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永州鹞子岭是永州东山的北脉,海拔仅百余米,是永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永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鎮永楼就曾矗立在此岭之巅。
镇永楼,因为楼的每层檐角上翘,似回卷状,故俗称卷角楼。传说零陵民间机智人物屈麻子曾与桂林来的秀才比对联,桂林秀才出的上联是:“桂林有座紫金山,离天还有三尺三。”屈麻子应对的下联是:“永州有个转角楼,半截卷入云里头。”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三“宫室”首篇是镇永楼:“镇永楼在府东北城上。旧名鹞子岭,孤远偏僻,人迹罕至。嘉靖乙巳(1545年),知府彭时济始创建、修拓,肖真武像以镇之,更今名,令羽士居守……”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鹞子岭一带是比较冷清的。
鹞子岭东北麓是永州市战国墓和大型西汉墓集中之处。这里距零陵古城较近,出北门一里路即到,且有地势较高的黄土山头,自然就成为零陵战国、西汉时人们的理想的墓地。零陵城据潇、湘二水之汇,领东山之巅,眺九嶷之巍峨,倚衡岳之绵延,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鹞子岭下葬有刘贤及其子孙。20世纪70年代初湖南省第三监狱(永州监狱前身)由邵阳迁至此处。1984年于省三监狱发掘的一西汉墓出土一颗印章有“刘疆”二字,此墓主当为泉陵侯家属,截止2000年,经永州市文物工作队和零陵文物管理所发掘的鹞子岭战国墓共有20余座,墓坑长有1-4米,宽有1-2米,深度有2-4米。虽然墓葬规模较小,遗骸无存,出土的随葬品多为青铜器、铁器、陶器等。1992年,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掘出了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
这块外直径15.8厘米、内径15.6厘米、肉厚0.4厘米、重330克的古铜镜属实用器,表面非常光洁,镜圆形,三弦钮,方钮座。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竹叶纹,让人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湖湘大地的勃勃生机和青青翠竹的丝丝绿意。竹叶纹恰与零陵的雅号——竹城相应合。在这块古铜镜地纹之上,于凹面方格的四周向外伸出四组连贯的花瓣,在各组花瓣之顶端又连接一棒槌状的长叶纹,四组花瓣与长叶纹将镜背分为四区,每区内有一倾斜的“山”字,在各“山”字之左有一片花瓣。全镜的花瓣均以窄蒂纹相连接。
在厚度仅为0.4厘米的铜片上刻出精细的竹叶纹以及四个“山”字,足见加工过程中的用心。观其外表,眼前似乎出现了工匠们小心翼翼制作铜镜的身影。
中国古代纹铜镜的纹饰有很多。战国时期的纹铜镜,除了羽状纹、蟠螭纹、鱼鳞纹、菱形纹、四叶纹、龙凤纹、连弧纹、兽纹、云雷纹、饕餮纹、狩猎纹和几何纹等,最常见的就是“山”字纹。
有人认为:“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也有人认为,山在中国古代往往与不动、安静等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铜镜上使用大的“山”字表示山图形,如同福、寿、喜等字一样,含有强烈的吉祥寓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山峰“高与天接”,古人就把它想象成天地相同的道路而加以崇拜。《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 居。”又由于山谷中能生云而云可以致雨,所以古人就以为山能兴云作雨。《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甲骨卜辞中有许多祭祀山岳的内容,殷人已经把山神当成了求雨、止雨,祈年的对象。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史记·赵世家》中还有“晋大旱,卜之,曰霍泰山为祟”的记载。我更倾向于战国时期出现的这类“山”字纹,表达的是民众朴素的图腾崇拜,即山神崇拜。
山神崇拜本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自然崇拜,后来逐渐演化为官方对名山大川的祭祀,祭祀仪式并为官方所垄断。《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读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历代帝王在许多名山封禅祭天地,向天地报功,表明自己是顺应天命而进行统治的。《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在西汉时期确立了以五岳为代表的山岳祭祀系统,以后历代沿袭,奉为祀典,并屡屡加封。
