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文化建设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之举,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之举,因此改善乡村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在经济飞快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持,振兴乡村也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乡村文化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改善乡村精神文化,为建设小康社会助力。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作用;途径
  引言
  振兴乡村文化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又能进一步助推我们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好乡村。乡村振兴,首要的是文化的振兴,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的同频共振,二者对于新时代农村社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统一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住房和医疗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文化这一方面却与农民日益提升的物质条件不相匹配。基层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各种封建迷信和宗教错误思想长期侵袭农民的思想,导致传统的乡村文化颓势。这种农村的时代镜像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必须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1.1提振农民精神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进行基层农村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盘活农村经济活力,放开人口的流动限制,释放农村劳动力。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农民的收入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并没有完全的同步,一度出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脱节的现象。少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了,精神建设反而落后了。基于此,就需要进一步的发挥乡村文化的价值塑造作用,以乡村文化来提振农民的精神面貌,改革农村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状况。
  1.2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条件保障
  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道德引领作用,教育引导村民改正陋习,改变思想,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村民文化脱贫的必由之路。针对落后的封建迷信,要坚决抵制,有些农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陋习恶习也仍然存在,这些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倡导现代文明理念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良好环境。
  2乡村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
  2.1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缺失
  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乡村文化。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些新兴文化也在影响着乡村。历史悠久的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遇到困难,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保守思想观念阻碍着农民思想的提升。在当前的传统农村生产方式下,“小农思想”仍然盛行,大多数村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积极性。其次,当代青年对乡村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很多青年因为选择进城寻找工作,思想和意识上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影响,例如大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符合流行趋势的流行音乐等文化,对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缺乏认同感,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民俗民间文化是最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村流失青年劳动力,优秀传统乡村文化难以继承和发扬。最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国外文化思想在乡村的传播对传统乡村文化产生了冲击,进而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进程。
  2.2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有所缺失
  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这是目前学界的共识,多位学者都曾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前,我国是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人口的流动性较差,农民究其一生都难以离开生养自己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放开人口流动的限制,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解体,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入城市。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城镇化,农民进城买房落户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导致留守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多数都外出务工或在城市定居,只有少量的老年人口留在农村。从现实来看,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显然不可能依靠这些老年人口,必须要依靠相对较素质高的青壮人口。农民进城又进一步导致对于乡村文化不认同,乡土情结较为淡薄。随父母进城的孩童,他们生于城市成长于城市,熟悉的环境是城市,对于父辈们的农村则较为陌生,在情感上是不够认同的,难以认可乡村文化,他们也就不会自觉的去振兴乡村文化。长此以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能够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也越来越少。
  3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3.1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者,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农民对于乡村文化是有着很强的发言权,乡村文化建设的好与坏要能站在农民的角度来衡量,“按照以农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来推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也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要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事业中,有了农民的参与,振兴乡村文化就有了方向,我们要按照农民的需求来振兴乡村文化,让农民最终享用到的是自己参与其中,亲手创造的乡村文化;另一方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要虚心向农民学习,认真贯彻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应该诚恳地向农民学习,增强振兴乡村文化的本领。我们在振兴乡村文化时,不应闭门造车,而要多听取农民的心声,注意发挥农民的智慧,协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3.2乡村文化墙
  首先在乡村文化墙普及和建设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根据当地条件合理利用它,改拆为建、修破为新,把乡村街道两旁的闲置墙壁利用起来,作为传播文明新风、卫生健康知识、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墙的建设程度能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文化墙的作用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乡村文化墙的建设才不会成为面子工程。所以地方政府应加强经济建设,促进乡村发展,改善乡村环境。其次是乡村文化墙的内容方面,它的建设应真正落到实处,挖掘地方特色,发展真正具有自己特点的乡村文化墙。让农村居民真正参与进来,记录当地独特的生活和文化,记录乡村发展的过程,让乡村文化墙真正起到应有的文化传播作用,起到承载地方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农村居民的凝聚力。要注重地区产业特色,与其他乡村形成对比差异,结合地方产业,使乡村文化墙不但能美化乡村环境,同时对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起到辅助作用,展现地方特色。从而对于提升乡村经济实力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次是乡村文化墙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铺设高速网络线缆;同时积极引进新型设备,依托科技信息时代的载体,与智慧农业相联系,让乡村文化墙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展望未来,开拓乡村居民的思维,使乡村文化墙既美化了乡村的居住环境,又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可以通过新型的电子文化墙来监控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智慧农业的推广。乡村文化墙还可以作为农村居民文化娱乐的场所,实现多功能、多途径的利用。
