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大众化的狂放诗人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我们每一个喜欢诗歌的人的梦想。有时我们不禁问自己,诗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每当我问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我都找不到答案。
  关键词:本土化;大众化;诗人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16-01
  我常问自己,在这大变革时代,诗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不能带来名利,我为什么要写诗?
  我好久没找到答案,在和湖北著名诗人胡礼忠相知后,我心里有了答案。
  胡礼忠43岁才开始写诗,写上了杂志,受到著名诗人阿红、朱先树等赞赏,出版了诗集《清江流歌》《巴地荡千觞》,被评家誉为“中国强劲的民族歌手”,我问他:为什么要写诗?他说,也许是乡愁,也许想求索和找寻什么吧。
  细读他的诗,发现他的诗给了我答案,值得诗坛关注。
  一、我是恩施人,应该做本土化诗人
  现在一些诗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显出心态膨胀,咏叹之作呈现“泡沫性”和“仿制性”。当代中国诗歌文化走向何方?这个题目值得每个有志于诗的人深思。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化底蕴丰厚,胡礼忠继承优美汉语,继承酵出醇香的意象,继承国人感时忧国的使命感、“富贵不淫 威武不屈 贫贱不移”的铁骨 ,坚持民族自主性和本土化创作。他用他的诗歌给了我们一个榜样。他的诗,写生养我的老宅土镇和东乡故土,写生养我的父母远游不归的人,写牛角号喊山的号子哭嫁的悲情,写女儿会的辉煌摆手舞与人故跳丧的狂欢,写古盐道上的盐渍血渍与情歌,写容美土司巴人河柳州城三峡,写静默的老屋沉思的挂榜岩,写高山林海大峡谷悬棺群吊腳樓,写祖坟昭君跪巴岩姊妹树水杉,写七夕节情思乡土里的恋歌,写秋风之鞋之瀑之箫之雨之思之愁……
  这些都是作为土家族人的胡礼忠生命中真实存在的,这是土家族文化的真实呈现,这是诗人身边的人事景和文化。在思想上和选材上,他都很好地坚持了“本土化创作”这一理念。
  他将诗集取名《清江流歌》,清江是恩施人的母亲河;取名《巴地荡千觞》,恩施古属巴国,土家族人是巴人的后裔。
  胡礼忠在“劳动”中成长,在基层干20年,底层经验丰富,秉承“万事万物皆可入诗”的诗歌传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底层经验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写出来,给我们的新诗注入一湾活水。他“目光向下(关注苍生),诗心向上(追求诗意)”,用真心真情去创作自己的生命之诗。我相信,胡礼忠的这些底层经验和真情,会在经受住时光淘洗后永存。
  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写诗?”时,他笑“我是恩施人,应该做土家族的本土化诗人”。
  二、我是普通人,想要做大众诗人
  在这“新诗衰亡论”盛行的时代,诗人胡礼忠用他的热爱和信念拿起笔,写他内心和精神,写他“土得掉渣的土家”,我们能从他的文字背后读出一个正直无私的灵魂,读出一股炽热澎湃的激情,读出一双睿智深沉而成熟的眼光。
  “我是/一个 充满正义和激情的诗人”—— 《阳光下的枪声》
  中国诗有“关注苍生、反应黎民疾苦”的传统,古有“三吏”“三别”,现有《赞美》《手推车》,这种写“苍生疾苦”“底层经验”的诗作在胡礼忠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阳光下 命运的皮球/……在权力的脚下/被踢得四处流浪……父母在阳光下/向权力下跪 乞讨救命钱”“举了债 卖了牲口 卖了房子……生命的弱者/被踢得遍体鳞伤/而另一边的会场/有权者们/正在总结 ‘学推办’的经验”——《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
  这首诗真实地记载了一件事:一在校学生在学校摔伤,家长卖牲口卖房举债治疗,各相关部门没说话没拿钱。诗人用史笔写下了这事,表达他的关注愤怒和思考。
  他的《阳光下的枪声》《五月 十二颗星星》等一系列诗被总命名为“清江怒涛”,“我/不能举起枪 还击邪恶/只是 要用诗行作白药/去堵 人民流血的枪伤”。是的,胡礼忠的诗歌有历史使命感,他知道“欲正诗必先正德”的道理,他把探测的目光投向灵魂深处自问:我的良知在哪里?他就是这样继承我国“关注苍生疾苦”传统,用史笔写诗,用正义作天平,牢记诗人应有的历史责任和良知。
  回答“我为什么要写诗?”时,他一笑“我是普通人,只是要做有责任感大众诗人”。
  三、我是真实人,当要做狂放诗人
  有哲思意味的或洞穿生活表层的陌生化意象的选择寻找与提炼,是胡礼忠找到的突破口,他选“鹰”“清江”“酒”这三个意象,浓缩了恩施土家人的豪迈与狂放,承载了恩施土家人的诗性与血性,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根性时代的悲悯情怀。
  “我想到了鹰 峡谷/鹰 峡谷 以及清江/他们为什么 从天堂到人间/跨越苍凉/而凄美的时空”。 “鹰是天空的石头”“诗人便是那只鹰”“每一位诗人都必须坚守天空中的那块石头,以一己之思呈现诗人的文化关怀,胡礼忠清醒与此也执着于此”。 (著名文论家卜一)
  “清江”从万古流到今天,还会流到永远,她如此多娇,怎么赞美都不过份。《清江流歌》用满腔的激情歌唱清江,专注于“清江”这一意象:全书分“清江流歌”“清江憧憬”“清江怒涛”“清江季节”“清江风情”五部,更有《寻梦清江》《 我心中的清江》《走进巴人河》《走进清江大峡谷》《清江满江桨橹和渔歌》《沐浴天河柔水》等歌颂清江的诗作。可以说,“清江”,是胡礼忠精心寻找并提炼出来的核心意象。“六口茶饮了 油菜汤喝了/喊山歌听了 古盐道看了/清江啊 你流成我心中的河流” (《清江满江桨橹和渔歌》),清江啊,不仅流成我(诗人)心中的河流,也流成我(读者)心中的河流!