透过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我们可以看到潇湘大地上一种古老、淳朴的审美情趣和崇拜观念。
镇永楼,因为楼的每层檐角上翘,似回卷状,故俗称卷角楼。传说零陵民间机智人物屈麻子曾与桂林来的秀才比对联,桂林秀才出的上联是:“桂林有座紫金山,离天还有三尺三。”屈麻子应对的下联是:“永州有个转角楼,半截卷入云里头。”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三“宫室”首篇是镇永楼:“镇永楼在府东北城上。旧名鹞子岭,孤远偏僻,人迹罕至。嘉靖乙巳(1545年),知府彭时济始创建、修拓,肖真武像以镇之,更今名,令羽士居守……”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鹞子岭一带是比较冷清的。
鹞子岭东北麓是永州市战国墓和大型西汉墓集中之处。这里距零陵古城较近,出北门一里路即到,且有地势较高的黄土山头,自然就成为零陵战国、西汉时人们的理想的墓地。零陵城据潇、湘二水之汇,领东山之巅,眺九嶷之巍峨,倚衡岳之绵延,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鹞子岭下葬有刘贤及其子孙。20世纪70年代初湖南省第三监狱(永州监狱前身)由邵阳迁至此处。1984年于省三监狱发掘的一西汉墓出土一颗印章有“刘疆”二字,此墓主当为泉陵侯家属,截止2000年,经永州市文物工作队和零陵文物管理所发掘的鹞子岭战国墓共有20余座,墓坑长有1-4米,宽有1-2米,深度有2-4米。虽然墓葬规模较小,遗骸无存,出土的随葬品多为青铜器、铁器、陶器等。1992年,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掘出了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
这块外直径15.8厘米、内径15.6厘米、肉厚0.4厘米、重330克的古铜镜属实用器,表面非常光洁,镜圆形,三弦钮,方钮座。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竹叶纹,让人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湖湘大地的勃勃生机和青青翠竹的丝丝绿意。竹叶纹恰与零陵的雅号——竹城相应合。在这块古铜镜地纹之上,于凹面方格的四周向外伸出四组连贯的花瓣,在各组花瓣之顶端又连接一棒槌状的长叶纹,四组花瓣与长叶纹将镜背分为四区,每区内有一倾斜的“山”字,在各“山”字之左有一片花瓣。全镜的花瓣均以窄蒂纹相连接。
在厚度仅为0.4厘米的铜片上刻出精细的竹叶纹以及四个“山”字,足见加工过程中的用心。观其外表,眼前似乎出现了工匠们小心翼翼制作铜镜的身影。
中国古代纹铜镜的纹饰有很多。战国时期的纹铜镜,除了羽状纹、蟠螭纹、鱼鳞纹、菱形纹、四叶纹、龙凤纹、连弧纹、兽纹、云雷纹、饕餮纹、狩猎纹和几何纹等,最常见的就是“山”字纹。
有人认为:“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也有人认为,山在中国古代往往与不动、安静等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铜镜上使用大的“山”字表示山图形,如同福、寿、喜等字一样,含有强烈的吉祥寓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山峰“高与天接”,古人就把它想象成天地相同的道路而加以崇拜。《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 居。”又由于山谷中能生云而云可以致雨,所以古人就以为山能兴云作雨。《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甲骨卜辞中有许多祭祀山岳的内容,殷人已经把山神当成了求雨、止雨,祈年的对象。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史记·赵世家》中还有“晋大旱,卜之,曰霍泰山为祟”的记载。我更倾向于战国时期出现的这类“山”字纹,表达的是民众朴素的图腾崇拜,即山神崇拜。
山神崇拜本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自然崇拜,后来逐渐演化为官方对名山大川的祭祀,祭祀仪式并为官方所垄断。《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读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历代帝王在许多名山封禅祭天地,向天地报功,表明自己是顺应天命而进行统治的。《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在西汉时期确立了以五岳为代表的山岳祭祀系统,以后历代沿袭,奉为祀典,并屡屡加封。
透过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我们可以看到潇湘大地上一种古老、淳朴的审美情趣和崇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