动式”选择,例如本班40名幼儿,在集体活动时分成5排,每排8人,第一天从第一排开始自主选择区域,第二天便从第二排开始……依次循环,这样每个孩子每周都有最优先选择的权利,同时,如果面对某区域“人数已满”时,可以启用自己的备选区域计划。这样对每个孩子来说机会是平等的,也不用老师时刻帮忙调节人数、调节争抢等,孩子能很快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
有了这个班级调控方案,孩子们能自己解决类似的矛盾了。看来老师的“面子”不是镇压得来的,而是用智慧得来的。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