  3.3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乡村建筑要尽量保留当地特有的特色,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风格的现代化,也不能把老旧建筑全部一刀切地去除。可以采用制作条幅、举办公共讲座、设置文化特色公园、派代表挨家挨户宣讲等方式,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新思想的宣传,努力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姿态。保存好原汁原味的当地民族特色,持续加强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国家也应最大限度地给予贫困农村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建设好医疗服务体系。农民只有身体好了,才能进一步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劲头学习先进的文化思想。要引导农村群众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4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国的城乡文化发展目前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资金的投入,因此导致乡村文化活动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质量不高等种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供给。其次要开发市场资源,打通来源渠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再次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宣传队伍,有质有量的开展各项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集中进行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结束语
  乡村文化建设目前仍有困难和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条不紊地应对和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种种挑战,会带动“三农”工作的进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相信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社会和祖国的繁荣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社会主义论坛,2018(2):4-11.
  [2]苏亦飞.乡村振兴语境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价值、困境与进路[J].理论导刊,2020(5):118-123.
  [3]门献敏.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关系研究[J].理论探讨,2020(2):46-5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当下,初中体育课也不断进行着创新。通过因材施教等措施,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体育课,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稳步提升,更是可以为学生培养体育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全面提升。让体育课的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引言:  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效仿文化课,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
期刊
摘要: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还有就是发展的特点,这样才可以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时候,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且让学生克服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拓展訓练活动开展的时候,就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角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因此,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进行合理化的讨论总结,并提出建议。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教师要对以往比较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加以创新,为小学生设置更多具有趣味性的丰富的互动话题,让小学生能够从课堂互动中掌握并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互动;策略;语文  引言  众所周知,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是达成教学任务和育人任务的重要途径,缺失师生互动的课堂
期刊
摘要:新时代,新要求,就当下的新闻环境和市场而言,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也需要加以进一步的调整。在此背景条件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将会呈现出何种状态?优劣点又应该如何辨别?本文将简要提出几则采编的特点,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助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分析;局限性  广播电视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信息传播领域的主流,并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
期刊
摘要:合作意识是现代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人与人之间联系密切的社会里,合作是实现梦想走向人生巅峰的重要途径。对于学习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一个人可以走地很快,但是众人行才能走地远。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习惯,在学习中学会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合作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形成合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单元整合理念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从课前复习相关知识,奠定课堂探究基础;开展探究推理活动,培养迁移应用能力;布置项目实践活动,拓展引入后续知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翻转课堂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并非孤立的,将不同的知识关联起来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单元整合教学是将知识重组,以相关联知识构建单元,整体备课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不仅难度较高,不同知识之间
期刊
摘要:隨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思政课逐渐成为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将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现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在课程中要将课程的主体归还给学生,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展开相关探讨,希望对接下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实施,小学数学亟需从过去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学生综合素养为本位的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使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创新策略的运用势在必行。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合理布置探究任务、注重教师引导探究,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实施发展的今天,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甚至会对整个班主任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和要求,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都应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实质,采取更加科学的工作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进行科学、灵活的指导,才能最终实现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伴随着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学取代了传统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教育部门也对教师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是一门主要的课程,其教学的有效性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关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和进步中,要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相应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阶段是人格和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
期刊