  见到“大碗喝酒 大块肉/推杯换盏里 山歌醉了/土镇上空的饮烟醉了”(《故乡的土镇》)的豪放与醉态,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酒”在巴人眼里的地位,想见“酒”在诗人眼中的地位,想见“酒”意象在诗人诗中的地位。她是最好的抒发激情的触发物,她是巴人寄托梦想的寄托物,她是胡礼忠献的神圣祭物:
  “那身酒香后……寻找 那壶千年老酒/今在何处而醇”——《施南城 在这里》
  “巴地的烈酒团团火焰跃动……巴地山水是我千觞烈酒/……烈酒为巴地而张狂/我千觞烈酒是心中的踞守骄傲的鹰”——《巴地荡千觞》
  荡千觞,好一个“荡千觞”,荡出了一个粗旷豪迈洒脱率性自由的民族,荡出了一个情满清江狂放真挚的诗人!他用“拥抱太阳”的激情,“跪拜人类的乡土”虔诚的,山歌唱响英雄泪;他要“散开你心头的硬茧”的坚持,去品味生命“春夏秋冬的诗情”的芬芳”;他走进巴人河,坐于仙佛寺悟出寂寞痛苦怒目,悟出乐观宽容超脱,悟出佛就是我自己!
  这三个意象的选择,可以看出胡礼忠一步一个超越自己的创作历程:“鹰”的理想与大志,“清江”的赞美生活,“酒”的狂放与个性释放,这是诗人走向成熟的轨迹。
  回答“我为什么要写诗?”时,他一笑“我是真实人,当要做荡千觞的狂放诗人”!
  最后,借胡礼忠的诗句“我的诗歌脱去尘埃”来送给胡礼忠,也送给所有人,我衷心祝福并期望着。
其他文献
【摘 要】陈寅恪逝世已经40周年了。从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等书中,可以感知陈寅恪的治学之道和学人风骨。其治学态度重真知轻浮名,博学强记,贯通文史;其治学方法融汇中西,坚持从史实中求史识,并在比较研究和诗史互证上独成自己的心法;其治学领域避易就难,不甘逐队随人,树立起东方学研究的中国旗帜;其治学根本在不曲学阿世,坚守学术的独立性。陈寅恪以自己的学术人生诠释了“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学者品质
期刊
人工智能凭借着强大的学习力、超凡的记忆力、高效的工作能力不断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在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改变后,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的重要竞争战略。截至目前,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不断改变。此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深刻变革,并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从教育入手,正确认识和使用人工智能,否则,在囊括着各种智能化工具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会陷入人工智能的沼泽,在人工智能不断地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
摘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而张爱玲在她所创作的众多“传奇”文学作品中,更是将这悲剧意识体现的淋漓尽致。她透过传奇性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和生命的苦难,让读者窥探到了人性的自私和卑琐,让读者对她笔下那个充斥着虚伪和欺骗的世界有了更鲜活的印象。  关键词:张爱玲;悲剧意识;人性;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此外,近期国内多所大学开始实行学籍预警管理制度,对因修不够规定学分或违反学校学籍政策的学生予以处理,部分高校2008年休学人数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1.7%左右,2009年退学人数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0.6%。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犯罪与故障大学生中有84%以上对
期刊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问题,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进行特色鲜明和深度突破的变革,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满足社会转型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与期待。同时,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也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可贵的人文教育开发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可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从
摘要:《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性格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因各自的个性性格以一个特殊的形象屹立于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其实,许多经典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个人性格常常让我们喜爱不已,当看到最后的结局又让我们扼腕叹息。  关键词:梁山好汉;个性性格;时代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
期刊
摘要:天津之于刘云若的意义在于:它给他一种温和的接受,让他从中获取一种自信的力量;刘云若之于天津的意义在于他借助于文学的工具,建构了天津在现代时期的整体形象,成为后人了解现代时期天津风貌不可逾越的一歩。刘云若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上层人物,他们有上层子弟和名士。无论是他们的性格、还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与天津息息相关。刘云若通过天津的地域文化特点与城市中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天津所具有的自在而
期刊
【摘 要】网络成瘾症又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因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明显的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行为障碍。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了研究者对网络成瘾的成因机制的探索。纵观网络成瘾成因机制的研究,其最早关注的是网络自身的特性,随后开始关心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特征;接下来,人们开始从网络和网络使用者的互动关系中探寻网络成瘾的成因,时至今日,研究者开始将个体
期刊
摘要:“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广泛存在于中外诗歌中,在世界诗歌史上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该主题最初由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提出,为后来英诗的写作提供了重大的借鉴意义。从字面上看,“及时行乐”这一主题流露出消极面世,不思进取的处世态度。但是这两首诗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并如非字面上那样悲观消极。相反,它具有了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具有启发作用,进而也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自我”作为社会的真实存在,在一个封建礼教统治严密的社会里,是空无的,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母亲是剥夺“自我”的第一个“他者”,社会是异化自我的大”他者”。我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始终是一个漂泊者,彷徨者。在探索的道路上,吕纬甫的退却、逆转,给“我”以警示,只能前行,不能返回,回去只能是“自我”的沉落和毁灭。只有前行,才有“自我”存在,发展的希望。  关键词:空无的存在;“ 自我”;“他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